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寄信郵票怎麼使用
如果是平信,20克以內外埠貼1.2元郵票,本埠貼0.8元郵票,把信投入郵筒即可。如果是掛號信函,20克以內外埠貼4.2元郵票,本埠貼3.8元郵票,到郵局櫃面辦理交寄手續,會提供單據。
出省的信,貼多少郵票,具體看需要的郵票是多少錢的。不是郵票貼越多,寄的也就越快,沒有這種說法。建議去郵政交寄,也就是掛號的信函,速度會快一些。
(1)中國郵票信封哪些領域用擴展閱讀:
收藏郵票一定要使用乾燥的小護郵袋,或者是乾燥的小玻璃瓶,或者是乾燥的集郵冊,一般而言,集郵冊和護郵袋比較常用。
一定要重視郵票存放的的環境。不管是用集郵冊還是用護郵袋收藏郵票,首先不能長期處於日光照射之下,否則可能引發郵票變色;其次,不能處於潮濕的環境中,因為郵票是紙質的,有比較強的吸水力,很容易發生霉變。所以最好將郵票收藏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可以配合放一些乾燥劑。
平常觀賞或者移動郵票時一定不要直接用手接觸,要用專門的小鑷子夾取,因為手指上的往往會有油性的分泌物,可能會在郵票上留下指紋,時間一長,痕跡會顯現出來,從而會破壞郵票的品相。
② 郵票做什麼用的
郵票有很多種。只是因為自其誕生之日起,郵票被賦予越來越多的用途 ,可分類歸納為:
普通郵票:
普通郵票既是最古老又是最為常見的郵票種類。購買普通郵票是交納郵費的一種方式。普通郵票面值齊全,發行量大,票幅較小,圖案比較固定。往往多次印刷,有多種。
紀念郵票 :
紀念郵票是為某一事件或場合特別發行的郵票。秘魯在1871年暨其第一條利馬和卡亞俄之間的條路開通之際發行了世界第一枚紀念郵票,之後世界各國紛紛效仿。許多國家將紀念郵票作為自我廣告的一種形式。特別是一些小國家,其紀念郵票成為自身財政來源之一(但是有時也可能存在著宣傳目的,例如德國第一枚紀念郵票就是在納粹時代出現的。)紀念郵票主要面向的是收藏者,因為它們基本上不會用到信封上面。所以比起長期郵票,罕見附有紀念郵票的信件。紀念郵票通常票幅比較大,設計印刷精緻,圖案豐富,不允許重印,有特定的發售期限。
特種郵票:
為宣傳特定事物而發行的郵票,基本上只要不是普通郵票和紀念郵票的郵票都屬於此類,范圍比紀念郵票更加廣泛。
福利郵票:
又稱附捐郵票,是為福利、健康、賑災、慈善等事業而發行的郵票。其面值分為兩部分,一是郵資本身,二是附捐金額。世界最早的附捐郵票是1897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發行的1便士郵票,其售價比郵票面值高12倍,多餘的金額即用於捐贈。
公務郵票:
公務郵票是政府機關單位用於支付公務郵件所使用的郵票。因此在一般郵局是不會看到有公務郵票出售的,而且它們也不能由於普通郵寄。所以實際上是沒有濫用或盜用公務郵票的事件的。
第一枚公務郵票於1866年英屬印度被發行。中國的第一枚公務郵票是中華郵政在新疆發行的鑿孔「公文貼用」。德國則要等到1920年再有自己的公務郵票,但二戰結束後又被廢除了。東德在1954年到1960年使用過公務郵票。奧地利則只有在德國1938年到1945年佔領期間才出現過公務郵票。瑞士則在1918年到1944年使用過公務郵票。列支敦斯登從1932年其發行公務郵票。1983年,美國發行的公務郵票上注有「美國公文郵票」和「私人使用將罰款300美元」的字樣。因此又被稱為處罰郵件郵票。
航空郵票:
航空郵票適用於空運郵件,因此也被稱作「空運郵票」。但它們只能用於空運郵件,普通郵遞是不能使用航空郵票的。自20世紀中期起,空運郵件成為郵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會發行自己的航空郵票。票面圖案通常為氣球、鴿子或飛機等。 德國和瑞士在1912年就引入了第一枚航空郵票。奧地利則是在一戰時1918年3月30日發行第一枚航空郵票。大部分歐洲國家在二戰之後廢除了航空郵票。現在普通郵票已可用於空運郵件。
欠資郵票 :
在很多國家存在著欠資郵票,它們用作計算郵寄欠資。工作人員在郵件寄出之前會給郵費投入不足的信件貼上郵資郵票,並且會在郵件交付的時候結清。欠資郵票不能作為郵資預付的憑證,郵局也不銷售。
世界最早的郵票出現在1859年,出現於法國。奧地利在1894年發行了第一枚郵資欠票。直到2002年引入歐元時被廢除。德國從沒有過欠資郵票。只有當時享有郵政主權的巴登和巴伐利亞在1862到1870年發行過欠資郵票。瑞士在1878年到1938年間發行過欠資郵票。列支敦斯登在1920年與奧地利分開郵政之前一直有用奧地利的欠資郵票。在之後它先是發行奧地利貨幣欠資郵票,再在1940年轉成瑞士貨幣的。中國最早的欠資郵票發行於1904年4月1日,1956年停用舊幣後就再無發行。
電子郵票:
根據郵資大小,由自動販賣機列印不同面值所出售的郵票,又稱自動化郵票。這種郵票無齒孔,無背膠,有的上下兩邊各有兩個半圓形凹槽。1981年德國發行了首套電子郵票,面值可根據需要分檔選擇(1芬尼到999芬尼)。
信銷票與蓋銷票:
蓋過郵戳的郵票按其狀態可分為兩類。分別是信銷票和蓋銷票。信銷票指的是實際寄過信,作為郵資使用過的郵票,也稱實銷票。蓋銷票又稱特銷票,是郵局已表示作為郵資使用過,專為集郵人士提供的郵票。這種郵票比新票略便宜,郵票上郵戳痕跡鮮明清晰,有背膠的保持原膠。
快遞專用郵票:
專門用來郵寄快信,於1955年在美國首度發行。
掛號郵票:
專供在掛號郵件上貼用的郵票。
軍用郵票
供現役軍人或軍事機關減免郵寄費用的專用郵票。世界上最早的軍用郵票於1879年發行,發行國是奧匈帝國。
包裹郵票
供寄送包裹貼用的專門郵票,又稱包裹印紙。一般不單獨出售,只可在寄送包裹付款時由郵局人員將其貼於包裹上並加蓋。世界上最早的包裹郵票發行於1879年的比利時。
電報郵票
在發電報時使用,非常罕見,
報紙郵票
專供郵寄報紙和雜志。最早於1852年發行於奧地利。
匯兌郵票
供匯兌的專用郵票,又稱匯兌印紙,採用飄匯方式辦理郵政匯兌業務時,貼在匯票及其核對收據上的匯款金額憑證。有面值,不能作為郵寄郵件的憑證,最早的匯兌郵票發行於1884年的荷蘭。
試印票
在郵票正式印刷前,郵局會為了檢查效果而先以郵票樣式印刷一些樣張,是為試印票。
發光郵票
這種郵票因為塗抹了特殊材質,可在暗室內發光。根據發光物質的種類又可細分為熒光郵票和磷光郵票。
加蓋郵票
在原有郵票上加蓋文字以變更面額而產生的新郵票就是加字改值郵票。這種郵票的出現多是因為政權輪替與物價暴漲,讓郵政部門無法跟上變化導致。
③ 了解郵票的作用和類型
郵票有很多種。只是因為自其誕生之日起,郵票被賦予越來越多的用途 ,可分類歸納為:
普通郵票: 普通郵票既是最古老又是最為常見的郵票種類。購買普通郵票是交納郵費的一種方式。普通郵票面值齊全,發行量大,票幅較小,圖案比較固定。往往多次印刷,有多種。
紀念郵票 :紀念郵票是為某一事件或場合特別發行的郵票。秘魯在1871年暨其第一條利馬和卡亞俄之間的條路開通之際發行了世界第一枚紀念郵票,之後世界各國紛紛效仿。許多國家將紀念郵票作為自我廣告的一種形式。特別是一些小國家,其紀念郵票成為自身財政來源之一(但是有時也可能存在著宣傳目的,例如德國第一枚紀念郵票就是在納粹時代出現的。)紀念郵票主要面向的是收藏者,因為它們基本上不會用到信封上面。所以比起長期郵票,罕見附有紀念郵票的信件。紀念郵票通常票幅比較大,設計印刷精緻,圖案豐富,不允許重印,有特定的發售期限。
特種郵票:為宣傳特定事物而發行的郵票,基本上只要不是普通郵票和紀念郵票的郵票都屬於此類,范圍比紀念郵票更加廣泛。
福利郵票:又稱附捐郵票,是為福利、健康、賑災、慈善等事業而發行的郵票。其面值分為兩部分,一是郵資本身,二是附捐金額。世界最早的附捐郵票是1897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發行的1便士郵票,其售價比郵票面值高12倍,多餘的金額即用於捐贈。
公務郵票:公務郵票是政府機關單位用於支付公務郵件所使用的郵票。因此在一般郵局是不會看到有公務郵票出售的,而且它們也不能由於普通郵寄。所以實際上是沒有濫用或盜用公務郵票的事件的。第一枚公務郵票於1866年英屬印度被發行。中國的第一枚公務郵票是中華郵政在新疆發行的鑿孔「公文貼用」。德國則要等到1920年再有自己的公務郵票,但二戰結束後又被廢除了。東德在1954年到1960年使用過公務郵票。奧地利則只有在德國1938年到1945年佔領期間才出現過公務郵票。瑞士則在1918年到1944年使用過公務郵票。列支敦斯登從1932年其發行公務郵票。1983年,美國發行的公務郵票上注有「美國公文郵票」和「私人使用將罰款300美元」的字樣。因此又被稱為處罰郵件郵票。
航空郵票:航空郵票適用於空運郵件,因此也被稱作「空運郵票」。但它們只能用於空運郵件,普通郵遞是不能使用航空郵票的。自20世紀中期起,空運郵件成為郵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會發行自己的航空郵票。票面圖案通常為氣球、鴿子或飛機等。
德國和瑞士在1912年就引入了第一枚航空郵票。奧地利則是在一戰時1918年3月30日發行第一枚航空郵票。大部分歐洲國家在二戰之後廢除了航空郵票。現在普通郵票已可用於空運郵件
欠資郵票 :在很多國家存在著欠資郵票,它們用作計算郵寄欠資。工作人員在郵件寄出之前會給郵費投入不足的信件貼上郵資郵票,並且會在郵件交付的時候結清。欠資郵票不能作為郵資預付的憑證,郵局也不銷售。世界最早的郵票出現在1859年,出現於法國。奧地利在1894年發行了第一枚郵資欠票。直到2002年引入歐元時被廢除。德國從沒有過欠資郵票。只有當時享有郵政主權的巴登和巴伐利亞在1862到1870年發行過欠資郵票。瑞士在1878年到1938年間發行過欠資郵票。列支敦斯登在1920年與奧地利分開郵政之前一直有用奧地利的欠資郵票。在之後它先是發行奧地利貨幣欠資郵票,再在1940年轉成瑞士貨幣的。中國最早的欠資郵票發行於1904年4月1日,1956年停用舊幣後就再無發行。
電子郵票:根據郵資大小,由自動販賣機列印不同面值所出售的郵票,又稱自動化郵票。這種郵票無齒孔,無背膠,有的上下兩邊各有兩個半圓形凹槽。1981年德國發行了首套電子郵票,面值可根據需要分檔選擇(1芬尼到999芬尼)。
信銷票與蓋銷票:蓋過郵戳的郵票按其狀態可分為兩類。分別是信銷票和蓋銷票。信銷票指的是實際寄過信,作為郵資使用過的郵票,也稱實銷票。蓋銷票又稱特銷票,是郵局已表示作為郵資使用過,專為集郵人士提供的郵票。這種郵票比新票略便宜,郵票上郵戳痕跡鮮明清晰,有背膠的保持原膠。
快遞專用郵票:專門用來郵寄快信,於1955年在美國首度發行。
掛號郵票:專供在掛號郵件上貼用的郵票。
軍用郵票:供現役軍人或軍事機關減免郵寄費用的專用郵票。世界上最早的軍用郵票於1879年發行,發行國是奧匈帝國。
包裹郵票:供寄送包裹貼用的專門郵票,又稱包裹印紙。一般不單獨出售,只可在寄送包裹付款時由郵局人員將其貼於包裹上並加蓋。世界上最早的包裹郵票發行於1879年的比利時。
電報郵票:在發電報時使用,非常罕見,
報紙郵票:專供郵寄報紙和雜志。最早於1852年發行於奧地利。
匯兌郵票:供匯兌的專用郵票,又稱匯兌印紙,採用飄匯方式辦理郵政匯兌業務時,貼在匯票及其核對收據上的匯款金額憑證。有面值,不能作為郵寄郵件的憑證,最早的匯兌郵票發行於1884年的荷蘭。
試印票:在郵票正式印刷前,郵局會為了檢查效果而先以郵票樣式印刷一些樣張,是為試印票。
發光郵票:這種郵票因為塗抹了特殊材質,可在暗室內發光。根據發光物質的種類又可細分為熒光郵票和磷光郵票。
加蓋郵票:在原有郵票上加蓋文字以變更面額而產生的新郵票就是加字改值郵票。這種郵票的出現多是因為政權輪替與物價暴漲,讓郵政部門無法跟上變化導致。
【清代郵票】
清代郵票指清代海關試辦郵政和國家郵政發行的郵票。從1878年發行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為止,清政府先後以"大清郵政局"、"大清國郵政局"、"大清國郵政"和"大清郵政"等銘記,共發行普通郵票、紀念郵票、欠資郵票、快信郵票以及加蓋改值郵票、限西藏貼用郵票共計31套175枚。
【蓋銷】
為了讓郵票不可再次使用,郵局會對郵票進行蓋銷。最常見的是蓋戳。印(通常是黑色的)上會表明地址和日期。而特殊的紀念郵戳和首發日郵戳則是在特殊場合才會被用到,它們除了一般的地址日期外還會有對該事件的標示。收藏者對後者比較感興趣。
普通郵戳現在都是機器打上的,在郵票上面畫上數排直線或波浪線,既沒有地點也沒有日期。20世紀90年代在加拿大和英國等地,噴墨列印機技術使得機器蓋戳更為普遍。
此外還有很多蓋戳形式,特別是郵票誕生之初的19世紀。一些小郵局還沒有自己專屬的郵戳,他們會用刪除線畫過郵票並用人手寫上地點和日期。
一些國家,如西班牙,郵票會被打洞注銷。而在奧斯曼帝國很長一段時間內郵票都是靠「剪刀或紙刀消值」的。
一些國家在大批量運輸郵件時會提前消去郵票的值。郵票會先用特殊的凸版印章或圖章消值再送交運輸商。這樣就不需要逐張蓋章,簡化了程序。與此相對的是隨後消值,這種方法時至今天還可見。郵票會由郵差用橡皮章或者是接受方郵局蓋章注銷。
【錯票】
世界上有很多郵票都有錯誤,其中有的是因為印刷失誤,有的則是因為設計者的疏忽導致郵票的內容產生謬誤。而前者導致的,通常會讓這枚郵票身價倍增,世界上許多珍郵都是因此而來的。後者也並不鮮見。
智利在19世紀末發行的一套哥倫布郵票中,哥倫布留著大鬍子。
1937年,法國郵政發行了一套紀念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300周年的郵票,郵票主圖是笛卡爾肖像與其名著《論方法》。郵票上圖書的法文名字出現了錯誤。
1951年,波蘭發行了一套巴黎公社紀念郵票,誤將作曲家頓勃羅夫斯基·亨利克的頭像當作軍事家頓勃羅夫斯基·雅羅斯拉夫畫在郵票上,該錯誤直到1962年才改正過來。
1956年,東德發行的一套紀念音樂家舒曼逝世100周年的郵票中,誤將舒伯特的曲譜作為舒曼的曲譜採用在郵票上。
1959年中國發行的《開國大典》郵票中天安門城樓少畫了一個廊柱
《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
1961年中國發行的紀88《中國*成立40周年》郵票中的南昌八一大樓畫成了三層樓,實際上應為四層樓。
1968年中國發行的文革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中中國地圖輪廓畫錯(見圖)。
1972年,古巴發行了一套航海史郵票,其中一枚蘇聯列寧號破冰船在北極海域航行的郵票的背景中出現了企鵝。
【奧運郵票】
自奧林匹克和現代奧運會問世起來,體育郵票就與它結為親密「夥伴」,並以郵票的形式向人們描繪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奧林匹克網路全書。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為此,東道國在希臘郵協領導人薩科拉弗斯的建議下,率先發行世界第一套奧運會郵票(也是世界上第一套體育出票),成為體育郵票的開山之作。
【無齒郵票】
無齒郵票(Imperforated
stamp)指四周不打齒孔的郵票。世界上早期發行的郵票都沒有齒孔。自1854年亨利?亞第爾發明了打孔機後,英國和其它國家才開始發行有齒孔的郵票,但有些國家因不具備打孔條件,發行無齒孔郵票的歷史很長。如我國解放區發行了許多無齒孔郵票,就因當時無打孔條件。後來,一些國家雖然有了打孔條件,但為了滿足集郵愛好者的需求,專門發行無齒孔郵票,也有在發行有齒郵票同時,特地發行一些無齒孔郵票。無齒孔郵票一般因其發行量小,倍受集郵愛好者青睞,收集無齒孔郵票最好是帶邊紙或雙連的,謹防偽品。
④ 郵票有什麼用處
寄送郵件和收藏
郵票
郵票,是郵政機關發行,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郵票是發送者為郵政服務付費的一種形式。發送者會將郵票貼在信件上,再由郵局蓋章消值,以用於在郵件被寄出前,證明寄郵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傳遞費用。為方便使用,郵票四周一般會打上齒孔,背面則加上一層背膠。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這張印著維多利亞女王浮雕像的黑色郵票面值一便士。從此,郵政有了統一的收費,真正意義的現代郵政產生了,中國第一套郵票「蟠龍」圖郵票,於1878年8月15日發行。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
⑤ 郵票有什麼功能
郵票是郵資憑證,屬於有價證券。發行權屬於國家或地區政府授權郵政部門,除此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行郵票。郵票的主要功能是郵資憑證。郵票貼在郵件上起到郵資已付的證明作用。此外,它還具有3個功能。
1?進入集郵領域,具有收藏價值,有特殊商品的屬性郵票在用過以後,喪失了繼續通信使用的功能,但和其他物品不同,它們流入到收藏界,仍然具有商業價值,有時,價格還要高於新郵票。新郵票進入到集郵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自然增值。正是由於郵票的經濟價值,形成了郵票市場,形成了世界性的郵票商業網,產生了國際郵商聯合會。集郵當初主要是收集信銷票,是不花錢的,但經過發展,轉而以收集新票為主,以收集珍罕品為目標,就必須買入。如某些集郵品在拍賣會上進行拍賣或在集郵市場、集郵商店進行交易。像看電影、買影碟、跳舞等文化消費一樣,集郵也是一種文化消費,花錢買郵票是正常現象。歐洲有三個袖珍小國——聖馬利諾(Sanmarino)、摩納哥(Monaco)和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都是以發行精美的郵票聞名於世界,其郵票的銷售收入成為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2?畫面內容具有宣傳功能因為郵票要流通到世界各地,各國在郵票票面上都印上反映本國悠久歷史、旅遊風光、建設成就或者某次重要會議的召開、某屆奧運會的舉辦等畫面,起到宣傳的作用。同時,郵票的設計、印刷是否精美,反映了國家的發達程度和印刷水平,難怪有人稱「郵票是國家的名片」。郵票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反映社會的現實和民族文化,格外引人注目。
3?具有歷史文物和歷史資料的屬性某些郵票是珍貴的歷史文物。1930年,閩西革命根據地發行的郵票——《閩西赤色郵花》在民間被發現的故事恰好說明了這個功能。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在農村建立根據地,閩西革命根據地創建於1929年,1930年3月成立閩西工農民主政府,負責郵政的「閩西交通總局」大約是在當年的10月份發行了郵票。先發行了2枚,圖案相同,是面值為「2片」的黃棕色郵票和面值為「4片」的淺棕色郵票,圖幅為20mm×22?5mm。採用的是五角星內鐵錘和鐮刀倒懸著的圖案,之所以把鐵錘和鐮刀倒懸,據說是為了專門紀念列寧逝世6周年。後來又發行了一枚深綠色面值為「4片」的郵票,把鐵錘和鐮刀正了過來,圖幅為20mm×23mm,所以這種郵票全套共3枚。閩西方言把幾枚銅元稱為「幾片」銅元,因票面上標注「閩西交通總局」和「赤色郵花」字樣,因此這套郵票又被稱為《赤色郵花》。這套郵票的使用時間極短。又因為經過殘酷的五次「圍剿」及二萬五千里長征,所剩已鳳毛麟角,國內外一些著名集郵家收藏的也僅數枚信銷票而已,被稱為「區票明星」,是譽滿中外的名貴珍品。令人驚喜的是,1990年1月在福建發現了7版《閩西赤色郵花》深綠色「4片」郵票,除去被蟲蛀蝕的以外,還剩下116枚。
郵票發現的經過是這樣的:福建永定縣一姓張的農民,在擦洗一張祖上留下來的舊桌子時,發現桌子頂板上粘著一個牛皮紙紙包。取出來一看,裡面有兩塊銀圓和這些郵票。經過了解,弄清了真相。原來在1940年的冬天,張氏老輩率領族人翻修宗祠時,在匾額後面發現了一個紙包,揭開層層包裹的油紙和多層草紙,裡麵包著的竟是紅軍時期天德鄉蘇維埃政府使用過的印章、文件、信函、旗幟和一卷郵花。為了安全起見,大家決定把這些東西燒掉。點火前,年方24歲的張暖祥要求留下紅軍郵花做紀念,由他密藏,大家同意了,於是他把郵票帶回了家。一天傍晚,他拿出一張在床上欣賞,看過之後順手夾入一本雜志中。不久,發生了「皖南事變」和「閩西事變」,國民黨軍隊到處追剿,家家戶戶被搜查,張暖祥的父親勸兒子燒掉赤色郵花,以免連累全村,迫於無奈,張暖祥只好忍痛把那捲郵票交給了父親。真沒有想到,當初父親甘冒生命危險,沒有把郵票燒掉,而秘密地藏在了桌子頂板上。而那版無意夾在雜志中的郵票,1958年福建老區建設委員會舉辦革命文物展覽時,被張暖祥無私地捐獻給了永定縣有關部門。1990年,為慶祝解放區郵票發行60周年,發行了2枚一套的票中票郵票,其中一枚就是這枚郵票。第二節郵票的要素
構成郵票的有關因素,如國家或地區的標識、面值、背膠、齒孔、形狀、材質、水印、版式、圖案、刷色、紙質等,稱為郵票的要素。
⑥ 郵票信封都有哪些種類
(一)郵資封,由國家郵政主管部門發行的,印有郵票圖案的信封。 (二)首日封,新郵票發行的當天,在郵制封或非郵制封上,貼有一枚或全套新郵票,並加蓋有為新郵票發行而特製的紀念郵戳或普通郵戳的信封。 (三)尾日封,當某種郵票准予通用的最後期限,貼有這種郵票一枚或多枚,加蓋郵戳,經實寄的信封。 (四)首尾封,在某一重大的活動、事件、會議等的首日和尾日,在特製的首日封上分別加蓋首日和尾日的信封。 (五)實寄封,貼有郵票,經過實地投遞的郵制封或非郵制信封。 (六)首航封,在某一新航線開航的第一天交寄的郵制信封。 (七)原地封,當新郵票發行首日或發行期內,從與郵票主題直接相關聯的人物、事件、事物的發生地蓋上郵戳所寄發的郵制信封。 (八)紀念封,為紀念某一人物或事件,由郵政部門專門設計印製,貼有現行的郵票,並加蓋特製的紀念郵戳或紀念圖章的信封。
⑦ 郵票的作用是什麼
郵票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最主要最基本的作用是用作郵資憑證。這個就不再多說了,大家都明白。
二、隨著郵票應用高潮出現了所謂的「郵票的語言」。郵票在信封上的位置,放法有著某些隱含的含義,例如「永遠忠於你」。但是之後這門語言又日漸式微。
三、郵票具有收藏價值,作為收藏品收藏。人們在集郵的過程中學習各種知識,開拓視野,陶野情操,與郵友交流。是一種高雅的愛好。
四、郵票具體投資價值:比如常被人們津津樂道就是1980年發行的「猴票」,從面值的8分1張漲到如今居然賣到1.4萬元。
五、郵票的宣傳作用:郵票是國家的名片,可起到宣傳的功能。第一次大戰期間郵票發展成宣傳工具。在作戰雙方國內各自出現其偽郵票,主要是起到醜化對手的作用。例如英美兩國曾大量偽造希特勒紀念郵票,將其頭像改為希姆萊。
六、郵票在發揮宣傳作用的同時,也具有籌集資金的作用。例如我國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的1991年、1998年、2008年、2013年都有發行抗災附捐郵票,郵政部門會將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於救災。
七、郵票也曾作為間諜工具:二戰中,一名德國女間諜通過信封上郵票的郵戳得以了解一支法國炮兵部隊的地址與行蹤,最後這支炮兵部隊被幾乎全殲。奧匈帝國曾經以郵票圖案作為情報,以此來達到觀察南斯拉夫各部隊駐地的目的。我國曾發行的軍用郵票之所以取消使用,除了不便於管理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避免軍郵使用過程中曝露部隊的行蹤等軍事機密。
八、郵票具體學習作用:通過郵票我們可以了解到許多的知識。郵票作為國家名片可以通過它了解一個國家的多方面,因為題材廣泛包羅萬有盡在方寸之中。所以在集郵的過程可以了解很多方面的知識。我國現在發行的郵票有好多個系列,比如普通郵票民居類就可以通過郵票了解我國各地區省份的民居特色等知識。還有T(特)字型大小郵票、J(紀念)字型大小郵票都有許多的系列、專題。小小郵票的內容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人文社科,無所不包。怪不得有人稱郵票是「方寸世界裡的網路全書」,的確如此。
九、郵票的法律作用:貼上郵票意味著為運送郵件繳納了事先規定好的郵資。郵政是屬於國家管理的,或者是由國家制定的寡頭經營,所以公民的郵政行為屬於國家法管理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