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有哪些

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2 09:07:55

A. 中國經濟保持成長具體有哪些主要因素

在宏觀經濟學中,一國保持經濟成長的長期性因素有三個:就業人口的增長、資本積累的增長和技術進步。
下面分別討論這三個因素在中國的情況。
1、就業人口的增長:中國的勞動力即使在經過了30年的發展後,仍然有很多被束縛在土地上,形成了一種隱性失業,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隨著二、三產業的進一步擴張,這些隱性失業人口有可能轉化為就業人口,從而推動經濟增長。
2、資本積累的增長:中國是高儲蓄國家,國民儲蓄增長速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這個趨勢還會延續;同時外國資本流入的速度可能會有所減緩,但仍會維持正數,資本積累的增長意味者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經濟成長。
3、技術進步:雖然國內的原創技術進步不是很快,但是從外國引進的技術進步是非常快的,這是不發達國家的一個後發優勢,技術進步意味者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經濟成長。
上面討論的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長期因素,但是長期因素不會自動形成經濟增長,必須分析經濟增長的短期因素。中國在經過長達30年的經濟增長後,經濟增長模式已經由供給推動型轉變為需求推動型。而中國的國內需求長期落後於經濟增長,導致越來越依賴外部市場。在目前外部市場越來越收縮的情況下,如果中國不能根治國內需求不振的毛病,那麼長期的經濟增長將是一句空話。
以上是個提示性的大綱,可以據此展開分析。

B.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的是什麼

發展的主要動力依次是:內需、消費、投資、對外出口。另外從發展因素上看:優化經濟結構抓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是主線,提高經濟效益和增強科技創新驅動是主攻方向,保民生促和諧是重中之重。

依據:

1、經濟發展的財富增長體現在國民生產總值,費用與時間在流通、管理、服務等環節的分配與效率直接影響生產的質量與效率;因而,管理、服務與流通等環節越是精簡、廉潔和有效率,就越能促進經濟發展。

2、生產要素變化包括數量增加、結構變化、質量改善等,實現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

3、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既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還包括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內容。

(2)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由於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製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其它地區,而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C. 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因素有:
1. 是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2. 是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3. 是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產率也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1. 經濟增長:國民收入的增長其基礎是技術進步、制度變革和意識形態的調整。是指一國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總量的增加,即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
2. 經濟增長通常是指宏觀經濟增長,即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產品量和服務量的增加。
3. 實現較快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
(2)我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必要性在於:
第一,現在我國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逐步趕上並最終超過它們。
第二,我國人民現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質量比較差。只有實現經濟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較快地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國目前也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沒有較快的經濟增長也難以解決。
(3)我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可能性在於:
第一,資源條件比較有利。
第二,制度條件良好。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為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根本性條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
第三,國際條件有利。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的條件,為我國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加快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D. 經濟增長的因素有那些

經濟增長的因素有:

一、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二、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三、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產率也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三個因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大小,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階段,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階段,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或階段,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4)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有哪些擴展閱讀來源:

經濟增長的度量:

度量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度量經濟增長除了測算增長總量和總量增長率之外,還應計算人均佔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有三大要素,分別是投資、出口和消費。

經濟增長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統計數據。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總量對比往年的GDP總量,而得出經濟增長的百分比。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負數,即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往年減少,就叫做經濟衰退。

E. 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社會主義經濟增長的因素很多。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
(1)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2)科學技術進步
(3)勞動力數量的增長和素質的提高
影響經濟增長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1)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
(2)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
(3)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人口政策等。

F. 中國經濟增長的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社會主義經濟增長的因素很多。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 ( 1 )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 2 )科學技術進步 ( 3 )勞動力數量的增長和素質的提高 影響經濟增長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 1 )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 ( 2 )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 ( 3 )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人口政策等。還有就是就業率啊,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G. 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有:
一是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二是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三是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產率也對經濟增長直接作出貢獻。
三個因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大小,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階段,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階段,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或階段,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2.實現較快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
(2)我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必要性在於:
第一,現在我國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逐步趕上並最終超過它們。
第二,我國人民現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質量比較差。只有實現經濟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較快地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國目前也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失業、社會保障、環境污染等),沒有較快的經濟增長也難以解決。
(3)我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可能性在於:
第一,資源條件比較有利。(可以從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資金積累的潛力等多方面進行分析)
第二,制度條件良好。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為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根本性條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
第三,國際條件有利。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的條件,為我國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加快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H. 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制約經濟增長的因素:(1)資源約束。包括自然條件、勞動力素質、資本數額等方面。(2)技術約束。技術水平直接影響生產效率。(3)體制約束。體制規定了人們的勞動方式、勞動組織、物質和商品流通、收入分配等內容,規定了人們經濟行為的邊界。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調整利率政策 稅收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

I. 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2008年經濟增長形勢分析

由於CPI已連續5個月超過我國5%的通貨膨脹預警警界線,生產資料價格近期也在快速上漲,溫和結構性通脹已有向全局性通脹蔓延之勢,因此防止全局性通貨膨脹將成為2008年宏觀調控任務的重中之重。但是,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和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同時加快,經濟內生性增長十分強勁,2008年我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增長環境良好

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及世界對中國經濟長期看好預期是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和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的基礎和實力,反過來,這些盛會的召開又將大大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經過多年建設,我國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原材料、燃料與動力供應緊張狀況基本緩解。大型煤氣化工程、小火電關停與新裝機容量擴充、京滬高鐵興建在即等基礎建設蓬勃發展。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農村能源、交通、水利和生活環境也已得到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收入多年穩定增加、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會福利事業的推進極大地增強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信心。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良好內部環境,不僅有力保證了2008年經濟增長的穩定性,還將延續中國經濟增長的上升周期。

農業有望穩產增收

農業具有較強的周期性特徵。雖然中國2004—2006年連續4年糧食增產豐收,但由於國際市場糧食出現短缺失衡,致使2007年國內糧食供應偏緊。2008年這一狀況有望得到解決,因為從2007年世界糧食收成來看,國際糧農組織十分樂觀,預計將達到糧食產量的歷史最高水平。其次,我國政府支農力度逐年增加,特別是2007年種糧、生豬飼養等農業補貼發放到位都將提高農民農業生產積極性。此外,只要政策到位,農民根據市場自主調節生產的能力會進一步顯著增強。

投資仍將穩定增長

連續數年的經濟增長已為國家積累了大量財富,集中於政府部門的資金更多的是以投資建設的方式還富於民,2008年正逢政府換屆之年,穩定經濟增長是其首要工作職責,以建設投資為中心則又是大多數政府工作的常規之策,因此政府投資的內在動力十分強勁。不僅如此,2007年企業利潤大幅上升,企業從資本市場獲取資金的機會和條件增多,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同時,還會繼續加大國內投資。綜觀國內投資的各種因素,2008年投資熱度將會依舊不減。

消費邁向新台階

2007年我國居民消費在保持近幾年住房、汽車及旅遊火熱的基礎上,家庭吃、穿、用等日常消費出現較大增長。2007年消費旺盛的另一大特徵是在消費物價總體水平處於較大上漲時,消費者信心指數連創新高,這一特徵表明城鄉居民對未來個人收入與未來生活狀況等前景看好。分析2007年消費增長加快的原因,除居民收入增長之外,我們認為,2007年最低工資標准、低保、醫保、退休養老保險以及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大范圍貫徹落實才是我國消費狀況明顯改善的最重要原因。消除城鄉居民消費的障礙,消費活力才能得以釋放。因此,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對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看好,2008年我國消費還將邁向新台階,這一增長態勢將充分體現在家庭高檔消費品(如新型家電和數碼信息產品等)、教育、文化、醫療保健及家庭服務等日常消費服務上。

以上諸多因素表明,2008年中國經濟的內在增長動力依然十分強勁,但其背後也存在著一些抑制經濟增長的因素。首先,國際國內資源品價格起伏不定。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編制的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指數顯示,在農產品、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下,除個別品種外,1—11月份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呈現普漲現象,價格總水平漲幅較大。1—11月現貨、期貨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上升12.21%、12.24%。與此同時,國內初級品、資源品和原材料價格上升加快,10—11月份國內鋼材、水泥價格開始攀升,石油、化工產品價格漲幅明顯。此不但加大了企業生產成本,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影響,並且也提高了城鄉居民日常生活支出與消費,為明年的經濟總體走勢增加了不確定性。其次,我國經濟中長期結構性矛盾沒有解決。一是內需不足,2007年我國貿易出口仍是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盡管政府採取了取消和降低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等各項調控政策,但出口增長勢頭依然旺盛;二是消費不足,投資多年來一直是拉動經濟的主力軍,而且投資結構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的雙高行業投資增速高於平均增速;三是資源消耗與環境承受壓力過大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針對經濟發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國家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財政部2007年12月21日宣布,我國將從2008年1月1日起進一步調整進出口關稅,總水平保持9.8%不變,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2%,工業品平均稅率為8.9%。但2008年將繼續以暫定稅率的方式對煤炭、原油、金屬礦砂等產品徵收出口關稅,並將對木漿、焦炭、鐵合金、鋼坯、部分鋼材等生產能耗高、對環境影響大的產品開征或提高出口關稅。政府希望通過加大出口政策調整力度和執行力度,減小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壓力,同時也減小經濟對出口的依存度。經濟政策的調整不僅體現在出口政策上,資源品價格的定價機制、土地與環境保護的力度都會加強,經濟政策的綜合作用經過一段時期的傳導,影響可能會在2008年集中顯現出來,近期出口增速回落的跡象表明經濟政策已在發揮潛在的作用。各項經濟政策的共同作用將會大大降低依賴資源品生產、製造和加工企業的利潤,一些缺乏技術競爭力的企業將被迫退出市場。此外,為防止全局性通貨膨脹,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緊縮性貨幣政策,調控頻率與調控力度前所未有,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從3月18日第一次調整的6.39%上升到年底第六次調整的7.47%。利率的提高,將減少部分過熱的投資。

因此,綜合分析影響我國經濟運行的各類因素,預計2008年我國經濟仍將高位運行,但速度會有所放緩,從2007年態勢小幅回落1—1.5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1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7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1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0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
在越南買一包jo香煙多少錢 瀏覽:471
上海義大利人喜歡去哪裡 瀏覽:327
英國大學均分56可以申請什麼大學 瀏覽:31
去印尼打工能帶多少葯 瀏覽:12
印尼98排華事件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90
泛伊朗人是什麼意思 瀏覽:489
英國空置稅什麼時候開始征 瀏覽:438
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合適 瀏覽:987
出口印尼中華多少錢一條 瀏覽:125
為什麼義大利登山靴出名 瀏覽:392
中國移動Edge什麼意思 瀏覽:182
義大利什麼車銷量好 瀏覽:175
美國用什麼導彈炸死伊朗將軍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