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國人要種桉樹
好處:樹葉含芳香油,有殺菌驅蚊作用,可提煉香油,還是療養區、住宅區、醫院和公共綠地的良好綠化樹種。嫩枝和樹皮中含有單寧,可以提煉栲膠;樹皮和木材還可用來造紙漿。桉樹花期長,流蜜量大,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所以,桉樹對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壞處:但是它大量吸收水份,會造成水源枯竭;生長迅速,養份吸收太快,會造成土地養份貧疾,其它植物無法生長。因此有桉樹大量生長的地方,其它樹種將幾乎沒有。桉樹同時可以殺菌驅蚊,於是沒有以蚊為食的昆蟲,就沒有以昆蟲為食的鳥類。
所以桉樹種植一定要清楚衡量,慎重對待。
㈡ 為什麼要種桉樹
桉樹是一種醫葯、化工經濟價值很高的樹種,在雲南以及兩廣的山區栽培很廣泛,桉樹主要是砍采其枝葉作為提煉桉樹油的原料,由蒸餾生產桉樹油的廠家每年分數次收購期專門派人走村串戶來收購。
(在雲南大理、楚雄等地,根據季節和樹種品質,鮮桉樹枝葉的收購價可達每百斤25-40元不等)
————————*————————*————————*————————
桉樹葉和幼嫩枝(優良品種桉油含量可達1%)可通過蒸餾得到桉樹油,廣泛用作醫葯用油(主要含按葉醇cineole)、工業用油(主含胡椒酮piperitone和水芹烯phellandrene)和香料。
————————*————————*————————*————————
我們最常見的外用葯「風油精」「白花油」「萬花油」都是以桉油為主要原料。
——每當聞到按樹葉的氣味就會想到這幾種外用葯。
㈢ 都說桉樹是「亡國樹」,但為什麼我國依然有許多地區廣泛種植呢
桉樹不僅指一種樹,反而是所有桉樹類型的通稱,其大概有808個類型及其137個變異或亞種,在其中有100多種多樣具有關鍵的經濟發展主要用途。
一是對土壤環境的危害。根據很多的觀查可以發覺,規模性種植速生桉,桉樹發展得生機盎然,但土壤有機質卻降低了。土壤有機質的下滑也連累到周邊的綠色植物,造成別的綠色植物無法生存,危害本地綠色生態。
針對土壤有機質降低這一點,實際上,許多人工種植的用材林都是會造成土壤侵蝕、肥效降低等問題,這並不是桉樹特有的「超能力」。除此之外,專家Liani還發覺,桉樹在迅速生長期以往之後,會把吸取的微量元素退還給土壤層。
對於化感作用,則一般指「異株克生」,好像大家常說的「五行相生相剋」,既會對一些植物生長導致抑止,也會跟另一些綠色植物具有相輔相成的功效,這也是大自然的常規狀況。現如今,許多地區都是在提倡恰當種植桉樹林,對人會植樹造林開展幫助和監管,勤奮搞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兩者之間的平衡。
㈣ 種植桉樹危害那麼大為什麼還種呢
雖然種植桉樹是破壞環境的,但是可以賺錢啊,而且是毫不費力的賺錢。種植桉樹的利潤,高達1600元/畝。每畝桉樹每年生長量可達到2噸左右,隨著紙張價格的上漲,現在作為原材料的桉樹的價格已經達到800元每噸,那每畝地可以產生1600元的收入。而農民只要種上桉樹苗就可以,不用投入任何成本和勞動,經濟效益還是非常可觀的。
加之廣西這邊有非常多的山地,不適合種農作物,所以只要在山上種上樹苗就可以賺錢,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明知道種植桉樹有害,還要去種植桉樹的原因了。
總結下來,就是利益的趨勢。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但是目前政府已經意識到桉樹的危害了,也出台了相應政策限制桉樹的種植。
桉樹形態特徵
密蔭大喬木,高20米;樹皮宿存,深褐色,厚2厘米,稍軟松,有不規則斜裂溝;嫩枝有棱。
幼態葉對生,葉片厚革質,卵形,長11厘米,寬達7厘米,有柄;成熟葉卵狀披針形,厚革質,不等側,長8-17厘米,寬3-7厘米,側脈多而明顯,以80度開角緩斜走向邊緣,兩面均有腺點,邊脈離邊緣1-1.5毫米;葉柄長1.5-2.5厘米。
傘形花序粗大,有花4-8朵,總梗壓扁,長2.5厘米以內;花梗短、長不過4毫米,有時較長,粗而扁平;花蕾長1.4 -2厘米,寬7-10毫米;蒴管半球形或倒圓錐形,長7-9毫米,寬6-8毫米;帽狀體約與萼管同長,先端收縮成喙;雄蕊長1-1.2厘米,花葯橢圓形,縱裂。
蒴果卵狀壺形,長1-1.5厘米,上半部略收縮,蒴口稍擴大,果瓣3-4,深藏於萼管內。花期4-9月。
㈤ 都說桉樹危害大,為什麼還有商家大規模種植
桉樹沒什麼危害呀,桉樹經濟效益挺高的,所以種植的多。桉樹作為外來物種在理論上會損害土著物種的多樣性,但是如果說桉樹直接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那麼不知道意圖是什麼。桉樹是中國有效的天然木漿和壓榨/切片紙的重要原料,直接減少了其他地區對森林木材的需求。
過度妖魔化桉樹可能是不合理的。廣東種植的大量桉樹主要是中國農村的勞動力,因此有許多農民上班,種植後,它已成為具有許多特色桉樹的農民的最愛作物。不能許多人將這個問題視為桉樹本身,實際上桉樹只是受害者。
㈥ 為什麼桉樹在我國南方丘陵,山地被廣泛引種
因為桉樹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我國對桉樹的大規模引種有一個大背景。很早以前,桉屬樹種的林學特性和經濟性狀就引起了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林學科技人員關注和引種栽培。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經召開了多次國際或地區性的桉樹專題會議,專門討論了桉樹的發展和利用問題。這些會議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世界各國桉樹引種栽培的發展。
我國的桉樹引種始於1890年,至20世紀40年代,我國引種了桉樹的地區有:香港,澳門,廣西,雲南,四川,廣東,海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這期間我國引進的桉樹主要是零星栽培做庭院觀賞和道路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