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拍書畫作品如何把印章也拍的清晰
一般的攝影者因為受拍攝場地的限制基本是選擇自然光下拍攝,作品的平整度、褶皺以及曝光的均衡性都無法把控。再加上不注意器材的正確使用,致使作品透視出現嚴重問題,給後期的調整帶來困難。
拍攝書畫作品嚴格上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有一定拍攝距離,一般拍攝者和拍攝書畫的直線距離不低於3米;低於就可能行程廣角變形;
2、數碼相機不低於2000萬像素;像素過低的相機不便於作品的使用以及後期裁剪餘地較小;
3、牆面上必須有較大面積的磁吸板(或者一塊大木板用圖釘固定書畫作品),方便書畫的懸掛和收納,保持書畫的平整,如果沒有,就請兩個人用手持貼在一面白色牆壁上也可以。
拍攝要點
1、焦距最好控制在35以上(換算做人眼大約是全畫幅相機35焦距,普通單反50焦距),一般是50-85之間的焦距,這樣避免變形,經常看到朋友們拍的照片直線都變成圓弧了,就是因為焦距太短引起的;一次不能拍全畫面的採取接片方式拍攝;
2、相機的曝光組合一般為較低的ISO,較小的光圈,快門速度視有無三腳架確定保證畫面清晰;
3、自定義白平衡以保持正確的的顏色;
4、同一作品拍攝多張,防止拍攝模糊;
5、書畫作品的平面應當與鏡頭平面平行,並且使鏡頭主軸對准書畫畫面的中央,主要是用以避免透視變形;
6、根據書畫作品色彩深淺情況確定曝光補償的級數,如拍攝雪景之類的作品或者是白紙黑字的書法作品,曝光度可以略減一檔,避免過度曝光。
閃光燈拍攝要點
使用閃光燈拍攝的最大好處是不受自然光線的條件的限制,能夠使書畫色彩還原正確和消除皺褶。經過實拍實踐,即時是在太陽光下順光拍攝裝裱好的書畫表面上也會出現皺褶,而使用閃光燈拍攝則可以有效地消除這些皺褶。
1、兩盞以上不低於400W的閃光燈;功率太小無法打平書畫上的褶皺,單燈容易形成中心曝光和邊緣曝光的不均衡;
2、閃光燈的功率一般應開到最大,兩盞以上閃光燈工作功率應一致,避免光照不勻,光線角度最好是和畫面成垂直狀態,這樣畫面上的有些皺的地方不會拍出陰影;
拍攝書畫作品的注意事項:
1、百分百的要保證字畫不變形~色彩還原與原作品一致,這就要求相機要與字畫完全平行,從取景器中觀察字畫的四條邊框是否變形,如果是上大下小,就是鏡頭上部離字畫的距離小於下部的距離,左右的變形也是同一道理,所以在拍攝時一定要保證相機鏡頭與字畫保持水平。
2、字畫的布光要求整體光線均衡,一般是從左右兩側各打一支燈,呈45~50度角照射,一定要做到畫各部位的受光量一致,這點很重要切記。
3、通常一幅畫要多拍幾張圖片,比如整體圖、落款、印章、人物、花鳥、線條集中處、除了整體圖片,一般都要開微距模式,這樣的話, 細節表現比較到位,可以清楚的看到印章、人物的臉、鳥蟲、落款的書寫等等。
4、使用閃光燈拍攝中國書畫不能隔著玻璃鏡框拍攝;由於宣紙作品反光較弱可以使用閃光燈拍攝,不能使用閃光燈拍攝油畫作品。
後期技巧
書畫作品前期拍攝是基礎,後期編輯是核心。沒有強大的後期技術做保證,想拍攝出一幅完美的書畫作品是比較困難的。
後期的流程包括:瑕疵調整、曝光調整、鏡頭透視校正、用拉直工具校正傾斜、進入PS用污點去除工具將磁釘修掉等。
總結
拍攝書畫作品必須具備拍攝場地、拍攝技藝和後期調整技術三項條件,才能拍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書法拍攝的要求有三:
一要細節纖毫畢現。書法的好處全在細節。從細節里看飛白看筆勢,看節奏看韻律。沒有細節的書法作品圖片,看了讓人痛苦。在拍攝的過程中,不管是手機還是單反,必須用三腳架,拍攝時的焦點,一定要對實再拍。
二是光線均勻。很多人用手機或者單反拍攝一幅作品,往往一半光亮一半有點陰暗。原因是用光有問題,或者使用閃光燈不當。如果倚賴後期電腦處理,作品底部陰暗的部分提亮,則整體作品效果失真。
三要不變形失真。書法作品不管幾尺,都是橫平豎直的方形,如果拍攝時鏡頭稍微不垂直於紙面,則四角就不是平行的,作品的字跡就會有些變形(這點沒有書家可以容忍)。
這幅大名鼎鼎的田楷,如果托好了畫心,這個方向的光線和照度是可以的
書法作品在拍攝之前,必須是托裱好的。否則還是不要拍攝了。(我見過許多名家作品沒托裱就拍攝了,效果如同地攤上江湖書法家偽造的一樣,毫無品格可言,泯然眾人矣)畫心的托裱實際上並不難,書法家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小瓠和榮寶齋的師傅學過一年,把畫心噴濕潤像綢子一樣,再用平板玻璃壓平干透即可。
拍成這個樣子,是普遍現象,後期實際上也無法脫胎換骨
一幅好的書法拍攝圖片,應該是清晰,光線均勻,墨色墨氣完整,宣紙紋路不消失。看圖片像看原作一樣有沖擊力。很多拍攝者在拍書法的時候,錯誤的認為書法以外的宣紙部分是空白,在後期就把空白宣紙處全部挖掉,這是特別坑人的舉動。
宣紙的空白處並不是純白的,而是有一定密度的,它和書法字的黑色,互為映襯,書法的計白當黑就是如此,我們肉眼看原作時,宣紙給予眼睛是反射光線也不是刺眼的純白,而是柔和的極淺灰色。
在把空白處處理成純白的過程中,無形中加深了書法字的黑度,所以看上去很生硬刺目,不和諧。作者的個性被改變了。(歷史書法字也不是純黑的,而是墨分五色的,誰把書法搞成純黑的誰該打)。
光線就是一切,找好角度是對付光線的最強法寶
說了這么多,題主問用手機拍攝自己的書法作品的技法,綜合上面所述,小瓠歸納如下:
除了要用三腳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用光了。所以拍攝的方法有燈具就用燈具。燈具可以是家裡的各種燈。全部拿來用上,比如台燈,落地燈,頂燈吊燈,全打開。盡量挪動到作品周圍。
拍攝的時間最好不要是一早晚,此時光線不明不暗,室內燈光也跟不上,手機作為智能測光的設備,它會認為這個時候天還是亮的,所以光圈開得不大,作品拍出來就灰濛蒙的,作品也不會太清晰。
拍攝的位置,普通的畫室或者書房,自然光線一般也不太好,所以把白牆清理一塊出來,把作品固定在牆壁上,有利於手機和作品的最大垂直度。此面白牆不要正對著窗戶,因為拍攝時會有拍攝者的身影。
在無法增多更多光源的前提下,可以找幾塊純彩色像宣紙,KT板,泡沫板之類,放在主要光源的對面當做反光板。這樣拍攝出來的效果不生硬,比較柔和。
一幅好的拍攝,應該是這樣的,沒有太明亮,也沒有太黑暗的地方,沒有細節的損失,也沒有增加的東西
另外拍攝完畢以後,一定要後期處理,把作品的四周裁切整齊,作品整體提亮一些,作品上可能有的墨點,灰塵等等需要去除,越干凈品味越明顯。印章的紅色也需要加強——不建議用手機軟體修飾,往往失真。十幾年磨煉的作品,應該對它負責,可以找一個圖文中心看著他們處理。原則上處理的程度,越輕越好。
後期處理過度的拍攝
像自媒體書法作者,如果經常拍攝作品的,建議買兩個大指數電子閃光燈,左右各一個,用手機上的閃光燈引燃用來拍攝,效果勝於自然光百倍。後期修整也省事不少。
最後再說一句,如果用於印刷書法集的作品,手機拍攝是完全不能用的。除了質量因素以外,就是圖片尺寸太小。我們目視圖片幾百k就夠用,但是印刷的圖片文件幾百兆才夠用。書法作品,包括篆刻作品,看上去就是黑白與紅色,在印刷時可是大有講究。
即使是印章上的那個紅,配色不對,效果也大相徑庭。印刷書畫集,印刷廠只了解印刷部分,拍攝處只懂拍攝部分,分開是不行的,要麼拍攝者懂印刷,要麼印刷者懂書畫。(不同的紙張,印刷相同的書法,效果高低也非常不同)
㈡ 風景攝影的八大構圖技巧
攝影藝術中將構圖作為創作的重要環節,一位攝影藝術造詣水平出眾的大師必定是各種攝影構圖技巧靈活運用的佼佼者。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風景攝影八大構圖技巧,供大家參考!
最豐富——利用框架
如何使一張平面的照片充滿三維的深度?其實你只需要在畫面中採取某些真實的或者隱形的框架來作為畫面中的前景,來框住你要表現的主題,就會使畫面具有一種很強的透視效果。比如用一扇門的門框框住一個人,用一扇窗的窗框框住一個建築,當然你也不能在什麼場景下都使用這一招,如果這個框架本身不具備一定的美感或者與主題沒有相關意義的話,就不要使用。但是當有些框架和主題的關系很密切,可以使你畫面的內容更豐富,或者是更有利於表達一個場景的氣氛的話,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用。
有時候,框架在構圖中並不只是單純的視覺元素,它還承載著更多的功能和意義。我們最常用到的前景是框架物,比如門框、窗框、樹枝、拱門、建築物的邊緣等都可以形成構圖感的物體。也有很多常用的前景元素在表達景深和表現透視關系的時候很有用,比如有大面積顏色的花草、移動的人群這些可以被虛化以烘托氣氛的前景。
這張照片拍攝自西藏阿里古格王國遺址,這處遺址的主體建築在一座土林上呈金字塔形,如果在畫面單獨表現它,在西藏的光線和藍天下也還算不錯,但總是覺得會少了一些趣味性,用一面土牆上面的破洞作為框架,觀眾的視線很容易就集中到框架後面的主題上面去了,這樣的框架構圖非常適合表現這樣的歷史建築。
最簡潔——極簡留白
如果說繪畫是加法的話,那麼攝影就是減法,尤其在風光攝影中,只有剔除掉雜亂的景物和多餘的元素才能得到存粹自然的景色。留白原本是中國水墨畫中最常用到的創作語言,但是移植到攝影中照樣行的通,大面積的空白由於有了簡單景物的比例陪襯而顯得空靈和孤寂,就像是這張雪原上的一棵樹的畫面,空白體現了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東方意境之美,是畫意攝影中經常用到手法,大家在風光攝影創作的時候不妨也嘗試下這樣的方法,會是你的攝影作品充滿意境,表達出不同的情緒,打開引人遐想的空間。構圖時注意選取具體而有形式感的景物來襯托留白的空間,極簡不是空無一物,極簡也可以很豐富。
最對稱——鏡面對稱
鏡面效果是非常迷人的,彷彿具有魔力一樣,也是攝影師在拍攝風光時候最常運用的構圖效果,完美而對稱的鏡面效果非常具有形式美感。自然界有很多場景都會出現鏡面的反射效果,平靜的水面是最常遇到,我還甚至在汽車車身上尋找到了完美的鏡面效果。拍攝鏡面照片,對稱是必須的,將畫面一分為二的完美對稱效果讓平凡的景色也會變得恍若仙境一般,拍攝鏡面對稱的照片要注意平衡實際景物和水面反射景物之間的光比,一般的話畫面上部的實際景物的亮度會比反射中的景物要亮,一般可以用灰色漸變鏡平衡光比,達到完美對稱的效果。
最虛化——虛化遮擋
把前景虛化掉實際上應該是框架構圖的一種表現方法,通過使用大光圈或者是長焦鏡頭可以把前景虛化掉形成色塊或者是光斑,使本來平凡的景物在畫面中成為構圖和烘托氣氛的元素。下面這張圖片中,攝影師把前景的五彩經幡通過虛化處理成色彩斑斕的不規則色塊,把焦點對准了遠景的雪山,把藏區的兩大重要元素結合在了一個畫面中,也是畫面的兩個層次都有提高,所以說是兩個層次,一個是畫面景深的層次,一個是畫面品味和審美的層次。
最透視——遠點透視
一張照片本來是平面的,但是風景可以有深度的。怎麼樣去表現風景的深度呢,這就要用到透視的原理,自然景物中有很多透視線都把人們的視線引導到畫面的主題中去,比如這個雪山和河流的畫面,河流彎曲的曲線引導觀者的目光到遠景的雪山上面去,體現了很好的風景深度,使整個畫面非常具有縱深感。拍攝這樣的畫面一般使用廣角鏡頭和較大的光圈組合,從而獲得更大景深。
最飽滿——三分法構圖
三分法構圖可能是風光攝影中最常用到的構圖方式了,好的風光攝影作品很多都是通過前景,中景和背景,或者稱作遠景三部分來組成,這樣的構圖方式能夠很好的表現景色的層次,也可以把畫面填充的飽滿。這張照片拍攝的是新疆的天山牧場,攝影師利用長焦鏡頭裁取了廣闊自然的一部分,把整個畫面分為了三個部分,前景部分的草原上的野花呈現了亮麗的黃色,和中景以及背景拉開了層次,中景的綠色草原上的牛羊成了這幅畫面中的畫眼,遠景的草原光影斑駁且具有一定的透視效果。這樣的構圖方式清晰而飽滿,充分的利用了大自然存在的線條和顏色,尋找點線面永遠是構圖的重要一步。
最有趣——對角線構圖
在風光攝影中,一定要鍛煉自己試著用抽象的幾何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你就會找到自然界本身存在點線面。試想一下,你看一張照片,裡面出現的線條全部都是橫的和平直的,雖然能夠帶給你平靜和平衡的感覺,但是也會使讓這個畫面標的無趣乏味,令人疲倦。所以,我們要尋找曲線,斜線來破壞畫面,讓畫面變得有趣起來。對角線構圖方式是很常用的一種方式,讓線條或者是景物的邊緣把畫面通過對角線來分開,下面這張圖片拍攝的是川藏公路上一段,高山峽谷中,褐色的山體被一條黑色的柏油公路攔腰截開,曲折的公路從畫面的左下角延伸到畫面的右上角,即平面分割了畫面也形成很好的視覺引導線,讓整個畫面有了透視感。注意看公路上的車隊,這些汽車在巨大的山體映襯下顯得渺小,他們在畫面中起到了表現景物比例的作用,也使荒涼的景色多了一點生命的'氣息。
質量問題
盡可能使用最好的技術是獲得高質量圖片的明智選擇。如果你的目標是拍攝優質圖片,那麼一定不要在技術上有所含糊。現在,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由於認為後期軟體可以改變前期拍攝的不足,所以人們對技術的掌握都稀鬆平常。雖然軟體有很多奇妙的功能,但它們並不能改變所有的事情。無論你怎麼做,失焦的圖片始終還是失焦的。而嚴重曝光過度的圖片,用後期軟體也並不會改變什麼。
依賴很多軟體來進行後期處理並不是拍攝圖片的好開端。我的目標,以及我希望你的目標,就是在現場拍到最好的圖片。你要爭取做到在現場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很少需要後期編輯。有一句話以前說過很多次,現在還是忍不住重復:垃圾進,垃圾出。
只有嚴格的技術要求才能產生精美的影像。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如何拍攝出色的圖片,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只有不斷地練習,才能取得成功。
使用優良的設備
購買一台好相機很重要,當然你並不需要買最新最頂尖的那款。我有很多設備,是因為我想通過這些設備尋找獲得優質圖片的更好方法。我並非器材發燒友,與你一樣,我也正在努力了解新的攝影裝備。一台適合自然攝影的機器用起來真的很愉悅,所以你的相機擁有你所需要的功能非常重要。我會准確地說出我用的設備和原因,但也會提出其他建議,讓你節約花費或便於攜帶。
養成好的拍攝習慣
不管你用什麼樣的相機,它總會很快的更新換代。數碼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你總會被最新、最好的機身和鏡頭所誘惑。但相機本身並不會自己拍攝一幅出色的圖片,所以不要過多依賴這些設備。養成好的拍攝習慣,堅持照片質量才是成為真正優秀的自然攝影師的關鍵所在。盡可能在任何時候都使用三腳架、尋找適合拍攝的主題、好好運用光線、仔細對焦、有思想的構圖以及創意的角度,這些都是拍攝一幅出色圖片所必需的元素。當你踏上攝影的旅途,機器設備更新換代如此之快,而拍攝技法的提高則不會這樣迅速,所以不必在更新設備上投入過多的精力,學會注重自然攝影的藝術知識遠比相機和鏡頭重要得多。
成為一個更好的博物學家
對自然了解越多,你拍的照片就會越好。成為一個優秀的自然主義者並不需要去獲得生物學學位。很多鳥類的花卉愛好者都是自學的。許多專業指南手冊也會提供非常詳細的信息。許多自然研究中心、當地的大學,以及公園都會對自然歷史課程進行分類,這些都可以拓寬你的自然知識面。你對自然了解越多,就會越享受戶外的時光,也會找到更多要拍攝的東西。最好的自然攝影師在學習數碼攝影知識的同時,也試圖像博物學家一樣擁有更多的自然知識。
專業和業余自然攝影師
專業的自然攝影師會比業余自然攝影師好很多麼?我只認識幾個專業自然攝影師,他們中有些比業余攝影師拍得好,也有不如業余攝影師的。專業攝影師只是取決於你是否靠攝影謀生,業余的不過是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專業或業余,其實與知識或技巧水平沒有一點關系,它只是說明收入來源而已。艾倫·查恩利(Alan Charnley)是我認識的最好攝影師之一,他毫無疑問能位列我心中自然攝影師的前十名。你應該沒有聽說過他,因為他的圖片從來不會去售賣。30 年來,他一直都是我的牙醫。他拍的圖片好得難以置信,但他並不需要用這些自然攝影圖片去掙錢。他拍照片純粹只是因喜歡。很多像艾倫一樣的業余攝影師同專業的一樣優秀。只要肯花時間、精力致力於尋找美妙的事物然後去拍攝,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優秀的自然攝影師。
自然攝影的最佳地點
自然攝影最奇妙的一點,就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你的拍攝,你並不需要周遊世界。即使你身處大城市,附近還是有自然區域。或許你應該先從自己的家開始拍攝。如果你家有一片草坪,或許可以種植成一個花園。這樣,你就會有很多機會拍攝花兒以及被花兒吸引過來的昆蟲。餵食器和水浴場會吸引很多不同種類、五彩繽紛的鳥。任何一個長滿野花的草地也都是可拍攝之地,特別在寒冷有露水的早晨更是如此。你身邊的森林、湖泊、沼澤地還有海岸都為自然攝影提供了眾多機會,另外,還有很多公共土地也可以使用。
小心翼翼踏上這片土地
尊重你的拍攝主體和它所處的環境至關重要。盡量減少你對自然世界的影響。雖然很難做到絕不影響,但可以讓你的影響最小化。不要破壞要拍攝的對象。別采野花。盡量待在小路或空地上,別去踐踏脆弱的花朵。別打擾野生動物。
舉例來說,我喜歡拍攝野生蘭花,一定不要破壞正在開花期的蘭花,如何辨識它們是否處在開花期很重要,這樣,蘭花才不會受到傷害。每年我都會在我家附近拍攝一對正在築巢的鳥,我總是選擇最容易拍攝鳥巢的角度,鳥已經很習慣我對它們進行拍攝的角度。但一些很容易受驚嚇的鳥,如果有人去打擾,它們甚至會放棄自己的鳥巢,所以拍攝它們太過冒險。
㈢ 我有一副長卷書畫 100米 如何用相機全部拍下來 希望攝影愛好者 賜教
用50mm左右(40-60mm)鏡頭分段拍攝(千萬不要用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拍攝對場有一定要求,而且不能垂直地面拍攝,限制較多),每段需要有1/5的重合。最好拍攝是RAW格式文檔,先做鏡頭矯正處理,矯正變形、暗角,輸出到拼接擬合軟體進行拼接處理。
㈣ 怎樣用手機拍攝書畫作品
用手機拍攝書畫作品,要選擇好拍攝的角度,同時要注意拍攝時候的燈光,燈光線一定要好,拍攝的角度一定要好,這樣拍攝出來的書畫作品效果是最好的
㈤ 如何用手機拍出簡單干凈的構圖
畫面簡潔,是一張優秀照片必備條件。能不能拍出畫面簡潔、干凈的照片,跟攝影器材關系不大。尤其現在,手機也有很好的虛化功能,這種差距就更加縮小了。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已經嘗試,無論拍花卉還是拍人像,都可以獲得背景虛化的效果。
一張照片,畫面是否簡潔,通常主要有兩個因素決定。
第一,照片背景簡潔,畫面就簡潔2/3
一張照片,通常2/3,甚至更大的面積是由背景組成。所以背景是否簡潔,很大程度決定照片是否簡潔。
無論手機攝影,還是單反攝影,背景的處理主要還在於選擇上。也就是說,只有選擇了簡潔的背景,使用大光圈,淺景深虛化,效果才是最好的。否則背景上五顏六色,各種障礙物橫七豎八,影調斑駁,無論怎麼虛化,都不會太干凈。
選擇背景,很多攝影愛好者拍花卉都知道選擇藍天、綠地等;拍人像也知道選擇色彩不要太多的景緻作為背景。沒錯,不求絕對的干凈,但求色彩不要太雜亂,也就是色調比較統一就好。比如統一個色系,相近色,同為暖色或者冷色等。
第二,照片的主體要簡約,不雜亂
我看過很多攝影新手拍的照片,通常都是這樣:主體花卉一大團,沒有主次之分,甚至占據大半的畫面;拍人像,穿的衣服,色彩斑斕,讓人眼花繚亂。一張照片,主體也要簡約,才能讓整張照片看起來簡潔。
攝影是減法藝術。元素能少則少,對突出主體有利;同時對主題沒有幫助的元素要統統去掉。另外影響畫面干凈的因素,還有光線、主體不能拍虛等等。
在攝影中,不論是手機拍攝還是相機拍攝,拍出的照片都應該是簡潔而不簡單,形式上簡潔,內容上卻不簡單。
那麼如何用手機拍出構圖簡潔干凈的照片呢?我想從以下5個方面與大家一起討論:
第一:要有明確的拍攝思路
拍攝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沒有明確的拍攝思路,是難以做到簡潔的構圖形式。心中想要拍什麼,不拍什麼,明確以後才知道元素的取捨。
第二:可要可不要的元素寧可不要
明確拍攝內容和思路以後,在選擇拍攝元素時,如果自己覺得某個元素要也可以,不要也可以,這種情況下,寧可不要。會削弱主體元素的表達,要學會放棄。
第三:選擇簡潔的背景減少干擾
用手機拍照時,我們要選擇背景比較簡潔的角度,進行取景。這一點,我想大家都明白,背景越是復雜,包括元素和色彩,對主體元素干擾就越大。
第四:用虛化功能弱化不需要的元素
如果我們拍攝時有些干擾元素不可避免,那麼就用手機拍攝的虛化功能,來弱化干擾元素。比如離拍攝主體盡可能的近,或者運用手機的特殊模式拍攝。
第五:用後期處理使照片簡潔
在拍攝的時候,有不可避免的因素,或者拍攝失誤,沒有做到畫面簡潔,那麼我們就只有用後期處理,來達到需要的效果。比如運用手機處理軟體Snapseed(指劃修圖),通過裁剪、虛化、修復等功能,可以對照片進行處理。
以上是個人對拍出簡潔構圖的理解,主要做到思路清晰,可要可不要的元素寧可不要。
腦攝狼圖事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喜歡與大家聊攝影,敬請關注。
如何用手機拍出干凈簡單的構圖?
手機攝影是大家經常用到的一種攝影工具,如何才能拍出干凈簡單富有感染力的照片,通過多年的實踐,我人為首先要做到以下四點。
拍攝技巧之一:
攝影角度對照片的成敗是一個關鍵因素,不管是相機還是手機,要想拍出簡單干凈的照片第一就是要注意拍攝時的角度。拍照時要根據畫面的元素來選擇俯視、平視還是仰視;是正面、側面還是背面,要仔細觀察,找到最佳角度,才能拍出簡單干凈的照片。
拍攝技巧之二:
要熟悉掌握攝影構圖的法則,如黃金分割法、框架構圖法、對稱法、S構圖法、虛實法等等方法。黃金分割法是最基礎的構圖方法,手機里自帶參考線,就是把攝影主體放在四條線的交匯點附近,不要放在畫面的中間部位,這樣的夠圖才能符合大眾的欣賞習慣,你的照片也才能拍的更專業。
拍攝技巧之三:
畫面一定要留白透氣,不要把畫面拍的過於滿,密不透風,給人擁堵的感覺。畫面一定要留下足夠透氣空間,帶有中國畫的構圖意念,做到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有黑有白,畫面才能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也能使你的照片有意境。
拍攝技巧之四:
攝影一定要注意光線,尤其是風光攝影,我認為就是風景加光線,再美的風景如果沒有光線的渲染,畫面會顯得蒼白。手機攝影要把握好適合的光線,如順光、側光還是逆光,早晨的光、中午的光還是傍晚的光,一定要在光線最適於表現物體的時候去拍攝,這樣你的照片才能打動人。
我喜歡簡單
手機隨拍
在手機拍攝中,如何做到相片簡單干凈的構圖,我個人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構圖非常重要,背景一定要簡單干凈,要觀察選擇好拍攝角度,最忌諱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手機就拍,這樣拍出來的照片顯得一鍋粥,畫面凌亂不幹凈,又不清爽。
二、突出照片主題,分清照片主次,要學會放棄,不要覺得這個景漂亮,那個花漂亮,都想取進鏡頭里,千萬不能面面俱到,該刪除就刪除,也就是說配角不能與主角搶鏡頭,陪襯就是陪襯,陪襯要簡單,也可以使用大光圈,或者是零距離拍攝,虛化背景。
三、手機後期製作,可通過編輯濾鏡、虛化、色溫、對比度、飽和度彌補在前期拍攝不足問題。
如何用手機拍出簡單干凈的構圖?
都知道畫面簡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突出主體,但用手機拍攝如何使畫面簡潔?介紹6個常用的方法。
1、單一的背景
攝影是「減法的藝術」,在統一的背景前,除主體之外多餘的元素都去掉了,簡單就是美。
黑背景可以突顯出枝葉花瓣脈絡及紋理,加之強烈的色彩對比更能表現出許多纖細之處的細節。
黑背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除了黑色背景,還可以是比較暗的背景,如陰暗的樹林或石頭的陰影等;通過明暗對比突出花卉。此外,使用深藍色的天空、暗綠的水面、草地等,這些簡單的背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低角度構圖,以天空為背景大量留白,簡化畫面。
以暗綠的水面為背景,突出落花的主體,簡化畫面。
此外,如果拍攝環境比較混亂,也可以採用過曝的方法來簡化畫面。
以過曝的手法使得畫面簡潔明了,突出殘荷主體。
2、背景虛化
在拍攝時,我們要以拍攝主體為重,而其他的次要元素要麼刪去、要麼虛化模糊,讓主體更加突出。
背景虛化,簡化畫面,水滴主體得到很好地突出。
背景雜亂時,藉助背景虛化,具體控制方式:靠近點拍、人像虛化、微距、大光圈或變焦拍攝、讓被攝物體離背景遠一些、後期APP實現等方法。
3、留白
留白一詞源於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
大量留白,簡化畫面
而在攝影中,「白」的意指有所拓展,它不僅指空白的紙,也包括畫面中除實體對象以外的一些空白部分,如單一色調的背景,它們可以是干凈的天空、路面、水面、霧氣、草原、虛化了的景物等,重點是簡潔干凈,沒有什麼實體語言,不會干擾觀者視線,能夠突出主體。
利用霧氣留白
4、色彩減法
一幅攝影作品的色彩不宜過多,多了就沒有主色。攝影構圖時不僅要考慮內容的減法,還要考慮色彩構成,如背景色、前景色與主題色搭配是否和諧,是否會有背景色搶掉主題色視覺點的情況出現等。盡可能使整體色彩和諧,看著舒服,不出現色彩凌亂現象。所以,為了畫面簡潔必要時得做色彩「減法」。
使用減法,使畫面整體色彩和諧,簡潔了畫面。
5、特殊技法的應用
一些特殊的拍攝技法,對簡化畫面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黑白 :把彩色畫面轉黑白,原本色調相近卻有明顯差異(如淺藍-深藍)的色塊會趨於單一,變得更 「干凈」。
以現場光線的明暗調性來增加對比,表現出單色調影像純粹的質感。
長曝光 :長曝光可以把天空的雲、水面的波浪都撫平,變成霧化或柔順的絲綢狀,既美觀又足夠 「極簡」。
使用長曝光把水面、雲撫平,加強畫面的極簡感。
剪影 :拍攝成剪影畫面不外乎二個原因:一個是前景主體(剪影)漂亮有故事。另一個就是,替環境遮「丑」。而這里,便說的是遮「丑」。
剪影的拍攝,使得畫面更加干凈。
6、後期
在很多時候,由於拍攝環境的限制,可以通過用後期處理來盡力改善,予以補救,如二次構圖、虛化、壓暗背景、黑背景等手法來簡化畫面。
通過壓暗背景,改善背景的潔凈度,突出了主體。
局部色彩,突出主體。
先搞清楚何為「簡單干凈的構圖」。
我的理解,其實就是指 背景簡潔, 可分兩種情況。
背景對象單一。
《家山應在層林中》無攝無味丨陳有點皮 攝
(網路圖)
上面兩圖中,背景是單一的樹林、天空,既突出了主體,又令畫面有一種簡潔如洗的感覺。
《一剪梅》無攝無味丨陳有點皮 攝
《自拍》無攝無味丨陳有點皮 攝
再與原圖對比一下:
《一剪梅》將略嫌復雜的背景壓暗,使背景「淹沒」於暗調之中,與主體(梅花)形成明暗反差,既突出了主體,也使整個畫面簡單干凈。
《自拍》將紋理搶眼的背景去色,使背景統一於低飽和中,從而與主體(窗中人像)形成反差,既突出了主體,也使整個畫面簡單干凈。
講究的前期+適當的後期,打造出」簡單干凈的構圖」。
記得哈,與器材並無關系。
謝謝看完。
希望這個答案,是你心中那個。
如何用手機拍出簡單干凈的構圖?
中國民俗攝影家雞西高明揚
答:看上去就簡單干凈。
剛開始拍照時我們想拍的東西很多,卻往往適得其反,拍出的照片很亂。後來我們經常看別人的照片,知道了簡單一點就好。
1,明確和簡潔的主體
要想使畫面簡單干凈,畫面的主體要簡單,干凈,背景純潔,畫面的內容要麼主體明確,要麼規律統一,切記雜亂無章。
2,合理利用光線
通過利用光線的明暗來突出主體,減弱無關因素的影響,比如將主體放在光線的明亮處,無關的放在黑暗處等。
3,巧妙構圖
我們在拍照時常常拿起手機就拍,忽略了前期構圖的重要性。其實拍攝前構思構圖至關重要,不經能夠使我們的畫面更加美觀,也能夠使我們的畫面更加簡潔,主體更加明確。
常用的簡潔畫面的構圖方法有:(1)三分法構圖
將畫面均等的分為三分,條理更加清晰,主體,背景一目瞭然。
(2)中心對稱法構圖
將畫面主體放在畫面中央,使觀看者一眼看到主體,起到了突出主體,平衡畫面的作用。
(3)引導線法構圖
將拍攝體放在環境中引導線的交匯點處,通過利用引導線的線條將觀看者的視線引導向拍攝主體。
㈥ 拍攝字畫作品怎麼拍攝
有列印店有大型的掃描機,你拿去掃描一下就行
㈦ 攝影師孫郡的這種風格照片的後期是怎麼處理的
我一直很喜歡這個攝影師的攝影風格,我用了一個暑假來自學這個後期處理,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分享。
最後,你會慢慢觀察發現到,他所追求的不僅僅是攝影,而是攝影帶來了最真實的線條。所以,本質上,這仍然是一幅毛筆畫,但它是一種非常獨立的繪畫形式,抽象出概念,然後將其融入到攝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