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在對外宣傳上有哪些問題知乎

中國在對外宣傳上有哪些問題知乎

發布時間:2022-09-09 01:23:16

Ⅰ 如何宣揚中國的國際形象

1、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宣傳思想戰線積極作為、開拓進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

2、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彰顯時代創新、體現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當代中國故事也引來八方喝彩。

3、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創新宣傳理念、創新運行機制,匯聚更多資源力量。

講好中國故事,既是責任擔當,也要遵循規律、改革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關注、認同與日俱增,但「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噪音雜音依然存在,唯有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1)中國在對外宣傳上有哪些問題知乎擴展閱讀:

國家形象的重要性:

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它的認知的結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輸入和輸出產生的結果,是一個「結構十分明確的信息資本」。國家形象被認為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可以從一個方面體現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深受各國政府的重視。

Ⅱ 我國在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應該注意什麼

個人注意問題就是提高素質增加能力之類
政府大的方向:
第一,根據形勢發展和工作的需要,適時推出一批有影響的重點文化項目。比如,配合重大外交舉措,安排高水平的文化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選擇一些有影響的國家,組織文化年、文化周、文化日等大型綜合性活動。

第二,我們將繼續與世界各國保持穩定的文化交流關系,政府方面可以繼續通過簽訂文化交流計劃來推動項目的執行,政府對民間文化交流將繼續給予支持,同時鼓勵通過商業渠道將我文化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第三,做好我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工作。隨著馬爾他瓦萊塔、法國巴黎、埃及開羅、韓國漢城等地中國文化中心的陸續揭牌運行,文化中心已成為國外民眾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之一。計劃在今後5至10年在20至25個國家開設中國文化中心。

第四,繼續做好一些重點文化品牌的建設和推廣。這幾年,春節品牌、國慶品牌等做得比較有聲勢,在海外產生了很好的效果,今後將繼續做好。在國內舉行的一系列國際文化藝術節,如相約北京、亞洲藝術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國吳橋雜技節、廣西國際民歌節、武漢國際雜技節等已經成為知名文化品牌,要繼續做好這些國際文化活動,力爭把我國建設成亞洲的文化活動中心和世界主要的文化活動中心之一。

第五,積極參加和舉辦多邊國際文化活動。進一步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亞歐基金等重要國際組織的聯系與合作,利用多邊活動的國際舞台,宣傳我國和平、發展、合作的對外方針,拓展對外文化工作的領域和空間。積極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辦的多邊活動,特別是高層會議,以影響國際文化領域文化方針政策的制定,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Ⅲ "中國形象"的對外傳播中有哪些可取或不足的地方

國家形象傳播要做到受眾認同
在國家形象建設上,付出和收獲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對孔慶勤博士關於國家形象片的研究應該如何看待?以下三點值得考慮:
第一,國家形象片應基於事實。
就像法庭判案,面對錯綜復雜的案情,各方往往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更有庭外的「媒體審判」、「道德審判」干擾誘導。這時法官就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方能體現公平公正。可見事實是審判的基礎。同理,從新聞學原理的角度來看,事實(fact)也尤為關鍵。涉及到國家之間的關系,就更應注重事實。只有依據事實拍出來的片子,才能真正詮釋國家形象。
作為國家形象宣傳片,將自己優秀、引以為傲的一面展現給他人無可厚非,個人交往中誰都願意他人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進而促進更多的合作交流,國家亦然。然而,這里就存在一個觀念差異的問題。中國式的傳播愛突出領導、名人、政治,而這些對西方受眾可能會很陌生,或不易接受。除了精英,歐美觀眾更希望看到中國百姓的面孔、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有了他們的國家形象片,才會更加完整、全面、客觀。我們同外國人對話,並讓他們聽懂,關鍵在於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闡述我們的事實。
第二,「壞消息才是好消息」。
國際新聞界盛行「壞消息才是好消息」的原則,只有負面事件、有沖突、有爭議的新聞才值得關注。我們由於國情和媒體性質不同,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和國際媒體有同有異。中央電視台著名的「新聞聯播」反映了這一異同,即所謂的「前邊的十分鍾中國領導很忙,中間的十分鍾中國人民很幸福,最後的十分鍾其他國家很亂」。想一想我們在報道外國的時候,也偏好負面的新聞,那外國人又怎麼能接受我們的正面報道呢?
另外西方主流媒體,至少在形式上獨立於官方,具有監督政府、批評官員的傳統,以社會的守望者和公眾的看家狗自居。私有的媒體不代表國家,一般也不會做正面的宣傳。歐美受眾習慣了西方的新聞觀和獨立的新聞體制,看到中國官方運作的正面宣傳「形象片」,自然就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中國形象片的傳播效果在歐美不如想像的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盡管新聞觀和媒體性質不同,但人性總有相通的地方,比如突出對人的關愛、有趣的畫面、自然風光、文化覽勝等相對中性、滿足人情興趣的內容,要比負面不願意拍、正面沒人看的形象片好。
第三,淡化國家形象片的作用。
拍攝國家形象片實際是國家形象構建的一部分,這就涉及到新聞傳播中的「形象塑造」(Image making)問題。美國新聞學界的泰斗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其經典著作《輿論學》中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即:新聞媒介影響我們頭腦中的圖像,具體而言,就是大眾傳播媒體創造了我們對於世界的印象。盡管他指出,新聞界提供的形象常常是不完整和扭曲的,然而這些反映卻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基礎。④雖然傳播媒體在國家形象的塑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認為一部國家形象片就能徹底改變國家形象,未免過於天真。
什麼是真正的國家形象?國家形象是一種心態。成熟的國家不會太在乎塑造國家形象,例如北歐諸國,是國民幸福指數高的代名詞,多少年來也沒見他們在形象片上有什麼大手筆。真正的國家形象是隨綜合國力的增強而增強的,並不是看誰的形象片拍得好。正如鄧聿文在文章中所說的,最好的國家形象展示是善待國民。這既有政治、經濟硬實力的增強,也有文化繁榮、法治建設、社會福利方面的改善。國民的幸福感增強,對國家的認同隨之提高,別人的看法也會相應的改變,自然無需過多的宣傳。所以如何更好地建設國家,才是真正塑造國家形象的落腳點。

Ⅳ 中國對外貿易的知識產傳問題

中國經濟崛起, 中國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貿易關系, 「中國製造」已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同時, 中國於2 00 1年正式成為WTO成員, 全面履行加入WTO時的承諾, 將承擔在知識產權領域中的權利與義務, 全面執行TR IPS協議, 保護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知識產權不受侵犯。為實現GATT和WTO致力於各國削減關稅及取消歧視待遇和其他貿易障礙, 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而努力。但GATT和WT0的工作側重於各國削減關稅的談判及貫徹一般性取消數量限制原則, 對國際貿易中大量存在的非關稅壁壘並沒有完全限制。當前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及權利濫用等問題不但成為國際貿易自由化的一大障礙, 也成為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一大制約因素。

一、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限制了中國對外貿

易的拓展2004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又一個快速增長年, 在2002年增長2118%、2003年增長3711%的基礎上, 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增長了3517%。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10000億美元, 達到11548億美元, 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從2003 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年度進出口增量在2002 年超過1000 億美元、2003年超過2000億美元的基礎上, 超過了300O億美元。 [1]

以上數據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態勢, 但同時中國企業在海內外市場遭遇知識產權糾紛的消息此起彼伏, 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過程中無法迴避的焦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的聯系日益密切。因此, 各國在大力鼓勵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同時, 十分關注出口商品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 在一些企業看來已成為不可觸摸的禁區, 而在一般民眾眼裡, 則成為一種壟斷, 一種現代文明下的「弱肉強食」。但是, 不管怎樣, 國內企業因知識產權問題而蒙受經濟、名譽雙重損失現象已經屢見不鮮, 重視「知識產權」的警鍾已在我們耳邊敲響。

當中國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卻給我們亮起了紅燈。2005 年1 月, 中國步入WTO後保護期不久, 國際巨頭英特爾起訴中國某企業生產的語音卡侵犯其專利, 間隔不久日本三洋開始了與深圳比亞迪關於電池專利的糾紛。在2 月, 美國電子娛樂協會( ESA) 向美國商務代表提交了一份來自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IntelllectualProperly A lliance簡稱IIPA) 的報告指出: 中國與馬來西亞、俄羅斯一道成為全球游戲軟體盜版最為嚴重的三個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偽正版製造地, 消費國和輸出國。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以及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給這一全球化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來自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專利大國的知識產權壓力已經對中國構築了一道高高的門檻。通過知識產權來打壓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 使中國企業進入一種國際化的怪圈循環: 生產———跨國公司專利限制———巨額專利許可費以及侵權費的支付———再生產。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影響中國企業全球化過程, 是因為中國企業缺乏自主擁有的知識產權而必須支付的巨額專利費用, 或者因為知識產權訴訟所產生的巨額費用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各種成本, 使中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降低,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生產也受到影響。在微觀層面, 知識產權壁壘通過企業付出巨額專利使用費以及侵權費用, 降低其產品市場競爭力, 減少市場份額並壓縮了利潤空間, 這就是知識產權的短期效應; 而從長期來看, 由於企業利潤降低而減少的資本積累將導致企業對技術研發投入的不足, 無法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 這在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將使企業不可避免地走上絕境。在宏觀層面, 整個相關產業將會因為知識產權壁壘而在短期內減少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數量。在以市場為命脈的營銷時代, 該產業將無法抵制因為市場縮小而導致的產業萎縮, 如果這種局面持續較長時間, 產業將最終在競爭中消亡。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國際經濟主權以及未來中國科技的世界地位問題都產生重大影響。毫無疑問, 在全球經濟進入產業結構重構的時代, 缺乏知識產權的中國企業將無力改變自己處在產業鏈末端和價值鏈下游的不利局面, 在全球化中受制於別人。

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對中國對外貿易影響分析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其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的發明、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專有權、也就是人們對白己通過腦力活動創造出來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權力。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所指的知識產權包括: 版權及相關權利、商標權、地理標志權、工業品外觀設計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未披露信息專有權。 [2]在知識產權可以獨立成為交易的客體時, 國際貿易中其他的交易行為都與知識產權有關。

它不僅自身可以作為貿易的客體, 即所謂的知識產權貿易, 而且還深刻地影響著國際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的載體———商品, 以及服務貿易的載體———無形資產都與知識產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3]

在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影響上, 人們普遍認為: 一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程度越高, 國際貿易的發展水平越高。他們認為: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 國際貿易中技術、知識、資本所佔比重逐年上升,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商品轉讓額也不斷上升, 平均每5年翻一番, GATT研究報告中亦稱世界貿易中有2% (即近800億美元) 屬於假冒和仿製貿易。嚴重的侵權行為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正常運行, 各國的貿易利益與知識產權保護息息相關。 [4]我們認為, 知識產權及與知識產權相關商品或服務貿易增長對國際貿易產生了重大影響, 但這與知識產權保護是否有必然聯系還有待於研究。

知識產權保護業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門話題,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似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 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目的不是保護知識產權本身, 而是激勵創新, 維護社會公平, 進而推動社會經濟全面進步。恰恰是在達到上述目的方面, 片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可能步入誤區, 反而不利於實現知識產權制度的初衷。

(一) 過高的知識產權保護妨礙經濟增長和技

術創新知識產權制度通常被其贊成者譽之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的進步動力。然而, 創新的根本動力來自競爭, 而知識產權保護本質上是一種壟斷, 壟斷能夠向創新提供獎勵, 但同樣能夠激勵昔日的創新者依靠壟斷獲取高額收益, 從而削弱技術創新的動力。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越大, 昔日創新者的壟斷收益越高, 進一步創新的動機趨向削弱。在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的現代金融市場上, 一種創新金融工具一旦問世, 其他金融機構就會立刻模仿跟進, 但金融創新的節奏並未因此而放慢。軟體、計算機和半導體行業是當前技術創新最集中的行業, 但這幾個行業在昔日專利保護相當薄弱的時候技術創新速度並不慢, 目前使用的決定性的技術創新很多都是那時開發的。然而, 上世紀80年代美國聯邦法院裁決加強保護軟體專利權後, 軟體開發反而缺乏創意了, 因為獲得了壟斷權的軟體企業只需要開發升級換代產品就可以獲取豐厚利潤。消費者得到的不再是全新的軟體, 而只是某個軟體的第幾個版本而已。不少研究結果表明, 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未改變創新的數量, 只是改變了創新的方向。

(二) 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會激勵企業的道德

風險知識產權運用得當可以打擊競爭對手, 保護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地位。但是, 在當今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日益加劇的環境中, 發達國家的企業為了遏制競爭對手, 企業有著強烈的動機利用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給競爭對手設置障礙, 自己不從事創新, 也不允許競爭對手從事創新而贏得競爭優勢。有些市場主體的做法更是純屬訛詐, 如層出不窮的商標搶注事件, 甚至西門子這樣世界馳名的大公司也未能免俗, 其搶注海信商標的行為令意欲開拓歐洲市場的海信公司, 幾乎被拒之德國市場門外而根本沒有機會參與競爭。對於中國大多數企業而言, 我們的企業的競爭力還很弱, 加之發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影響, 使得我們只能在國有技術上緩慢地更新和創造, 或違規竊取他國的知識產權而獲得發展。

(三) 過分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會惡化創新

的條件過分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迫使創新者不是把主要精力用於創新, 而是用於避免踏上「侵權」的地雷。美國專利項目設置越來越細, 過去人們為每份新軟體設置專利, 現在卻幾乎為每一條編碼設置專利。這樣做表面上有利於保護發明者利益, 實際上極大地阻礙了整體技術的創新。因為這樣一來, 無論誰想在軟體領域有所建樹, 他都要考慮所做出的軟體中使用的編碼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專利權。現在, 我國發展過程中在資金, 尤其是在技術方面本應該得到發達國家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才能更快地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過分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 一方面提高了我國引進技術的實際成本, 另一方面還增加了企業在自主知識創新過程中的心裡負擔, 總是擔心「侵權」而畏縮不前, 阻礙了我國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的進程。

(四) 發達國家可利用知識產權保護來攫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發達國家擁有知識優勢, 他們就會利用知識產權的特性, 結合國際貿易保護———知識產權壁壘具有隱蔽性、歧視性和報復性 [5]特點掠奪發展中國家。

知識產權與技術標準的結合, 大大提高了標準的技術難度, 使被動接受標準的發展中國家要支付高額的使用費才能達到相關標准。這種技術標准在知識產權的掩護下顯得合理合法, 使企業極少去考慮這種技術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是否具有合理性。譬如, 美國就可以利用知識產權報復性特徵來保護自己, 打擊對手。報復性主要指一些國家利用本國國內貿易法中的有關規定, 以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充分影響正常貿易為由對其他國家進行報復。其中以美國的超級301條款和337條款最具代表性。美國國內貿易法中的超級301條款規定, 美國將對認為對美實施不公平貿易做法的國家進行報復, 其中不公平貿易做法包括美國認為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充分的做法。報復措施包括對進口商品提高關稅或採取進口限制, 對有關國家服務征稅或進行限制, 直至終止兩國簽訂的貿易條約。337條款是美國1930 年關稅法中的第337條, 目前是1994年修訂的1988 年綜合貿易法案中的第1337節, 此條款又稱不公平貿易做法條款, 主要對外國廠商輸入美國的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產品進行管制。如果337條款調查成立, 出口商的產品將可能被永久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

(五) 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利益轉移問題

知識產權的主要持有人是現代產業, 而現代產業的特點之一是大多數企業銷售市場跨越多個行政區域, 由此導致知識產權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受益者與成本承擔者並不完全重疊。受益者是企業, 銷售地政府則需要為此付出較高的執行成本, 而受益企業因此而增加的稅收未必都由支付執行成本的銷售地政府獲得, 從而產生了利益轉移問題。在國內各地區之間, 上述問題可以部分地通過某種轉移支付機制解決, 但在國際之間並不存在這種機制。而眾所周知的是, 在我國主張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最有力、從中受益最多的是那些西方跨國公司, 這些跨國公司同時享受了高於內資企業的稅收待遇, 其偷漏稅現象也相當嚴重。假如沒有其他配套措施, 強化令他們受益的知識產權保護, 在一定程度上, 等於是造成有利於跨國公司母國的利益轉移。

三、中國直面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的應對

之策知識產權壁壘形式復雜多樣, 在國際貿易中的活動領域逐漸擴大, 涉及的商品逐步增多, 對有關國家進出口貿易影響也逐步加深。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需要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知識產權技術, 也需要鼓勵出口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我國在發展貿易的同時, 必然會遭遇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壁壘。針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壁壘, 我國應採取不同的對策。

(一) 樹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企業是我國市

場經濟的主體, 也是利用知識產權的主戰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外國公司針對我國提出的5年計劃大量申請專利, 在我國很多產業的未來發展領域設置了專利陷阱, 封殺了我國企業自主開發技術, 控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對此, 我國企業及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企業及民族工業受到的危機與挑戰, 真正樹立起知識產權意識。既重視外國人的知識產權, 又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 實施專利權部署戰略。我國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迫切需要, 知識產權戰略是指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為充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並遏制競爭對手, 謀求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整體性籌劃和採取的一系列的策略與手段。 [6]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 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就我國企業而言, 許多企業由於忽視技術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方面的運用, 許多產品技術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效益低。這種狀況只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運行機制、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 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缺陷, 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 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企業面臨

的知識產權壁壘困境, 從根本上說是中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 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因此, 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 認識到在世界市場全球化的條件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 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企業間, 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 以聯合開發、聯合投入、聯合保護等形式來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共享。企業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國家也應選擇戰略性產業支持企業進行技術開發。

(三)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我國企業, 特別是外貿企業要轉變觀念, 改變以往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糾紛的態度,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有不少中國企業, 自身並沒有侵權行為, 但由於害怕訴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常常放棄應訴的機會, 白白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 而有過侵權行為的企業, 也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消極應訴而支付超過正常水平的侵權費用; 同時, 我國企業界還應注重商會的建立和完善, 形成一個組織有效、協調一致、參與廣泛的企業聯盟, 這樣將有利於增強尋求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面支持的力量。

(四) 深入了解研究國際規則及主要國家知識

產權法的立法及實踐。我國是WTO成員, 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時應注意WTO, TR IPS對知識產權的規定, 同時對主要貿易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實踐也應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規定、立法趨勢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識產權壁壘。如對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 要把握當前主要貿易國所採取的原則。如果對象國採用地域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外貿活動時, 應特別注意知識產權問題。

引進專利技術的企業, 在簽訂合同時應對專利產品平行進口問題作出明確而細致的規定, 合同中應明確許可的性質, 如是獨占許可, 應在合同中規定, 將來如有第二方擅自進口專利產品, 應由技術供方負責與侵權第三方進行交涉, 同時應注意在合同規定的地域內生產、銷售合同產品, 如需向區域外存在平行專利的第三國出口, 應經過進口國專利權人的同意, 才能將產品出口到該國。從事進口業務的外貿經營者, 應注意進口的貨物是否侵犯本國專利權人的權利。如進口產品在國內存在有效的專利權,應在取得本國專利權人的許可後, 方可從事該產品的進口。對某些外國企業運用事實標准中包含的知識產權設置壁壘, 壟斷市場的行為, 國內企業可聯合起來進行抵制, 或將其訴諸法院解決, 必要時可申請國家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機制對外國技術壁壘進行調查。對一些國家運用國內法案以知識產權為借口對外國產品進行打擊報復行為, 可採取反報復措施, 或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解決。

此外, 我國應加強對TR IPS規則的研究, 取消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出口檢查制度。TR IPS協議規定對出口貨物可以進行知識產權檢查, 而對進口貨物進行知識產權檢查是TR IPS規定的最低標准。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科技整體水平落後, 在知識產權國際保護中處於不利地位。我國只需達到TR IPS協議規定的最低標准, 做到既遵循該標准, 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國家利益。為此我國應將主要精力限定在進口審查上, 出口檢查可以取消, 這樣既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水平, 又符合TR IPS協議規定的最低標准, 有利於提高海關行政效率, 防止外國不法商

人藉此阻止我國產品出口。

(五) 加快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管理。目前, 企業間甚至國家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 誰佔有的人才多, 誰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 中國企業將會越來越多遭遇國際企業的競爭, 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限制會更加嚴重情況下, 中國企業如果還不加強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重視, 那麼中國企業將會因為失掉「知識產權人才」而失掉企業未來發展所需的市場。

總之, 面對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日益加強, 我們只有將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積極申請專利、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等措施, 才能讓我國企業免受切膚之痛,並讓知識產權這把雙刃劍為中國自身所用。為此, 我們必須加強教育與宣傳, 提高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以增強我國科技、經濟競爭能力, 更好地參與並在國際競爭中勝出。

同時我們要認清發達國家倡導的所謂「貿易自由化」, 透徹地認識發達國家通過非關稅壁壘中更加隱蔽, 更具有報復性和更為霸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來保護他們的國家利益。這樣, 我們才能制定相應對策措施, 運用適當政策手段同他們作合理斗爭, 以達到維護我們自身的國家利益的目的。

Ⅳ 為什麼中國對外文化輸出不足

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在各國抓緊文化輸出的節點上,我們國家在這方面沒有足夠的意識,導致失去先機,或者說是處於被壓制的地位。第二,我們文化對外輸出的手段方式仍然不夠強悍。第三,語言。

而且影視方面的成長尤為值得期待。其實大國形象的輸出,離不開影視作品。走出國門的《甄嬛傳》、《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其實都能表現我們本土的一些思想,並將之傳達出去。相信未來我們會越來越好,從文化大國變為文化強國。

Ⅵ 為什麼中國的新聞總是宣傳歐美的不好,事實真是這樣嗎

事實不真是這樣的。

因為以往中國比較落後,現在中國強大了。普通人見外國人還是比較困難的,對外國人覺得稀罕。老外驚呆了,說明我們創造了奇跡。

如一個單位的黨小組開展的活動,單從范圍來說,算不上大的新聞,但如果從加強思想政治學習的角度來看,卻又有報道的價值。

新聞注意:

新聞稿本質就是一篇文章,必須要具備習作的基本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時間、原由和事件發生的過程結果等。寫新聞稿如同寫作一樣,要脈絡清晰的告訴讀者你講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講,思維清晰邏輯合理,否則讀者會不知所雲。

Ⅶ 如何評價中國的對外宣傳能力

惠若琪,也不過是在巴西和古巴缺席的前提下,含金量似乎不那麼足,總之。
之後的倫敦奧運會周期,中國女排依然低迷?很多人搖頭了,隊伍年輕化、大賽經驗不足。
似乎是意料之中的,女排奧運會開場延續了里約奧運中國軍團的低迷態勢,奧運會小組賽遭遇三敗排位老末,為中國隊創造了一個得分小高潮,完全就是「你發過來,我攔,與場面火爆的游泳隊粉絲團們比,更顯凄涼,贏得冠軍!
今天;《新聞頻道》史無前例的7分多鍾的超長報道;刷爆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女排話題……別忘了,這份興奮、技戰術水平較低!醒醒!現在是奧運會,尤其善於發起二次進攻,非常有想法,不符合「女孩子要懂得示弱」
……
但是,我要說,你們的「傳統美」遜斃了,我覺得,女排姑娘們簡直美爆了,2,扣殺狠辣、球風彪悍。賽後主教練陳忠和接受采訪時,是我們,要麼可以上大學做白領,做個「嬌嬌女」,但是她卻選擇了最苦最累的運動員,只是源於對排球的執著和熱愛。2015

年世界盃前,小惠因心臟病選擇手術治療,我哭了,但那次、誰,中國女排甚至都未躋身四強……
距離雅典奧運會十二年過去了?
我說,看幾遍回放流幾次淚。
真的,我切身體會到競技體育的魅力!」奧運體彩甚至開出了五個點的賠率,一切跡象似乎都表明,這是一場結局註定的比賽。
但是(哇!
袁心玥,我覺得你美翻了,是吶喊,我頭一次好喜歡這個詞)
女排姑娘們就是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2016里約奧運會最美的女性是誰
我會說
郎平啊!
知乎有一個提問:「你怎樣評價郎平!袁心玥和丁霞,我覺得你倆帥呆了,我至今仍然感謝她。
之後就是北京奧運會,國人太希望在家門口得到一枚三大球金牌了,但這時的女排已從黃金一代變成青黃不接?」高票回答是:「沒資格評價。
那一刻,我再攔。這時縱然是最樂觀、最堅定的女排球迷也開始覺得,「中國女排里約之行也就到這兒了吧,尤其是她的「王之蔑視」,居然一分一分地磨,激戰五局成功翻盤,雖沒有網傳「富二代」那麼誇張,但也算家境殷實出身。面容姣好、有,3,相信國人很難忘懷吧,身高195,光指望對手失誤得分……哎……」我看不懂技戰術,只能跟在一邊干著急,最後中國女排被巴西淘汰,又經過一場苦戰,艱難拿下一枚銅牌,得分「核武器」,反倒是女排教練跟走馬燈似的換了一茬又一茬……」你問我,看比賽會流淚嗎?
我說。
你問我,破不了強攻,我只看到被對手打哭的眼淚),不符合「女孩子要矜持穩重」,熱身賽數據不理想,取得過世界盃冠軍,每次看都會流淚,不符合「女孩子要文靜柔弱」,是女排姑娘為我們帶來的,奧運頻道70%的逆天收視率,性子直率,贏球後要麼仰天怒吼,要麼放聲大哭,幾次救球堪稱神來之筆,發起進攻也是果斷大膽,2012年,十分解氣。
丁霞是郎導的奇兵啊,把我們的防線牢牢守住,中國軍團比得真是太憋屈了,首金失手,也不知道是看了體育頻道哪個宣傳片被燃到了,我居然第一次為了看比賽,凌晨兩點爬起來。
那場比賽,是在2004年:0落後,從此不可自拔。是女排幫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這怎麼看都不像是一支冠軍隊伍,以致於此次出征前來送行的球迷不過百人,不得不提前遭遇巴西,渴望已久的勝利、成績優異的她,要麼可以憑自己的大長腿邁入時尚圈,那也是我第一次正兒八經地看體育賽事的現場直播,以前我都是對體育不感冒的;
丁霞,膽子極大,似乎整個中國都在談論著女排,敢拼會拼,這就是「你打不死我,我就打死你」的狠勁跟沖勁、服,看誰的比賽會流淚?
我說、真的覺得你美翻了,帥呆了,屌爆了!我都想嫁給你了!
你要問我,資深體育迷,挺進決賽;力取塞爾維亞,這屆里約奧運會;
惠若琪,缺席世界盃和國家隊集訓,決賽中表現太過亮眼了!尤其是第二局袁心玥的幾次攔網!」別解釋,就一個詞兒:「服:2力克東道主巴西,隨著朱婷的「一錘定音」,全巴西都為之崩潰了,全世界都為之窒息了,全中國都為之瘋狂了!
你問我,看女排比賽會流淚嗎?
我說,會,如劉國梁提醒張繼科一樣提醒著國民:「嘿,一邊看一邊嘆:「哎呀,一傳不到位啊,曾有媒體調侃:「中國男足這么危險的主教練位置坐得穩穩的!惠若琪,女排對俄羅斯決賽,確切地說;你還發,還在於遺憾、裁判誤判、成績取消。巴西女排,奧運會衛冕冠軍、東道主、東道主第二國球,這幾個詞光聽著就令人聞風喪膽、扣球行雲流水,中國女排的瑰寶!什麼叫冠軍底蘊?底蘊就是當你們沖個奧運八強就覺得已經歷史最好成績了,就松勁兒了,女排姑娘們還在想「老娘世界冠軍,給我懟上去!」;底蘊就是當別家球員和球迷都習慣用「人種論」為自己解釋開脫時,一米九幾的姑娘們卻早已在一眾歐美強敵中撕咬出一片黃金天;底蘊就是朋友圈裡瘋傳的朱婷動圖「王之蔑視」,搖手指、翹嘴角、眯眼睛,少廢話,就一個字兒:「還。還記得半決賽,女排姑娘們被巴西打得沒了脾氣,倫敦奧運會,男孩子氣十足,發球時習慣發狠地喝一聲「我去」,不符合「女孩子要言辭溫婉」;
朱婷;我在中國男籃中沒看到(抱歉,但姑娘們不餒不躁,技術暫停時居然還能看到姑娘們燦爛的笑容,互相打著氣,3:2,中國女排實現神逆轉,俄羅斯哭了,中國姑娘們哭了,現場觀眾哭了,更何況我們還有過賽前被對手橫掃18場的連敗紀錄,身為女排隊長的她飽受質疑,但小姑娘頂著壓力,主教練幾易其主卻仍不見改觀,數次因為泣不成聲中斷采訪,剛剛經歷重大家庭變故的周蘇紅也在熟悉的體育記者面前淚如雨下,幾成淚人……
這一次,我明白,體育的魅力,不只在於驚喜,在聯賽當中一點點恢復,往回找狀態,重新回歸國家隊,對塞爾維亞決賽中冠軍點的一記絕殺,中國女排。
第一次看女排比賽、不進決賽,也難怪網民們會被娛樂明星離婚大戰吸引了去!」這種霸氣,中國女排還能創造奇跡嗎,我扣死你」的節奏,讓人看著酣暢淋漓、這種自信,我在中國男排中沒看到(抱歉,我都沒看到中國男排)!」這是史詩般的勝利,是盪氣回腸的勝利,是熱血沸騰的勝利、這份激動、這份感動、不,是宣洩!
後來,我們擊敗荷蘭,一傳、進攻,為我們拼來的!
說起這群女排姑娘們,似乎她們並不符合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美女定義——
袁心玥,留著短發分頭,在綜合實力高出自己一個水平的對手的緊逼下,在「我就算贏不了你也要咬死你」的拼勁兒下,會。
你問我。」
此次里約中國女排能登頂,郎指導的運籌帷幄和神來用兵至少要佔一半的功勞!
朱婷,當之無愧的MVP。而中國女排這絕地反擊的勝利,在全場震耳欲聾的噓聲中,是鳳凰涅槃的重生和榮耀,她是神;你再發,真是替這幫姑娘們不值!)
朱婷,我真的、真的;我在中國男足……抱歉,我不看中國男足。(然而因為排球商業化低及體制等原因,女排姑娘們拿的工資要比男籃和男足低數十倍。在現役一線隊伍中,郎平能作為唯一一名女性教練叱吒賽場,自有她的無敵和光環——
權威。在役運動員時的光輝成績就不用羅列了,那一代老女排精神不知感染了幾代人,從不看運動賽事的老媽說起排球規則一套一套的,我僅有的這點排球知識就得益於老媽指點。關鍵是人家退役執教的經歷也是可圈可點,三次帶隊,三次殺入奧運決賽,帶領奧運比賽前一個月集結的美國女排草台班子,居然都能一路調教奪得奧運會銀牌,郎平的排球天賦和能力可見一斑。中國女排是一支有冠軍底蘊的隊伍,同時也是山頭林立的隊伍,沒有權威,就沒有話語權,某次國際比賽女排隊員對主教練的不屑眼神就說明了一切。而郎指導的赫赫戰功足以震懾各山頭,從郎導獲得「中國勞倫斯最佳教練員」稱號後,國家隊的女排姑娘們紛紛發微博祝賀,崇拜與祝福溢於言表就能看出一個字,大寫的「服」!
熱愛。郎平從事排球40餘年,始終活躍在一線,如果不是熱愛,實在無法想像還有怎樣的動力能支撐她一直堅持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中(郎平數次因心臟病暈倒在賽場,訓練中也常常頂著傷病上場親自示範,以致訓練後要跟專業運動員一樣接收理療,五十多歲的人了還經常熬夜研究技術、倒時差一線觀看比賽,一天飛三個城市選拔排球苗子,之辛苦已然超出了我們凡人想像)。郎平兩次執教中國女排,每次都是臨危受命。第一次是1995年,郎平受國家召喚,放棄國外幾十萬美金的高薪,回國領一個月800塊的薪水接手連亞洲杯都丟掉的中國女排,帶領姑娘們拿到奧運會銀牌!之後因為身體和家庭原因,她辭去國家教練一職,遠走海外,並且在很多次公開場合表示過:「國家隊的壓力太大了,我身體真的受不了,絕對不會考慮重新執教!」(有一次陳魯豫還補充說:「我覺得人生好多事都說不定,一切都有可能。」郎平沉吟了一會,依然堅定地說:「不可能!」)然後就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排名第五,連四強都沒有進,看到昔日輝煌的女排如今兵走麥城的慘烈,作為央視解說嘉賓的郎平在休息室忍不住對著直播鏡頭留下了心疼的淚水:「姑娘們拼得都快流血了,怎麼就是不行呢……」那份淚水也流在國人滾燙的心上啊!後來2013年,老女排的老大姐陳招娣去世,「鐵榔頭」郎平在微博里動情地為老友送別,那一次,郎平也意識到自己是老女排中依然身處一線的人,自己的身上依然有責任,受國家體委三顧茅廬的誠懇邀請,再加上老教練袁偉平意味深長地勸告:「國家需要你,你就不能回來?」郎平「一咬牙、一跺腳我就回國了!」有人說,這背後有多麼多麼誘人的利益和名望,但我認為這太過井底之見了,那時的中國女排是「燙手山芋」,能不能挺起來,誰也說不準,郎平能回來,是憑著對祖國莫大的責任感、對排球深入骨髓的熱愛和對中國女排難以割捨的情感才回來的,這層境界、這份情感,已不是物慾橫流中掙扎的你我能懂的。

能力。正如郎平接收采訪所說:「女排精神固然重要,但光靠精神贏不了球,還得靠戰術和實力。」太直率了!此次郎導的神來用人我們有目共睹,這也是對她出征前選人所遭到的外界質疑有力地回擊;比賽中幾次關鍵及時的暫停和挑戰,也表現了郎平高超的閱讀比賽能力和對規則的靈活運用;相比荷蘭和塞爾維亞教練喜怒形於色比隊員還慌張的業余表現,郎指導嚴肅沉穩的場外指導是給姑娘們也是給觀眾們的一顆速效定心丸,下場後該強調戰術就強調戰術:「一傳到位,最後這個球給你,朱婷有數吧?」(這時候朱婷特穩地來了句「有數有數。」妥妥的放心啊!)該撫慰心理就撫慰心理:「別老想著一把打死對方,別急,一分分來,動作要准確。」該鼓舞士氣就鼓舞士氣:「就算是輸,咱也不能讓他們贏得那麼容易,給我像老虎一樣一口一口咬死他們!這個時候不瘋,什麼時候瘋?」這不是郎導如有神助,而是得益於賽前幾宿未眠的縝密分析和周全部署,賽後張斌問她:「贏了後,你比我們想像的要平靜,為什麼不歡呼?」郎平說:「太累了,沒勁兒了……」
講實話,郎平也不是我們傳統價值觀里的標准女性,身材過於高大(一米八四),五官也不甚突出(長期高壓,甚至有些兇狠),事業太過強大(國際女排教練中唯一女性,你說牛不牛),無暇照顧家庭(曾經魯豫問她:「會替女兒照看孩子嗎?」郎平特不屑:「我才不呢,幹不了那活兒,我飯還不會做吶!」)
但是,當郎指導一臉自信,舉起雙手慶祝勝利的那一刻,我以為,她的美,蓋過任何一個女明星!
有人說,感謝中國女排撐起了我國三大球的一片天,我深不以為然,籃球和足球的天需要他們自己去撐,女排沒這義務,也沒這能力。我們要感謝的,是郎平和女排姑娘們,用她們的力量和智慧,重新定義了中國現代女性的美;用她們的初心和堅持,在男權世界中獨樹一幟做到優秀甚至卓越;用她們的努力和拼搏,再次詮釋了中國女排精神;用她們的勝利和榮耀,用三場失敗和三場勝利,教會了國人做人。
今夜為你們鼓掌,中國女排!
今夜為你們喝彩,中國女性!,雅典奧運會,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摔在那些非議的人臉上。她最後抱著老大姐徐雲麗的痛哭,老爸運動員出身,在先輸一局的壓力下

Ⅷ 中國在對外宣傳上有哪些問題

一、外宣翻譯的相關理論
1、外宣翻譯和對外宣傳
外宣翻譯,顧名思義,是要完成對外宣傳材料的翻譯任務。在我國,外宣翻譯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將中文譯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傳播來自中國的聲音。在做外宣翻譯的時候,既要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好「宣」的問題,也要從微觀的角度上做好「翻」的功課。
2、外宣翻譯的特點
外宣翻譯不同於一般的翻譯,強調「內外有別」,即「內宣」和「外宣」有著很大的不同:宣傳目的不同,宣傳對象不同,宣傳策略不同……而「對象」不同是最大的不同。外宣有著特殊的受眾群體——外國人及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
二、外宣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一)冗餘現象頻現
1. 名詞范疇詞頻現
Joan Pinkham 在《中式英語之鑒》(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中指出:這類名詞(名詞范疇詞)應得到特別關注,因為這是中式英語中最常見並且是最無用的一類詞彙。這類名詞就是為了介紹接下來將會出現的名詞的范疇:在「a serious mistake in the work of planning.」一句中,「planning」歸屬於「work」的范疇。與「工作」類似的范疇詞在漢語中還有很多,例如「步伐pace」、「進程process」、「問題problem」等。
例如:中文:提出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制定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
英文:We formulated policies,measures and national objectives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20 and drew up a comprehensive work plan for conserving energy and recing emissions.
該例中,work是范疇詞,就是為了說明plan,可以直接譯為a comprehensive plan for…
2. 修飾語冗長
Pinkham 在《中式英語之鑒》中還指出,修飾語過於冗長也是英漢表達的不同之一。 Pinkham 稱,從漢語翻譯過來的文本中有很多形容詞和副詞在英語表達中是多餘的。在英語翻譯中加入這些形容詞和副詞毫無意義,就是一種重復。
例如: 中文: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努力造就規模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實現新跨越,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發展體育事業。
英文: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modernization,we will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trive to develop a large number of high-caliber personnel. We will vigorously strengthen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ake another great stride forward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order to meet the ever-growing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demands of the people. We will work hard to develop sports.
漢語中「努力造就規模宏大、大力加強、大力發展」等修飾語過於繁瑣,由於英文表達簡潔,帶有感情色彩的詞使用較少,因此,譯文可直接譯為「strengthen 、develop」。
(二)句式結構漢化
英語與漢語的語言句式:一個重形和,一個重意合;一個朴實簡約,一個辭藻華麗;一個環環相扣,一個行雲流水。從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漢語中大量的排比句,辭藻華麗,重復用詞多,而英譯中,句式結構基本完全漢化,邏輯性差。
例如:中文:我們戰勝各種嚴峻挑戰,靠的是發展;各領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進步,靠的是發展;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仍然要靠發展。
英文:We have relied on development to overcome all types of severe challenges,and all our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 in every area come from development. We must therefore continue to rely on development to re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n the road ahead.
以上譯文基本完全按照漢語句式進行翻譯,邏輯不清,句式鬆散,還有重復表達。可改為:In order to overcome all types of severe challenges,resolv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and achieve accomplishments and progress,we do have to rely on development.
三、外宣翻譯的翻譯策略
黃友義(中國譯協副會長兼秘書長)認為,外宣翻譯的突出特點是把有關中國的各種信息從中文翻譯成外文,通過圖書、期刊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和國際會議,對外發表和傳播。這一特點決定了除去遵循「 信、達、雅」的標准,外宣翻譯更需要翻譯者熟知並運用「外宣三貼近」 原則——貼近中國發展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
從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英文版可以看出,外宣翻譯易受漢語思維和語法習慣的約束,忽略受眾的需求和思維習慣。針對上述問題,應該注意以下四點:首先,對於漢語表達的冗餘問題,應採取刪除法和縮略法,將范疇名詞和多餘修飾語刪掉。其次,對於漢語的排比句和鬆散句,應進行整合,捋清邏輯關系。第三,充分考慮文化差異,特別是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上的差別,以及文化缺失現象。最後,熟知外國語言習俗,防止掉入文字陷進。

Ⅸ 中國文化怎樣融入世界,在融入世界的過程要注意哪些問題

中國文化應該用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融入世界,同時在融入過程中要注意發揮中國文化潤物細無聲的特點。首先,世界各國有很多人喜愛漢字、古詩詞、古代瓷器等中國文化元素,只需要在中國文化宣傳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第二,中國文化融入世界的方式要符合新時代的要求,用更多的文學、藝術、電影、視頻和互聯網作品來打動世界人民,而不是生硬說教。第三,各國文化信仰不同,人們對中國文化的喜愛程度不同,在推廣過程中不能強求,應順其自然。綜上所述,只要下功夫,中國文化就能融入世界。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在對外宣傳上有哪些問題知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在亞洲什麼地方 瀏覽:893
為什麼英國和德國信新教 瀏覽:240
為什麼老打擊伊朗 瀏覽:392
矽谷在印度投資多少錢 瀏覽:675
義大利在哪裡買珊瑚 瀏覽:108
印度種族相差多少 瀏覽:304
2021義大利杯冠軍是哪個隊 瀏覽:548
中國哪個城市雅閣最多 瀏覽:570
起源於中國的狗狗有哪些 瀏覽:142
生蚝海鮮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877
印度的雞肉怎麼去皮 瀏覽:494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83
伊朗駐歐佩克代表什麼 瀏覽:835
中國男籃奧運落選賽哪裡看 瀏覽:711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22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9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8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4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50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