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建築的特點
特點:
1、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權至上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
2、特別注重群體組合的美,或取中軸對稱院落式布局,或為自由式,以前者為主;
3、注重與自然的高度協同,尊重自然;
4、藝術性格特別重視對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國建築藝術是中國人的倫理觀、審美觀、價值觀和自然觀的深刻體現。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築始終保持了自身的獨特性格。
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築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但其傳統建築的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區別於西方,享譽全球。中國古代建築的類型很多,主要有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和園林建築等。
(1)如何評價中國城市的建築擴展閱讀: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築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但其傳統建築的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區別於西方,享譽全球。強調天人合一,以人為本。
大氣: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閉的空間,既遮避雨,起庇護作用,又視野開闊,直通大自然。大氣,最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天人合一」的思想。
生氣:體現在四角飛檐翹起,或撲朔欲飛,或者立欲飄,讓建築物(包括塔、樓)的沉重感顯得輕松,讓凝固顯得欲動。若「大氣」產生於理,則「生氣」產生於情。情越濃,藝術性越強。中國傳統建築造型的藝術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
而西方傳統建築的藝術性不在建築物本身,而在其附著的雕塑或繪畫——觀賞藝術,無法給建築物自身帶來生氣。
和諧於自然的環境意識,更自覺更深刻地體現在園林建築中。廣義的中國傳統建築應包括園林建築。在園林裡面,建築不必拘泥於一正兩廂。倫理象徵或多或少地被沖淡甚至完全消失,建築布局獲得最大的自由度。
建築與山水、花木等有機地組織為一系列風景畫面,使得園林在總體上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建築美與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
『貳』 中國各個城市的特點建築物
1、故宮--北京,這類排名很難將首都排除在外,即使遜如華盛頓,也有不少好建築,故宮作為世界最大的古典宮殿建築群,以其傳統的明清風格享譽海內外,最最標準的北京標志,即使日後北京如同紐約,也不能改變故宮的地位,幾乎可以算是中國的代表建築。不過,它並非是中國最出色的,如果西安的阿房宮,古長安城還在的話,那我一定會選後者,恢弘大氣不遜故宮,漢唐之風無疑比明清更有說服力和震撼力。2、外灘--上海,相對應北京的明清代表,上海是中國近代文明的代表城市,擁有大批歷史優秀建築.相比浦東的現代建築群,外灘建築群無疑更體現的上海的精神氣質,這里集中了數十幢歐陸風情的經典之作,但又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在廊柱上刻有中國的牡丹。是海納百川的實驗精品。雖然藝術價值不遜給故宮,不過因為不能很完整的體現中國特色,這上面輸了一籌。3、城牆--西安,漏掉西安明顯是不象話的,雖然沒有了古長安而被北京上海奪去冠亞,但數前年的沉澱不容小視,兵馬俑名聲在外但不是建築,其他的寺廟寶塔又似乎規模不夠,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牆,規模宏大古樸大氣,北京的城牆和它一比稚嫩多了,但藝術美觀度不夠,當之無愧老三。4、布達拉宮--拉薩,建築歷史比故宮更久遠,風格鮮明,在國內乃至世界幾乎獨一無二,這一點甚至勝過了故宮明顯的民族特色,當然,鑒於拉薩本身的影響力有限,排第四。5、蘇州園林--蘇州,其實園林以景觀為主,建築不多,上選牽強一點,不過由於它的特殊地位,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江南甚至中國園林建築的代表和經典,蘇州獨一無二的名片,規模有限,勝在精緻典雅。6、夫子廟--南京,在夫子廟和中山陵間憂郁半天後,還是選擇前者,因為它更能反映南京的歷史和氣質,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風花雪月,讓人對秦淮兩岸平添了諸多嚮往,中國四大廟會之一,北京上海既然已有入選,這個就歸南京吧,經典的明清建築群,當然,知名度,影響力還要加強。7、中銀大廈--香港,得給現代建築留一席之地,上海已有入選,中華第一高樓金茂就不予考慮,中銀大廈--貝秉銘的傑作,藝術價值甚至在金茂之上,作為香港遍地皆是,毫不稀罕的高樓,它可算是風格前衛,造型獨特,香港的標志。8、大三巴牌坊--澳門,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跡,是澳門著名的名勝。教堂原本由一名義大利籍耶穌會神父設計,以日本工匠鬼斧神工的技術協助建成。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向下再分3層,每層的壁龕均藏有1個銅像,銅像是由澳門早年的制炮工廠鑄造的。十字架下是1具鴿形銅像,據說是代表聖神,像的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徵聖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銅鴿之下則是1尊耶穌聖嬰雕像。現在,大三巴牌坊已經成為澳門的象徵之一,也是遊客澳門之行的必到之地。9 地王大廈--深圳,位於深南中路。高420米,共81層。於1996年完工。建成時是亞洲最高建築,也是全國第一個鋼結構高層建築。現為深圳市最高建築,位居目前世界十大建築之列。
『叄』 中國城市建築這么丑,搞得城市一點美感都沒有。為什麼還在建,怎麼不建些漂亮的建築
美是虛言投入和成本的,一座樓建得漂亮造價就上去了!誰來買單呢!當然是消費者了!現在房價都這么貴,再這么考究到誰買得起呀?所以住宅樓不可能太漂亮,其實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質量,現在質量都難以保證啊!
當然作為商業建築,和一些地標性減建築,買單的是公司或政府,人家家大業大不差錢。才是要講美感的,倒是有一些考究,不過有很多庸俗之輩建了很多庸俗的建築,什麼秋褲,褲衩。金錢,元寶,乳罩,麻花之類的丑態百出。也沒人管。
其實一個城市美不美規劃很重要,很少有·一個城市,所有建築都是美的,但整體布局合理,再加上少數建築的畫龍點睛,便能顯出美麗。紅花還的綠葉配,都是紅花也不好看。然而這方面的工作,最初一旦實差了。修改起來就很難成本太高了。
而事實上很多的城市,都不是預先設計規劃的,而是歷史上形成的。有的時候也只能將錯就錯。
『肆』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建築有多震撼
從古建史來看,中國建築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一個框架下進行的修修補補。城建史可分為北宋前和北宋後,而建築史從西漢到清,幾乎可以按照一個答題模式答下去。也就是說中國單體古建築這么多年來結構形式不變,裝飾趨向於成熟和華麗,要說變化也就是建築組群布置的變化可以拿出來說說。但國外就不同,希臘的柱式到羅馬的拱券、穹頂,到中世紀的十字拱、肋架拱和文藝復興的三段式,乃至近代的現代建築,後現代建築,這在建築結構,建築裝飾上都是大變革。總結起來,中國力圖守制,國外追求變革。
『伍』 中國的建築特點
傳統是一個民族或地區在理與情方面的認同和共識,屬於文化范疇。傳統系指文化傳統,傳統文化的總體決定傳統建築的基本形態,傳統建築也從一定的角度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形態,兩者是不可分的。因而,傳統的特點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國傳統建築正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觀的傳承載體和表現形式。
一、大氣
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閉的空間,既遮陽避雨,起庇護作用,又視野開闊,直通大自然。大氣,最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生氣
體現在四角飛檐翹起,或撲朔欲飛,或者立欲飄,讓建築物(包括塔、樓)的沉重感顯得輕松,讓凝固顯得欲動。若「大氣」產生於理,則「生氣」產生於情。情越濃,藝術性越強。中國傳統建築造型的藝術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而西方傳統建築的藝術性不在建築物本身,而在其附著的雕塑或繪畫——觀賞藝術,無法給建築物自身帶來生氣。
三、富麗
體現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壽命長,顏色鮮艷,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在各種環境中富麗堂皇。其較高的成本,象徵著財富和地位。 可見,大氣、生氣、富麗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豐碩的內涵,三者結合形成了中國建築的傳統。
四、重山林風水
上述三個特點,僅指建築物本身,未及其環境。若包容環境,中國建築的傳統性還有第四 中國傳統建築走廊(圖3)
個特點——重山林風水。中國歷代的職業風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稱得上是選址專家。 有山,易取其勢,視野開闊,排水順暢;有林,易取其物,蒼柴豐盛,鳥鳴果香;有風,易得其動,空氣清新,消暑滅病;有水,易得其利,魚蝦戲躍,鵝鴨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側有良田沃土,陽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當然是公認得宜於人類生存得最佳選址。 中國傳統建築不僅重自然得山林風水,也重人工得山林風水,讓人工得與自然得諧調,院內的與院外的銜接,造成「天上人間」之境,使人產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曠神怡之感。 中國傳統建築的第四個特點,更加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一思想恰恰與現代人「回歸大自然」的慾望相吻合。可見,重山林風水的傳統思想必將在現代建築設計中得以發揚、發展,以創造優美的建築環境,實現大自然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