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芯國際為什麼來中國上市

中芯國際為什麼來中國上市

發布時間:2022-09-11 02:06:16

① 中芯國際有什麼來頭是由哪裡控制的

中芯國際,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的簡稱,該公司於2000年4月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總部位於中國上海。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

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中芯國際是不是國企?中芯國際創立之初,屬於一家外國法人獨資企業,簡單來說就是外資企業。隨著中芯國際的不斷發展壯大,外資、國有資本開始入股中芯國際,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中芯國際的主要股東都是國有資本,外資成分大大降低,不足5%。

從股權結構來看,中芯國際的創始人是張汝京,但實際控制方應該是國企。最大股東是大唐電信(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純國資公司),持股17%,而第二大股東就是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控股的鑫芯香港持股比例15.76%,此外中投公司也持有不少股份,台積電以及所有其他外資的股權加一起還不足5%。

2010年年底,與台積電為長達八年的商業機密剽竊案達成和解協議,中芯除了賠償台積電兩億美元,更將無償授予台積電8%中芯股權,台積電可在三年內以每股1.3元港幣認購2%的中芯股權。

也正是由於張汝京的離開,中芯國際內部上演了更為精彩的「奪權」大戲,尤其是當大唐電信以1.76億美元的低價入股成為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之後,大唐電信和中芯國際原班人馬的爭鬥上升到白熱化。 中芯國際曾經的CTO的楊士寧與CEO王寧國之間,現任兩位聯合CEO趙海軍與梁孟松,均被傳過「不合」。 CTO楊士寧與CEO王寧國兩人甚至最後都離開中芯國際 。

2011年6月27日,中芯國際前任董事長江上舟因肺癌復發逝世。2011年7月15日,王寧國已辭任公司CEO職務,董事會委任執行董事張文義為公司董事長,並暫時署理公司CEO。2011年8月5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已委任前華虹NEC首席執行官邱慈雲為公司CEO兼執行董事,這也意味著紛紛揚揚的中芯國際控制權爭奪告一段落。

直到2016年12月20日,前台積電前共同首席執行官蔣尚義首次加入中芯國際,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職。2019年6月,中芯國際公告稱,蔣尚義因個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諾,將不再連任。

② 中芯國際為什麼是外企

中芯國際,實質上屬於外國法人獨資企業,由此中芯國際屬於外企性質。該公司全稱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實際成立時間為2000年4月3日。2004年3月18日,中芯國際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中芯國際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元。中芯國際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榮獲《半導體國際》雜志頒發的"2003年度最佳半導體廠"獎項。

2020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排名第427位。

2021年8月,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排名第382位。

③ 中芯國際為什麼要在美股退市回歸A股

中芯國際在資本市場長期不受待見,因為相比較於其他晶元廠商,中芯國際技術含量略低,中芯國際也表示,其在美股的存托憑證所佔其全球交易量非常小,還要在美國設立辦公室,而港股中芯國際也有上市的股票。兩處相權,從紐交所退市,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是非常合理的做法。如今是從主板到場外,相當於創業板到新三板,中芯表示暫時不會贖回這些股票,股東繼續在美國新三板持有這些股票,這樣對於公司成本不高。然後集中力量打理港股上市部分股票,或者擴大港股這邊發行的股本。總之,無論是中芯國際自己表達,還是理性投資者觀察,這都和貿易摩擦沒什麼關系。

我們不知道中芯國際的7NM能不能成功,不過這段時間英特爾給出了7nm的晶元迭代計劃,是2021年。那麼如今研發投入方面遠遠不如英特爾的中芯國際,我們認為其若成功研發7NM大約需要至少3-4年。當然,我們的判斷比較主觀,也有可能不準確。

至於華為的麒麟,如今看還是要依賴台積電,不行去求老對手三星。不過讓人憂慮的是,如果台積電和三星5nm進入量產,那麼這就意味著晶元行業可能迭代,ARM的V9架構有可能就要出來了,而華為如今是V8的架構授權。國際科技競爭殘酷。希望中芯國際,能夠研發投入力度再大一點。畢竟,無論資本市場什麼情況,中芯國際都是一個強有力的產能補充,如果技術到位的話。

④ 中芯國際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有何背景

中芯國際全稱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設施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晶圓的集成電路製造集團。公司於2020年七月16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總部位於上海,擁有全球化的製造和服務基地,同時中芯國際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台灣設立了營銷辦事處,提供顧客服務,同時也在中國香港設立了辦事處。

⑤ 中芯國際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呢

中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7月28日,經營范圍: 1.在國家允許外商投資的領域依法進行投資;2.受其所投資企業的書面委託(經董事會一致通過),向其所提供企業提供下列服務:(1)協助或代理其所投資的企業從國內外采購該企業自用的機器設備、辦公設備和生產所需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在國內外銷售其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並提供售後服務;(2)在外匯管理系統部門的同意和監督下,在其所投資企業之間平衡外匯;(3)為其所投資企業提供產品生產、銷售和市場開發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員工培訓、企業內部人事管理等服務;(4)協助其所投資企業尋求貸款及提供擔保;3.在中國境內設立科研開發中心或部門,從事新產品及高新科技的研究開發,轉讓其研究開發成果,並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4.為其投資者提供咨詢服務,為其關聯公司提供與其投資有關的市場信息、投資政策等咨詢服務;5.承接其母公司和關聯公司的服務外包業務;6.集成電路產品的批發、進出口、傭金代理(拍賣除外)及相關配套業務;7、自有物業出租。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中芯國際上市為什麼影響A股

根本原因是,估值過高,業績跟不上,且面臨嚴峻現實,主要是外部環境施壓。
中芯國際上市第一天就大漲200%多,一下子就透支了未來的漲幅,而短期內業績又遠遠跟不上,且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處在高投入、低回報的燒錢階段,股價自然而然要殺估值回歸基本面。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英文字母A沒有實際意義,只是用來區分人民幣普通股票和人民幣特種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⑦ 上市了!中芯國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

7月16日,大陸半導體行業市值最高的中芯國際正式登陸A股科創板,按發行價27.46元/股計算,開盤後股價猛漲245.96%至95元/股,市值飆升至6780億元。

作為大陸地區晶圓代工廠的「領頭羊」,中芯國際自宣布回歸A股以來就備受關注。此番上市大漲,也正是投資者們將這種關注反映在了股價之上。截止當日收盤,該股在A股的盤面漲幅為201.97%,報收82.92元/股。
中芯國際上市影響,其實中芯國際今天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大。

引起這波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還是機構出貨形成的場內資金踩踏的現象。但機構在此時出貨,回想到周末的「降溫」信號就可明白,股市前期是漲太快,現在是前期獲利籌碼兌現離場,包括大基金減持股票引起的這輪調整,這種調整從前面的震盪轉為小跌,再到現在的大跌,很明顯短期內要止跌是沒那麼快的。
今天原本是國內晶元製造龍頭中芯國際上市第一天大喜的日子,本該是個鑼鼓喧天,紅旗招展的熱鬧場面,那無奈中芯的氣場太足,全天大漲202%,成交額480億元,總市值達6100億元,而港股上市的中芯國際則大跌22%,並牽連A股半導體板塊整體走低。

禍不單行,就連神酒茅台被官媒點名了, 昨天晚間發表文章質問:茅台酒憑什麼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2萬億市值的茅台是瑟瑟發抖,盤中大跌9%,帶崩了白酒大消費,直搗北上資金的大本營,消費ETF資金集體減倉,從白酒到醫葯直接無一倖免。
在中芯國際科創板未上市前,該題材方向的個股出現明顯回升,而當預期落地,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後,此類品種出現明顯回調,對於半導體以及科技股我們認為中期看好的邏輯並未改變,在科技創新、自主可控的背景下,科技股有望呈現反復活躍的走勢。
中國的公司可以選擇在A股上市,也可以選擇在港股上市,有一些會選擇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和港股上市時其實是不公平的,A股上市時往往要支付更高的對價。先在A股上市的,在港股上市時通常有折價,先在港股上市的,再在A股上市時通常有溢價。正因為如此,同一隻股票的A股投資收益率遠低於同期港股。

譬如葯明康德在2018年A股先上市,在通過港股上市申請後,A股的20日均線是82快錢,但是港股的定價只有68港幣,算起來還不到A股當時均價的70%,港股股東是折價拿到葯明康德的股權的。

中國石油是2000年在港股上市的,2007年6月19日公布即將回歸A股,8月23日正式通過A股發行方案,當時的價格才7.4港幣。在確定回A後該公司港股股價大漲,當時的港股價格才15元,港股20日均價才12元左右,但是A股上市時定價卻高達16.7元,A股上市溢價接近50%。

除了中國石油以外,中國平安也是這種套路。中國平安2004年港股上市才10快錢,到2007年A股上市時漲到了33快錢,又加上股價高開,如果不算分紅,中國平安到2014年才真正的突破發行價,讓A股投資者賺到錢。即使如此,A股股東200%的收益率遠低於港股投資者同期接近400%的收益率。

這一次中芯國際是在5月5日公布回A股的公告,隨後該股從15元左右漲到了接近29元(港幣),如果再漲一點股價就超過了30元,漲幅接近一倍。如果中芯國際A股的發行價超過14元,則A股股東相對於港股股東虧了不少。

⑧ 中芯國際在哪個板塊上市

2004年3月18日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2020年7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鳴鑼上市。

中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於2015年7月28日 ,是中國內地規模大、技術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

中芯國際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元。中芯國際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提供 0.35微米到14納米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


⑨ 中芯國際是外企為什麼總說中國芯

因為第一大股東為國資。在晶元行業,國外對中國的限制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對中國的限制還是中國企業的限制,他們都有相關的協定。

因此,中國高科技企業只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是完全性的自主研發,即通過這種方式去突破相關的技術封鎖。第二就是在外國建立公司,例如開曼群島等等,然後再國資入場進行收購。

(9)中芯國際為什麼來中國上市擴展閱讀

中芯國際是外企的原因還是因為國外對中國的禁令導致的,一方面冷戰結束之後,西方國家在美國的主導下簽署了《瓦森納協定》,這個協定限制了先進材料、電子器件、軍品等各種商品或技術的出口。

而我們就是禁運國家。另一方面中芯國際本身只有是外資企業才能購買相關設備和技術,不然拿不到美國的出口許可。

中芯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45/40納米晶元代工與技術服務。除了中芯國際高端的製造能力之外,我們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以一站式服務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從光罩製造、IP研發及後段輔助設計服務到外包服務(包含凸塊服務、晶圓片探測,以及最終的封裝、終測等)。全面一體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務求能最有效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同時最大降低成本。

閱讀全文

與中芯國際為什麼來中國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哪個城市舉辦 瀏覽:816
義大利買哪些車便宜 瀏覽:206
英國正規軍有多少人 瀏覽:480
哪裡有越南榴槤苗買 瀏覽:524
中國進口豬產品有哪些 瀏覽:794
印尼出國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210
印尼巴士飛機怎麼起飛 瀏覽:467
印尼白刺參是什麼 瀏覽:914
英國留學可以辦什麼銀行卡 瀏覽:253
義大利文圖拉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672
中國去伊朗開車怎麼去 瀏覽:761
印度賣的煙酒怎麼清洗 瀏覽:547
民國時期英國為什麼要佔領越南 瀏覽:260
越南i5筆記本4500多少錢 瀏覽:199
伊朗進口天然氣有多少 瀏覽:108
印尼金田黃為什麼不香了 瀏覽:33
越南疫情今天新增多少 瀏覽:304
印尼為什麼要戴頭巾 瀏覽:532
越南小商品城越南咖啡多少錢一袋 瀏覽:375
南宮市中國棉花之鄉是哪裡命名的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