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為什麼幫助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在汶川地震時向中國捐出了他們國家所儲備的全部帳篷鋼鐵般的兄弟情誼,這是中巴幾十年來的傳統
中國與巴基斯坦建交於1951年5月21日。不過兩國的特殊友好關系,則始於1955年萬隆會議。在那次會議上,周總理會晤了巴基斯坦總理阿里,隨後於次年訪問巴基斯坦,從此奠定了中巴實質上的同盟關系。當年我國領導人是出於怎樣的綜合考慮,而全力推動中巴友誼,已經無從考證了,或許若干年後,相關資料解密後,我們能從中看出端倪。而現在我們只有推測了.
經歷過一系列與印度的戰爭,巴基斯坦明白只有中國才是最可靠最可信賴的盟友。由於兩國地理位置接壤,又有印度這個共同話題,因此巴基斯坦認為中國簡直是一個"天然的盟友"。那意思就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如果不做盟友就是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那麼巴基斯坦為什麼不與西方結盟呢?這就要從巴基斯坦的國際戰略地位說起。目前的世界,是一超多強的世界。一超就是美國了,諸強包括俄羅斯、歐盟和中國,另外還有些次強,有潛力成長為一方諸侯,譬如印度。由於地緣政治的因素,雖然印度目前在綜合實力上還無法和中國等諸強抗衡,但是作為牽制中國的砝碼,作用還是很重的。自然,為了應對中國的崛起,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以及俄羅斯,都願意和印度保持比較友好的關系。同理,為了牽制印度坐大,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強,都願意和巴基斯坦保持比較友好的關系。用一句比較形象的話來概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國際地位,那就是:印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制衡中國的砝碼;巴基斯坦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是制衡印度的砝碼。兩相比較,西方各國與俄羅斯,自然會把印度擺在優先位置,因為,制衡中國畢竟比制衡印度要重要得多,也急迫得多!而對於中國而言,情勢自然不同了。
讓我們為了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偉大友誼乾杯!雖然目前我們比巴基斯坦富裕些,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感謝巴基斯坦在國際上對中國的支持!巴基斯坦兄弟對中國非常友好和尊重,我們也應該拿出大國的風范來,尊重和善待巴基斯坦朋友。我們不要看了聯合演習時巴基斯坦同行沒有配備手提電腦,就發張片片說人家怎麼羨慕我們。這是怎樣一種膚淺的心態!驕傲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褒義的,是自豪的意思;另一種是貶義的,是自大的意思。當西方人居高臨下地看待我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覺得郁悶甚至憤怒?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學西方人那樣對待我們的朋友巴基斯坦呢?對待印度也存在這個問題。難道印度就沒有一點比我們強,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提到印度,不是挖苦就是打擊,甚至有些人故意歪曲或者偽造印度人的言論,並以此為借口,繼續挖苦打擊印度人。當然,如果我們偶爾閑談,開個玩笑不要緊,但是如果這種態度成為我們一貫的作風,那麼就會有大問題了。須知驕兵必敗!歷史上這種慘痛的教訓比比皆是
『貳』 印度聲稱要斷巴鐵水源,中國這個舉動是怎麼為巴鐵解圍的
說起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兩個鄰國之間的小矛盾一直都沒有消停過。而中國對於這兩個國家的幫助都沒有停止過,只不過相對印度來說中國對巴基斯坦更多。今天要講的就是中國一個無心的舉動卻在印度要切斷巴基斯坦的水源這件事中幫了大忙。
就這樣中國原本只是幫巴基斯坦建立水電站,沒想到卻在印度要切斷巴基斯坦水源的問題上幫了大忙。不得不說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就像兩個小孩一樣,誰都不認輸!
『叄』 揭秘印巴戰爭中國怎麼幫巴基斯坦的
當年,主要是美國在支持巴基斯坦,但是在第2次印巴戰爭期間,美國出於自己的利益,停止了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和軍事幫助。
巴基斯坦的軍力,人口和經濟只有印度幾分之一,失去了美國武器和經濟援助很難對抗印軍。正在來自我國的大批殲6戰機和59式坦克,還有56式沖鋒槍,讓巴鐵在印巴戰爭當中頂住了印軍。
在我國幫助下,巴基斯坦具備了生產現代化坦克,大炮,戰機和導彈的能力,極大提高了自己的國防工業和軍事實力。現在巴基斯坦海陸空三軍都有很多中國武器,戰機,火箭炮,軍艦和潛艇都有。
『肆』 中國對巴基斯坦做過什麼事
巴基斯坦與中國是全天候的好朋友,中巴之間的軍事密切程度超乎外人想像。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在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戰爭中都是堅定的支持巴基斯坦的。
1965年5月,巴基斯坦與印度在巴印邊界庫奇蘭恩地段發生爭端並導致武裝沖突,接著巴軍在克什米爾發動大規模進攻,直攻到克什米爾首府斯利拉加附近,戰局對巴有利。但不久印度從側翼進擊,軍隊直搗巴基斯坦的拉合爾,截斷了巴軍後路。巴軍從克什米爾敗退,集中全力守御拉合爾。一時間戰事甚為激烈。
自解決中巴邊界問題和1964年巴總統阿尤布·汗訪華後,中巴關系較為友好。在這次巴印沖突中,中國政府於5月初發表聲明,指責印度的擴張主義,支持巴基斯坦的抵抗戰爭,在外交上給巴以支持。但巴軍在拉合爾的抵抗極為困難,軍火與物資供給也很緊張。於是他們向我國求援。當時的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羅查三天五天來到外交部,並要求直接見周恩來總理。他除通報戰爭情況外,還轉送巴總統的信件或口頭要求,請中國給予種種援助。
在保衛拉合爾的戰斗中,巴坦克部隊在大炮和步兵之前向印軍沖鋒,結果損失嚴重,亟須坦克補充。巴坦克司令來到中國,並在羅查大使陪同下面見周恩來總理,要求中國支援坦克若干輛。當天下午,總理就命我乘專機陪同他們去我國某坦克製造基地參觀考察。巴坦克司令見到我們的新制坦克後,親自駕駛著開了一圈。他跳出車艙後,豎起了大拇指:「這種坦克好,我們就要它。」第二天返回北京,我向周總理作了匯報,總理向有關部門查問後,始知此種坦克存數不多,但總理還是命令從現役部隊使用的坦克中撥出一部分支援巴基斯坦。此事使巴軍及阿尤布總統萬分感激。
正當第二次巴印戰爭處在關鍵時期之際,巴總統一再要求中國方面出兵進行支援,使印度處於兩面夾攻之下。
考慮到中錫邊界以南為中印及東巴最近交接處,中國決定在此地區給印度以打擊,以支持巴基斯坦!在此之前,先給印度政府下一個「最後通牒」式的照會:「限印度於三日內拆除它在中國錫金邊界一側和跨中錫邊界線上的所有侵略工事,並立即停止在中印邊界和中錫邊界的一切入侵活動,保證今後不再越境騷擾,否則,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必須由印度政府承擔全部責任。」
自然,我們除提出最後通牒式照會外,更多的是軍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兩面夾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錫邊界上的一切工事。這是我國政府危機處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
在中國的直接影響下,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1971年又發生了印度出兵侵略東巴基斯坦問題。東巴基斯坦【孟加拉邦】的居民多半是印度教徒。1947年英國人讓印、巴獨立時,把孟加拉邦一分為二,東孟加拉歸巴基斯坦,西孟加拉屬印度。巴基斯坦是伊斯蘭國家,因為政治上、軍事上的不平等,引起東巴基斯坦人的不滿。1970年東巴基斯坦的穆吉布·拉赫曼堅持東巴基斯坦自治獨立。於是,印度從西孟加拉邦出兵,在蘇聯的支持下進攻東巴。巴基斯坦在印度強大兵力面前,無力保衛東巴,於是求救於中國。
這時,中國正處於「文革」的混亂中。西藏同內地一樣政治局勢不穩定,西藏軍區司令員也被揪斗。但是由於印度的入侵,我們就不能不管了。鑒於當時我國的情況,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只有在政治、外交上給以支持,譴責並聲討印度對巴的侵略行動。我們在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些飛機、常規武器。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發展到東巴被佔領,印軍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鎮拉合爾,即將突破巴軍防禦的情況下,我國政府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則中國政府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力。正是這道聲明迫使印度政府放棄了以武力徹底解決印巴問題的想法,挽救了盟友巴基斯坦。
這就是我們對巴基斯坦所做的事,真是因為如此,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們在國際社會最真實的朋友,因此我們稱巴基斯坦為「巴鐵」。
『伍』 巴遭受毀滅性洪水,各國對其作出了怎樣的援助
從今年夏季以來,巴基斯坦發生的嚴重洪澇災害,截止目前已造成數千人死亡。洪澇災害時刻牽動著世界人們的心。巴基斯坦本身是一個經濟情況比較落後的國家,這一次在經歷這樣嚴重的洪澇災害,對於國家而言,危害不計其數。
此次巴基斯坦的災情特別嚴重。預計就有100多萬民眾在洪災中失去家園,因此急需人道主義援助。
美國也宣布援助3000萬美元支援巴基斯擔受災群眾,巴基斯擔總理率先感謝中國。
我想說的是,正所謂患難見真情,由此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作為全天候的戰略合作夥伴,兩國攜手互助,一方有難,一方慷慨解囊。
『陸』 中國當年如何救了巴基斯坦
中國救了巴基斯坦,是在第三次克什米爾戰爭中,巴基斯坦在國際上空前孤立,中國仗義出身,而且提供大量援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的。
『柒』 中國以前幫助過巴基斯擔嗎怎麼幫的
中國以前幫助過巴基斯擔,具體如下:
1、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巴,雙方簽署「中巴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宣布發展更加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同月,胡錦濤主席在雅加達出席亞非峰會期間會見穆沙拉夫總統。
7月,胡主席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會見巴總理阿齊茲。
9月,胡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60周年峰會期間再次會見穆沙拉夫總統。
10月8日,巴北部地區發生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中國政府迅速派出救援隊和醫療隊,提供2050萬美元物資和現匯援助,並宣布提供3億美元優惠出口買方信貸用於巴災區重建。
2、巴是中國開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的重點海外市場。截至2015年11月,中國在巴方直接投資金額約39.3億美元。巴來華實際投資1.1億美元。
中國和巴基斯坦文化、科技與教育等方面的雙邊交往與合作:
1、中巴文化交流
中國和巴基斯坦一直友好相處,保持著密切的文化往來。建交後,兩國即互派文化團組訪問和舉辦展覽。
1965年3月,中巴兩國政府代表在拉瓦爾品第簽訂了文化協定,並於該年第一次簽署了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
2006年胡錦濤主席訪巴時,中巴簽署了2007-2009年文化交流執行計劃。迄今共簽署了11個執行計劃。
2、中巴科技合作
我國與巴基斯坦的科技交往始於60年代。多年來,中巴科技合作順利並富有成效。隨著兩國友好關系的持續發展,中巴科技合作也不斷走向深入。
從較為分散的單項交流發展到科技聯委會等規模性的政府間科技合作。自1976年中巴科技合作協定簽訂以來,兩國政府已舉行了15次會議,雙方共簽訂了417個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
『捌』 巴鐵遭遇重大洪災,中國緊急出手支援,其他國家有何援助措施
根據媒體的報道來看,因受到連日來的較強降雨的影響,巴基斯坦多次爆發了洪災,不僅大量的基建、道路、農田和工廠被沖毀,還導致至少上千人死亡,超過三千萬人受災,都處於無家可歸的狀態,整個地區都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同時洪災還導致巴基斯坦出現了糧食短缺的問題,可謂是陷入了重大危機。正在巴基斯坦為此一籌莫展之際,中方率先為巴基斯坦送去了三千頂應急帳篷,讓當地的居民們能有一個棲息之所,除此之外還送去了2.5萬頂帳篷、5萬條毛毯和5萬張防水布等當地急需的物資,另外還承諾會向巴方提供三十萬美元的現金援助。
『玖』 印巴戰爭中中國怎樣幫助巴基斯坦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戰以後,美國第一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為了拉攏當時投報在前蘇聯懷里的印度,美國軍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采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斗機,徹底把巴基斯坦擊敗,取得了制空權。此時巴基斯坦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孤兒」,巴國一個政府資深人士對總統說:「我們已經被世界所拋棄」。
此時對於印度來說簡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東巴最終被迫獨立,眼看印度吞並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可能,巴國有限的抵抗力量從空戰開始就被印度打垮了。
但是就在印度做著「分裂東巴,收復巴國」美夢之際,一個貧窮但是很大的國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就此開始與中國增加密切交往。從以往的「美國西方溝通平台」轉換為中國一個友好國家,獲得了中國製造的「殲6、7」戰斗機,特別是殲7戰斗機進入巴基斯坦以後。使得猖狂的印度空軍接連遭受了重大損失。
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為「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為「空中哨兵」。而此時並巴國內部開始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動,新政府上台,就改變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
巴國政治家的座右銘:任何時候如果相信了美國等於選擇了被拋棄。在巴國分析中,中國對比西方對於巴國最大的優越性是「中國是中共領導的國家」,是一個傳襲制度的國家,可以穩固堅持至少50-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不同於美國幾乎更換一個總統就會出現新的衡量朋友的標准。這對於巴基斯坦恰恰太重要了。
另外印巴戰爭期間,由於巴基斯坦方面的戰術失誤導致巴國的坦克部隊受到重創,當時的巴國總理到中國向周總理求助,周總理的決定是盡一切力量援助巴國,隨後,中國的坦克開進了巴國,由於數量不足乃至於裝備到一線部隊的坦克的一部分都援助到了巴國,但是隨之到來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國也無力顧及巴國的戰事……最終導致東巴北阿三分裂獨立成為了第三個國家也就是後來的孟加拉國……
這只是中國對於印巴戰爭的立場與援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用於中巴關系應該是最恰當不過了,隨後的巴國對於中國援助的感恩之舉估計樓主也應該月有所聞了吧。。。
美國帶頭制裁中國巴國和古巴的反對票,搭橋中美的外交,台獨最囂張的年代中國面對西方武器制裁有海無軍,巴國暗地買法國潛艇偷運中國以供中國研究製造潛艇(好像是宋級潛艇的2種型號,後來美國公開此事法國拒不承認巴國也不吭聲),近年來的不用提了汶川地震,巴國捐了戰備儲蓄的帳篷,乃至於數量上精確到個位數,這是一個同樣是多地震國家給予我們的援助。。國家主席訪問巴國,巴國印流星紅旗歡迎,葉門事件,巴艦隊的鏗鏘誓言:「只要中國留學生不到,我們的軍艦就不離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針對與他國外交頒布的法律罪行「破壞中巴友誼罪」這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中國的兄弟……
『拾』 南亞大地震時中國是怎麼幫的巴基斯坦的
1、為表達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誼以及對災區人民的慰問,中國政府決定向巴基斯坦政府提供包括現匯和物資在內的620萬美元緊急人道主義救災援助並向巴受災地區派遣搜救隊。
2、商務部已啟動對外人道主義緊急救援機制,會同外交部和總參謀部立即展開緊急救援工作。第一批援助物資已於10月9日中午12點啟運,預計可在北京時間下午5點運抵伊斯蘭堡。
3、10月9日中午中國援助巴基斯坦的第一批救災物資隨中國國際救援隊包機運往巴基斯坦之後,中國政府和軍隊有關機構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連夜工作,多方組織貨源,調集飛機,力爭將其餘救災物資盡早交付巴方,第二批救災物資今天下午在首都機場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