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東省湛江市的地圖
市名
湛藍&美麗的海濱城市--湛江(遠眺)湛江市(英語:Zhanjiang 拼音:Zhànjìāng Shì)。
舊稱「廣州灣(Kwangchowan)」、別稱「港城」、英文舊譯:Tsankiang 。
經緯度
市中心位於北緯21度7分36秒,東經110度14分24秒。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廣東省(Guangdong Province)
轄區:轄雷州市、廉江市、吳川市(三個縣級市)和徐聞縣、遂溪縣(二縣),以及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麻章區(四區),主要島嶼有: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特呈島,調順島等。
政府:湛江市人民政府位於赤坎區。市委書記陳耀光,市長阮日生。
面積:面積12490平方千米。
海拔:全市平均海拔50至250米之間。雙峰嶂為湛江市最高點,海拔382米。
人口:總人口72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94萬人,約占廣東全省的10%,是廣東省人口第二大市。
民族:市大部份人口為漢族,有少數民族人口11萬多人。
時區: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國內生產總值:全市生產總值105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5300元。(2008年)
汽車牌照:粵G
方言:湛江除流行雷州話外,還流行多種方言,吳川話、白話、哎話四大語言分布,是廣東省內方言復雜的城市。在雷州半島主要流行雷州話,屬於閩南語系;在霞山、赤坎等區流行雷州話/白話兩大語言;郊區流行雷州話,坡頭區、吳川市主要流行吳川話,屬於粵語中的高雷系;在廉江部分地區流行哎話,屬於客家話系。
區號:0759
代碼:440800
郵編:524001–524575
市花:紫荊花 (1984年1 月25日經廣大湛江市民評選將紫荊作為本市市花)
行政區類別:省轄市
B. 湛江劃分幾個區
湛江下轄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麻章區。湛江是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總面積13263平方公里,下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
發展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設市級建置,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曾設椹川巡檢司,又因天然內海灣似一條湛藍的大江,故得名。
1983年9月,實行地市合並、市領縣體制,湛江市為省直轄的地級市。湛江是中國三大半島中唯一獨佔一個半島的地級市,地處粵、瓊、桂三省(區)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重要口岸。
C. 廣東省湛江市市轄區有那些地名
1、赤坎區
赤坎區為湛江市市轄區,在湛江灣西北岸,是湛江市的中心城區,是湛江市政府所在地。因區內土壤屬磚紅壤,土色紅赤,地處丘坎,故名「赤坎」。
赤坎區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東傍調順島與坡頭區隔海相望,南至屋山公路與霞山區相連,西臨赤坎水庫與麻章區界鐵路相接,北達豐厚村與遂溪縣黃略鎮相鄰。
2、霞山區
霞山區,隸屬於廣東省湛江市,湛江市中心城區。面積116.97平方公里。位於廣東省西南雷州半島,瀕臨南海。東隔麻斜海與坡頭區相望,北與赤坎區接壤,西與麻章區毗鄰,南擁湛江港與東海島相連。
霞山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緣,屬北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基本無霜期。
3、坡頭區
坡頭區,廣東省湛江市轄下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雷州半島東北部、湛江海灣東岸,地處東經109°20′0″-110°38′18″、北緯21°5′29″-21°26′57″之間;
東接吳川市,南臨南海,西靠湛江港灣,與赤坎區、霞山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海相望,北連廉江市。中國海洋石油西部公司總部設在城區內。坡頭區以駐地坡頭鎮命名,坡頭因地處一山坡高處而得名。
4、麻章區
麻章區,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前身為湛江市郊區,廣東省湛江市轄下的一個市轄區,瀕臨南海。
麻章區交通便利,是湛江市承東啟西的交通樞紐,也是粵西溝通海南和西南各省市的交通咽喉。黎湛鐵路、粵海鐵路以及在建的洛湛鐵路等鐵路干線橫穿全境,有湛江火車西站、湛江貨運站。
廣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湛徐高速公路在麻章工業區內交匯出口,國道325線橫穿麻章城區。
5、廉江市
廉江市,廣東省湛江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北部,與廣西接壤,瀕臨北部灣,地域總面積2835平方公里。地理坐標北緯21°25′至21°55′,東經109°45′至110°30′。1914年復稱廉江縣。1993年撤縣設市。
廉江是傳統農業大縣和工業強縣,盛產水果,號稱百果之鄉;是廣東40個產糧大縣中表現較突出的縣級市;是粵西唯一一個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工業類別齊全,尤以電飯煲產業表現突出,其電飯煲產量佔全國3成以上,是「中國電飯煲之鄉」。
6、雷州市
雷州市,建市前稱海康縣,是廣東省湛江市轄縣級市,位於雷州半島中部。屬熱帶季風氣候。雷州市東瀕雷州灣、南隔瓊州海峽與國際旅遊島海南相望、西瀕北部灣、北接湛江城區。雷州市境內交通有粵海鐵路、國道207、湛徐高速公路貫通全境。
雷州半島、海南島和北部灣的城鎮群經濟圈,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農、林、牧、副、漁生產。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廣東七大、粵西地區唯一且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獨特的廣東四大區域文化之一。
7、吳川市
吳川,廣東省轄縣級市,由湛江市代管。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湛江市東北部,東鄰茂名市電白區,南瀕南海,西接廉江市,西南連湛江市坡頭區,北與化州市、茂名市茂南區接壤。
吳川是著名的中國建築裝飾之鄉,同時還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月餅之鄉、中國羽絨之鄉、中國塑料鞋之鄉等榮譽稱號。千百名億萬富豪多為包工頭出身,個體和民營經濟非常發達,是全國富豪人數最多的縣級市(縣),富豪群體占總人口比例之高冠絕全國。
吳川濱江臨海、水系發達、日照充足、資源豐富,是中國南海之濱的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
國道325線橫貫東西全境,瀋海高速公路和汕湛高速公路(在建)分別從該市經過;鐵路有茂湛鐵路貫穿全境,境內設有吳川火車站和塘綴站;境西10餘公里可達南方大港湛江港,境內有黃坡港及漁商兩用博茂港;航空運輸方面有在建中的粵西國際機場。
吳川是粵西地區思想文化最開放的縣級市(縣),在語言、風俗和觀念等方面都與粵西其它市縣有著不同獨特的風格。在改革開放初期,「吳川模式」與「溫州模式」並駕齊驅,在當時「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
8、遂溪縣
遂溪縣,隸屬廣東省湛江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西臨北部灣,東臨湛江港灣,地跨東經109°40′至110°25′、北緯21°00′至20°31′之間,管轄面積2131.6平方公里。
唐天寶二年(743年),改鐵杷縣為遂溪縣,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遂溪縣屬海康郡,縣治設今湛江市郊舊縣村,此為遂溪得名之始。1961年分縣,恢復遂溪縣建制。屬湛江專區(後改湛江地區)管轄。
1983年9月屬湛江市管轄。遂溪縣歷來都是雷州半島北部經濟貿易的繁華集市,是中國南大門的主要商埠之一,
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區後花園」之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醒獅之鄉」、 」全國第一甜縣」及粵西「紅色革命老區」 所在地。
9、徐聞縣
徐聞縣,隸屬廣東省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南臨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東濱南海,西瀕北部灣,北與雷州市接壤。介於東經109°52′至110°35′,北緯20°13′至20°43′之間,總面積1605平方千米。
徐聞縣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太陽幅射能豐富。徐聞縣自古以來為兵家駐防和商旅之要地,故蘇東坡曰:「四州之人以徐聞為咽喉。 」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
D. 湛江有哪幾個區
4個市轄區。
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總面積13263平方公里,下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設市級建置,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1983年9月,實行地市合並、市領縣體制,湛江市為省直轄的地級市。
湛江位居粵、瓊、桂三省(區)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道最短的重要口岸。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湛江市常住人口為6981236人。
海洋水文
湛江東部海區潮汐,屬於不規則半日潮,在1個太陽日(24小時50分)內出現峰—谷、峰—谷的潮候,即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兩峰的高低、兩谷的深淺也不一樣。其規律:一月之中,「二十五六潮長,至朔而盛,初三大盛,之後漸殺;十一二又長,至望而盛,十八大盛,後又漸殺,大抵視月之盈虛為候」。
湛江西部海區(北部灣)潮汐,屬於典型全日潮,其特點是在1個月內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日子每天只有一個高潮和一個低潮,在一個太陽日內完成一個潮汐循環。在一個月里,每當月亮偏北和偏南最甚的日子過後幾天,潮差特別大。
反之,逢月出正東和月沒正西的日子過後幾天,潮差特別小。每一潮潮期起止時間為14天,除三、九月份各有3次大潮,其他月份每月為2次大潮。最高與最低潮差4~5.5米;最大潮汐流速100~150厘米/秒,最小潮汐流速30~55厘米/秒。
瓊州海峽潮汐,屬於規則混合潮。東西向的瓊州海峽,略似一條帶形的內陸航道,東西的兩個出口,加上每年東南、西南、東北的季風等氣象因素和海峽溝底凸凹不平地形的影響,形成「南潮北汐」不相同,漲落時刻、潮的大小也不相同。
E. 中國地圖湛江在哪個省
湛江,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是廣東省轄的地級市,轄3個縣級市、5個區和2個縣。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南瀕南海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與茂名市相連。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F. 廣東省湛江市有哪幾個區縣
轄區有: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雷州市、廉江市、吳川市(三個縣級市),以及徐聞縣、遂溪縣(二縣),共有82個鎮、2個鄉、37個街道辦事處、307個居委會、1636個村委會。
擁有國家級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奮勇高新區、南三島濱海旅遊示範區、海東新區3個功能區。主要島嶼有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特呈島、調順島、東頭山島、南屏島等。
(6)中國地圖中湛江有什麼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續解放湛江全境。
1949年12月初,中共南路地委、廣東省南路專員公署在廉江成立,轄湛江市、北海市和欽縣、防城、合浦、靈山、海康、遂溪、廉江、化縣、吳川、梅茂、電白、茂名、信宜縣;同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為省轄市,南路公署遷湛江市赤坎。
1950年4月1日,湛江市人民政府成立;同年8月,南路專員公署改為高雷專員公署,轄徐聞、海康、遂溪、廉江、化縣、茂名、信宜、電白、梅茂、吳川縣,劃出合浦、靈山、欽縣、防城4縣設合浦專區。
1951年4月,門市,中共高雷地委劃歸中共粵西區委領導。
1952年11月,中共粵西區委和粵西行政公署由江門遷至湛江市赤坎,轄湛江市和台山、開平、恩平、陽江、陽春、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遂溪、海康、徐聞、東海縣,中共高雷地委和高雷專署同時撤銷。
1956年2月,中共粵西區委改為中共湛江地委、粵西行政公署改為湛江專員公署,轄湛江市和徐聞、海康、雷東、遂溪、廉江、化縣、吳川、電白、陽江、陽春、信宜、茂名縣。
1958年11月,中共湛江地委和合浦地委、湛江專署和合浦專署合並,改稱為中共湛江地委和湛江專員公署,轄湛江市、茂名市、北海市和合浦、浦北、靈山、欽縣、防城、東興各族自治縣、欽北壯族自治縣、徐聞、海康、遂溪、廉江、吳川、化縣、茂名、信宜、電白、陽江、陽春縣。
1965年6月,國務院決定將合浦、靈山、東興各族自治縣、欽州壯族自治縣和北海鎮從廣東省湛江專區劃出,設立欽州專區,歸廣西壯族自治區。
1983年9月,湛江地區建制撤銷,湛江市和茂名市改為省轄市,實行市領導縣新體制。原湛江地區所轄的吳川、徐聞、海康、遂溪、廉江縣劃入湛江市;電白、化州、高州、信宜縣劃入茂名市;陽江、陽春縣劃入江門市,後又劃出成立陽江市。
湛江的陸地大部分由半島和島嶼組成,多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階地。全市總面積中,平原佔66.0%,丘陵佔30.6%,山區佔3.4%。
北部低丘陵區,地勢最高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為主,有湛江最高點雙峰嶂(海拔380米)與數十座100-300米的峰嶺並排,形成一道屏障。
其餘山地多呈扁饅頭形小山丘,溝谷較寬,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8-15度,相對高度在30米以下,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少數達150米。丘陵漸靠河谷,亦漸為低矮。其中穿插的溝谷,切割明顯。
半島緩坡台地,三面臨海,台地略有起伏,無明顯峰谷,地勢較平緩,坡度3-5度。在大片緩坡地之間有水田、小溪或沖刷溝等切割。以火山噴發遺跡的小山較高,地勢向四周逐漸變低。
較高的山嶺有螺崗嶺(海拔223米)、仕禮嶺(海拔226米)、石卯嶺(海拔259米)、石板嶺(海拔245米)。螺崗嶺以南地勢平緩,東西部皆為台地,台頂平坦,周邊較陡。
沿海平原區,以河流沖積的濱海平原為主,部分為濱海台地,地勢平緩,起伏極微,坡度1-4度。濱海平原海拔0.8-3米。區內河流縱橫交錯。
湛江大陸海岸線長達1243.7公里,約佔全省海岸線的30.2%和全國的6.9%,島岸線長度為779.9公里,海岸線總長2023.6公里,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城市。
湛江東海島面積達289平方公里,為全省最大的島嶼,是全國第五大島嶼。
湛江南三島面積 164平方公里,為廣東省第二大島嶼,是全國第七大島嶼。
G. 廣東湛江有哪些鎮
坡頭鎮、龍頭鎮、乾塘鎮、南三鎮、沈塘鎮、東里鎮、雷高鎮、調風鎮、英利鎮、南興鎮、龍門鎮、覃斗鎮、松竹鎮、烏石鎮、北和鎮、企水鎮、唐家鎮、楊家鎮、紀家鎮、客路鎮、附城鎮、石角鎮、橫山鎮。
拓展:
1、湛江,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是廣東省轄的地級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南瀕南海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與茂名市相連。轄3個縣級市、5個區和2個縣。 湛江是粵西和北部灣經濟圈的經濟中心,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1984年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湛江還是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2、位置
湛江市位於東經109°31'-110°55'、北緯20°-21°35'之間,包括雷州半島全部和半島以北一部分。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大特區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東北與本省茂名市接壤。市區位於雷州半島東北部,東經110°4'、北緯21°12'。[5]
3、地貌
湛江的陸地大部分由半島和島嶼組成,多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階地。全市總面積中,平原佔66.0%,丘陵佔30.6%,山區佔3.4%。
北部低丘陵區,地勢最高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為主,有湛江最高點雙峰嶂(海拔380米)與數十座100~300米的峰嶺並排,形成一道屏障。其餘山地多呈扁饅頭形小山丘,溝谷較寬,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8~15度,相對高度在30米以下,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少數達150米。丘陵漸靠河谷,亦漸為低矮。其中穿插的溝谷,切割明顯。
半島緩坡台地,三面臨海,台地略有起伏,無明顯峰谷,地勢較平緩,坡度3~5度。在大片緩坡地之間有水田、小溪或沖刷溝等切割。以火山噴發遺跡的小山較高,地勢向四周逐漸變低。較高的山嶺有螺崗嶺(海拔223米)、仕禮嶺(海拔226米)、石卯嶺(海拔259米)、石板嶺(海拔245米)。螺崗嶺以南地勢平緩,東西部皆為台地,台頂平坦,周邊較陡。
H. 湛江有幾個區
湛江轄4個市轄區: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麻章區。轄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廉江市、雷州市、吳川市、遂溪縣(遂城鎮)、徐聞縣(徐城鎮)。1965年6月,國務院決定將合浦、靈山、東興各族自治縣、欽州壯族自治縣和北海鎮從廣東省湛江專區劃出,設立欽州專區,歸廣西壯族自治區。
1983年9月,湛江地區建制撤銷,湛江市和茂名市改為省轄市,實行市領導縣新體制。原湛江地區所轄的吳川、徐聞、海康、遂溪、廉江縣劃入湛江市;電白、化州、高州、信宜縣劃入茂名市;陽江、陽春縣劃入江門市,後又劃出成立陽江市。
(8)中國地圖中湛江有什麼擴展閱讀:
湛江市位於東經109°40'-110°58'、北緯20°13'-21°57'之間,包括雷州半島全部和半島以北一部分。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北與茂名市接壤。市區位於雷州半島東北部,東經110°4'、北緯21°12'。
湛江被列為北部灣城市群「一核兩極」之一的中心城市,該《規劃》提出,湛江要充分發揮湛江南方大港優勢,加快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科教創新中心,建設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生態型海灣城市。
湛江港港區現有生產性泊位37個,其中擁有2個30萬噸級原油泊位,1個40萬噸級散貨泊位,1個25萬噸級鐵礦石泊位,1個15萬噸級煤炭泊位和2個1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
參考資料:湛江-網路
I. 湛江在廣東的什麼位置
位置: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
面積:12470多平方公里
人口:600萬
行政區劃:現轄雷州、廉江、吳川三市和徐聞、遂溪二縣以及赤坎、霞山、坡頭、麻章四區
概貌:湛江市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她東出南海,西臨北部灣,南與海南島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粵、瓊、桂三省交匯點,是海南島通往大陸的必經之地。
湛江市,舊稱廣州灣,是一個富有亞熱帶風光的美麗海港城市,1984年被國務院定為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現轄雷州、廉江、吳川三個縣級市和徐聞、遂溪兩個縣以及赤坎、霞山、坡頭、麻章四個區,有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5省級開發試驗區。全市有105個鄉鎮、21個街道辦事處、1541個村民委員會。全市總面積1247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657.14萬。
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北緯20°15′----21°55′,東經109 °40′----110°55′,東出南海,西臨北部灣,南與海南省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粵、瓊、桂三省、區交匯點。是海南島通往大陸的必經之地,是中國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大洋州和中東航程最短的對外貿易口岸,在亞太經濟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湛江市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盛產水稻、糖蔗、橡膠、劍麻、 香茅、咖啡、紅江橙、菠蘿、西瓜、香蕉、龍眼、荔枝、芒果以及北運菜等,其中糖蔗種植面積173.2萬畝,產量佔全國七分之一,是全國糖類基地之一。湛江紅江橙被列為「國宴佳果」。海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珍珠、鮑魚、對蝦、龍蝦、膏蟹、蚝、江瑤柱、石斑魚、馬鮫魚、紅魚、墨魚等優質海產品兩百多種。湛江陸地有豐富的金銀礦、金紅石、鈦鐵礦、鋯英砂、石灰石、高嶺土、硅藻土、膨潤土、花崗石、瓷土等礦產三十多種。總部設在湛江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西部公司,已從全面勘探進入開采階段。
在改革開放中,湛江市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努力實施港口經濟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農業已建有農作、水果、畜牧、水業形成以汽車、家電、化工、輕紡、製糖、食品、造紙、建材為主的工業體系。外經、外貿、文教、科技、衛生、體育等各方面也迅速發展。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379.74億元人民幣(當年價,下同),比上年增長5.4%;全市工業總產值369.4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降5.6%;農業總產值172.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降6.1%。
本市海洋觀景富南中國海的迷人魅力。岸線綿長曲折,近海水深浪靜,海水透明度高,水底景色優美,適於開發潛水旅遊;眾多的島嶼具亞熱帶風光,為優良的海濱浴場和度假、避暑勝地。火山觀景,有火山錐、火山島多處,其中市郊湖光岩為我國現存三個完整的火山口湖之一,風景幽美;火山島硇洲島是綜合性很強的旅遊島,東海島龍水嶺、遂溪筆架嶺、雷州調風仙人洞等,都有奇特秀麗的火山觀景,可供開發;此外,歷史文化名城雷州城文物古跡眾多,還有具亞熱帶特色的城市風光,豐富的熱帶、亞熱帶作物和豐盛的南海水產品等,均是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展望未來,前程似錦。「十五」期間,湛江將抓住機遇,堅持以改革開放促發展,深入實施港口發展戰略,充分發展湛江的港口優勢和區域優勢。大力拓展國內外的經濟合作,熱誠歡迎國內外各界朋友來湛江投資建設、興辦實業、加強貿易、探親訪友、觀光旅遊。共同把湛江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城市。
J. 想知道: 湛江市湛江有哪些海在哪
市區就有海,金沙灣那邊,遂溪有一部分的鎮都有海,徐聞那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