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面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立場是什麼,應該如何積極應對
一、立場
1、中國不會迫於壓力對美國讓步。
2、如美國一意孤行,中國不懼怕打貿易戰,會採取一切適當措施。
3、中美此次貿易摩擦是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解決責任也在美國。
二、應對
1、首先,就美發動貿易戰向WTO起訴。在多邊場合和機制框架下闡明中國維護多邊自由貿易規則的立場和主張,譴責美國依據國內法律對他國實施單邊貿易保護的錯誤做法,闡明這種做法極大破壞了國際貿易規則和秩序,也對兩國實體經濟造成沖擊。
2、制定反制清單和談判清單。不急於採取反制行動,但要研究反制清單,評估對美國汽車、飛機、大豆等產品加征關稅的影響,評估在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對美製裁的可行性。
准備談判清單,預估美國的要價,根據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現實需要,在擴大服務貿易開放、降低關稅、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提高透明度等方面研究可行措施,爭取盡快展開對話和談判,通過協商解決問題。
3、針對美國加稅領域,分領域進行影響評估,提出化解之策。從長計議,研究自由貿易區的中國模式,為全球貿易新規則貢獻中國智慧。繼續完善自由貿易區網路,可以以中美談判為契機啟動中美自由貿易區可行性研究。
產生背景
中美貿易關系自從兩國建立貿易關系以來就在摩擦和曲折中發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國待遇審議,與貿易有關或者無關的人權問題,正是中國「入世」前中美貿易關系特點的真實寫照。中國「入世」隨著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貿易摩擦出現的頻率反倒有所增加。
美國成為了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國家。美國公司對海外競爭對手提出的傾銷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國。
盡管龐大的美國市場和迅速崛起的中國市場,以及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使得這兩個國家相互之間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貿易摩擦,不禁讓人擔心中美經貿關系的前景。美國貿易不是單純的經濟決策,而是經濟利益和政治現實的平衡。
㈡ 面對美國等國家對中國的圍堵談談我們國家應如何應對
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今天的中國,不是八國聯軍時代了,中國有足夠的能力保衛自己的國家,即使美國攛掇更多的狗腿子來圍堵,中國也無須擔憂,因為不是八國聯軍時期了,沒有任何國家敢侵略今天的中國。
當然,我們也要廣交朋友,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並非全部聽命於美國。美國每次能鼓動的,就是那十幾個國家而已。
㈢ 中國怎樣對付美國
由於美國長期霸佔一超位置,而且擁有眾多西方盟國,對於不結盟政策與意識形態與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有差別的中國來說要向對付美國是很困難的。所以這就需要進行不對稱戰略來對付美國,具體來說就是找出美國的弱點並加以打擊。
可以說現在中國不對稱戰略是很成功的,美國陷入了次貸危機,軍事武力在中國近海的天平也不再向美國傾斜。
從鄧的時代開始,中國領導人就盡量避免與美國產生正面沖突,這種做法是很明確的,勾踐卧薪嘗膽飽受屈辱,最終滅掉了吳國,而中美由於從最開始就相差了二百年的差距,那麼卧薪嘗膽的時間將會更長,不要自己有了一點實力就沾沾自喜以為天下盡在掌握。如果要等到對付美國的時候,那麼至少還需要兩代人的時間來完成現在中國的戰略
㈣ 中國與美國外交關系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利益占據了大部分,畢竟中國製造越來越深入人心,給予足夠的時間肯定能推翻美國第一的位置,就和古代皇帝一樣,把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人扼殺在搖籃中,如果中國沒有核武器,美國絕對會開戰的,我們也應該感謝錢學森等回國研製核彈的科研人員,讓我們擁有了和美國抗衡的武器,外交的斷融,也意味著一些依靠美國的高科技產品會遭到美國的制裁,美國肯定不希望中國越做越大,華為最近的高薪招聘人才我真的很敬佩,他拿出了自己應對美國制裁的辦法,這也是現在最有效的辦法,中國高科技人才太少了,如果沒有核心領域的專利,遲早會被美國打壓,鄧爺爺就說過了,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㈤ 中國應如何應對美方貿易戰
第一,保持戰略定力,辯證看待中美貿易沖突對我國經濟的負面效應,努力爭取化危為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堅持審慎原則,實行穩定、謹慎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穩步推進金融自由化進程。
第三,深化對外開放,營造穩定有利的貿易環境。其一,提高對美貿易雙向開放對稱程度,主動化解摩擦風險。進一步放寬外商准入,逐步加快金融領域等服務業對外開放步伐;結合國內對外消費需求,降低相關美國進口產品關稅,縮窄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減少兩國矛盾。其二,繼續推進與不同經濟體和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建設。
第四,未雨綢繆,做好應對貿易戰的准備工作。
積極應對潛在貿易戰。其一,准備好反制舉措,加強應對性和報復性措施的研判,提前制定報復清單。其二,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規則,聯合維護全球化大局的國家,商討反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三,針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中違反國際規則行為,聯合有關國家向世貿組織等國際組織提起訴訟。其四,如果美國依然一意孤行堅持貿易摩擦擴大化,中國應當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提出報復性措施。
㈥ 中國面對美國的圍堵應如何應對,請寫一千右的方案
摘要 過去有句老話叫「形勢比人強」,現在看來形勢並不比人強,相反卻越來越糟糕。
㈦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
面對這個地球上的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的發難,中國政府只能用實力和耐心來說服全世界,理解中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情況,建設一個美好的國家而努力,除此之外只能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㈧ 當前中美關系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中國在處理對美關繫上應採取怎樣的原則與態
中美現狀:兩國高層保持密切接觸和溝通,中美關系更趨穩定、成熟;重視對話,重視合作,雙邊及多邊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和深化;分歧和矛盾依然存在;求同存異,相互尊重。
存在問題:美對華軍事疑心過重,溝通、交流與合作不夠深入;對中國加強防範,人為設限;美台軍事問題等。
原則與態度:
1、視中美關系為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不斷尋求兩國關系良性互動發展。著力於在經貿、科技等領域以及其他地區和全球性間題與美方合作。
2、求同存異,相互尊重。
3、在中美關系問題上,堅持要求美國遵守「三個聯合公報」和「一個中國原則」,在原則問題上決不後退和讓步。
(8)中國如何應對美國關系擴展閱讀
1、兩國的對話溝通非常密切,還建立了60多個對話磋商機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
2、兩國的經貿聯系非常緊密,中美兩國在充分利用現有磋商和合作機制的基礎上,注重加強在宏觀經濟政策、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加強國際經濟政策對話和協調。
3、兩國的合作領域非常廣泛,兩國不僅在一系列雙邊領域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而且在很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著有效溝通與協調。
㈨ 新時期外交中國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系
首先要明確幾個原則:一是沒有永遠的朋友或者是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二是大國的關系就是相互制衡。三是只有掌握主動,才能贏得勝利。
當前,美國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軍事、科技、經濟、創新力都是全球第一,直接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但是,美國也不是無懈可擊。其貪婪和致命的金融政策,是其弱點。從金融著手,打擊美國,進而殺傷美元的全球統治力,是攻擊美國的殺招。所以,歐盟統一貨幣歐元,也是從這個層次考慮。
中國現在的實力,在軍事、科技、創新力上,都不具備與美國華山論劍的資本。只能採取守勢,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攻正。
所以,具體的策略是。
首先是合作。不提倡明面上對抗,心裡這么想,但是不能這么說。尤其是提倡經濟合作,也就是經濟滲透,通過經濟發展,掌握先進的科技力量,提高綜合實力,在相互博弈的過程中抓到好牌或者說和美國叫板的資本。
其次是要敢於說不。美國總是打壓能夠威脅它霸主地位的國家,這一點,永遠是不會動搖的。所以,不要幻想美國會毫無保留的無私的幫助中國。這一點,已經得到了最好的證明,就是美國盟友日本,當日本經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的時候,美國傾全力打壓,更何況中國。所以,面對美國的反傾銷、人民幣升值、各種制裁,要敢於說不。用經濟手段去和美國抗衡,要讓美國付出代價。老是默默無聞的承受,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在政治上,要堅持原則。尤其是領土問題。譬如台灣、南沙、釣魚島問題,一定要採取具體的行動。這個行動,不一定非得是軍事行動。但是得有行動,要打經濟牌,打政治牌,要讓美國痛。這一點,絕對不可以退讓。一味的的退讓,現在已經呈現出了惡果。美日韓黃海演習,忍讓了,美國就開始染指南沙,南沙忍讓了,就賣台灣武器,長期下去,何時是頭?何談崛起?
最後,要等待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打垮美元的機會。現在美國維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是靠的美元帝國。無限制的大肆印刷美元,造成全球通脹。08年金融危機是個機會,可惜沒有把握住。以後,還會有機會。打垮美元,也是歐盟的終極目標。因為美元垮了,美國就完蛋了。歐洲的分量就強了,世界就會重回星際爭霸狀態。大家都有機會爭老大,這多好呀。
㈩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軍事圍堵
中國應對美國的軍事圍堵的方法:
1、對於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意圖,中國必須保持清醒、冷靜、客觀的頭腦,沉著應對,主動出擊,避免沖突,化解風險。在外交上要採取靈活有效的手段,主動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溝通與聯系,繼續加強與東盟的合作夥伴關系,增進互信,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反對美、日等國介入南海爭端。力爭使美國在亞太圍堵中國所帶來的風險最小化。
2、面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咄咄逼人的軍事態勢,中國應繼續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在政治上繼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堅決清除腐敗,繼續依法治國、擴大民主權益;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完善和提高現有經濟結構,努力提高經濟效率。全面提升本國的綜合國力,加快軍事現代化建設。
(10)中國如何應對美國關系擴展閱讀:
國際戰略格局的變革與國際體系的轉型對中國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積極構建圍堵中國的包圍圈,在美國極力從軍事與經濟上合圍中國的不利態勢下,中國必須考慮國家戰略的總體布局,適時調整國際戰略,告別多年不變的「韜光養晦」模式,積極應對美國戰略「東移」、強勢介入亞太地區的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