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凡外國國籍的中國人統稱什麼
華人
《辭海》的注釋是:「中國人的簡稱。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外國公民。」根據這一概念本人理解為華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長期僑居國外;二是必須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為華人。因此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可能有這樣兩種情況:一種是仍然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僑;另一種是已經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人。如加入了美國國籍的中國人就稱為美籍華人。那種「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都是華人」的說法是錯誤的,沒有把華僑與華人區別開來。
❷ 一個中國人申請了美國國籍就叫華裔嗎
不是,到了美國,留學,居住,工作,就可以稱的上是華裔了。前幾天的新聞沒有看嗎:華裔留學生在美寶馬車內遭槍殺……,這個留學生沒有美國國籍,沒有綠卡,只有留學簽證,但也被稱為「華裔」。
擁有美國國籍的中國血統人,稱為華人,擁有美國綠卡的中國公民,稱為華僑,在美國都叫華裔。
❸ 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明星有哪些
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明星有以下這些:
張鐵林:英國國籍
陳凱歌,陳紅:美國國籍
胡兵:泰國國籍
徐帆,馮小剛:加拿大國籍
李連傑:美國國籍
韋唯:德國國籍
斯琴高娃:瑞士國籍
許晴:日本國籍
寧靜 美國
斯琴高娃:瑞士
郎平 美國人了
韋 維:德國
王 姬:美國
沈小岑:澳大利亞
蔣大為:加拿大
蘇 瑾:紐西蘭
李連傑:美國
李敏(李納、孔冬梅)的女兒也是美國人
顧長衛,蔣雯麗: 美國
胡兵 泰國護照
女足門將鏗鏘玫瑰高紅也是北美人了
❹ 加入了別的國籍的中國人叫什麼
某籍華人……(某是加入那國家簡稱……)
❺ 有哪些中國明星加入了外國國籍
1、李連傑
李連傑(Jet Li),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市,華語影視男演員、導演、製作人 、武術運動員、商人。1971年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從而開始武術運動員的生涯,2009年6月,加入新加坡國籍。
2、吳亦凡
吳亦凡(Kris),1990年11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華語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2007年,吳亦凡加入了韓國SM娛樂公司。2012年作為EXO組合成員正式出道;吳亦凡小時候父母離異,後隨母親生活,10歲移民加拿大溫哥華,並加入加拿大國籍。
3、張鐵林
張鐵林,1957年6月15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視電影演員、書法家,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87年張鐵林赴英留學,期間因為工作關系結識了英國的波蘭裔電影人妻子結婚一年,在1997年加入英國國籍。
4、劉亦菲
劉亦菲,1987年8月25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班。200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金粉世家》,從而踏入演藝圈。
1997年,劉亦菲從鄱陽街小學退學,隨母親遠赴美國讀書。因念書關系及待在美國時間較長,故劉亦菲母親將其國籍改為美國。
5、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1950年1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瑞士籍華裔女演員 。1979年,主演戰爭片《歸心似箭》而正式出道,1986年,斯琴高娃與瑞士籍華人音樂家陳亮聲相識,年底舉行了婚禮,她和孫丹到了瑞士,並加入了瑞士國籍。
❻ 華人、華僑、華裔分別是什麼意思
華人、華裔、華僑的區別:華人是指國籍是外國的,但其實是中國人,在另一種角度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統稱。華裔是有中國血統,但是國籍不是中國的人 。華僑是有中國國籍,但居住在外國或在國外長期生活的人 。
拓展資料:
華人(即「中華人」的簡稱,是指已經加入或者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 「華」是中國的古稱,中國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鄉的人稱為「僑人」和「僑士」,外籍「華人」之稱謂從「華僑」演變而來。
中國人民移居國外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唐宋以前,移居國外的中華人,沒有固定的稱謂。唐宋以後,由於經濟文化的發展交流、對外貿易的擴大、交通的發達,移居國外的人數急劇增多,他們多被居住國的人民稱為「唐人」。明清時期,也有的稱為「華人」,「中華人」、「粵閩人」等。
華人大部分能說漢語,在東亞地區,受到漢人主導的國家之中的華人(或中國人)普遍能說漢語(包括漢語方言),也能閱讀漢語。在亞洲以外,除第一代華人移民外,大部分第二、三代的華人(包含混血華人)都甚少能閱讀漢語,或只會說漢語口語而不會閱讀,甚至完全不懂漢語,只能以該地區的語言作溝通。
華僑是在國外定居的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不包括出國旅行、訪問人員,政府派往他國協助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以及國家派駐外國的公務人員和在國外學習的留學生。
對於具有中國血統,但已經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人,也不能視為華僑。華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國公民應有的權利,並履行相應的義務。中國憲法明文規定,保護華僑在國外的正當權利和利益是中國政府的職責。
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華」與「僑」,就其中一詞的含義來說是明確的。「華」是中國的古稱,「僑」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國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鄉的人稱為「僑人」和「僑士」。隨著移居國外人數的激增,「華」「僑」二字就被聯系在一起,用來稱呼在國外寄居、客居的華人。
華裔近代是指有中國血統的華僑在僑居國所生並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古代指中原地區。也指華夏族的後裔。華夏族為漢族的前身。
現代華裔是指定居在國外的華人已經取得中國以外的國籍者(也稱為x籍華人)和在國外出生,根據出生國的法律而擁有外國國籍者.也就是說從法律上說他們已經不是中國公民。但是從血統上說他們是華人的後代(後裔).有時候,華僑和華裔統稱為海外華人.
❼ 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叫什麼
統一稱為「中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七條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並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1、中國人的近親屬;2、定居在中國的;3、有其它正當理由。這看來,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並不難,但事實相反,外國人獲得中國國籍是非常難的。根據國務院2003年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 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中國直接投資、連續三年投資情況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二)在中國擔任副總經理、副廠長等職務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級職稱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連續任職滿四年、四年內在中國居留累計不少於三年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三)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
(四)本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指人員的配偶及其未滿18周歲的未婚子女;
(五)中國公民或者在中國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配偶,婚姻關系存續滿五年、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五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九個月且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六)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七)在境外無直系親屬,投靠境內直系親屬,且年滿60周歲、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五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九個月並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❽ 華人是指取得美國國籍的中國人
華人是指取得美國國籍的中國人。
華人(Ethnic Chinese)即「華夏人」的簡稱,是對屬於中華民族的人的泛稱,亦稱「唐人」。從民族角度而言,漢族都是華人,其他世居在中國並認同中華文化的少數民族也是華人。
華人是一個文化概念,包括中國人和已經取得所在國國籍的祖籍中國的外國公民,以及華人後代。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華人、華族、夏人、夏族,通稱為諸華、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與「裔」作為四方。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人」一詞最初指漢族,但隨著華夏文明擴展到全國各地,「華人」的概念漸由當初單指華夏族(漢朝以後該族又稱為漢族),擴展到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周邊少數民族身上。並成為了全體中華民族之人的代稱,其下包括了「中國人」以及海外「華僑」。
通俗而言:華人=13億中國大陸同胞+2300萬中國台灣同胞+700萬中國香港同胞+50萬中國澳門同胞+5000萬海外華人同胞。
❾ 我從中國生,在中國長但是國籍是外國,應該叫什麼
外籍華人,是指已加入外國國籍的原中國公民及其外國籍後裔;中國公民的外國籍後裔。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一)「定居」是指中國公民已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兩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二)中國公民雖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視為華僑。(三)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包括公派和自費)在外學習期間,或因公務出國(包括外派勞務人員)在外工作期間,均不視為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