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什麼時候計劃經濟

中國什麼時候計劃經濟

發布時間:2022-09-11 19:39:30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計劃經濟的然後什麼時候結束還是沒有結束謝謝!

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在1956年開始,1992年時結束。
我國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的提出是十四屆五中全會。
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
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比較靈敏的優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
從黨的十四大起,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取向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成為自覺、主動的歷史進程。
按照十四大的部署,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把黨的十四大決定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基本原則系統化、具體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乾重大原則、方針和內容做出決定。
《決定》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微觀基礎到宏觀管理,從城市改革到農村發展,從經濟運行機制到科技教育體制,從經濟手段運用到法律制度建設,從生產、分配到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和領域,規劃了上世紀90年代的改革任務,構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
《決定》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勾畫了科學、系統的宏偉藍圖,成為全黨、全國人民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圖大業的行動綱領。
實現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變革,這是從我國的具體實際出發的,同時借鑒了國際市場經濟的成熟經驗,在市場運行機制和法律准則等方面與國際社會基本一致。到本世紀初,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已經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力量。
當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構建起來之後,市場化進程的重點則在於完善市場經濟秩序,或者說是市場經濟建設的「質量」方面。所以,黨的十六大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本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

Ⅱ 計劃經濟在我國什麼時候建立的

計劃經濟體制建立時間為1981年。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計劃經濟一般是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計劃經濟資源的分配,包括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由政府計劃決定。
計劃經濟什麼時候結束?
1992年時結束。我國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把黨的十四大決定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基本原則系統化、具體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乾重大原則、方針和內容做出決定。
拓展資料: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
1、特點不同。計劃經濟特點是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強調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的結合;以計劃管理為主,同時重視市場管理;在計劃管理上實行多種計劃類型;比較注重宏觀調控,綜合平衡。市場經濟特點是自主性、平等性、競爭性、開放性、有序性。
2、實質不同。計劃經濟的實質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市場經濟的實質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3、應用領域不同。市場經濟應用領域是社會科學,計劃經濟應用領域是社會科學、經濟生產。
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簡單地說,市場就是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市場上從事各種交易活動的當事人,稱為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以買者、賣者的身份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活動中不僅有買賣雙方的關系,還會有買方之間、賣方之間的關系。如果不考慮政府的作用,市場經濟體系中有兩個部門,一個是公眾(消費者),一個是企業(廠商)。兩個部門的相互關系,可以說明市場供求的一般原理。

Ⅲ 中國歷史.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分別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市場經濟源於1978年年改革開放,而計劃經濟開始於1949年到1978年。計劃經濟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資源的分配,包括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由政府計劃決定。
拓展資料:
1、 計劃經濟的弊端
①容易偏離實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②難以有效調節微觀經濟活動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容易產生生產與需求的脫節;
③未能合理調整經濟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容易造成動力不足、效率低下;
④特權階級和奴役階級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被動破壞成為工人的必然選擇,制約著企業的手腳,企業缺乏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⑤不利於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
⑥容易造成供需脫節,宏觀經濟比例嚴重失衡。
2、 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簡單地說,市場就是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市場上從事各種交易活動的當事人,稱為市場主體。市場主體以買者、賣者的身份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活動中不僅有買賣雙方的關系,還會有買方之間、賣方之間的關系。如果不考慮政府的作用,市場經濟體系中有兩個部門,一個是公眾(消費者),一個是企業(廠商)。兩個部門的相互關系,可以說明市場供求的一般原理。
3、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市場經濟又叫做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不論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即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這四個基本特徵是經濟規律的具體體現,是否遵循經濟規律,就體現在是否按照這四個基本特徵去辦事。

Ⅳ 我國計劃經濟從哪年到哪年

法律分析: 計劃經濟時期 建國初-199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_鄧小平的經濟方針改革)

計劃經濟是指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根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要求,由國家按照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的統一計劃來管理國民經濟的社會經濟制度。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徵。實行計劃經濟,必須從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和自然資源特點出發,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有計劃地安排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發展比例關系,合理地分布生產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搞好生產與需要之間的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以滿足國家建設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法律依據:《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一、改革是當前我國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二、改革是為了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三、增強企業活力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四、建立自覺運用價值規律的計劃體制,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五、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充分重視經濟杠桿的作用;六、實行政企職責分開,正確發揮政府機構管理經濟的職能;七、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認真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八、積極發展多種經濟形式,進一步擴大對外的和國內的經濟技術交流;九、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會主義經濟管理幹部的宏大隊伍;十、加強黨的領導,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

Ⅳ 中國實行計劃經濟是在什麼時期,1978年前嗎

時間:1949——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轉折改革開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確提出目標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內容: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版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權關系。
作用:完全政府行政手段調控經濟。

拓展資料:
計劃經濟(planned [command] economy planning economy)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
(1)公有制經濟在所有制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從所有制的結構來看,改革前中國的經濟體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徵十分明顯,完全符合傳統計劃經濟的共同標准。在我國的公有制經濟中,按照公有程不同,城市工業經濟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農村則主要以土地國家所有和農村集體所有制為主,但必須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指令性的農產品統購計劃和相應的生產計劃,並不具有完整的集體產權。(2)國家對經濟活動採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計劃經濟體制的一個主要標志是國家或中央政府成為經濟運行中的核心主體,而企業由於只執行既定的生產計劃成為政府的附屬物。國家主要通過一定階段的經濟發展計劃實施對經濟運行的調控和管理。通過組建專門的經濟計劃部門制定發展計劃,並對企業通過指標、計劃參數、實際評價等實行全面的控制,而企業的績效則完全表現在對計劃的完成和當局的偏好。高度計劃指令經濟要求對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細致的計劃,但由於信息問題,導致計劃多具有剛性而缺乏靈活性。(3)經濟決策權高度集中。國家不僅要負責宏觀方面的資源配置,甚至對微觀的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計劃,以實現資源在微觀主體間的配置。導致在國家和政府之外並不存在實際的微觀經濟主體。
(4)社會資源的計劃配置。計劃配置資源的一個核心機制在於行政命令手段替代價格機制。在中央計劃經濟體制下,市場通過價格機制對資源的配置作用被壓低到最小的范圍。在經濟運行的各個層面都充斥著政府的計劃和指令。資源流向的指令剛性導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資源都被按照政府意願配置,資源的利用結構極不合理。
(5)交易活動的非價格特徵。計劃體制下的交易活動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對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這導致在貨幣支付之外,人們開始尋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過牟取權力,搭便車等行為進行變相支付等行為也是導致計劃經濟效率低下的根源。
(6)分配方式上採取按勞分配。這種分配方式的核心在於,根據單個勞動者的貢獻大小決定其分配數額,按照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有勞動能力卻不勞動者不得的原則,在社會主義公民之間進行分配。但由於工業革命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生產行為更多得表現為一種合作的社會性生產和團隊生產過程,單個勞動者的邊際產出和貢獻率無法做出准確測量,這給按勞分配規則的執行帶來了困難。從前社會主義國家分配實踐來看,多數按勞分配實際都是一種平均主義的分配方法。這導致苦樂不均,勞動者積極性下降,搭便車行為普遍化。(7)經濟結構呈現明顯的城鄉分化和二元結構。由於計劃經濟體制出於戰略考慮採取趕超型發展戰略,對城市工業和重工業發展投入較大,但由於多數前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初期積累不足,經濟總量較小,並且屬於典型的傳統農業國家,因此都採取「抽農補工」的做法,試圖優先發展重工業。這種違背結構均衡的發展戰略,導致計劃經濟下的經濟結構呈現明顯的「核心——邊緣」結構。政府投資和資源配置等優先保證城市和重工業發展,造成城市對農村的擠壓,以及工業對農業的抑止。農村和農業發展明顯受到城市和工業發展的壓制,這一結構導致後期經濟增長中產業鏈條的斷裂,是造成後期改革最初發端於農村的根本原因。(8)對外封閉型經濟。社會主義政權的誕生由於處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高漲階段,兩大社會制度的沖突從計劃經濟體制產生之前就明顯存在。盡管新政權都表示希望與包括西方在內的國家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並提出過「自力更生為主,外援為輔」的指導方針,但由於國際冷戰格局的形成,多數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經濟體制本質上都是封閉型的。

Ⅵ 我國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是什麼時候

三大改造完成後,我國確立計劃經濟體制。
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主要就是學習前蘇聯而得的計劃經濟體制,即所謂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為了把蘇聯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1936年召開的第八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蘇聯新憲法。新憲法規定,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它的經濟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它的政治基礎是各級勞動者代表蘇維埃。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的確立,也標志著斯大林時期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以史實為依據進行思考,應怎樣正確評價斯大林時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
斯大林時期的經濟政治體制,在經濟方面的特點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否定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貨幣關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經濟;在政治方面的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黨政不分,缺少群眾監督。這種高度集中的體制是同蘇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基本適應的,在歷史上起過積極的作用。蘇聯在二三十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這種體制之下取得的。但是,這種體制有嚴重的缺點和弊端,後來越來越阻礙蘇聯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政治體制的改革。
隨著斯大林在蘇聯最高領袖地位的牢固確立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到30年代,對他的個人崇拜已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1936年至1939年間,蘇聯進行了大清洗運動,大批無辜的黨、政、軍優秀領導人和著名知識分子,以至普通幹部和群眾遭到了殘酷的鎮壓和迫害,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壞和踐踏。

Ⅶ 計劃經濟時期具體指什麼時間

計劃經濟時期具體指我國建國頭7年(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建國頭七年在我國基本形成的這種具有某些中國特點的計劃經濟體制,起過重要的積極作用。
首先,運用這種新的經濟體制有助於在短期內醫治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經濟惡性波動,以順利地渡過經濟困難時期。
其次,在經濟發展水平低,建設資金嚴重短缺,國力有限的條件下,運用這種行政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保證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重點建設上,奠定了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物質基礎。
拓展資料:
計劃經濟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資源的分配,包括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由政府計劃決定。
參考資料:計劃經濟_網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什麼時候計劃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1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3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9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3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2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
在越南買一包jo香煙多少錢 瀏覽:471
上海義大利人喜歡去哪裡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