1. 中國大陸的手機cpu有哪些
主要有高通,德州儀器(TI),三星,聯發科(MTK),華為海思以及蘋果獨有的處理器(A5、A6雙核處理器)
主流廠商簡介
1、高通
高通是最大的老牌手機晶元廠商,占據手機晶元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其中HTC、索愛等幾大廠家都是採用高通處理器,國內小米一直力捧,微軟的WP系統手機也基本限制於高通晶元,這也保證了更多程序的良好兼容性。
2、三星
三星處理器在上市後就一直處於前列之一,單核中的蜂鳥創造了i9000的傳奇,雙核的獵戶推廣了i9100的成功,四核中的三星處理器的強悍更是讓聯想、魅族等廠家使用推出了相應的旗艦,其本身也讓平板市場迎來四核風
3、聯發科
聯發科(MTK)是國內最大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被國人廣為熟知應該是前些年滿大街的「山寨」手機。進入智能系統之後MTK也是憑借著價格的低廉和市場的針對性強迅速普及自己的品牌,由於側重市場不同,其自身的晶元性能不是很出眾,但GPU使用德州儀器,相應兼容出眾。
4、華為海思
華為海思手機處理器是知名國產品牌華為自主推出的手機CPU,華為手機CPU的出現結束了中國國產手機「缺核少芯」的局面,使華為成為即三星和蘋果之後第三家可以獨立生產晶元的手機生產商,性能上雖然與知名的三星以及高通有些差距,不過近來發展也十分迅速,推出多款高性能海思四核處理器。
5、蘋果CPU
蘋果手機採用的處理器是自己生產獨有的手機處理器,如蘋果A5、A6雙核處理器,盡管只有雙核,但憑借頂尖技術,在性能上完全不必以上四核手機性能弱,蘋果手機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手機品牌,除了獨有高流暢的iOS系統,與其獨有的高性能處理器也有很大的關系。
2. 國產cpu 叫什麼性能如何目前主要應用於什麼電腦上我國的電腦晶元發展歷程
國產CPU 叫 龍芯~ 性能 很好~ 主要用在科研方面, 沒有普及家用~ 我國的電腦晶元~ 2001年5月,在(中國大陸)中科院計算所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持下,龍芯課題組正式成立 2001年8月19日,龍芯1號設計與驗證系統成功啟動linux操作系統,10月10日通過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鑒定。 2002年8月10日,首片龍芯1號龍芯XIA50流片成功。 2002年9月22日龍芯1號通過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鑒定,9月28日舉行龍芯1號發布會。中。 2003年10月17日,龍芯2號首片MZD110流片成功。 2004年9月28日,經過多次改進後的龍芯2C晶元DXP100流片成功。 2004年11月,中國guo wu yuan 視察中科院計算所聽取龍芯研發情況匯報。 2005年2月,國家 ling ren在參觀中科院建院55周年展覽時參觀了龍芯處理器展覽。 2005年1月31日舉行了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龍芯2號鑒定會,2005年4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由科技部、中科院和信息產業部聯合舉辦的龍芯2號發布會,2006年3月18日,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CZ70流片成功。
3. 中國有自己的CPU嗎
有的,國產cpu處理器知名品牌有龍芯、兆芯、申威、飛騰。龍芯生產與2002年,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所授權的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研發成功,在2016發布了採用自主設計高性能gs464e微結構的最新一代3a2000處理器,其同頻性能已接近intel。兆芯,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成立於2013年的國資控股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晶元設計廠商,在北京、西安、武漢、深圳等地均設有研發中心和分支機構,是國內僅有的同時掌握cpu、gpu、chipset三大核心技術的公司,自成立以來,致力於高質量的國產晶元。申威,簡稱sw處理器,由江南計算機所負責研發的,其研製得到了國家「核高基」專項資金支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處理器系列。飛騰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自主研製成功,2014年,在北京通過國家鑒定,其綜合技術性能優越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主流型高檔數字信號處理器,打破了一直由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標准著我國的這項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2015年,發布了採用arm指令集的ft-1500a系列處理器。
4. 我國第一款通用式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是什麼
龍芯。2001年研發出來,2002年開始使用。
龍芯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研發的通用CPU,採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龍芯1號的頻率為266MHz,最早在2002年開始使用。龍芯2號的頻率最高為1GHz。龍芯3A是首款國產商用4核處理器,其工作頻率為900MHz~1GHz。龍芯3A的峰值計算能力達到16GFLOPS。龍芯3B是首款國產商用8核處理器,主頻達到1GHz,支持向量運算加速,峰值計算能力達到128GFLOPS,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
龍芯指令集:
CPU訪存指令 24個 全部來自MIPS
CPU算數指令(ALU) 10個 全部來自MIPS
CPU算數指令 14個 全部來自MIPS
CPU乘除指令 12個 來自MIPS
12個 來自龍芯(其中8個重復MIPS指令功能)
CPU跳轉分支指令20個 全部來自MIPS
CPU位移指令 15個 全部來自MIPS
CPU特殊指令 2個 全部來自MIPS
CPU異常指令 12個 全部來自MIPS
CPU CPO指令 10個 全部來自MIPS
龍芯處理器共131個指令,其中119個來自MIPS,12個來自龍芯(但其中MULTG、DMULTG、MULTUG、DMULTUG、DIVG、DDIVG、DIVUG、DDIVUG共8個重復MIPS的指令功能。)
5. 中國CPU品牌都有哪些
CPU好多種,分移動端,桌面端,還有伺服器,還有超算的。移動端的是華為海思麒麟,桌面的國內有兆芯,伺服器和超算的有龍芯、申威、飛騰。實際上桌面的並不是只有英特爾和AMD還有台灣的威盛。
中央處理器(CPU,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電腦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6. 國產CPU命名為什麼
現在國產處理器有6種,分別為飛騰、鯤鵬、海光、龍芯、兆芯、申威。
7. 中國製造的CPU名叫什麼
叫龍芯
有龍芯1號,2號,三號,2E,2F
這是龍芯的官方主頁
http://www.loongson.cn/longxin/
http://www.china-cpu.org.cn/
8. 國產cpu有哪些
華為海思並非中國首個智能機CPU,卻是中國大陸首個四核心智能CPU。在它之前還有中國台灣MTK的MTK 6573 MTK 6575 MTK6577 的晶元,大陸展訊的SC8810等智能機晶元
9. 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央處理器是什麼
龍芯CPU是中國人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處理器,龍芯1號已經量產,基於龍芯1號的網路計算機和其它產品也開始面市並得到應用,性能數倍於龍芯1號的龍芯2號已進行首次流片,可以說龍芯系列無論在產業化方面還是在核心技術突破方面,都一直保持著快速和穩定的節奏。
CPU作為計算機設備的運算和控制核心,負責指令讀取、解碼與執行,因研發門檻高、生態構建難,被認為是集成電路產業中的「珠穆朗瑪峰」。縱觀全球,Intel、AMD兩大巨頭領跑通用CPU(桌面與伺服器CPU)市場;國內,國產CPU正處於奮力追趕的關鍵時期,以飛騰、鯤鵬、海光、龍芯、兆芯、申威等為代表的廠商正全力打造「中國芯」。、回溯中國的國產CPU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起步:上世紀50-70年代。1956年,半導體科技被列為國家新技術四大緊急措施之一。此後,中科院計算所、109廠、半導體所先後成立,鍺晶體管、硅平面晶體管、集成電路等半導體器件相繼實現突破,為109乙機、109丙機、156機的誕生分別提供了基礎。1975年,伴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興起,我國第一台集成電路百萬次計算機013機研製成功。這一時期獨立自主的產業發展為我國CPU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轉折:上世紀80-90年代。1985年,中科院計算所、半導體所有關研製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單位和109廠合並,成立中科院微電子中心。但這一時期,由於政策支持力度有所減弱等原因,產業完全市場化但自主性不足。
提速:21世紀初至今。從「十五」開始,國產CPU自主性的問題再度提上議程,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泰山計劃、863計劃等催生了一批國產CPU品牌,2002年,我國首款通用CPU——龍芯1號(代號X1A50)流片成功。2006年,「核高基」重大專項推出,「高」即為高端通用CPU。2014年,我國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動綱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國家大基金)第1期成立,主要投資集成電路製造企業。2019年,國家大基金第2期成立,主要投資應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