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劇種有哪些

中國古代劇種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4 19:31:25

❶ 在中國歷史上,戲曲的五大劇種指的是哪些呢

中國戲曲的五大劇種指的是: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但我國各個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有三百六十多種,而這也是不完全統計,五大劇種則屬於較為流行的戲曲之列。除五大劇種之外,較為流行的戲曲還有:崑曲、川劇、秦腔、湘劇、粵劇、花鼓戲、皮影戲等。

黃梅戲的發源地在安徽安慶地區,其唱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該戲曲的語言為安慶方言。黃梅戲的傳統劇目為:《天仙配》等。評劇形成於清末民初,流傳於中國北方,其經典劇目有:《楊三姐告狀》等。豫劇發源於河南開封,是河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豫劇又曾被名為“河南梆子”,而豫劇就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豫劇的傳統劇目有:《花木蘭》等。

❷ 中國八大戲曲劇種有哪些

中國八大戲曲劇種有:

1、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又稱京戲、國劇、皮黃,它是中國戲曲劇種之首。

2、豫劇: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發展起來的,因建國後河南簡稱「豫」,所以將其稱為豫劇。

3、越劇: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又稱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

4、黃梅戲: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它也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發源於湖北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一帶。

5、評劇:評劇曾為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全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除京劇外,中國評劇院是全國唯一一個帶國字頭的地方戲曲劇院。

6、崑曲:崑曲是中國戲曲之母,它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

7、粵劇: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

8、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

❸ 中國古代的戲劇有哪些

《竇娥冤》、《魯齋郎》、《蝴蝶夢》《拜月亭》《調風月》,《牡丹亭》《西廂記諸宮調》《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元代的另一種戲劇形式——南戲,也是戲劇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古代戲劇成熟較早的一支,是從宋雜劇、金院本到元雜劇,另有一個成熟稍遲的分支,是在東南沿海地區流行的南戲。其最早產生於浙江溫州(舊名永嘉),故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或「永嘉戲曲」。
南戲的體裁方面與雜劇有很大不同,歸結為一點來說,就是它在各方面都要比雜劇來得自由。它的曲調配合,雖有一定的慣例,卻沒有嚴密的宮調組織,可以根據劇情需要作較為自由的選擇;它的劇本結構,也不像雜劇那樣因為受音樂限制而形成「四本一楔子」的固定模式,而是以人物的上下場的界線分場,可長可短,大都比雜劇來得長;它也不像雜劇那樣每本戲規定只能由一個角色主唱,而是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接唱、同唱、多人合唱等各種形式,能把曲、白、科有機地結合起來。

❹ 中國古代戲劇分為哪幾大派劇

主要戲曲種類有——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一般均表述依次為:京劇(有「國劇」之稱 )、越劇(有「中國第二大劇種」、「第二國劇」之稱 )、黃梅戲、評劇、豫劇。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

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

二是劃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

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

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

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

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4)中國古代劇種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戲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會的歌舞中已經萌芽了。但它發育成長的過程卻很長,經過漢、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形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形成的。廟會和瓦舍勾欄對戲曲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

在原始社會里,人們過節日,往往以歌舞祀神,同時也娛樂自己。當時的節日,有紀念戰爭勝利的,有慶祝豐收的,有驅鬼除疫的,有祭祀祖先的,還有專為男女求愛的,等等。

農村歌舞從原始社會直到12世紀的北宋,在藝術上雖然也有很大的發展,但始終沒有進一步形成為較完整的戲劇形式。

到了宋室南遷,南方商品經濟發展迅速,東南沿海一帶出現了商業城市和港口,附近農村在生活上也起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職業化的藝術團體。於是,早期的戲曲形式──南戲就應運而生了。

❺ 我國的傳統戲劇種類有哪些

中國傳統戲劇有
1、京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越劇:有「第二國劇」之稱,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
3、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
4、評劇: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流傳於中國的北方。
5、豫劇: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起源於河南地區。
6、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晉劇、漢劇、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滬劇、河南墜子、湘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湖南花鼓戲等。

其中,戲曲主要劇種、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京劇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譚派。代表人物譚鑫培,專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3、劉派。代表人物劉鴻聲,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楊派。代表人物楊小樓,演武生,講究「武戲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蘭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馬旦各種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硯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據自己嗓音的特點,創造出一種幽怨婉轉、若繼若續的唱腔。

❻ 中國五大戲曲都有什麼戲曲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是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

1、京劇: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6)中國古代劇種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五大戲曲的特點

1、中國五大戲曲都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們把曲詞、音樂、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奏統馭在一個戲里,達到和諧的統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2、中國五大戲曲中最重要的一點特徵是虛擬性。舞台藝術不是單純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原形進行選擇、提煉、誇張和美化,把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

3、中國五大戲曲另一個藝術特徵,是它的程式性,如關門、上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范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恰當地稱為有規則的自由動作。

❼ 中國的八大戲曲劇種有那些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有據可考的就有近三百個劇種,「中華之聲——2006年名家名曲廣東演唱會」主要選了以下八大劇種——

1、評劇:流行於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省,它源自河北東部一帶的「蓮花落」,並吸收京劇、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發展而形成的。這個劇種從農村進入城市後,受到話劇和京劇的影響演了許多新戲,擅於表現小市民生活。唱詞通俗易懂,唱腔口語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氣息濃厚。

2、京劇:流行全國,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曾一度稱為「平劇」,後改稱京劇。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合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京劇藝術體系,對各地劇種影響很大。

3、豫劇: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 豫劇的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台灣等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4、越劇:江南流行較廣、深受群眾歡迎的地方戲曲之一。發源於浙江一帶,即古越國所在地,故名越劇,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是由說唱藝術「落地唱書」發展而成的。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

5、黃梅戲:安徽省地方劇種,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區,以黃梅採茶調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發展而成。初以演出「兩小戲」、「三小戲」見長,後受青陽腔和徽調影響,逐漸發展為演出完本大戲。它的唱腔保存民歌本色,委婉動人,在表演上保持載歌載舞的特點,生活氣息濃厚。

6、秦腔: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劇種。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是相當古老的劇種。

7、昆劇: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崑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聲腔系統,曲調清新婉轉,表演優美動人。昆劇的音樂曲牌、表演舞蹈對其他劇種影響很大。

8、晉劇: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劇種,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它的活動地區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晉中一帶。中路梆子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風格。參見

❽ 中國八大戲曲劇種有哪些

1、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又稱京戲、國劇、皮黃,它是中國戲曲劇種之首。

2、豫劇: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發展起來的,因建國後河南簡稱「豫」,所以將其稱為豫劇。

3、越劇: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又稱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

4、黃梅戲: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它也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發源於湖北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一帶。

5、評劇:評劇曾為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全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除京劇外,中國評劇院是全國唯一一個帶國字頭的地方戲曲劇院。

6、崑曲:崑曲是中國戲曲之母,它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

7、粵劇: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

8、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

❾ 中國四大古老劇種是哪四個

沒有「四大古老劇種」的說法。中國的古老劇種有很多,有的已經湮滅,有的還在流傳,但是好像沒有人提出過哪一些劇種是最古老的。
中國戲曲的形成在唐代,成熟於元代,那時候沒有劇種之分,只有南戲、北戲只說,就是把宋雜劇以汴梁為中心和以臨安為中心分為南北兩大派系。而南戲在當時是有過幾個比較有名的劇本的,那就是現在流傳的「四大南戲」:《荊釵記》、《拜月亭記》、《白兔記》和《殺狗記》。其中《拜月亭記》被稱為南戲的最高成果。
所以,你說的四大古老劇種是沒有的,倒是有古老的四大南戲。再說了,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中國有五大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和豫劇,也不說「四大劇種」。而這五大劇種幾乎都不是最古老的劇種。即使是眾所周知的被譽為中國戲曲之母的昆劇,也不能算作是最古老的劇種,比昆劇歷史悠久的劇種有的是。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劇種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中部38師在哪裡 瀏覽:983
中國男足對伊朗哪個台 瀏覽:45
中國古代印尼叫什麼 瀏覽:737
伊朗新年是什麼時間 瀏覽:466
丹頂鶴在中國哪裡越冬 瀏覽:217
伊朗石油怎麼運輸到中國 瀏覽:431
二戰義大利美國哪個更強 瀏覽:17
建行在越南取錢手續費多少 瀏覽:446
抄底伊朗什麼意思 瀏覽:50
中國移動語音如何設置 瀏覽:13
英國什麼時候實行炮艦政策 瀏覽:941
ems寄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591
為什麼要去印尼盾國家打工 瀏覽:98
中國電信怎麼看電視 瀏覽:862
印尼的果凍果是什麼 瀏覽:681
1885年英國什麼報紙停刊了 瀏覽:563
在北京申請英國t4簽證要多久 瀏覽:8
勞森為什麼來中國了 瀏覽:665
伊朗為什麼不把油賣給中國 瀏覽:513
中國為什麼會出現赤腳醫生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