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寓言怎麼預測

中國古代寓言怎麼預測

發布時間:2022-09-10 12:17:29

A. 古代寓言的相關知識

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內容,又可以概括成三類。
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中國自先秦開始,就出現許多哲理性很強的寓言,形成中國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許多閃耀著樸素唯物主義或辯證法的思想光輝。如《杞人憂天》說明天不過是積聚起來的氣體,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氣體;地不過是土塊積成的,土塊塞滿了四方,沒有什麼地方沒有土地。因此,憑空懷疑天地將要崩墜的想法是毫無根據的。
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給人以積極的啟示。《嚙鏃法》說明心術不正;為一己私利不惜傷害恩人是很卑鄙的。這一類故事當中也有一些消極因素,如宣揚安分守己、因果報應的陳腐觀點,對於這些我們應該善於鑒別,給予必要分析和批判。
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具有諷刺性意義的。其中有些是針對時政,痛斥惡俗陋習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強取人衣》揭示出世上惡人的巧取豪奪和極端殘忍;《貓祝鼠壽》嘲諷了偽善者的虛情假意;《爭雁》斥責了那種崇尚空談,進行毫無意義的爭辯的風氣;《迂儒救火》表現出拘守封建禮教的迂腐可笑。
本書所收中國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
入本書的《莊子》中的《埳井之蛙》說明世界的廣大,人們不可以囿於自己狹小的見聞而妄自尊大。《列子》中的《杞人憂天》說明天不過是積聚起來的氣體,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氣體;《畫鬼最易》說明從客觀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是最難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而遠離實際瞎說一氣,則是容易的。
還有更多的寓言從反面辛辣地諷刺了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種種表現,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些死抱住形而上學不放的各種丑態。《揠苗助長》告訴人們違反客觀規律作出的愚蠢行動,是多麼的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說明進行調查研究,只憑道聽途說和主觀推想,就難免不出差錯;至於《鄭人買鞋》里的鄭人,更是教條主義的典型。
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給人以積極的啟示。《嚙鏃法》說明心術不正,為一己私利不惜傷害恩人是很卑鄙的;《何待來年》、《猩猩嗜酒》勸人有錯就改,不要借故推託,明知故犯;《蜈蚣自大》、《恃勝失備》教育人們不要驕傲自滿,盲目輕敵。
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具有諷刺性的。《強取人衣》、《高昕嗜殺》揭示出世上惡人的巧取豪奪和極端殘忍;《更渡一遭》、《貓祝鼠壽》嘲諷了偽善者的虛情假意;《爭雁》斥責了那種崇尚空談,進行毫無意義的爭辯的風氣;《黠揉媚虎》、《山魅漆鏡》指明了喜歡逢承、厭惡批評都會自食惡果;《迂儒救火》、《傅顯》表現出拘守封建禮教的迂腐可笑。
此外,還有專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斗爭藝術的,特別有幾篇關於伯樂相馬的故事,今天讀起來更覺得有新的意義。

B.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的大概內容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青少年書籍。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

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

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給人以積極的啟示;

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具有諷刺性意義的。

(2)中國古代寓言怎麼預測擴展閱讀

中國許多預言故事衍化成成語故事,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等。

1、鷸蚌相爭

蘇代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

2、漁翁得利

國時候,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國派謀士蘇代去勸說趙王。蘇代就給趙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大蚌在河灘上曬太陽,它剛剛張開貝殼,水鳥鷸就伸出長嘴去啄蚌肉,蚌連忙收緊貝殼。將鷸的長嘴夾住了。

鷸鳥生氣地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麼活下去?」蚌也毫不讓步地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當鷸和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被一位漁翁發現,他毫不費力就把它們捉住了。

蘇代告訴趙王,趙國攻打燕國就如同鷸蚌相爭,兩國都得不到好處,而強大的秦國就會像漁翁一樣得到便宜。

這個故事後來被概括成了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用來比喻爭奪的雙方互不相讓,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C.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賞析怎麼寫

一、葉公好龍
1、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選自【漢】劉向《新序·雜事五》)
2、翻譯文字:
葉公子高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檯上探望,龍尾延伸到了廳堂里。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魂飛魄散,一臉驚惶 。由此看來,這個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3、寓意: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二、掩耳盜鈴
1、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2、譯文:
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鍾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劍
1、【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2、 【譯文】 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後,這個人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3、寓意:比

D. 中國古代寓言好詞好句好段有哪些

好詞:

愛錢如命、暗室、百發百中、扁鵲說病、鷸蚌相爭、杯弓蛇影、唇亡齒寒、醜女效顰、長竿入城、楚王葬馬、戴淵投劍、打草驚蛇、得過且過、對牛彈琴等。

好句:

1、人們如果遇到了好運出了名,也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本性,因為生活如同潮起潮落,前途難以預測。

2、石榴樹、蘋果樹、橄欖樹相互為誰的果實最好而爭吵不休。

3、能夠共患難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4、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5、這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6、有一頭熊大肆吹噓,說他很愛人類,因為他從不吃死人。

E. 中國古代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從大量的寓言故事中,精選出了兩百多則,故事簡潔通暢、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力求將故事性和啟發性結合起來。另外,每篇寓言故事後面都給出了一定的說明,闡明寓意,以指導青少年讀者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內涵。
以下是其中的幾則寓言和寓意。

拔苗助長
宋國有個農夫,做事情性子很急。
有一年,莊稼種到地里後,農夫每天到田裡去看。他覺得禾苗長得太慢了,十天半個月過去了,才長出一點點嫩苗。
又過了半個月,禾苗仍舊只長高了一點兒。農夫嫌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他等不及了,便跑到地里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了一截。
將所有禾苗拔高後,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高興地對家裡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一大截呢!」
他的兒子聽了,感到很納悶,就趕快跑到地里去看,發現拔高的禾苗全都被太陽曬蔫了,全都枯死了。
陽曬蔫了,全都枯死了。
【說明】這則寓言告誡人們,事物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只有遵循規律去辦事才能取得成功。違背了客觀規律,即便有良好的願望和熱情,也必然會失敗。
鮑君神
有一個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沼澤地附近意外地捉到了一頭麋鹿。他非常高興,但沒有立即把麋鹿帶回家去,而是把麋鹿拴在一棵樹上,准備砍完柴再去牽麋鹿。
這時,有幾輛客商的車子從這附近經過。車上的人看見一棵樹旁拴著一頭麋鹿,而周圍沒有人,就把麋鹿牽走了。但他們覺得白牽走了一頭麋鹿過意不去,就另外留了一大塊咸魚干,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作為補償。
過了一會兒,打柴的人回到這里,發現拴在樹旁的麋鹿不見了,卻有一塊咸魚干拴在那裡。他覺得非常奇怪,四周沒有一個人,附近也沒有水塘,麋鹿怎麼會變成咸魚干呢?這個人想,剛才一定是神靈顯現了。
回家後,打柴的人把這件事說給村裡人聽。很快,這件事便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神奇。人們紛紛到沼澤地邊的小樹下求福消災。後來,村裡人湊錢建了一座廟,將咸魚干供奉在裡面,並稱它為「鮑君神」(「鮑」就是「咸魚」的意思)。從此,「鮑君神」廟內神帳高掛,香火不斷,方圓幾百里內都有來求神求簽的人。
幾年過去了。有一天,一支車隊路過這里。車上有個人看到香火繚繞的場面和廟門上「鮑君神」的匾額,感到十分奇怪,就下車打聽原因。有人向他講了「鮑君神」的神奇來歷。
這個人聽後,不禁大笑道:「幾年前那棵樹上的咸魚干是我留下的!哪來的什麼鮑君神呢?真是太可笑了!」
廟里正在虔誠祈禱的人們聽說後,個個哭笑不得。從此以後,再也沒人來拜這個「鮑君神」了。漸漸的,廟的四周長滿了野草。又過了一些時候,這座廟也破舊倒塌了。
【說明】這則寓言告訴人們,遇到問題不認真思考、仔細判斷,對神話盲目迷信,是愚昧可笑的。
悲心更微
有個燕人在燕國出生,在楚國長大。直到老年,他才有機會返回出生地燕國。
他在經過晉國時,他的同伴哄騙他說:「這里就是燕國的都城。」燕人一聽,立刻神情悲傷起來。走了一會兒,同伴指著路邊的一座社廟說:「這就是你們鄉里的社廟啊。」燕人聽了,立刻長吁短嘆,感慨萬分。
走著走著,同伴指著一間屋舍說:「這就是你的先輩曾經居住的地方。」燕人聽了,眼含熱淚暗自哭泣。同伴又指著一處隆起的墳堆說:「這就是你先輩的墓地啊。」燕人一聽,立刻跪地嚎啕大哭。
這時,同伴忍不住笑了起來,說:「我剛才都是騙你的,這里其實是晉國呢!」燕人一聽,趕緊從地上站起來,覺得非常羞愧。
等到他們終於到了燕國,真正見到燕國的社廟,見到了先輩的墓地時,這個燕人的悲傷心情反倒變得很淡薄了。
【說明】這則寓言告訴人們,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人讓人厭惡,品行高尚、態度謙遜的人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F. 中國古代寓言的起源

把一種道理寓意在一個簡短的故事中,讓人們從故事中去領會一種道理,這就是寓言。寓言起源於民間,最早是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以後許多人也開始寫作寓言。
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的寓言篇。它往住敘述一個小故事,而又於具體的情節中,隱含著一種更深刻的思想,常語帶雙關,藉以闡發哲理,印證觀念,而在春秋戰國時期,這樣的敘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諸子及史傳使用,以作為陳說辭理的手段。《韓非子》作為先秦說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
自從寓言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就顯出別具一格的文學意味。著名的「和氏獻璧」故事,曲折感人;「鄭袖劓美人鼻」,寫出鄭袖工於心計,巧言令色,口蜜腹劍,手段毒辣,故事情節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說,而且人物形象鮮明。引公木先生的話說:「韓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個最明顯特徵,就是比較全面而系統的反映了韓非子的歷史觀、社會觀、文藝觀以及方法論和認識論,可以說,讀韓非子寓言故事,幾乎等於讀了一部法家思想輯要。
豐富的寓言故事成為說理散文的閃光點,也是先秦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

G.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釋義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常用來比喻那些凶險陰狠,恩將仇報或忘恩負義的人。
故事
趙荀子,名趙鞅,他是趙國君王的先人,春秋時,他任晉國的上卿。晉定公21年,趙簡子攻佔邯鄲。此時,趙簡子名為晉國的上卿,實際上獨攬晉國政權,他的封地邯鄲之大等同於諸侯。
有一年,趙簡子帶領軍隊在中山國(今河北定縣一帶)大規模打獵,狩獵的官員在前面引導。有一隻狼在路中像人一樣直立在那裡啼叫,趙簡子看後,就從容不迫地登上車子,拉開著名的烏號弓,挾住肅慎國製造的箭,一下就射進狼的身體,連箭末的羽毛都射進去了,狼不禁失聲大叫而逃。趙簡子發怒,駕起車子追狼,車子揚起的塵土遮蔽了天空,腳步的聲音像雷響一般,十步以外,就辯不清人和馬了。
當時,有一個墨家的信徒東郭先生,正往北到中山國去謀求官職,趕著跛腿的驢子,裝了一袋的圖書,因清早趕路而迷了路,看到揚起的塵土十分驚慌。狼突然逃到面前,伸著頭看著東郭先生說道:"先生或許有志於救助世上萬物吧?從前毛寶將一隻烏龜放生,後來在逃命時,得到烏龜的負渡。"狼又說:"隋侯救活了一條受傷的大蛇,因而獲得一顆寶珠。"狼指著東郭先生的布袋說:"今天為什麼不能讓我早早躲在你的布袋裡,使垂危的性命得救呢?將來倘使能從布袋中出來,我必定效法龜蛇報恩的誠意!"
東郭先生答道:"嘻!因為庇護你這只狼而冒犯世卿,觸怒權貴,會招來什麼樣的禍殃將無法預測,還怎敢希望得到什麼報答呢?然而墨子的學說是以兼愛為主旨,我應想辦法救你,假如有禍的話,也中所不辭。"於是東郭先生把圖書從布袋裡拿出來,把狼再慢慢地裝進去,前邊擔心踩著狼嘴巴下邊的懸肉,後邊恐怕壓著狼的尾巴,裝了三次都不成功。
這時追捕的人更加迫近了。狼急忙祈求說:"事情很危急了,先生真的還要在搶救火燒水淹的時候講禮貌,在遇盜逃命的時候鳴響鈴鐺嗎?先趕快設法吧!"於是它就收縮蜷曲起四隻腳,讓東郭先生用繩子把它縛起來,它把頭彎到尾巴上,弓起脊背,藏起頷肉,像刺蝟蜷縮尺蠖彎曲一樣掩藏起來,像蛇盤蜷、烏龜止息一樣停滯不動,聽從東郭先生的安排。東郭先生按照狼的指點,把它裝進布袋,紮上口,放到驢背上,牽驢退避到路旁,等待趙人經過。一會兒趙簡子追到了,他找不到狼,大怒起來,拔劍斬斷車上的轅木,拿斷木給東郭先生看,罵道:"誰敢隱瞞狼的去向,就會像這根轅木一樣下場。"
東郭先生連忙伏在地上,爬行前進,跪著說道:"我不聰明,卻有志於救世的事業,奔走遠方,迷失了方向。我即使愚笨,難道狼的貪婪而兇狠的本性我不知道嗎?今天你來除凶,我怎麼會隱瞞狼的蹤跡不講呢?"趙簡子沉思了一會兒,就駕車子回去了,於是東郭先生也趕起驢子,加倍地趕路。過了很久,趙簡子的儀仗旗幟的影子漸漸地隱沒不見了,車馬的聲音也聽不到了。狼估計趙簡子已經去遠了,於是在布袋裡說:"先生讓我從布袋裡出來吧,解開束縛我的繩子,拔出我腿上的箭,我要走了。"
於是東郭先生把狼放出布袋,狼卻咆哮道:"剛才我被狩獵的官追逐,他們來得非常快,幸虧你救了我。現在我餓得很,如果沒東西吃,最後必定餓死,先生既然是墨家的信徒,何必吝惜自己的身軀,讓我吃掉你以保全我微弱的性命吧!"狼張大嘴巴,伸出爪子,朝東郭先生撲來。東郭先生急忙用手格鬥,一邊格鬥,一邊退卻,躲避到驢子後邊。狼始終不能加害東郭先生,東郭先生也竭力抗拒,雙方都疲乏了,隔著驢子喘息起來。
東郭先生說:"狼負我也!"狼說:"我並不是一定要虧負你,因為上天生下你們這號人,本來就是供給我們吃的啊。"雙方相持不下,日影漸漸西移。東郭先生私下考慮:天色將晚,狼若成群地來,那麼我就要被吃掉啦。於是哄騙狼說:"根據民間的風俗習慣,遇事有疑難不能決斷,一定要詢問三老。假若三老說我應該給你吃,你就吃,說不該吃,那就罷了。"狼很高興,就一同去問三老。
過了一會兒,路上沒有行人,看到老樹僵立在路旁,狼就對東郭先生說:"可以問此者。"東郭先生說:"草木是無知的,問了有什麼好處?"
狼說:"只管問,他一定會有話的。"東郭先生不得已,向老樹拜了拜,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問道:"像這樣的情況,狼應該吃我嗎?"老樹說:"你對狼有什麼功德,竟希望不被吃掉,狼本來就應該吃掉你的。"說完,狼又張大嘴巴,伸出爪子向東郭先生撲來。東郭先生對狼說:"你背約了,剛才發誓問三老,現在才問了一棵老樹,為什麼這樣匆匆要吃掉我呢?"於是狼與東郭先生又向前走去。
狼愈來愈急,看見一隻老母牛在破牆頭里邊曬太陽,就對東郭先生說:"可以問此老。"東郭先生說:"草木沒有知識,胡言亂語敗壞事情,現在這頭牛是禽獸,又去問它做什麼?"狼說:"只管問,不問就吃你。"東郭先生只好拜拜老牛,再說一遍事情的始末給老牛聽,老牛說:"老樹的話不錯啊,你對狼有什麼功德,能妄想得到倖免呢?"說完,狼又張大嘴巴,伸出爪子撲向東郭先生,東郭先生忙說:"不要急。"
他們遠遠看到一個老人手柱藜杖走來,東郭先生又喜又驚,趕緊走到老人面前,跪著對老人哭道:"乞求您說句話使我活下來。"老人詢問其中的緣故,東郭先生就說了一遍事情的始末,老人聽了後,再三欷覷感嘆,拿藜杖敲敲狼說:"你錯了。人家有恩於你,你卻忘恩負義,這樣是要災禍臨頭的。"老人高聲喝道:"狼快走,不聽的話,我將用手杖打死你。"狼對老人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開頭先生救我的時候,捆縛我的腳,把我緊閉在布袋裡,在上面壓了書,我低了頭,不敢喘氣,他又羅里羅唆地去勸說趙簡子,他想悶死我,獨得其利啊。這樣怎能不該吃他?"
老人問東郭先生:"果真如此?"東郭先生不服,詳述他藏狼時顧憐愛惜的心意。狼也巧辯不停來求得勝利。老人說:"這些話都不足信,你們試著把狼再裝進口袋裡,讓我觀察當時的情形,狼是否真的困苦。"狼很高興地聽從,把腳伸給東郭先生,東郭先生再把狼腳捆縛起來裝進布袋裡,又放在驢背上。老人湊到東郭先生耳邊問道:"有匕首嗎?"東郭先生說:"有。"於是拿出匕首,老人用眼光暗示東郭先生拿匕首刺殺狼。
東郭先生說:"這不是殺死狼嗎?"老人笑著說:"禽獸忠恩負義到如此程度,你還不忍殺死它,你固然是仁愛的人,然而也太愚笨了!"說罷大笑,東郭先生也不禁笑了起來,於是老人幫助東郭先生拿起匕首,共同殺死了狼。

H. 談談古代寓言的現實意義

寓言是指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
寓言是古代人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事物的一種反映,凝聚著古代人們的經驗和智慧,是古代文學藝術創造的結晶。寓言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它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富有哲理,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寓言多採用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方法,或加以荒誕、類比等寫作手段,貼近現實,對古代社會中統治階級的暴行加以諷刺和揭露,對社會上的一些醜陋、愚蠢的現象加以嘲諷和批判,並對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經驗加以贊揚和流傳。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深遠,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自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一直到現代,代代都有經典的寓言產生,它們不僅對後世的文學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還隨著時代的發展,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一些精彩寓言,
口耳相傳,流傳至今,如「拔苗助長」、「鷸蚌相爭」、「葉公好龍」、「邯鄲學步」等,都成為今天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典。
中國古代寓言是一座豐富的文學寶庫,有些寓言反映了社會面貌和政治現實,有些寓言承載了人們的智慧和教訓,有些寓言濃縮了立身處事的法則,而有些寓言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引人入勝。對青少年讀者來說,閱讀中國古代寓言,一方面可從中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歷史和社會的面貌,感受到古代人們的風俗習慣、生活狀況,另一方面可以學習前人留下的經驗和智慧,對照歷史,反省自身,以便能更好地面對當今社會的各種問題。因此,青少年了解並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對成長是大有裨益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寓言怎麼預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1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3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9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3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2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