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第一顆試驗通訊衛星發射時間是什麼
1984年4月8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火箭發射了東方紅二號試驗衛星,4月16日成功定點於東經125°赤道上空,是中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星上配置2個C波段轉發器,可在每天24小時內進行全天候通信,包括電話、電視和廣播等各項通信試驗,開始了使用用我國自己的通信衛星進行衛星通信的歷史。
(1)中國發射衛星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東方紅二號衛星的主體為圓柱形,高為3.6米,直徑為2.1米,重441公斤。衛星上裝有4個C波段轉發器,等效全向輻射功率為36分貝瓦。衛星採用自旋穩定,其軌道保持精度為:南北±1°,東西±0.5°。
東方紅二號A衛星則採用拋物面通信天線,置於星體上部;採取機械消旋裝置,以保持通信衛星天線始終定向地球;表面貼有近2萬片太陽能電池片以提供衛星工作的電源。
Ⅱ 中國第一顆導彈,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的發射時間,詳細點,最好是精確到秒
中國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1960年11月5日上午9時發射成功。
中國第一枚元子蛋: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時試報成功。
中國第一枚輕蛋: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試報成功。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Ⅲ 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哪一年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1970年成功發射。在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此衛星發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的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那麼,”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意義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首先,我國拜託了美國、蘇聯、法國、日本的科技壟斷。人造衛星的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裡麵包含了大量的數學、物理計算和生化知識,也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考驗。但要成功發射人造衛星,除了需要准備衛星之外,還需要准備良好的火箭發射器,火箭發射器的研究也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好的火箭發射器,那麼很可能在發射的過程中發生爆炸,也會在全球的注視下,成為所有人的笑柄。我國衛星的研發成功,也正好代表了我國也有能力自行製造衛星。
如果有建議,歡迎再下方評論留言。
Ⅳ 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將於什麼時候發射
1月21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獲悉,我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SO-S)計劃於2022年上半年發射升空。這顆衛星的發射,將標志我國進入「探日」時代。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的設計目標就是揭示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一磁兩暴)的形成及相互關系,預期在軌運行不少於4年。ASO-S也可以通過監測日冕物質拋射在太陽上的爆發情況,准實時地預報它對地球的可能影響,提前1-3天警示人類做好防護工作。
(4)中國發射衛星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ASO-S的探測方法
ASO-S搭載3台有效載荷,用於測量太陽磁場,以及觀測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耀斑。它將工作在距離地表720公里的地球極軌,可以滿足近乎24小時連續觀測太陽的要求。
南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該項目首席科學家甘為群表示,對於太陽觀測能力的優劣不能以距離太陽遠近來衡量。
美國曾在2018年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旨在近距離觀測太陽。它將在2025年運行到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與太陽中心僅有9.86太陽半徑(約690萬公里)。但由於沒有哪個儀器可以在數千攝氏度的高溫下正常工作,因此「帕克」衛星上的探測器只能在擋板後面工作,測量太陽附近衛星經過地方的環境參數。從這個意義上看,「帕克」衛星的科學目標與我們ASO-S衛星的目標完全不同。
Ⅳ 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時間是多久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1970年成功發射。
在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此衛星發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的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運行歷程
1970年4月17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東方紅一號衛星順利進入2號發射陣地。4月18日,火箭與衛星開始垂直測試;19日,各分系統測試,一切准備就緒。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東方紅一號衛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10分鍾後,衛星順利進入軌道。《東方紅》的樂曲從太空傳到了世界各地,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1970年5月1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停止發射信號;但衛星的軌道壽命並沒有結束,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太空運行。
2021年6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迄今仍在軌運行。
Ⅵ 我國第一次發射衛星上天是哪一年
1970年。
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Dong Fang Hong I/The East is Red 1),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衛星重173公斤, 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里,最遠點2384公里,繞地球一周需時114分鍾,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
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6)中國發射衛星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Ⅶ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時間是什麼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時間是:東方紅一號(代號:DFH-1)。
東方紅一號(代號:DFH-1),是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於1958年提出預研計劃,1965年正式開始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東方紅一號衛星重173千克,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441千米、遠地點2368千米、傾角68.44度的橢圓軌道。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意義
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發射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研製運載火箭、建設發射場、研製衛星本體和衛星所攜帶的科學儀器、建立地面觀測網等。
東方紅一號在攻克了結構系統、熱控系統和能源系統、樂音裝置及短波遙測系統、跟蹤系統、天線系統和科學探測系統等一系列技術難關的基礎上研製成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運行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東方紅一號
Ⅷ 我國發射第一顆通信衛星是在什麼時候
我國發射第一顆通信衛星是在1984年4月8日,1970年,中國開始研究運載火箭和通信衛星新技術。1975年,決定了一項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的方案。1984年3月下旬,完成了在技術崗位上對衛星和火箭的試驗。3月28日,測試通信衛星和運載火箭被轉移到發射場。火箭於4月8日19時20分成功發射。4月10日,衛星以極高的精度進入准地球靜止軌道。4月17日晚6時,衛星通信測試正式開始。5月14日,通信測試結束,正式投入使用。中國的衛星通信服務已經從實驗階段進入了試驗階段。
通信衛星系統通信衛星通信距離大、容量大、信號質量好、可靠性高、靈活性強,因此在長途通信、電視、教育、數據採集、數據網路、電子郵件、政府管理、應急救援、遠程醫療、海洋通信、超聲波手機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地球同步衛星位於赤道上方的固定點可以覆蓋地球表面40%以上的面積,若乾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和地面站可以形成全球衛星通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