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中國為何沒有徹底打垮朝鮮呢
因為古代中國統治者認為朝鮮半島屬於蠻夷之地,各種資源並不豐饒,文化水平更是遠不及中原地區,沒有佔領的興趣,加上朝鮮對中國稱臣,自然就沒有去徹底打垮朝鮮。
B. 中國古代為什麼一直沒有徵服朝鮮
清朝的時候征服了。
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1636年)十一月十九日,皇太極以「朝鮮敗盟逆命」為由,決定發兵討伐。十二月二日十時,皇太極率軍起行。
朝鮮國王李倧預料「朝夕被兵」,寄希望於明朝支援,實際落空了。清軍於十二月十日渡鴨綠江,十三日抵安州,來勢兇猛,史稱「丙子虜亂」。
第二年正月初七日,清軍戰勝朝鮮全羅、忠清兩道援軍,李倧逃到南漢山城「勢窮情迫」,稱臣請罪。皇太極要求嚴懲朝鮮挑起釁端的大臣,同時造船發兵攻入江華島,獲朝鮮王妃、王子及閣臣等人。
三十日,李倧親至皇太極面前伏地請罪,史稱「丁丑下城」。舉行受降儀式後,當即留下其長子及次子為質,其餘被俘妻子家口二百餘人遣送還京。
二月初二日,皇太極自朝鮮班師。從此清朝代替明朝把朝鮮變成了藩屬。朝鮮對清朝由以前的兄弟之稱,更執藩臣之禮。
(2)中國為什麼不收拾朝鮮擴展閱讀:
1618年,努爾哈赤公布對明的《七大恨》後,開始攻打明。努爾哈赤和明都想聯合朝鮮,使光海君處在進退兩難之地。
光海君打算中立。但由於明幫朝鮮擊退了倭寇,朝鮮的大臣們大多數都支持幫助明打女真。1619年,朝鮮就曾在薩爾滸之戰中派兵支援明。
1623年,仁祖反正,光海君被廢。仁祖即位後,開始執行更公開的助明打女真的策略。不過1624年,李適造反使得朝鮮軍中大亂。
李適造反被平定後,仁祖仍需在漢陽部署重兵以維護首都穩定,使防衛北部邊疆的軍力不足。1627年,努爾哈赤的侄子阿敏帶領3萬女真部隊征伐朝鮮,史稱「丁卯胡亂」。
雙方最後議和訂立「兄弟國的盟約」。朝鮮停止使用明天啟年號並遣王子李覺赴後金為人質。後金、朝鮮互不侵犯對方的領土。
由於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朝鮮大臣認為明助朝鮮擊退倭寇,朝鮮理當與明交好抗擊後金。這最終導致1636年皇太極攻打朝鮮,迫使朝鮮成為清的藩屬國,史稱「丙子胡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皇太極
C. 古代中國為什麼不佔領朝鮮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中國古代,跟朝鮮發生過幾次戰爭,由於各種原因並未全面佔領朝鮮,反而扶持當地力量,從而換取朝鮮政府臣服。
中原和朝鮮半島的地形圖可以看作是一個以渤海和黃海北部為中心的大盆地,如下圖所示,西部有太行山脈,東部有朗林山脈和太白山脈,左上有蒙古高原,裹挾著燕山山脈走向大海,右上有長白山脈延伸到遼東半島,一直延伸到渤海附近。西邊是黃河沖積的華北-黃淮大平原。上面是東北大平原的南部。在朝鮮半島,由於缺少大河,沿岸只有一個分散的小平原。
明朝時期,佔領安南,由於巨大財務支出,當地人反抗,迫使明朝只能放棄。
綜合所述:
朝鮮作為附屬國,本就老實,又年年納貢,這樣個聽話小弟留著很有用,沒必要花費巨大精力佔領這里,還不定討好。中國古代不是不想佔領,而是不想佔領這塊蠻荒之地,任其自由發展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