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足球都什麼樣了

中國足球都什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2-09-09 11:56:16

① 中國足球的現狀

中國足球曾經涌現了很多非常優秀的年輕球員,可是這些有潛力的球員限於中國聯賽,都沒落了,中國聯賽從甲A到中超,賭球,假球,黑哨充斥其中,極大地影響中國聯賽的水平也限制了中國球員的水平,以及中國足球對於高水平外援引進的不力,水貨奇多,俱樂部大多隻關心短期利益,真正搞足球得人鳳毛麟角,而且中國十多億人,但是踢職業足球的人卻連日本韓國都不及,更是由於國家隊的表現讓國人太失望,太傷心,所以中國國人更多關心歐洲高水平足球,中國足球的發展已經喪失根基——中國的球迷。
對於有潛力球員培養不力,像曲波,馮瀟霆,毛劍卿,郜林等都曾經在世界級的青少年比賽中表現出並不弱於世界足球強國青少年球員的天賦,但是幾年過去,和他們比賽的其他球員很多都已馳名世界,他們卻在中國足球的大環境中沒落,平庸了。
聯賽水平不高,不公正,很多人說中超無弱隊,我看是中超無強隊才對。倒數第一可以絕殺聯賽第一,一次是冷門,很多次就是大家水平都一樣差,你運氣好而已。
後備力量不足,中國選拔國少隊只能從五百多名孩子中選,可見中國足球後備力量之差。
中國足協的不作為,中國足協作為中國足球的領導者,這些年來除了足協的辦公室越來越豪華,就沒有其他什麼突出的進步,典型的外行領導。

② 新賽季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依然遙遙無期,中國足球現狀變成什麼樣了

原本定於3月就該揭幕的中超聯賽聯賽,由於各種原因迄今杳無音訊,中國足球專業化路面邁入了至暗時刻。

眾人都了解足球教練和聯賽是足球取得成功的確保,回望中國足球20年,足球教練如同腸梗堵一直這兒通了那邊堵塞,聯賽也是江河日下,現如今連正常的進行都沒法確保,可以說中國足球已經邁入了至暗時刻。

現階段中國足球的局勢如同一個敗局,基本方式已經沒法破譯,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中國足球仍然是不為人知的那一個。

③ 中國足球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中國足球的現狀:

1.國家隊。
國家隊的問題和現狀是很明顯的,有人才而出不了成績,花了大價錢請了洋教練,卻得不到應有的結果。
那麼首先得問責的是教練組,卡馬喬在臨場指揮上的能力暫且不論,但為何每次的局勢都會處於下風?排除了球員的能力問題之外,就只能歸結於對於對手的研究和自己原本的戰術安排有重大的失誤和紕漏。那麼,為何卡馬喬上任了這么久,這個問題仍未得到改觀?這才是耐人尋味的問題。
我從來都不認為我們國家的足球運動員會比南亞和西亞的球員差,缺失的戰術執行力在這幾年球市的逐漸復興和高水平外教入主中超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現在國足的戰績根本不能看,最大的問題在於卡馬喬。
當然,這背後還會連帶出很多沒擺在檯面上的問題,例如球霸的存在,恆大幫和其餘球員的摩擦問題等。

2.俱樂部。
這陣子我都在走訪各支中甲和中乙的俱樂部,對我個人而言,他們的現狀才能夠真正代表中國俱樂部的生存現狀。
中國的足球俱樂部裡面,我們排除幾支外表光鮮死命砸錢的俱樂部之外,其他的俱樂部大抵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私人性質的俱樂部,多見於中甲和中乙,恆大屬於這種;一種是當地政府有安插國有企業進行注資和扶持的,多見於成立時間超過10年的俱樂部,中超的大部分俱樂部都是如此。
當政府對俱樂部直接控股的時候,俱樂部的身份到底是什麼?當一支球隊完全被一家企業獨資收購之後,他與之前的俱樂部在法律上還有沒任何關系?
那麼,問題就來了。
每一個俱樂部都是一個坑,在接受除了政府之外的注資時,俱樂部的欠款是沒有對外公布的。
例如深圳紅鑽。萬宏偉在接受深圳紅鑽之時只是想讓利用這支俱樂部來給自己的投資公司在市政府的層面上爭取更大的利益,所以當時收購了俱樂部的全部股份。後來開始進入到漫長的打官司的流程,為得就是把俱樂部之前的欠款與自己擺脫干凈。但遺憾的是,他一場都沒打贏……在萬宏偉接手深圳的這幾年,他已經陸續投入了一億以上的資金,而紅鑽現在還在中甲。
說起紅鑽在中甲這個事兒,還能扯出俱樂部的另一個問題。
萬宏偉本人是不希望紅鑽重回中超的,他只希望俱樂部能不死就好了。但是深圳市政府不同意,政府層面上希望深圳足球能重回巔峰,作為城市的一個體育標桿。這就涉及到政府和私人獨資俱樂部之間的博弈了。這些並不能從90分鍾的比賽中看出來的事兒,才是真正殺死中國俱樂部的症結。
再接著就是俱樂部的欠薪問題。基本上,除了絕少數的俱樂部,現在的中國足球俱樂部都正在欠薪或者曾經欠過薪。而球員對此是敢怒不敢言的,回頭連球都踢不上了還被圈子內封殺,那就真的是個坑了。
所以,歸結起來,俱樂部的問題一句話可以概括:後台都有錢,但都不用在這上。

3.青訓。
中國足球的青訓是不成體系的,或者說,是不能算作青訓的。當然,這之中並不包括根寶足球學校,老爺子是真正愛足球的人,在這里表示致敬。
中國足球的青訓分為幾大塊:體校、足球學校、私人教練(此處歡迎補充)
體校是屬於政府辦校。
足球學校則成分較為復雜,政府有開設,也有不少是俱樂部開設,還有根寶足球學校這樣的私人性質的學校。
私人教練則多是在足球場地上開設的課程,執教教練多為C級教練,但會有一個A級教練壓陣。
這里單獨說一說足校。
大連的同學們感受應該很深,毅騰、順發、三德之類的足球學校曾經在大連遍地開花,在中國足球市場化剛剛起來的那個年代,足球學校就像技校一樣隨處可見。
這些足校直接殺死了曾經在全國各地都開展地很火熱的小學聯賽、中學聯賽、英東杯這樣的比賽,從最根本上將足球的實力分為了三六九等。這些其實並沒有錯,錯得是在他們出現了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樣的青少年聯賽,從根本上抹殺了一部分的足球人口。
但是為什麼這些足校突然在21世紀的時候一瞬間全部坍塌了呢?
還是因為錢。無法保證充足的生源的情況下,只能不斷提高贊助費和學費,與足球裝備商合夥分成,讓學生穿上昂貴的足球鞋。這時候,足球成了貴族運動。
這就是中國青訓的最根本最根本的問題。
中國的足球,對於青少年來說,是一項貴族運動。
哪怕在現在,依然如此。
中國足球市場化的偏差讓他們在足球的推廣本質上發生了質的變化。
那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良莠不齊青黃不接的問題,在這種大環境下,是相當正常的。

4.球員。
排除了幾家豪門俱樂部,絕大多數俱樂部的球員待遇都相當得差。
曾經有好事的媒體將中超的球員收入分為了四個檔次,大概是這樣的。
中超頂級球員,收入在200萬至300萬之間。
各個球隊的主力球員,收入在50萬至120萬之間。
各個球隊的替補球員,收入在10萬至50萬之間。
年輕球員,收入在10萬以下。
這是中超的球員,那麼中甲和中乙呢?青年隊呢?
可想而知,他們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
那麼養活不了自己,還繼續踢球,怎麼辦?
踢假球。

④ 中國足球現況如何

足球在中國是什麼?

足球在中國,從來就不只是一項單純的體育項目。除了足球本身的魅力之外,在中國人的潛意識里,足球是西方工業文明的一種象徵,是境外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後,最早打開眼界看西方的那批精英中喜歡足球的為數甚多。特別是「世界第一運動」的名頭,讓當時極其渴望和世界接軌的中國人格外重視足球。中國人對世界盃長盛不衰的熱情中,寄託著一個民族對工業文明的嚮往,和對國際舞台的渴望。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語境中,從一開始,足球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就被過度放大了。

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國力尚不夠強大。體育作為民族主義崛起的重要推動力,離政治的距離很近。在民族復興、國家榮譽的神聖話語之下,體育賽事輕而易舉就成為了舉國關注的焦點,而政府也需要通過體育的凝聚力來完成對社會的動員。於是體育的舉國體制應運而生。經過各種過度的詮釋,體育本質上的意義被忽略了,而對民族尊嚴的意義被極度放大。一種將比賽成績與愛國/賣國聯系起來的民粹主義情緒因此頗為盛行,在當時屬於無人敢挑戰的政治正確。那些愛國的球迷不會意識到:自己神聖的愛國主義情緒中,也裹挾著不理性的成分和虛榮心的雜質。在膨脹的民族主義壓力之下,誕生了女排和乒乓球這樣的英雄幻象,也催生了一個自卑的失敗者——中國足球。

了解這一點,對於理解中國足球日後極其畸形極其猥瑣的形象非常重要。中國足球日後的種種亂象皆因此而已。盡管事實已經一再證明,中國的人種和文化決定了,中國人玩足球這種強調對抗和團隊配合的運動明顯沒優勢,但是強大的民粹主義壓力之下,任何決策者都不敢放棄這項「世界第一運動」;而實際上,中國足球孱弱的家底,被當成不光彩的陰暗面,刻意隱藏起來。中國體育的蒸蒸日上,讓國民的虛榮心越來越強烈。而「敗家子」形象的足球,成了民族尊嚴大合唱之下的眾矢之的。每一次恥辱失敗之後,主管部門都受到極大的壓力,被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平息民怨的成績來。在這種氛圍之下,長遠而現實的構思難以出現,即使提出來也無人喝彩。於是劍走偏鋒,急功近利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足球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亂政,有那麼多的短期行為,都離不開這個大背景。

⑤ 中國足球現狀怎樣

我在做任務,還差幾個採納,望恩人幫幫我,我的上帝,永遠感謝您!

中國足球的未來
職業聯賽創辦了十多個年頭,從德國強硬的施拉普那--英國霍頓--南斯拉夫米盧--荷蘭的哈.里汗,其間還有我們的國青集體留洋——健力寶,職業聯賽颳起一股南斯拉夫風,中國沖擊世界盃,甲A到中超,如火如荼,現在又是十君子改革,掀起一股拯救中國足球的的運動,我們的閻王爺又處在了風口浪尖。
不知道中國足球哪個時候才會真正安靜下來,要麼安安靜靜的向前發展,要麼安安靜靜的死亡!中國的球迷需要的是欣賞足球,那麼有國外的頂級聯賽和世界強強碰撞就足矣!
記得有股留洋風,當然包括有中國的球員去外國,也有外國的球員來中國,然而中國的留洋生那就是中國足球的中堅力量,可是站穩腳跟的卻沒幾個,但是外國來中國的那些職業聯賽的射手什麼米蓋兒,國安三劍客,安得列斯,卡西亞諾,舒馬赫之流在他們的國家可能都沒人知曉,或許都只是些業余球員,可是他們看到中國開始舉辦「職業聯賽」也來撈一筆,劃算,在家玩可沒錢拿啊!
值得驕傲的是中國每屆的國青隊在世界上還都表現的可圈可點,從我們的健力寶,到與薩維奧拉、達力桑得羅、艾瑪兒交手也毫不遜色的國青隊,到目前這支在亞青和世青賽都有出色表現的國青隊,可以說中國的國青隊在世界上水平都值得肯定,但是一旦他們進入國奧隊,國家隊就變成了中國足球的現實。我們的職業聯賽就象一個大染缸,出去的可能會好點,進來的包你變垃圾。記得巴拉圭國家隊的岡波斯,也就是當年的國安三劍客,在中國踢了兩年完全淪落為下三流球員,拿個球在禁區前不知道咋辦,後來幸虧醒悟的早回國了,還參加了世界盃,當了主力前鋒。
那些可愛的小夥子們一旦進入了職業聯賽就是大牌了。國家隊的主力,國家需要我,當然俱樂部我是大牌,想出手就出手,想拌嘴就拌嘴。難怪短腳虎吳平楓會說:「原來我們打世青賽時候……而現在我和他們沒有什麼話說了,我是小地方的,他們都說名車我插不上嘴。」的確,一時的榮譽會讓後很多中國球員享用很久!因為我們曾經是英雄!
……………………
小侃一下,望熱愛中國足球的見晾!

回答者: moxiyan123

⑥ 中國足球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現在水平怎麼樣了

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世界上第一大球,因為無論是從觀看人數,參與人數,還有投資商的投資,絕對是世界上任何一個體育運動無法比擬的,所以足球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出名的球類項目,甚至很多時候,一個國家的足球水平怎麼樣,也能夠反映得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當然,一提到足球,很多中國的足球觀眾就是氣不打一處來,畢竟中國的足球很多人都知道,一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差」,至於有多差,看過比賽的觀眾都知道,首先身體素質和其他的國家球員比起來就差了很多,戰術方面更不用多說什麼,很多戰術都是建立在球員實力的基礎上,所以即使再好的戰術也發揮不出什麼效果,而且中國男足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非常懶散,別人在場上積極跑動,而中國足球的隊員們確實在場上散步,這差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但問題是現在因為新冠肺炎的問題,斯科拉里可能不能如常所願了,現在不僅是中國的足球比賽,外國的足球比賽也停賽了,而且目前來說也沒有傳出什麼准備要開賽的消息,所以斯科拉里可能還要等一陣子,作為曾經帶領巴西隊奪冠的教練,斯科拉里的執教水平絕對是有的,所以復出之後也會有很多的球隊搶著要,但是就目前來說,中國的幾家豪門俱樂部基本上都有主帥了,所以可能斯科拉里要考慮去一些中游隊伍帶隊了,不過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斯科拉里的執教水平還是非常高的,不出意外的話,還可以把一些冷門的隊伍帶入豪強的隊列中。

⑦ 中國足球現狀怎麼樣

中國足球,一個讓中國國民無比失望的名詞,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們自己的球隊,是誰都代替不了的!不要問我中國男足什麼時候會再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的比賽,因為足球是圓的,是不能預料的,但是中國足球的改革和球員們的努力才是正道!謝亞龍的無能已經完全展示在人們面前,而中國球員的自殺式行為也在慢慢殘食著中國足球的希望,如果要中國足球崛起,也許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中國不缺少好球員,從以前的申思,祁宏,范志毅,到現在的孫祥,鄭智,孫繼海,一直都是源源不斷的涌現出天才型球員,可是每隔幾年才出現一個,根本不可能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支強大的中國隊,現在的社會都是靠錢來說話的,有錢的孩子送去踢足球,根本沒天賦,卻就是可以進國家隊,而有天賦的孩子卻受制於金錢,沒有受到良好的足球學習,從而浪費著自己的才能,將來也許只是一個公司的小職員罷了!這就是中國足球的現狀,13億的人中間就選不出11個能踢好足球的人!這就是中國足球悲哀的地方!但是,中國足球雖然樣樣不好,可是有一樣東西他們還是不錯的,就是願意吸收外國的足球文化,比如球員,教練,隊醫之類的,許多都是外國的專業人員!這總比以前的閉關鎖國,自以為是的時候強出太多了,至少像現在這樣,中國足球還是有救得,我們不需要C羅,梅西這樣的天才球員,我們只要有希臘球員的團隊意識就行了!足球畢竟是11個人的,一個人的發光未必會帶領整個球隊前進,可是11個人的努力卻可以提升整個球隊的實力以及作戰意識及士氣!中國足球的未來在他們自己腳下,關鍵看他們是否有心去上進,去開拓新的時代,另外,球迷的鼓勵與球隊的戰績是分不開的,就算中國再怎麼樣差勁,我們也應該報以鼓勵的心態去安慰他們,而不是一味的辱罵以及貶低,這都是不稱職的球迷的表現!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下武漢的退賽,在我看來中國的足球是不咋地,管理制度也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武漢選擇退賽這種極端的方式也過於草率了,畢竟內部的團結才是我們踢向世界的根本原動力!讓我們祝願中國足球有朝一日可以邁向世界盃的舞台,不要再讓我們痴心的球迷再失望了,因為心痛的話還可以治,但是一旦心碎就再也好不起來了! ??作者:?又★欠? 附:本文屬個人原創,如有復制必定檢舉

⑧ 中國足球現在怎樣

國足到底有哪些痼疾呢?我認為,國足起碼有以下三大痼疾:

一、進攻無力,缺少配合。

縱觀中國對紐西蘭的比賽,表面上中國隊佔了上風。上半場前三十多分鍾,下半場失球後的二十多分鍾,球權基本都在中國隊一方,控球率遠比紐西蘭高,優勢盡在中國隊一邊。但是就是打不開局面。為什麼?仔細想想,中國隊也不可能進球。中國隊的進攻,有幾次能達到對方禁區?即使到禁區邊上,也一一被對方化解了。唯一在禁區里的兩次,都是先下底,再傳中,但運氣不佳,都擊中門柱或橫梁,沒有破門。整場比賽,看點也就這么點,其它時間,國足隊員都在疲於奔命。中國隊進的那一球,是亂軍中取勝,說白了,就是瞎貓碰見死老鼠,開出的球正好砸在董方卓的頭上,順勢一擺,球進了。

至於中國球員的表現,也都盡力了,但都是各自為陣,沒一點配合。後衛拿到球後,一個大腳,拚命地朝前傳,唯恐在自己後方被對方搶斷;前鋒呢,只好拼了命地去追,白白地消耗了體力。後衛的腳法也太臭,十有八九不能准確地傳到前鋒腳下,大好的機會,就這樣一瞬間失去了。隊員間就像一盤散沙,亂糟糟的,三條線不是離得太遠就是擠在一起,沒有一點章法。好幾次,一個隊員傳出球(記不清幾次、那個球員、什麼時間)後,發力朝前跑,想和隊友做撞牆式配合,可接球隊員根本就沒這個意識。可憐韓鵬,滿世界追著球跑,特點一點都發揮不出來,再也沒有了在魯能的瀟灑。我不懂,是球員不會呢,還是教練沒要求,或是接球的球員長時間沒碰球,想好好過過癮。總之,佔了上風的中國隊沒有一丁點配合,進攻乏力,今天踢平了紐西蘭,應該是很幸運的了。

中國隊的表現,並不是今天偶爾為之。看看中國隊世界盃預選賽二十強賽中的表現,哪一次不是如此。如此頑疾,竟沒人看出?悲哀,中國足球隊的悲哀,中國億萬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國足二十強賽出局時寫的《中國球迷的悲哀》。

二、後衛無能,盯球不盯人。

中國隊占盡場上優勢,可就是先丟球了。並不是對方有多麼好的技術和配合——如果是那樣,我們也認了,也能體諒我們的足球水平低,體諒我們的球員,就像我們遭遇到西班牙、荷蘭一樣——可對方就兩個人呀,一停、一弔,就擺脫了我們四個防守隊員,形成單刀,直插空門,1:0 ,中國隊出線希望遭受嚴重挑戰。什麼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後衛平行站位,沒有縱深防禦,球員無法補位,二是後衛漏人,被對方反越位成功。我們先不說後衛平行站位(這有可能是教練特意安排)的安排有無疏漏,但後衛漏人的問題是今天先失球的罪魁禍首。我們的後衛,兩眼只盯著活動的足球,全不顧身邊的人,就像一隻捕食的青蛙,只對活動的小目標感興趣。看看今天球員的反應:對方球員接球後,四個防守球員眼睛都盯著接球人的腳上球,全然不顧身邊只有幾步遠的另一個對方球員;當對方傳出球時,一切都已經遲了,更可笑的是我們的防守隊員竟然從相反方向轉身去追。我不知道當事人李瑋峰作怎樣的解釋,應該說,李瑋峰在這場比賽中表現還不錯,但就是這個失誤,李瑋峰難辭其咎,中國隊的三分變成了一分。

我並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而是用此來說明中國隊的痼疾。後衛漏人,現在好像成了中國隊的習慣了,不管是世界盃預選賽,還是熱身賽、友誼賽,包括今天的奧運小組賽,我們的失球,絕大多數都是源於後衛漏人。後衛「盯球不盯人」難道是今天世界足球的時尚?但我看義大利的「世界最堅固的防線」,好像後衛專門是盯人的。我們的國足,教練不知請了多少,德國的、英國的、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的,還有中國本土的;足協也換了不少人,但好像所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後衛漏人」問題,否則怎麼到現在還沒有有所改觀呢?

就我們國足後衛現在的狀況,接下來輸球是意料中的事,小組出線是不可能的,或者說是一種奢望吧,比利時比我們強,巴西更是大人玩小孩。我們的足協官員和教練應該醒醒了吧。

三、球技粗糙,卻好賣弄。

說起球技,我們當然不能和小羅、梅西比。應該承認,我們的球技水平不如歐洲、美洲、非洲的球員,甚至不如亞洲的日本、韓國。

然而,我們的球員好像並不承認這一點。何以為證?你看場上,我們的國足隊員,只要拿到球,總要在腳上踢它三四下,朝前帶一帶、朝旁倒一倒,非得兩三人上來逼搶,否則是是不傳的,就好象自己的球技有多高,而別人不知道一樣。

結果是,短而靈的風格沒了,亞洲人特有的靈活葬送了,不知何時何地學起了英國人的長傳沖吊,可惜我們不能長成英國人的個子;

結果是,創造出來的一點空檔被對方補位了,機會沒了;

結果是,撞牆式的配合消失了,三角短傳、小范圍配合不見了,隊員在前、後場上疲於奔命;

結果是,對方兩三人一夾擊,球丟了,大家趕快去堵漏洞,進攻機會轉瞬逝去了;

結果是,十一個隊員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配合,沒有戰術,沒有章法,十一個人踢不過十個人;

結果是,力出了不少,汗流了不少,傷挨了不少,但,球還是輸了,世界盃預選賽被淘汰了,奧運小組賽只存在理論上的出線了。

著名足球人張路在現場評論中不斷說,一腳傳球,配合配合,還舉了歐洲好多例子。但中國球員好像沒學過「一腳傳球」,他們學的都是絕頂的足球功夫,就像電影里那樣,可以用氣功,把足球吸著、轉著。西班牙、荷蘭、義大利人,還有巴西、阿根廷人,他們沒有足球功夫,沒有球技,只會你傳給我,我傳給你,只能玩低級游戲;中國球員可是足球祖師爺的傳人,繼承了老祖宗蹴鞠的衣缽,不賣弄一下,何以體現「熊貓功夫」!

這就是中國足球隊三大痼疾。不知什麼時候能出現個真正的「醫生」,醫治一下這些痼疾,否則,我們這個病人就要病入膏肓了。趕快撤換那些庸醫吧,也讓球迷過幾天舒心的日子吧。

⑨ 中國足球目前的現狀

中國足球1992年就踏上了職業化發展道路,是中國體育市場化改革的先鋒軍和探路者。但16年過去了,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反而每況愈下,另外,職業聯賽中假球、黑哨、賭球等丑聞不斷,聯賽形象越來越差,球迷數量大幅萎縮,後備人才培養乏力,許多俱樂部難以為繼。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足球淪落到如此境地,並不是因為職業化改革本身造成的,而是因為職業化改革不徹底、改革半途而廢所致,其中,管理體制的弊端是中國足球停滯不前的主因。

運動成績與社會形象皆創歷史最差

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是在國家經濟社會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1992年在北京紅山口召開的全國足球工作會議決定把足球推向社會,走市場化發展道路。主要有兩點:一是推進各級足球協會實體化建設,對足球運動實行協會化管理;其次是建設職業足球俱樂部,走職業化和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經過兩年籌備,「中國足球甲A聯賽」於1994年問世,開啟了中國競技體育職業化改革的先河。

但十幾年之後,中國足球在職業聯賽、國家隊成績和青少年培養這三個最能反映一個國家足球整體水平的方面都出現嚴重滑坡。特別是今年,北京奧運會上,未能小組出線的男足國奧隊輸球又輸人,女足則未能進入四強;男足國家隊連續第二次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上未能進入十強賽;10月初進行的亞洲少年錦標賽上,歷史上曾兩次奪冠的中國隊未能晉級8強,創造10年來的最差戰績。11月初,中國青年隊在亞青賽上戰績不佳,無緣明年的世青賽。「四大皆空」導致人們不滿和問責。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經營慘淡。武漢體育學院、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專家2007年進行的《中超聯賽觀眾足球消費狀況調查與分析》顯示,中國足球球迷不少,但中超球迷很少,比賽水平不高、黑哨假球多、場外丑聞多是影響民眾不愛觀看中超賽事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足球青少年後備力量在急劇萎縮。中國足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1990年至1995年間,我國注冊青少年足球的人數達到歷史最高的65萬人,2000年至2005年急劇下降到18萬人,目前資料庫中只有3萬多人。2000年前後,全國有足球學校400多所,目前僅剩70多所,且普遍經營困難。同時,青少年足球人才質量也不斷下降,各地球隊出現選材難。

錯不在改革,錯在改革不徹底

中國足球的尷尬現狀引發了社會上的廣泛非議,甚至有人對職業化改革本身提出質疑。對此,有關專家認為,中國足球當初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定位並沒有錯,目前面臨的問題只能靠繼續推進改革去解決,而絕不能回到以前的專業體制上去。

國家體委原主任伍紹祖認為,經過多年的職業化試點改革,足球改革還是取得了一定成功,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改革道路,通過職業化改革,足球運動從原來政府包干投入走上了一條產業化發展道路,足球改革的成績是不容抹殺的。目前遇到的問題不是改革方向和目標定位的問題,而是改革過程中具體的實施策略、操作措施等問題,是能夠解決的,因此一定要把改革堅持下去。

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熊曉正表示,現在有一種設想是讓足球聯賽退回到專業隊,認為職業聯賽改革步伐太快了,這種說法是不現實的,一旦足球由地方政府來投資舉辦,必然導致更大面積的萎縮,因為集體項目不容易出成績,地方政府就沒有動力,我們以前有過這方面的教訓。

熊曉正說,足球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尋找一條不同於專業體制的道路,如果從這個目標來說,足球改革應該說是成功的。第一,搭起了職業聯賽的架子,按照現代足球模式來運行;第二,俱樂部參與投入後,足球的基本規模擴大了,人數、球隊增多了,減少了對政府的依賴。他認為,足球聯賽在上世紀90年代一度出現輝煌,目前出現問題是改革不徹底造成的,沒有按照當時的改革思路繼續走下去。

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市場化的職業足球是中國足球落後的根源

熊曉正認為,中國足球目前面臨的矛盾是體制沖突,仍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市場化的職業足球,而沒有按照市場模式去管理,「用舊的模式去管理新的東西,這怎麼可能搞好呢?」

曾任中超聯賽委員會秘書長的郎效農在其博客中提出,中國足協最初成立時設定的章程已符合國際足聯的基本要求,並與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協會章程較為接近,如果該章程能夠得以較好落實,我國足球運動就能較為順利地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的進程。但1997年,國家體委出台了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制度,足球運動管理中心集決策與執行機構於一身,因而實質上取代了中國足協會員代表大會和執行委員會的職能。這一變革的結果是,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往往以行政手段強制管理和干預已經社會化、市場化和職業化發展的足球運動,從而引發出重重矛盾和混亂。具體表現在足球管理者急功近利地片面維護極具爭議的國字型大小球隊長期集訓制度,隨意改變聯賽賽制、升降級制度和競賽日程,忽視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建設和青少年足球運動普及等長遠性發展的基礎性工作。

郎效農說:「如果中國足球的管理體制沒有一個與時俱進的質的發展和進步,僅僅靠走馬燈般地變換掌門,永遠不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更大的希望。」

⑩ 中國足球現狀

歸根結底:中國足協腐敗,球員好逸惡勞。

中國足球如今的地步,中國足協的責任難辭其究,沒有系統和合理的備戰計劃,中超聯賽需要合理進行,中國足協,需要合理性的改革。所以中國足球制度的變革勢在必行,希望這次失利是變革開始的導線,引爆中國足球的變革之路。其他如杜伊也有責任,臨場指揮出現失誤,球員也有責任,學藝不精。但追根赳底還是我們中國13億人民的責任,因為中國人踢球的人太少了,現在足球在中國已經被籃球取代,籃球成為了中國的第一運動了,沒辦法,中國足球沒有象姚明一樣的球星。但我們要放眼未來,中國已經落後世界足球很大了,中國足球要發展,要走適合自己的道路,日本人找到了巴西的技術型打法,因為日本球員身體條件沒有優勢,但腳下靈活。那麼中國,我認為應該學德國,雖然德國的足球有衰退的跡象,但德國足球講究的整體和意志是中國足球最缺少的,且德國足球的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不過身體很好,所以比較適合中國的球員。中國足球遭遇過無數次黑色3分鍾,這充分暴露了中國球員意志力不強的特點,中國的足球打的顯得毫無章法,說明中國的整體配合能力的低下,學習德國足球,可發揮出中國的優勢。雖然其他足球強國的足球很豪華,很好看,很有觀賞性,但有點華而不實,注重效率的德國人的足球更適合中國,找到正確的出路,中國足球才會發展!

中國足球存在問題:

1、足協的「賭」
中國足協自2000年後就酷愛豪賭,先是豪賭世界盃,結果世界盃倒是參與了一回,但中國足球卻至少倒退了十年。2000年以前,好歹中國隊還算是亞洲准強隊,常年的亞洲老五。經此一賭,現在中國隊充其量算亞洲2流,而且還是2流下游。連8強賽都混不進去了。現在又開始豪賭08了。不知南非世界盃時中國能不能贏香港。

2、魯能的「嘴」
山東足球擾亂市場秩序,逆市而上,本無可厚非,誰叫人家是國企,不計成本呢。但魯能從總經理到球迷都是能吹的了。動不動就中國最強隊,中國皇馬之類的言談。今年四大皆空咱且不說,單說人皇馬的榮譽是幾十個聯賽冠軍,9個歐洲冠軍拼出來的。雖然今年戰績不佳,但人家有那個資本,有那個資歷。山東足球這些年僅拿過一個聯賽冠軍,有什麼驕傲的。不要成績不好,就說皇馬成績也不好的鬼話自欺欺人了。中國足球之所以不好,就是山東這樣好大喜功,不願自我反省的人太多了。

3、體育總局的「令」
中國足球區別於其他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足協並不能領導中國足球,足協上面還有體育總局這位大爺,沒事就發一個莫名其妙的大令,足協的下官們,就德不管對錯的執行下去。

4、聯賽的「系」
世界大牌球隊都有自己的二線隊在踢聯賽,比如拜仁青年隊 勒沃庫森青年隊 AC米蘭青年隊等都在各自國家的聯賽踢球,但他們都不能與一隊在同一級別聯賽踢球。一旦升入頂級聯賽就要將殼賣掉。中國的四川隊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參照西方做法,足協令徐明賣掉殼,如其不賣,足協就可以將其降到下一級聯賽。足協的不作為,也怪不得徐明。

5、青少年比賽高於成人比賽
世界各國公認的最高水平的比賽是世界盃,一個國家足球的最高任務是成年隊。而中國確有自己的特色。奧運足球竟然高於世界盃且不說,連20歲以下青年比賽都成了舉國關注的比賽了。真是天下奇聞。青少年足球運動是應重視,但那主要是提高青少年的技術水平,擴大參與規模,搞好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要在世青賽上取得什麼輝煌的成績,在青少年就讓隊員打發成型。以損害未來的代價,在青少年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眾所周知,成人隊成績才代表世界各國足球水平。並不是青少年成績上去了,國家的足球水平就提高了。喀麥隆、奈及利亞都拿過奧運冠軍,可以這些球員組成的國家隊,現在連世界盃決賽圈都沒進去。日本拿過世青賽亞軍,可能說日本足球就是世界強隊嗎?德國、英格蘭、法國、荷蘭、捷克、義大利、西班牙等球隊在奧運會和世青賽上的成績甚至遠不如中國,難道他們的足球水平就不如中國了。所以中國隊在08奧運上成績越好,我敢斷定,再2010世界盃外圍賽上摔的越慘。

6、政策的朝令夕改
中國聯賽的升降級改來改去就是明證。不知明年會不會再次宣布取消降級,可能性很大悠。以前聯賽都快踢完了都敢改,何況明年聯賽還沒踢呢?

7、球迷的利益永遠是無關緊要的
每年足協的政策都是先維護自己的利益,然後是俱樂部的利益。每次到最後都是損害球迷的利益。難道足協就怕球迷太多。

8、好大喜功
一個東亞運冠軍 一個東亞四強賽冠軍和一次世青賽小組出現,三次雞毛比賽(某記者說聯歡會杯是雞肋,那這三次比賽只能是雞毛)就讓我們的龍王樂的。

9、漠視現實,自以為是
中超聯賽各隊,除了某隻不計成本的國企球隊,實際都在虧損。中國足協卻出台什麼中超准入標准。什麼盈利3000萬等等。我敢斷言,中國球隊沒一隻達到這些標準的。足協明知不可為,各隊都是弄虛作假,偏偏定這么高的門檻。歐洲五大聯賽的准入標准也沒這么高,基本只有兩條:1、成績合格 2、債務不超標

10、長期以來,中國職業聯賽的技戰術水平和足球界的整體素質沒有什麼提高,可以說是原地踏步甚至還不如計劃體制下的「賽會制」,於是為了刺激市場,投資人不擇手段打假球,賄賂裁判,用「激素法」強心,用以維持逐漸沒落的足球市場,在功利主義的摸爬滾打下忽略了青少年足球的建設,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很多時候只是一句空談,他們的功利思想,不會,也不可能為足球這個拖累企業的產業作長期的投資,青少年足球教練素質低下,任人唯親,就更不要說他們更為孩子們灌輸什麼先進的足球意識和教導知識性極強的技戰術理念了。一代又一代,不同的人重復走著前輩技術粗糙、能力底下、非合理身體接觸對抗的老路,不論甲A還是中超,其聯賽的含金量和欣賞性何從談起?頻繁的失誤,緩慢的進攻,摔跤式的身體對抗,無聊的拖延比賽時間..這樣的聯賽水平,難道不是明日黃花蝶也愁?觀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對於這種乏善可陳的聯賽,沒有必要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在上面不失為明智的選擇。中國球員思想上的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患得患失,中國足球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腐敗的根源決定了中國足球的失敗,在國外球員是靠自身足球實力進國家隊,而中國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國家隊員甚至普通隊員,需要付出決對的經濟代價,讓許多有足球夢的少年望而卻步,也打碎了人們對足球的激情,天分被金錢和多種社會原因所掩埋,所謂球探在中國只是收學費的.中國的球員都是富家子第,這從根本上阻礙了中國足球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足球都什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1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3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9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3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2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
在越南買一包jo香煙多少錢 瀏覽:471
上海義大利人喜歡去哪裡 瀏覽:327
英國大學均分56可以申請什麼大學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