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象棋歷屆全國冠軍
第1屆 1956年,冠軍楊官璘。預賽楊官璘在第四組,戰績是4連勝,局數勝負是7勝1和;復賽在第一組,戰績是3連勝,局數勝負是5勝1和;決賽戰績為3勝1和1負,局數勝負是4勝4和2負。總戰績為16勝6和2負。
第2屆 1957年,冠軍楊官璘。戰績為7勝9和。
第3屆 1958年,冠軍李義庭。戰績為10勝6和1負,亞軍何順安,戰績為9勝8和。何李對局和棋,何因用時較多屈居亞軍。
第4屆 1959年,冠軍楊官璘。戰績為5勝2和。
第5屆 1960年,冠軍胡榮華。決賽共10輪,冠軍戰績為5勝4和1負,負於王嘉良。
第6屆 1962年,冠軍胡榮華楊官璘(並列)。26名運動員參加,採用一局制大循環,共25輪。胡榮華戰績為17勝5和3負,楊官璘戰績為16勝7和2負。
王天一
第48屆 2013年,冠軍謝靖。戰績為6勝5和。
第49屆 2014年,冠軍鄭惟桐。小組賽戰績為2勝5和。淘汰賽戰績為5勝5和1負。總戰績為7勝10和1負。
第50屆 2015年,冠軍鄭惟桐。男子甲組共6輪分先淘汰賽,總戰績為5勝7和。
第51屆 2016年,冠軍王天一。男子甲組共6輪淘汰賽,慢棋總戰績為6勝5和1負,快棋總戰績為2勝1和。
第52屆 2017年,冠軍徐超。男子甲組共6輪淘汰賽,慢棋總戰績為2勝8和,快棋總戰績為4勝。
『貳』 如何成為中國象棋世界冠軍
根據心理學研究,青年成才最高要的創造性心理品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智力。豐富的想像力,獨特的思維,不受傳統觀念束縛,敢於創新。
2.情緒。對創作充滿熱情,情緒飽滿穩定。
3.興趣。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對從事的創造性工作充滿興趣。
4.意志。為確定目標而努力,堅持不懈,百折不撓。
5.性格。富於事業心與責任感,自覺勤奮,充滿信心,謙虛謹慎。
一名棋手在奔向大師目標的征途上會經歷許多考驗,而作最後沖刺成功時,通常具備以下五個條件:
1,技術過硬。包括開局戰術、中局實力、殘局功夫均應達到較高造詣。並應具有個人技術風格與特長。我過去棋風偏於穩健,布局戰術運用偏於單調,1977年全國賽時有明顯轉變,如先手對熊高平一局採用中炮沖中兵急攻,後手對宋萬昌一局採用鴛鴦炮反擊,都是自己過去極少採用的。對柳大華一局,我創新祭出中炮直橫車新戰術,開辟了此局的新變化,而中局階段雙馬盤旋配合車炮,取得局面優勢。對王嘉良一局,後發制人施展殘局功夫,大戰一百多回合取勝。
當前隨著棋藝的發展,對棋於的技術要求就更高了。開局應掌握多種多樣陣法,並對自己擅長的布局有深入的研究體會。中局要有敏銳的局面直覺與深刻的審局能力、算度能力,果斷的決策與應變能力。殘局善於取勢,控制局面引向勝率較高的狀態,等等。
2,精力充沛。當時我39歲,年齡偏大,但這是社會歷史條件造成的,好在仍屬年富力強之時,身體狀況尚好。
當前國運盛、棋運盛,社會條件對棋手成才有利。通常20歲前後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青年時期,記憶力強,專心致志,沖勁十足,是取得初步成就的最佳年齡段。精力充沛是指腦力與體力功能強,才能經得起多輪激烈大賽的拼搏要求、否則身體欠佳是難以支撐的。
3,心理正常。一場大賽包括若干局棋,總會有輸贏。要經得起贏,不鬆懈鬥志;也要經得起輸,不怨天尤人,避免情緒大起大落,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當前競賽激烈,棋手水平普遍提高的情況下,對心理品質的要求就更高了。據專家認為,一場體育比賽的成功率,心理因素佔30%,這對於棋賽也是合適的。尤其在雙方棋力相當的情況下,心理因素更顯其重要作用。臨場時棋手心理上的弱點,會表現為急躁、疏忽、膽怯、緊張等,引起心緒不寧,影響冷靜思考。所以成熟的棋手在比賽中要善於調整心理,使之達到良好狀態。
4,經驗豐富。這里主要指大賽經驗,許多棋手都是經過多次大賽鍛煉考驗,經歷多次失敗、沖刺才獲得最後成功。我參加過1974年、1975年兩次全國賽,成績都不大好。尤其是對待不同棋力、風格類型的對手,往往只憑主觀單一的戰術方針,不善於因人制宜。總結教訓之後,在1977年全國賽中有所改進。
當前對棋手在大賽中要求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別待強手與弱手,對待攻擊型、穩健型、靈活型的對手,一局棋處於時間寬裕與時限恐慌,某輪賽前處於高積分與低積分等等,都能富於經驗去應付,這樣成功率就高些。
5,機遇很好。我在小組預賽中,關鍵性的兩局棋對楊官璘、柳大華,都是自己執紅棋先手,這是抽簽的運氣。尤其對柳大華之局,如改為執後手下成和棋,則積分較低於柳大華而被擠出決賽前6名。
機遇包括碰不同棋力對手時執先或後手、還有對不同強手在輪次上的先後次序,甚至還有別人的勝負影響對手分等,都會關繫到一局棋的勝負與最後名次的排列。當然,機遇與技術比較而言只處於次要地位,棋賽勝負主要決定於棋力。當具備足夠棋力的棋手是會成為大師的,而機遇不同會影響其成功的快慢。
『叄』 象棋天才胡榮華
胡 榮 華
躍馬驅車,投鞭處,幾人失色!並世英雄誰抗手,粵東老將楊家幟。
在象棋史上,像胡榮華這樣早熟而又成就輝煌的棋手是極之少見的。
少年十五二十時,干雲豪氣捋龍須。
一戰群雄俱俯伏,頓教棋國換旌旗。
一九六〇年,他第一次從楊官璘手中奪得了全國象棋冠軍的寶座,那一年不過十五歲。楊官璘則是三十五歲,年紀比他大了一倍有多。
從一九六〇年開始,至一九八〇年,他坐了二十年的冠軍寶座。年紀之輕(十五歲即成國手),與獲得冠軍次數之多(十四次全國冠軍),在中國象棋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九七七年,他在中澳象棋友誼賽的最後一晚,作了個別開生面的個人表演賽,閉目同時下四盤棋,對方都是澳門棋壇高手。結果兩勝兩和,令人嘆為觀止。但據筆者所知,他曾經在公開的表演賽中有同時下十二盤閉目棋的紀錄。
據說他最多可以同時下十五盤閉目棋,那更是令人難以想像了。
「有沒有天才?」曾經是引起許多人爭論的題目。但如果把「天才」解釋為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那麼似乎是應該承認有的。
在象棋史上,像胡榮華這樣的天才固然是罕見,但足以稱為天才的棋手還是可以數出好些來的。如清代著《梅花譜》的王再越,著《反梅花譜》的巴吉人,及以《石楊遺局》傳之後世的楊健庭與名字已失傳的石某等等都是。近代有華南「棋仙」之稱的鍾珍也可以算得是個象棋天才。不過成就大小不同,未必比得上胡榮華就是了。
原因是胡榮華生在今日,比他們「幸運」得多!
他是在新中國培育之下成長的天才,所走的道路,和老一輩的棋手不同。
老一輩的棋手,比如說楊官璘吧,在五十年代初期,就曾經在香港的修頓球場擺過「棋檔」,當時在「棋檔」下棋,一般是一盤棋「彩金」一元,甚至有少至五毫的,他就靠這點微薄的彩金維持生活。假如他不是回到內地,得以衣食無憂,專心棋藝,恐怕也未必有後來的成就。他是從艱難困苦的環境中走過來的老藝人。
胡榮華的道路就簡單得多了,他在象棋方面的特殊才能一被發現,十一歲那年即被吸收進入上海象棋代表隊,有名手何順安、徐大慶等人給他輔導。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秘密」,「天才」常有,但適合於「天才」發展的環境則不易求。有了天才,還得有培養天才的土壤。我們還可以舉清代的象棋大師王再越為例。
中國象棋的棋譜有兩部經典之作,一是《橘中秘》,一是《梅花譜》。《橘中秘》是明代象棋藝術的總結,由朱晉楨編成書,那些局法是經過許多人心血集成的,每一局法最初的創造者是誰,已是難以查考了。《梅花譜》則是清代康熙年間的象棋大師王再越著的。《梅花譜》的影響比《橘中秘》更為深遠,直到今天,它的《屏風馬破當頭炮》的幾個局法,還是有它的實用價值,可說是中國象棋寶貴的遺產。
這位給中國象棋提供了寶貴遺產的天才棋手王再越,他生前的情況是怎樣呢?《梅花譜》序言中說:「安蹇先生姓王,名再越,字正己,康熙年間人。性剛直,家貧力學,不求聞達,而世無知之者。一身坎坷,抑鬱無聊,為象戲以消歲月,得意疾書,爰成方則,名之曰:梅花譜。」序言是誰寫的,沒有註明,很可能就是王再越的夫子自道。
從序言中可以看到,他生前的情況是怎樣窮愁潦倒,以不世出的棋藝天才,竟「一身坎坷」,「世無知者」!何等可悲的「命運」!事實也是如此,他的《梅花譜》寫成後,無錢刻書,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是靠抄本流傳。這情形和《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情況一模一樣。中國最寶貴的文學遺產之一的《紅樓夢》,最初也只是在好友中手抄傳閱的。印之成書,那已是在他死後多年的事了。
中國象棋由於它在各個階層普遍流行。精通雖難,學會卻易,所以出身貧苦人家而有象棋天才的人,還可以有發展他們這方面天才的可能。雖然在舊 社會 中還是有種種限制,但比起其他學術藝術領域,天才所受的限制已是少得多了。
在舊 社會 ,統治階級壟斷學術,一般貧苦百姓,根本就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要想在學術方面取得成就,那真是難於登天。多少天才,就因為人為的不平,在舊 社會 給埋沒了。
中國科學的落後,原因很多,姑且不談。現在只談文學方面。
打開文學史一看,著名的文學家幾乎都是出身官宦人家,至少也是家有恆產。文學家本身也十九是有一官半職。陶淵明(縣令)、杜甫(工部)、蘇東坡(翰林學士)、辛棄疾(浙東安撫史)……指不勝屈。李白號稱笑傲公卿的「詩仙」,也曾做過皇帝的清客,寫過諂媚楊貴妃的詩。
文學史又常見所謂「文學世家」,南北朝宋朝的謝靈運、謝惠蓮兄弟,梁武帝蕭衍、兒子蕭統(昭明太子)、蕭綱,蕭繹一家,魏武帝曹操、兒子文帝曹丕、曹植一家,宋代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一家都是。蕭家、曹家是帝王之家,謝家是豪門大族(靈運,東晉謝玄之後)。正因為他們的子弟,有這種特殊環境,本身所具的文學才能,得到可以培植的土壤,才成名成家的。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秘密,哪有這許多「天才」集中在某一個家族的道理?不過是因為他們有特殊環境,容易培養罷了。別的人家也許有天才比他們更高的,但卻沒有他們的條件。
舊 社會 的老百姓難道沒有天才?不,應該說天才更多。《詩經》三百篇所收的民歌,其中不乏天才閃耀的佳作;「劉三姐」所唱的山歌,也都是從無名歌手手中收集的,那些生氣蓬勃的詩句,決非「廟堂詩人」所能寫出。可惜的是,這些無名詩人,在舊 社會 中得不到培養,不能進而成為「文學家」,甚至連名字也失傳了!
『肆』 胡榮華連續幾屆是全國冠軍
胡榮華連續10屆是全國冠軍,共拿14次全國冠軍。
胡榮華是中國象棋的棋壇泰斗、一代象棋宗師,象棋界外號是“胡司令”。胡榮華的“十連霸”是指在1960年到1979年,在20年的時間里,連續10次獲得全國象棋冠軍,後來又在1983、1985、1997、2000年四獲全國象棋冠軍,總共14個全國冠軍,目前現役冠軍次數最多的棋手是許銀川,許銀川才有6個全國冠軍,可見胡榮華是多麼厲害。胡榮華保有全國冠軍年齡最小(1960年15歲拿全國冠軍)、全國冠軍年齡最大(2000年55歲全國冠軍)、全國冠軍次數最多(總共14次)3個中國象棋的恐怖紀錄。
綜上,胡榮華的14次全國冠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管後來的呂欽、許銀川、蔣川、王天一等“中國象棋等級分第一人”有多麼厲害,都不會有人超越胡榮華,我是許銀川的粉絲,但在我心目中胡榮華才是中國象棋歷史上的“中國象棋第一人”。
『伍』 怎樣才能得到象棋特級大師
成為特級大師條件:
1、全國個人賽冠軍;
2、三年內,兩次獲全國個人賽前三名;
3、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標准
4、四年內兩次達到勝率規定標准。
達到一個便可奪得特級大師稱號。
注意:不是任何人都能參加全國個人賽,需要地區推薦,首先要在地方有點實力才有可能參加。
象棋特級大師是中國象棋最高榮譽稱號。
象棋技術等級分兩種:第一種是國際稱號,分為國際特級大師、國際大師;第二種是國家稱號,分為特級大師、國家大師、一級棋士、二級棋士等。理論上說,國際特級大師是最高等級,但中國棋手水平太高,有些特級大師(或國家大師)的水平已經超過港澳台以及國外的國際特級大師。而這些特級大師(或國家大師)極少有機會參加國際比賽(象棋的國際比賽本來就不多),因此無法獲得國際稱號。
『陸』 第一個全國象棋冠軍是
楊官麟,中國象棋手、教練員。廣東東莞人。6歲時即以善奕知名鄉里,少年時致力於古譜研究。40年代遷居廣州,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廣州。50年代曾轉戰南北,戰績卓著。1956年、1957年、1959年、1962年四次獲全國象棋賽冠軍。1960—1987年作為廣東隊主力兼教練,為該隊五次獲得全國冠軍起了重要作用。1977年獲中、菲、馬、港象棋名手邀請賽冠軍。1987年獲健力士杯中國象棋國際名手邀請賽冠軍。技術全面,精於中炮對屏風馬的各種布局變化,擅長析解棄馬陷車局。能攻善守,殘局功力深湛,往往能用兵制勝,劣勢謀和。1987年正式退役,此後致力於棋藝著述和培養後進。 1982年獲象棋特級大師稱號。1956—1966年間曾主編《象棋》月刊。著有《弈林精華》(共三集)、《弈林新編》、《象棋春秋》、《桶中秘新注》,與人合著《棋壇元戎楊官麟專集》、《中國象棋譜》(共三集)。
『柒』 中國象棋大師的稱號怎麼評出來的
可以和你當地的棋院或者像棋協會連聯,報名比賽.
具體等級都是在比賽中評出來的,請看一下:
一、特級大師(國際級運動健將)
(一)全國個人賽冠軍;
(二)三年內,兩次獲全國個人賽前三名;
(三)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四年內,兩次達到規定之勝率(見勝率表)。
二、大師(運動健將)
(一)全國個人賽甲組前十六名。
(二)全國少年賽甲組冠軍。
(三)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四年內,兩次達到規定之勝率(見勝率表)。
三、一級棋士(一級運動員)
(一)全國個人賽乙組前十六名。
(二)全國少年賽甲組二至六名。
(三)全國少年賽乙組冠軍。
(四)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二級棋士(二級運動員)
(一)全國少年賽乙組二至六名。
(二)全國少年賽丙、丁組冠軍。
(三)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個人賽前十六名,計劃單列市個人賽前八名。
(五)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少年賽甲組前六名,乙組冠軍。
(六)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前六名。
(七)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少年賽甲組冠軍。
五、三級棋士(三級運動員)
(一)全國少年賽丙、丁組二至六名。
(二)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個人賽十七至三十二名,計劃單列市個人賽九至十六名。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少年賽乙組二至六名,丙、丁組冠軍。
(五)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七至十六名。
(六)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少年賽甲組二至六名,乙組冠軍。
(七)縣級個人賽前六名。
(八)縣級少年賽甲組冠軍。
『捌』 象棋特級大師如何評定
為了評定中國象棋特級大師,只要具備以下其中之一即可:
(一)全國個人賽冠軍;
(二)三年內,兩次獲全國個人賽前三名;
(三)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四年內兩次達到勝率規定標准。
據了解,象棋技術等級分兩種:一種國際稱號,分為國際特級大師、國際大師;另一種國家稱號,分為特級大師、國家大師、一級棋士、二級棋士等。
(8)中國象棋如何獲得全國冠軍擴展閱讀
包括象棋協會授予棋手的最高榮譽——象棋特級大師在內,在象棋界,喜歡下棋的人都屬於象棋愛好者,有一定水平的屬於棋手或棋士。棋士分九個等級,最低九級棋士,最高一級棋士,再往上到大師,以此作為網路象棋比賽的等級劃分方法。
在現實中,棋手有專業和業余之分,專業的職稱都需要通過現場比賽來取得,其中包括象棋特級大師、象棋大師、一級棋士、二級棋士、三級棋士。
『玖』 怎樣成為中國象棋特級大師
特級大師中國總共也就20幾位。並不是先成為特級大師才能參加比賽,而是先參加比賽才能有機會成為特級大師。
成為特級大師條件: 1。全國個人賽冠軍;
2。三年內,兩次獲全國個人賽前三名;
3。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標准
4。四年內兩次達到勝率規定標准。
達到一個便可奪得特級大師稱號。
注意:不是任何人都能參加全國個人賽,需要地區推薦,所以你首先要在 你那個地方有點實力才有可能參加。(如果覺得自己行就努力,如果不行也不要免強。)
『拾』 怎麼樣可以獲得中國象棋大師的稱號
可以和你當地的棋院或者像棋協會連聯,報名比賽.
具體等級都是在比賽中評出來的,請看一下:
一、特級大師(國際級運動健將)
(一)全國個人賽冠軍;
(二)三年內,兩次獲全國個人賽前三名;
(三)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四年內,兩次達到規定之勝率(見勝率表)。
二、大師(運動健將)
(一)全國個人賽甲組前十六名。
(二)全國少年賽甲組冠軍。
(三)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四年內,兩次達到規定之勝率(見勝率表)。
三、一級棋士(一級運動員)
(一)全國個人賽乙組前十六名。
(二)全國少年賽甲組二至六名。
(三)全國少年賽乙組冠軍。
(四)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二級棋士(二級運動員)
(一)全國少年賽乙組二至六名。
(二)全國少年賽丙、丁組冠軍。
(三)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個人賽前十六名,計劃單列市個人賽前八名。
(五)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少年賽甲組前六名,乙組冠軍。
(六)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前六名。
(七)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少年賽甲組冠軍。
五、三級棋士(三級運動員)
(一)全國少年賽丙、丁組二至六名。
(二)四年內,在協會指定的比賽中,達到規定之標准。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個人賽十七至三十二名,計劃單列市個人賽九至十六名。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業體協少年賽乙組二至六名,丙、丁組冠軍。
(五)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個人賽七至十六名。
(六)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少年賽甲組二至六名,乙組冠軍。
(七)縣級個人賽前六名。
(八)縣級少年賽甲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