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人的劣根究竟在哪
老是在想中國人為什麼會有這些劣根呢? 網上有朋友講中國人的劣根的根源有幾點: 一是中國的政權不是一個公正公平的政權。 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搞等級主義教育,中國人心目中的等級主義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沒有平等人權思想。 關於缺乏正義的根源沒有講清楚。 在此我想講一下我對中國人劣根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指教! 我想說明的是我是一個比較標準的學院教育出來的書生,我的觀點基本上來自教科書,或許和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樣。 我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階級的觀點,教科書上講我們要以階級的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來認識和改造這個社會。 關於中國人的劣根性有人從文化上、經濟上、生活習慣上等諸多方面講了許多理由,我承認這些理由都很有道理,這里我就不講了。 有上些人認為中國人的劣根性來自於農民,比如說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如隨地吐痰、大小便、大嗓門等,其實這些毛病並非農民獨有,也有很多毛病是市民所具備的。在我看來,從階級的觀點來說,這些這些毛病的根源來源於小生產者階層。毛主席他老人家(我並不是他的崇拜者)在他的《小資產階級的通病》一篇文章講過一些小資階級(好象不等於小生產者,我認為很相似,權當是一樣的吧,)的特徵:機會主義、形式主義、自由主義、經驗主義、實用主義、英雄主義、自私自利等。 其實這些特徵是有其深刻的階級根源的。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小農生產和個體工商業者佔了統治地位,他們正是小生產者的代表。可以說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就是小生產發展的過程(秦朝時期好象是例外,承相呂不韋就應用了大規模標准化生產)。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小生產者由於在社會中處於中間位置,是社會的主流階層,小生產上獨自生產和相互競爭的方式決定了他們缺少組織性紀律性與自私自利性,小批產品的生產往往是由單個生產者或者其家庭和作進行的,對社會缺少深刻的認識,這就決定了他們生產生活中憑借個人經驗行事。同樣的他們擁的有限的生產資料,對社會分配和再分配影響很小,政治上的無地位(經濟、文化、組織方面的缺陷,也不可能有政治地位),社會的動盪,常常讓他們得不償失,由於對未來收益的不確定,使得他們重視當前利益,而不能看得更長遠。當然也有一些人與官府勾結起來做一些投入大回報期長的生意,但最終也不能擺脫小生產者的命運。政治上的無地位和經濟地位的不穩定,導至了他們在政治上的妥協性,立場常常搖擺不定。幻想爆富攀附權貴而一日登天的投機心理或老老實實從事祖傳事業是他們的兩種典型的思想。 再比如吃喝現象,小生產者為了壯大自已的力量,而利用各種社會關系,吃喝宴請是聯系人際關系的一種重要手段。檔次低了,證明自已沒有實力或小氣,不能給他人帶來利益而會不被人看重,因此帶有利益目的宴請時大吃海喝否則大相炯異。 總之中國人的很多劣習都可以從這里找到根源。 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當前基本就是資本主義),許多經濟活動投入巨大,取得收益時間較長這就要求復雜的社會協作、重視長遠利益。在生產過程中還要遵守嚴格的紀律規程。在這種社會,知識非常的重要,並且每一個人都必須重視與他人的協作關系。這些造就了工人階級、資產階級與小生產者完全不同的習慣特徵。 缺乏正義感的根源到這里是不是也找到根源了呢?其實每個社會都會有正義感,只是在很多時候沒有人敢站出來,因為社會沒有給他們保證。 中國人的劣根性說到底就是中國缺少長期社會化大生產過程,歷史留下的殘留物。 粗識淺見,證大家見笑了。 我還想申明一個觀點:一切社會活動的背後都有深刻的經濟原因。 醜陋的中國人
② 魯迅說的 中國人劣根性 是 指 什麼
對事物沒有自己的看法,沒有自己的作為,習慣於被統治者的指揮
③ 中華民族的劣根性是什麼
議所謂之中華民族的劣根性
1、中國人吃麥當勞怎麼了?像麥當勞肯德雞這種東西說實話,你給我材料我也能做的有模有樣,之所以去吃一是自己懶的做,二是味道還行,如果這樣就算是什麼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文化,那中餐在國外的風行算不算是一種文化震撼呢?至少我知道那些吃著中餐豎著大拇指的美國人對中餐的做法基本都是一竅不通。至於所謂快餐文化那更是無稽之談。早在「麥肯」出現之前中國的「五元盒飯」下至平民乞丐,上至電影明星,有幾個沒吃過這種五分鍾快餐的?「快餐文化」?關美國人屁事。
2、至於日本的動漫那的確不錯,但像這些東西如果非要給它套上民族的帽子那就太沒意思了。中國人看你們的動漫有問題嗎?日本人從小就研讀著我們的《三國演義》,改編我們的《西遊記》、《水滸》我們也沒發那麼多感慨啊。這只是一種民族與民族間文化的交流,有你們說的那麼嚴重嗎?我們的女子十二樂坊用中國的民樂征服了東嬴,我們最傳統的二胡在日本成為你們各年齡段人所最喜歡的樂器,又有誰見到哪個中國人無聊地跑到你們那去說這是民族對民族的勝利?
像這些東西本身就應該是世界共享的,讓更多的人因為它們而獲得身心的放鬆與享受才是其存在的真正意義!
3、有關韓國片的這個問題我個人感覺沒必要多說,借一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想想那時候香港電影在亞洲的一枝獨秀,現在的韓國電影也只是表面上風光,論真正的國際影響力,中國電影是絕對不在韓國電影之下的。
三、許多所謂日本人寫的文章里都提到在中國有許多學生,特別是女學生一門心思的想要嫁到日本去,甚至不惜種種代價,放棄了尊嚴與人格只是為了換取去日本留學或是去做日本女人的機會。雖然一個物質生活暫時落後的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嚮往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你們!在我們中國,像這樣的人本身就沒什麼尊嚴與人格可言,所以更談不上放棄之說。但在中國,有更多的學生帶給我們的是驕傲與自豪。拿幾個忘記了自己是中國人的叛徒來說明中國人,實在沒什麼意思。就好比我在日本街上撞到一個日本妓女,是不是就意味著日本女人都是妓女?以點帶面,是最愚蠢的邏輯。
不過話又說回來,你們日本人好象一直都很自豪的對外宣稱自己對祖國是多麼的熱愛多麼的忠誠,但據我所知在日本許多女人生孩子是不會在日本生的,而是要專門做飛機跑去美國的夏威夷,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能拿到美國國籍。很想請教一下日本友人,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對祖國的無比熱愛與忠誠嗎?中國人暫時嚮往日本的一些生活,日本人又嚮往美國人的生活。五十步有笑一百步的理由嗎?
不要再一葉障目了,用你們局限、狹隘的民族性來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寬博與深厚!懂一點中國的歷史就在這里叫囂中國人忘了自己的本,賣出去幾件日本貨就在這里唧唧喳喳地自以為是,找了幾個被中國丟棄的女人就在這里說日本的男人是多麼的偉大。這些東西真的太可笑了!可笑到再過幾十年你們又會像現在不敢去面對那段侵華歷史般的再次選擇逃避。中華民族不是誰隨便舉幾個幼稚的例子就可以拿來污衊和羞辱的,你們還是好好地管好自己,多造些我們看的上眼的家電,多寫幾本我們有耐心去翻閱的漫畫才是正經事。至於中華民族的事,你們就歇著吧。
④ 中華民族的__劣-根-性__是什麼有哪些
一、缺少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人雲亦雲由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現實的教育體制,中國人常不愛對外界的信息事物作理性認真的分析思考判斷,傾向於將道聽途說的東西和書本上的內容不加選擇地作為真理,接受下來。因此,謊言在中國特別容易被散播,歷史特別容易被扭曲 二、缺少對事物真實性和精確性的基本尊重我們這個民族彈性總是特別大,一句話,可以說成這樣,也可以說成那樣;一件事,可以這樣辦,也可以那樣辦;既定的法律規則今天可以這樣解釋,明天也就可以那樣解釋。如果有需要,不真實的東西很容易就被編出來。因此,謊言在中國又特別容易被製造。假大空的東西在中國一直極有市場,中國人大多做事不太認真。 三、缺少對他人的優點的發現和學習也就是說,喜歡發現別人的缺點。國人在看別人的時候,總在心裡把自己設定為最好,然後去發掘別人身上的短處,同自己的長處加以比較,或者,把別人的長處以有利於自己的論證方式解釋為短處,從而得出人不如己的結論。有時雖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在表面上恭維一下,但心裡總還是不願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這樣,就失去了通過學習別人而使自己進步的諸多機會。優等生不僅得不到尊重,反而常被小人陷害-你不是在我上面嗎?我把你往下拉一下不就扯平了嗎?整個社會不是大家向優等 生學習從而向上,而是向下或不上不下,這樣一來,就發展得特別慢。 四、喜歡通過侮辱他人,嘲笑他人的缺點來得到滿足感我們這個民族也許是太多災多難了,太需要點快樂了,即使自己的日常生活產生不了,也要通過侮辱嘲笑別人來得到。快樂不是來源於自己的奮斗所產生的成果,而是通過挖苦別人,甚至是無中生有地編別人的段子來得到--沒有比這個更愚蠢的快樂了。但你不得不服,很多中國人就是這樣通過觀察別人的弱點,編造別人的醜事來在心理上自慰,從而產生滿足感,在心理上達到平衡的。謊言在中國又特別有被製造的需要。 五、中國人愛將個體或一部分的特點擴大為集體的特點眾所周知,個體有集體的某些特點,也有集體沒有的某些特點,或沒有集體的某些特點,但我們這個民族由於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強調集體主義,常用集體代替個體,久而久之,就容易把集體的特點硬套到個體的身上,而不先作調查研究,不問青紅皂白得認定個體就和集體完全一樣,千人一面。這一點,同以上幾點又有密切的關系。 國人的劣根性的根本表現是---沒有公民意識! 中國人的劣根性具體表現是--- 龍性崇拜(獨行,不抱團) 中庸之道(不求真務實) 官本位(不尊工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損公肥私) 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自保至上) 勝者王侯敗者寇(成敗論英雄)
滿意請採納
⑤ 所謂的中華民族劣根性
所謂一個民族的劣根性就是指:一個民族的絕大多數人都有共同的.嚴重的缺點, 這種缺點可能是由於人種關系天生的.也可能是這個民族的社會環境造成的.
自私 是中 國人最大最根本的劣根性.中 國人的劣根性都可以最終歸結到自私!(自私導致奴性.懶惰.撒謊.貪婪.嫉妒.偷盜.懦弱.腐敗等等)
多數中 國人只會在乎自己和與自己有血親關系的人的利益!
中 國人會有許多理由使自私這個缺點合理化.如:別人也自私.不自私無法生存.人人為己就會強大--
自私這個劣根性不是現代中 國人才有的.就是說不是受西方文化影響產生的.中 國人自古就有這個劣根性.很早就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說法.絕大多數中 國人都是這樣想的,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人極少.
如果要根除的話需要所有國人的共同努力!
⑥ 中國人的孽跟性究竟是指什麼
很多時候直接由劣根心理所控制,從而表現到行動上,最終完成中國人劣根性的整個造型。最具類型化的劣根性心理大致有十種。 一、旁觀心理。 二、過客心理。 三、官位心理。"官大一級壓死人"。 四、狗苟心理。 五、從眾心理。中國人很聰明,老想著吃水不用挖井的好事。凡事不出頭,等別人造出規模來,跟著別人跑就是。為什麼呢?因為走在前面總是有風險的。 六、例外心理。在中國人心目中,所謂法律呀、道德呀、規矩呀,彷彿都是為別人設定的,自已總是一個例外。 七、奴性心理。中國人有一種做奴隸的慣性心理。雖然現在講民主,但在國民心底深處,從來就不認為世上的人都是平等的。 八、勢利心理。中國人從來就是"打得贏的是哥哥"。 九、美言心理。雖然古人也有人指出,"其言者甘,其心必苦"。但中國人心裡,仍然樂於聽好話,說好話。 十、懷舊心理。懷舊,如果僅僅只是限於對老朋友、老同學的情感,倒也充滿溫馨。但是中國人的懷舊可不僅僅是這些,而是將懷舊延伸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為對一切新的東西的排斥。
⑦ 魯迅先生說的「國民劣根性」具體指什麼
一是盲目的敬畏和崇拜。即專制性和奴性。魯迅曾借用「羊樣的凶獸,凶獸樣的羊」來形容國民的這一劣根性。敬畏集權勢、富有一身的舉人老爺,固然源於長期的封建統治下的積習、慣性。
例如《阿Q正傳》中的看客也曾對阿Q敬畏過一兩回,一次是阿Q言說自己姓趙,且算得上是趙秀才的長輩時。一次是在阿Q從城裡歸來,腰包鼓起、見識增長時。
二是下意識的冷漠和殘酷。平日受壓遭欺凌,養成民眾的老實本分的表象,然而其潛藏骨子裡的刁滑頑劣,在他們以看客身份出現在特定情景下時這便得以表現。阿Q調戲小尼姑時無比興奮,恨不能親身參與,阿Q與王胡「龍虎鬥」難見高下時,看似勸阻,實為助陣的叫好即是。
三是極專注地尋樂獵奇。尋求視、聽覺刺激,給悲苦無聊的人生增添變態的快樂歡愉,這是看客樂於「安守本職」的根本原因,這使他們的獵奇到了缺少人性的地步。與其同類的阿被斬前遊街,他們一路跟蹤,最終的遺憾僅是「遊了那麼久的街,竟沒有唱一句戲——簡直是白跟了一趟。」
魯迅先生是懷著文學救國的目的投身文學創作的,對「國民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成為其作品主旨的一個重要方面。
(7)什麼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擴展閱讀:
從看客描寫,可以看出魯迅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
散文《滕野先生》中影片上看中國人被殺頭的看客,課堂內夾在日本「愛國青年」群中歡呼的清國留學生,它們固然是激發了先生的「療救」覺悟,促使先生棄醫從文、文學救國的推動力,眾多小說作品中環繞在主人公周圍的「看客」,既作為先生創設人物生存社會環境的場景人物,也同時成為作者著力批判的對象。
《祝福》中細致鑒賞祥林嫂失子之痛的鄉村女人,《孔乙己》中以孔已己的窘迫建立自己快樂的無聊酒客,《葯》中不惜半夜不眠刑場觀斬首的閑漢,店中尋樂趣的老老小小……作家不失時機地於主要人物悲苦命運的描寫中以傳神之筆勾勒他們的嘴臉,使其成為那個年代國民愚劣形象的絕妙縮影。
《阿Q正傳》中,作家模擬給被損毀的下賤坯子阿Q作傳的筆法,再現了一個不覺悟的下層無業遊民在殘酷冷漠人世麻木遊走、以至被吞噬的歷程,其深刻意義在於反思辛亥革命脫離民眾的不徹底性,其中看客描寫也成了表現主題的絕妙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