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哪些名人是白手起家

中國有哪些名人是白手起家

發布時間:2022-09-18 10:33:24

『壹』 白手起家的名人有哪些

1、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賺的錢比人類歷史上所有人都多,他在努力把錢捐獻出去。大多數人也許會把錢用在別的地方,或是只捐出一點點,並希望別人給他們別上勛章,而不是像比爾·蓋茨那樣,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尋找真正行之有效的東西。這就是他畢生的工作。

『貳』 白手起家的名人故事3篇

創業,有時候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白手起家,更是難上加難。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在其他方面佔有較大的優勢。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開白手起家的名人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白手起家的名人故事篇一

王寶強出生於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6歲時開始練習武術,8歲—14歲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後來到北京闖天下,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群眾演 員。命運似乎很眷顧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歲時,王寶強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讓他一夜之間從武行變成金馬獎最佳新人。

王寶強憑《盲井》獲得了法國第五屆杜威爾電影節“最佳男主演獎”、第四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以及第二屆曼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在“傻根”、“阿炳”、“許三多”之後,王寶強的成名經歷讓很多嚮往演藝圈的年輕人羨慕不已。但王寶強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世界上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呢?我8歲就開始准備當演員了。”

為了成名,14歲那年,王寶強決定北漂:“我發現少林寺是個習武修行的地方,能成名的可能性很小。”於是,他揣著500元去了北京,下了火車便問北影 廠怎麼走。“到了那裡一看,好多人啊!”那時,他個子小,只能在邊上看劇組拍戲。為吸引劇組注意,他常常不蹲在馬路邊,而是選擇坐在樹上。MSN理財綜合

王寶強在北京住在農村的大院,每月120元的屋子住10多個人。做一天群眾演員15-20元,不過給7元他也肯做:“幾乎存不下錢,有時候為了見導演,我會步行10公里。”

但是,王寶強始終沒有放棄成名的念頭,他一直堅信自己能成為明星。終於,他能夠正式露臉了,那部電影的名字叫《大腕》。他演了一個只有幾句台詞的小角色。

從跑龍套到男一號,王寶強花費了將近10年的時間。在北京闖盪初期,為了填飽肚子,他靠著腿腳功夫混進了劇組,幹些特技替身、群眾演員的零活。

白手起家的名人故事篇二

一、巴菲特6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第一次賺錢是倒賣可樂,據巴菲特的母親回憶,當她的兒子第一次對自由企業產生興趣時,還只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價錢在爺爺的雜貨店購買一箱可樂,然後以每瓶5美分的價錢在附近兜售。因為那時每瓶百事可樂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樂卻只有6盎司,但是,兩種可樂的售價是相同的。大多數孩子都心滿意足地喝著汽水,但他們從來不去多想什麼,只有巴菲特撿起汽水機旁被人們丟棄的瓶蓋,把它們分門別類並數一下各種瓶蓋的個數,看看哪種牌子的汽水賣得快。

二、巴菲特10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當巴菲特還在露絲黑爾學校讀書的時候,就發表了一個名為"馬童選集"的報告,告訴人們在賽馬中如何設置障礙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這本小冊子的印刷工作,然後以每本25美分的價格出售。他和一個朋友運用數學原理開發出一套賽馬中挑選誰是贏家的系統。但是,由於沒有營業執照,他們的企業被有關當局關閉。10歲的巴菲特就開始閱讀有關股票市場方面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股票市場的痴迷有增無減,他開始繪制股票市場價格的升降的圖表。10歲那年,他開始在他父親的經紀人業務辦公室里做些像張貼有價證券的價格,及填寫有關股票及債券的文件等工作。

三、巴菲特11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2年4月,11歲的巴菲特開始小規模地購買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三股受歡迎的城市服務股票,當時,這就是他的資本凈值。小巴菲特還說服他的姐姐多麗絲和他一起投資。他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拋出了他的股票,扣除傭金後,他賺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關注著股票市場的變化,計算維持有利的平均價格而買進或賣出股票以維持高於平均的價格,並且,他已經意識到,他對股票市場的估計要比其他人敏銳、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們全家搬到了維吉尼亞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過對巴菲特來說,他一種好像是被連根拔起的感覺,心情非常郁悶。所以第二個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奧馬哈,和爺爺、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離家出走不一樣的是,他的離家出走是和商業有關。他跑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赫爾希,打算靠在高爾夫球場為球手找球、拾球賺點錢。同時,他還有個主意,那就是幫忙巡視好時巧克力工廠,並免費獲取一塊巧克力。

四、巴菲特15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5歲時候的巴菲特進入愛麗斯•迪爾中學讀書,他每天要走5條線路遞送500份報紙,主要是投送給公寓大樓內的住戶。有幾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親不得不代替他去送報紙。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從顧客那裡收費,他發明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出售雜志訂閱的方案。他從被丟棄的雜志中撕下帶有產品有效期的不幹膠貼紙,把它們歸類,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請顧客從中選擇要續訂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羅爾說,少年時巴菲特就能把《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這本書背下來。他想像自己能從一台機器開始,使他的贏利漸增到幾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納德?丹利,花了25美元買零件組裝了一台彈球機後,開始了他們的彈球生意,他們把彈球機安裝在繁華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發店裡。開業一天後,這兩個年輕的企業家發現盛滿了五分鎳幣的盤子里有一張4美元的紙鈔。 1945年,當巴菲特還在高中讀書時,他就從父親手裡買下了一家農場,這是一個未曾耕種過的農場,佔地面積為40英畝,售價是1200美元。然後,把農場租給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7年,17歲的巴菲特高中畢業。在他對股票市場研究還處在"繪制股市行情圖"的階段時,就已經積聚了一筆大約6000美元的財富,這個年輕人賺的錢比他的老師的薪水還多。他的父母負擔起了他上大學的費用,盡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這些。

六、巴菲特19歲時候的經歷

1950年夏天,19歲的巴菲特從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然後向哈佛商學院提出申請。他乘火車前往芝加哥,在那兒一個男士接見了他。巴菲特說,當時哈佛代表對他的印象是"19歲,由於身材消瘦,看起來像只有16歲的樣子,相當於一個12歲少年的體重。" 當兩個人的會面結束後,他進入哈佛大學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被哈佛大學拒之門外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對他來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很快就意識到,教授商業課的權威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巴菲特向哥倫比亞商學院提出申請,並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學的通知。他於1951年6月畢業於該校。

七、26歲的巴菲特就已經立志成為百萬富翁

1956年,年少氣盛的巴菲特決心一試身手。一次,他在一個朋友家裡突然語驚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不久,一幫親朋湊了10.5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巴菲特非常謹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已擁有了五家合夥人公司。當了老闆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頭在資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生。這些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巴菲特兌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成為億萬富翁後的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不喜歡張揚,生活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准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

1999年,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他拍賣了他的褲帶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巴菲特勵志創業故事啟示】沃倫·巴菲特創造了財富神話!很多人認為:因為沒有資金,所以不能創業。持這種觀點的人,只看到問題(沒有創業資金),卻看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看到困難, 卻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只知道哀嘆,卻不去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人永 遠也富不起來。在巴菲特面前,沒有解 決不了的問題;巴菲特沒有時間怨恨,沒有時間等待,只有急不可待的 行動。這才是白手起家的世界首富的本色!

白手起家的名人故事篇三

現如今90後創業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而真正能夠成功的卻不多,下面我介紹的這位在大學時期就白手起家賺到第一桶金的小男生,他的經歷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創業從來就少不了艱辛和學習。

打工掙來第一桶金

一年掙了3萬元,這對大一學生而言絕不是小數目,但從巫溪走出來的譚雲就做到了!上周五,這個大男孩在自己的餐館里講起了如何賺到第一桶金的故事。

“大一進校是貸款交的學費,每個月只有300元生活費。”2008年,譚雲加入學院外聯部,聯繫到在石橋鋪一家商場做電腦銷售,每台電腦有100到 200元的提成。譚雲說,每周末,自己早上7點就要出發往石橋鋪走,到了商場不僅賣電腦,還留心學會了電腦組裝和維修。隨後,譚雲在學校組建了電腦團購服務隊,一個學期賺到了10000元。

到了大一下半期,譚雲又到商場兼職銷售彩電,再加上做家教、幫計算機學校招生的收入,一年內他攢足3萬元,賺到了第一桶金。

創意來自打工經歷

大二開始,譚雲開了一家餐館,不過卻比其他餐館特別一些。“可以點兩個菜坐下來慢慢吃,也可以親自去廚房過一把做菜癮,廚師還可以給你指導。”譚雲說,這個創意來自一次打工經歷,當時自己到一家酒店的廚房做了2個月小工,熟悉了廚房操作流程,還學會了不少家常菜做法。開餐館時,就萌生了這個想法,讓同學自主學做菜。

李姝就是這里的常客。李姝笑著說,自己以前很少做家務,結果在這里炒過幾次菜後,加上有廚師的指點,廚藝大大提升。寒假回家還給父母露了一手,做了一桌子的菜,心裡別提有多得意了。

除了炒菜外,譚雲餐館更多還是送餐上門,給同學老師提供方便。

學到管理經驗技巧

“其實,打工只看自己收入,當老闆就要靠管理的功夫。”譚雲說,餐館每一個訂餐都有一個三聯單據,送餐的人要把單據和飯菜一起送到寢室里,晚上算賬就很清楚,也方便我們查詢和管理。而且,同學只要收集10張單據,就可以免費得到一瓶飲料,收集到20張可以免費得到一個盒飯。這樣一來,同學也願意收集。

現在,譚雲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市場買菜,8點上課,中午到餐館送餐,下午繼續上課,下課繼續送餐。譚雲說創業很辛苦,但餐館生意很紅火,讓自己很安慰。他笑著說,在創業中也學到了許多管理經驗,不僅要有管理技巧,還要協調好員工之間的關系。

『叄』 創業名人之曹德旺:白手起家靠玻璃稱霸

創業名人之曹德旺:白手起家靠玻璃稱霸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福建福清,是福耀 玻 璃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1987年成立福耀 玻 璃集團,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 玻 璃製造商。2010年4月,曹德旺、曹暉父子以個人名義向玉樹地震災區捐款1億元,另捐出2億元用於西南抗旱救災。2011年,曹德旺捐款2億並且提最苛刻條件,打開國內捐款問責先河。

作為一位身兼福建省政協委員、國務院國情研究員、福建省政府特約經濟研究員、中國汽車 玻 璃協會會長、福建省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等職務的成功企業家,他創業的每一步都浸透了艱辛和毅力,對後來者都有借鑒的意義。

白手起家成為一廠之長

曹德旺3歲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本日成立了”的天籟之音,算是幸運的事情,不過現實是殘酷的,由於家境不好,9歲才上學、14歲就被迫輟學,對知識如飢似渴的他自讀了中外名著,然後,專注、用心、自尊地走上了自我創業之路。

曹德旺自16 歲起就以在街頭販賣煙草為生,此前,他也曾在人民公社種田,一天只賺一毛多。由於太苦又沒啥收入,之後他去當了廚師,隨後還賣過水果……總之,為生活所迫,曹德旺努力嘗試通過各種途徑養家糊口!

1976 年,曹德旺開始在福清高山異形 玻 璃廠擔任采購員。他的工作是為這家鄉鎮企業推銷俗稱“大陸貨”的水表 玻 璃。1983年這家工廠逐漸出現虧損,當地政府無法使其扭虧為盈,於是要求曹德旺承包工廠,在短短一年內,工廠就獲得盈利。

在高山異形 玻 璃廠時代,有一次,曹出差去火車站。一位攜帶幾片 玻 璃的人對人群呼喝,“讓開,小心,打碎你們賠不起。”曹聽了非常詫異,“我就是做 玻 璃的,怎麼不知道 玻 璃有這么貴重?”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路人帶的是進口的汽車 玻 璃,一片就要上百元。而且因為進口,周期很長,客戶一般要等很久才能配上 玻 璃。“為什麼我們不能做汽車 玻 璃呢?”剎那間,一道光劃過曹德旺眼前。

1983年,曹德旺毅然承包了這家年年虧損的鄉鎮小廠,將主業迅速轉向汽車 玻 璃,徹底改變了中國汽車 玻 璃市場由國外品牌壟斷的歷史。

曹德旺承包高山異形 玻 璃廠初期,就立志要為中國人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 玻 璃。當時高山廠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在調試大麴率前擋鋼化 玻 璃時,反復調試都未成功。曹德旺得知情況後,來到車間,在爐體余溫還很高的情況下,他親自俯身半探到爐里查找原因,直至找到原因得出結論為止。他的辛勤、執著、敬業和勇敢,無聲地感動著員工們的心。

1987年,他集資627萬元,成立福耀 玻 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 玻 璃登陸國內A股。是中國第一家引入獨立董事的公司,也是中國股市唯一一家現金分紅是募集資金高達4倍的上市公司。

領先布局制勝汽車 玻 璃業界

1995年,當中國轎車市場一年只有32萬輛時,福耀已開始送樣申請車廠認證;1999年,當同業開始沖刺中國市場時,福耀已領先外銷美國成功。

2001年——2005年,曹德旺帶領福耀團隊艱苦奮戰,歷時數年,花費一億多元,相繼打贏了加拿大、美國兩個反傾銷案,震驚世界。福耀 玻 璃也成為中國第一家狀告美國商務部並贏得勝利的中國企業。2006年美國商務部部長來中國時,點名約見曹德旺。

高品質的產品、領先的研發中心、完善的產品線加上巨大產能,決定了福耀產品強勁的市場開拓力。如今,福耀公司生產的汽車 玻 璃佔中國汽車71% 的市場份額的同時,還成功挺進國際汽車 玻 璃配套市場,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成為賓利、賓士、寶馬、德國奧迪等豪華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應商,是世界第二大汽車 玻 璃廠商。

20年過去了,曹德旺已成為中國汽車 玻 璃大王。他經營的福耀 玻 璃近年高速成長,不僅是福建首家掛牌上市的企業,也是中國最大、全球第四大汽車 玻 璃公司,在中國市場佔率超過六成,全球前八大車廠都是福耀的客戶。

樸素的社會責任感讓其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企業家

2010第3季度,福耀 玻 璃收入1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但凈利潤卻達到4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35%,比較第2季度更是增長237%。經過半年多調整,曹德旺終於帶領福耀 玻 璃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福耀 玻 璃也受到波及。2008年全年,福耀 玻 璃收入57億元,比2007年增長10%,但凈利潤卻只有2億元,比2007年下降了73.17%。面對危機,曹德旺在福耀開始一系列的.調整。

首先,曹德旺調整了生產線,關閉或者出售了建築用“浮法 玻 璃”生產線,相反卻增加對利潤率更高的汽車 玻 璃的投入,因為曹德旺長期並不看好房地產行業。而在企業內部,曹德旺推行技術改造、流程調整等措施,提高福耀的經營效益,降低成本。除此之外,曹德旺積極拓展歐洲、北美、南美市場,挖掘潛在的市場機會。

在曹德旺看來,企業最主要、最樸素的社會責任是實現“盈利”,而作為企業家的職責之一,就是在危機時學會自救,要保證企業不被市場淘汰,不給社會帶來負擔而是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

曹德旺對一件事都非常驕傲:福耀 玻 璃並不是中國企業500強,但卻是中國納稅企業500強(排名為319名),對於這個排名,曹德旺非常在意。因為與福耀同時入榜的企業不是中國煙草就是中石化、寶鋼這些國字頭企業。

事業上的發展,忙碌之餘,他也不忘作為一名僱主的責任和義務,對於企業的成功,員工才是關鍵因素。他不僅在公司設立福耀管理學院,將技術人員送至國外優秀企業進行學習深造,聘請國外知名培訓機構為公司員工開展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同時,集團內刊《福耀人》每期的重點欄目“董事長寄語”,均是由他親自撰文談自己對經營管理和做人做事的感悟。

他就是這樣,以實際行動去帶動、影響身邊的人。平時只要有空,他就會找書看,無論古今中外,入眼皆可讀,讀來皆入心。並結合生活對照自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漸漸地,聰明的他成了一個博古通今的“雜學家”。他結合傳統儒家思想為自己總結出了一套“成功5字真經”:仁、義、禮、智、勇。“仁是仁慈善良,是健康包容的心態;義,是道義責任,是敢於承受勇於擔當的胸襟氣度;禮,是禮儀,做人的分寸和對人對事應有的尊重;智,是智慧、眼界和看事情要有穿透力和前 瞻 性;勇,是敢於挑戰未來,挑戰自身極限的勇氣。”

『肆』 國內外有哪些名人是白手起家的

馬雲就是白手起家的,還有俞敏洪,他們都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很好的產業,而且很成功。

『伍』 名人白手起家的故事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因為沒有資金實力,他們很難請到或請得起高水平的人才,也沒有太多的錢用於 廣告 或市場推廣。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開名人白手起家的 故事 ,希望能幫到你。

名人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一
1、卡門伊萊克特拉

在一次與拉斯維加斯評論雜志采訪時透露這位游俠寶貝,她花了幾年的「無家可歸者在好萊塢後她的1991旅王子。該模型和女演員幾乎放棄了她的明星夢她的前男友偷走了一切她離開時的5000美元後。

2、克里斯加德納

通過電影追求快樂而出名,在一點上,加德納是一個單一的,作為一個實習生添惠雷諾和試圖保持他的工作無家可歸的父親,和他的兒子的頭以上的水。他們住在地鐵衛生間,無家可歸者收容所,甚至婦女庇護所至1982時,他終於開始成為一個股票經紀人在三藩的生活。

3、桑德斯上校

被稱為商人和企業家負責肯塔基炸八塊雞,哈蘭德Sanders無家可歸,不是一次,而是兩次。當10歲的孩子他從家裡跑出來後,他的繼父爭吵,然後又作為一個成人在車的後座上睡他走遍北美國與他的美味的食譜,試圖說服餐館支付特許經營費。

4、丹尼爾克雷格

在他成為傑姆斯鍵中的007部電影,據說丹尼爾睡在公園的長凳上,人民的地板而努力成為一個努力的演員在倫敦。

5、吉蒙·休斯

Djimon Hounsou從非洲到巴黎的時候,他只有13歲。「我住在街上一些時間為生存而戰,尋找沒有什麼比我的生活必需品微薄的存在,「血鑽石星在2008說, 報告 人雜志。它不是直到幾年後Hounsou被發現在街上被一個時裝設計師誰給他打破建模。

6、菲爾博士麥格勞

菲爾博士是美國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他的日子以來,奧普拉,有數百萬人現在調整到自己的電視秀和購買他的暢銷書,但他的成功是建立在粗糙的童年。12歲的時候,麥格勞是無家可歸的人居住在父親的車在堪薩斯市,他的父親就被一個心理學家。最終他們湊了一個5美元的房間在____青年會的錢,雖然這是艱難的,麥格勞說,「我很珍惜這些回憶。這是我的時間去學習如何處理壓力和逆境的教訓,我從來沒有學過任何其他方式在這個年齡。我學到了什麼是努力工作,保持專注,和設定目標。」

7、貝瑞

她現在是一個巨大的電影明星,但在2007采訪的讀者文摘,漿果透露她度過了一個工作在一個無家可歸者的收容所後離開家到芝加哥1987。她說她把錢用完後幾個月,被媽媽當漿果要求現金支付租金。他母親告訴她「要弄清楚或回家。我們沒有開始任何該給家裡打電話向媽媽要錢。」

8、希拉里-斯萬克

她只有15歲的時候,她說服了她母親收拾他們的奧茲莫比爾三角洲88僅為75手,並將從他們的家在華盛頓到洛杉磯,這樣她可以從事演藝事業。他們住在汽車,直到一個朋友能給他們一個住的地方。斯旺克的媽媽用付費電話預訂她試鏡。她從高中輟學,在拖車公園長大,為了贏得奧斯卡,她的表現在百萬美元寶貝。

9、讓-尚格雲頓

在他成為警察最大的沃克時空特警,范達美據說睡在洛杉磯的街道和挨餓試圖成為一個演員。

10、寶石

珠寶已獲得四個格萊美獎提名,已售出超過27000000張唱片在全球范圍內,但在她發現她的第一張專輯「1995件你」,她是一個努力的創作歌手的生活在她的車,她周遊全國,在小咖啡館演出和街頭表演。

11、吉姆凱瑞

阿獃和阿瓜的滑稽演員吉姆Carrey可以提供所有的奢侈品,他現在想要的,但這並不總是受歡迎的演員的情況。作為一個在加拿大長大的少年,凱利和他的家人睡在一個大眾麵包車,當他長大後,他們守在他妹妹的草坪上的帳篷里。凱瑞,在這一點上,領銜的加拿大喜劇俱樂部在努力使收支平衡。這是直到他看見羅德尼 Dangerfield誰簽署了凱瑞作為他的開放旅遊行為的眼睛。

12、吉姆克萊默

在他被一個大的對沖基金經理或大聲喧嘩的CNBC的私房錢的主人,克萊默有一些艱難的時刻。作為一個出色的記者在佛羅里達州和加利福尼亞的成功
名人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二
1982年18歲的馬雲第一次高考失敗下學謀生,先後當作秘書、做過搬運工,後來給雜志社蹬三輪送書。一次偶然的機會馬雲在幫浙江舞蹈家協會主席抄文件的時候接觸到路遙的代表作《人生》,這本書迅速改變了馬雲的思想,馬雲從書中體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處卻往往只有幾步」遂下定決心,參加二次高考。 1983年19歲的馬雲二次高考依然失利,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但受《 排球 女將》永不言敗的精神激勵,准備參加第三次高考,因為家人反對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決心永不放棄。 1984年20歲的馬雲第三次高考艱難過關。他的成績是專科分數,離本科線還差5分,後因馬雲同專業招生不滿,馬雲被調配到外語本科專業,撿了個便宜,跌跌撞撞、搖搖晃晃進入杭州師范學院本科。 1988年24歲的馬雲大學 畢業 後進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英語老師。 1988年—1995年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教期間業余時間在杭州一家夜校兼職教英語,同時幫助別人從事英語翻譯。1995年辭去大學教師工作。 1994年30歲而立之年的馬雲開始創業,創立杭州第一家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

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31歲的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卻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雲第一次上了互聯網。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曰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馬雲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開始設想回國建立一個公司,專門做互聯網。馬雲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他立即決定和西雅圖的朋友合作,一個全球首創的B2B電子商務模式,就這樣開始有了創意。並起名中國黃頁(chiinapage)。 回國當晚,馬雲約了24個朋友做外貿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義上的學生,給他們介紹,結果23人反對,只有一個人說可以試試。馬雲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還是決定干,哪怕24人都反對,他也要干。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歷就是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調頭,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馬雲提起當初,贊賞的是自己的勇氣而不是眼光。

1995年4月,31歲的馬雲投入7000元,又聯合妹妹、妹夫、父母等親戚湊了兩萬元,創建了「海博網路」,「海博網路」從此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產品就是 「中國黃頁」。 1996年,32歲的馬雲艱難的推廣自己的中國黃頁,在很多沒有互聯網的城市,馬雲一律被稱為「騙子」,但馬雲仍然像瘋子一樣不屈不撓,他天天都這樣提醒自己:「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 長跑 ,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然後出門跟人侃互聯網,說服客戶。業務就這樣艱難地開展了起來。1996年營業額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也就是這一年,互聯網漸漸普及了。 1996年3月因為杭州電信的實力懸殊的競爭,最後馬雲不得已和杭州電信合作,馬雲的中國黃頁資產折成60萬,佔30%股份,杭州電信投入140萬人民幣,佔70%股份。後因經營觀念不同,馬雲和杭州電信分道揚鑣,放棄了自己的中國黃頁,並將自己擁有的21%的中國黃頁股份,全數送給了一起創業的員工。 這年是1997年,這是馬雲創業生涯第一次的失敗,這年馬雲33歲。 1997年,馬雲離開中國黃頁後,受外經貿部邀請,加盟外經貿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由馬雲組建、管理,馬雲佔30%股份,參與開發了外經貿部的官方站點以及後來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馬雲的btob思路漸漸成熟「用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連網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聯網像一個無窮的寶藏,等待人們前去發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語打開的那個山洞。 1999年,35歲的馬雲受夠了在政府企業做事條條框框的束縛、磕絆與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於人的馬雲推辭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請決心南歸杭州創業,團隊成員全部放棄其他機會決心跟隨。這年1999年,這是馬雲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創業失敗。 1999年1月15日,馬雲和他的團隊悄然南歸。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園馬雲的家中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18位創業成員或坐或站,神情肅穆地圍繞著慷慨激昂的馬雲,馬雲快速而瘋狂地發表激情洋溢的演講「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著往前沖的時候,你們都不會慌了。你們拿著大刀,一直往前沖,十幾個人往前沖,有什麼好慌的?」在這次「起事」的會議上,馬雲和夥伴共籌了50萬元本錢。並按照慣例進行了全程錄像,馬雲堅信這將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在這次會議上馬雲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從這天開始,馬雲開始鐵下心來做電子商務。 盡管只有50萬創業資金,但馬雲首先花了1萬美元從一個加拿大人手裡購買了阿里巴巴的域名,並細心注冊了alimama.com和alibaby.com。他們沒有租寫字樓,就在馬雲家裡辦公,最多的時候一個房間里坐了35個人。他們每天16-18個小時野獸一般在馬雲家裡瘋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設計網頁,討論網頁和構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馬雲不斷的鼓動員工,「發令槍一響,你可不能有時間去看對手是怎麼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誡員工「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阿拉巴巴就這樣孕育、誕生在馬雲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直至逐漸為媒體、風險投資者關注,並在拒絕了38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資商之後於1999年8月家接受了以高盛基金為主的500萬美元投資、於2000年第一季度接受了軟銀的2000萬美元的投入,從而由橫空出世、鋒芒初露,到氣貫長虹、勢不可擋。直至成為全球最大網上貿易市場、全球電子商務第一品牌,並逐步發展壯大為阿里巴巴集團 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國。 從1995年接觸網路到1999年阿里巴巴問世,馬雲用了5年的時間,經歷了2次失敗才獲得了第一階段的成功。

從馬雲的第一階段創業里程我們可以看出馬雲的這樣幾大品格。1、 不甘落後、永不放棄,三次高考,二次失敗只是更加激勵馬雲堅持不懈,必須成功的信念。2、 反應敏銳、思路清晰,善於發現和把握網路發展規律。從中國黃頁到阿里巴巴到淘寶到支付寶到阿里媽媽都驗證了這一點。3、膽大心細、一往無前。先是作為杭州十佳教師辭職下海,然後離開和杭州電信合作的中國黃頁、離開和外經貿部合作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一是大膽,一往無前、不留退路,二是心細,雖然離開其實心中已經醞釀了一盤更大的棋局。4、激情四射、魅力服人。馬雲先後離開與杭州電信和外經貿部合作的公司,手下員工都願意放棄更好條件甘願吃苦受累追隨馬雲重新創業,當年創業的18個人至今仍然追隨馬雲發展。更能通過個人魅力和激情吸引某國際風險投資公司的亞洲代表蔡崇信放棄工作追隨,六分鍾搞定軟銀孫正義投入2000千萬美元的風投。5、相信自己,理智分析。馬雲對自己有超級的自信,在阿里巴巴創業的第一次會議上馬雲就預告了未來,要求全程攝影,以此作為歷史見證。很多人說馬雲狂妄,但馬雲說過自己創立海博網路的時候靠的是勇氣而眼光。 阿里巴巴創業初期馬雲要求合作夥伴「用閑錢投資,不允許借錢,因為失敗的可能性極大」。馬雲很狂很自信,但相信這是他基於理智分析的結果。一個人成功一次是偶然,但馬雲99年自阿里巴巴創業成功至今的不斷發展,我們不能說馬雲只有大膽和自信,這裡面肯定還包含了智慧和理智。

馬雲的成功絕非單單因為他比我們早創業10年!也許你認為馬雲恰逢時運,你生不逢時;也許你認為馬雲資金雄厚,你身無分文;也許你認為馬雲運氣高照,你霉字當頭,但你不要忘了馬雲二次高考落榜,做過搬運、蹬過三輪、當過小販;你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創業之始35個人擠在一個房間,大家要集資才能創業,馬雲要靠借貸才能發工資;你不要忘了馬雲身高1米62,體重僅100出頭,中國黃頁推出之初很多人說他是騙子。馬雲的創業成功絕非偶然,那是智慧和勇氣的結晶,那是信心與實乾的結果,那是領袖與團隊無間結合。馬雲給我們的意義更在於馬雲說過「如果馬雲能夠成功,我相信中國80%的人都能成功」,如果你能像馬雲一樣敢思、敢想、敢說、敢做、敢為天下先,那你也可能實現自己的阿里巴巴帝國。
名人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三
「皇天不負苦心人」。所謂「皇天」,其實正是我們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運的顛沛中,最可以看出人們的所願:風平浪靜的時候,輕如一葉小舟;等到風濤怒作的時候,也會像凌空的天馬。張弼士,別名振勛,廣東潮州大浦人。17歲時家鄉鬧災荒,他告別家人,孤身逃荒,來到了荷屬的巴城(今印尼雅加達)。畢業實習時,張弼士特別注重觀察當地和外地的經濟狀況,研究什麼樣的買賣容易獲利。從買酒和稅收發家後,他又拓展到墾殖業、建築、金融、交通、礦業、商業等各個行業。他人企業全盛時期,資金達白銀七八千萬兩,故有「蘇島富翁」之稱。在張弼士的一生中,最能說明他創業的艱辛和成就的應是張裕釀酒公司的創辦和成功。

張弼士於1892年開始籌建酒廠,一開始,他就採取穩扎穩打的方針,著手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設。幾經周折,公司耗費巨資,終於1906年建成了有124個品種,佔地千餘畝的葡萄園。我國當時生產葡萄酒系手工操作,設備落後,難以與歐美新的生產技術相抗衡。為提高競爭能力,他注重科學技術,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和引進先進的技術裝備。

他到處物色酒師,重金聘用。幾經周折,公司終於掌握了全套設備和關鍵技術。產品出來後,對於如何開拓市場,張弼士曾煞費了苦心,首先,他注重提高產品的信譽,其次,注意研究消費者的心理,講究廣告宣傳的藝術;再次,充分利用海外華僑思念祖國、眷戀故土之情和張氏在南洋華僑中的影響,開拓國外市場,特意精製張裕酒的宣傳品向華僑廣為贈送。沒有本錢的創業,此外,廣泛結交上層人士,取得各方的支持。最後,別具特色的張裕酒,終於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和注意。康有為曾為張裕公司寫下了「淺飲張裕葡萄酒,移植豐台芍葯花,更復法華寫新句,欣於所遇即為家」的詩句。1912年,孫中山先生為張裕公司親筆題贈「品香醴泉」四個大字。特別是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商品比賽會上,張裕公司的白蘭地、紅葡萄酒、瓊瑤液和益壽漿獲金質獎章,「金質白蘭地」從此聞名於世。


看了「名人白手起家的故事」的人還看了:

1. 白手起家名人故事

2. 白手起家的名人故事

3. 10個白手起家成功人士的故事

4. 創業傳奇人物事跡

5. 名人白手起家創業故事

『陸』 白手起家的名人有哪些

白手起家的名人有許家印、雷軍、比爾·蓋茨、李嘉誠、馬雲等

1、許家印

馬雲,男,漢族,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

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柒』 有哪些企業家是白手起家的

1、李嘉誠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

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2、霍華德·舒爾茨

霍華德·舒爾茨,來自貧民區的猶太人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長大。他在銷售產品時,他發現位於西雅圖的一家叫「星巴克」的小公司在他那裡購買了很多台煮咖啡器。在那裡他看到了專門銷售現煮咖啡、香料及其他咖啡製成的調味品的星巴克。

兩年後,他終於募集到了足夠的風險資金,買下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至2009年,舒爾茨加入星巴克已經有了22個年頭,同時也鑄造了自己的光輝形象。舒爾茨成為了一位十分富有的人,個人控制著1800萬股份,市值達6億美元。

3、馬雲

1995年3月,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了2萬元准備創業。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

1999年3月,馬雲正式辭去公職,後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雲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 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

4、宗慶後

1945年,宗慶後出生於宿遷。共有兄妹5人,家庭成分差,父親遷回杭州後找不到工作,全家只靠在杭州做小學教師的母親的工資度日。初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宗慶後去了舟山一個農場,幾年後輾轉於紹興的一個茶場。

1989年,創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任廠長。 1991年,拿出8000萬兼並杭州罐頭食品廠成立了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

5、陳麗華

陳麗華幼年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被迫輟學。生計所迫陳麗華做起了傢具修理生意,由於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熱誠講信用,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傢具廠。1981年初,陳麗華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系的幫助,從事房地產投資。但不到一年,她又回到北京尋覓商機。

在《福布斯》中國內地100富豪榜上,60歲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董事長陳麗華排名第6位,身價6.4億美元,媒體追捧她為「內地第一富婆」、「內地最富有的女企業家」。

『捌』 從白手起家到富可敵國的歷史人物

開國皇帝
西漢 漢高祖劉邦,從混混做起,升至皇帝,絕對白手起家。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魏文帝曹丕
蜀漢昭烈帝劉備 從編草鞋起家,白手起家
吳大帝孫權
西晉 司馬炎
東晉 司馬睿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少年貧窮,以樵漁及販履為生,白手起家
齊高帝 蕭道成
梁武帝 蕭衍
陳武帝 陳霸先 出寒門,也算白手起家吧
隋 隋文帝 楊堅
唐 唐高祖 李淵
五代 後梁 梁太祖朱溫 幼年喪父,家貧,母王氏佣食於蕭縣劉崇家。 白手起家
後唐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漢高祖劉知遠
後周 周太祖郭威 出身貧寒,只讀過一點書,也算白手起家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 出身軍人世家,父親當過官,要算白手起家有點勉強
南宋 宋高宗趙構
遼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西夏 夏景宗李元昊
金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元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明 明太祖朱元璋 當過乞丐、和尚,絕對的白手起家
清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白手起家的應該有:漢高祖劉邦、蜀漢昭烈帝劉備、宋武帝劉裕、陳武帝陳霸先、梁太祖朱溫、
周太祖郭威、明太祖朱元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名人是白手起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北京申請英國t4簽證要多久 瀏覽:6
勞森為什麼來中國了 瀏覽:662
伊朗為什麼不把油賣給中國 瀏覽:509
中國為什麼會出現赤腳醫生 瀏覽:89
印度舞腰鏈怎麼用的時間長 瀏覽:576
在越南買一頭牛多少錢 瀏覽:12
中國張姓有多少 瀏覽:418
成都義大利面在哪裡買 瀏覽:755
英國的現在病情怎麼樣了 瀏覽:769
天津到伊朗德黑蘭海運多少錢 瀏覽:609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多少人 瀏覽:847
印尼邪術1979電影在哪裡能播放 瀏覽:762
印度和安理會哪個重要 瀏覽:603
越南幣如何辨真偽 瀏覽:637
印度洋怎麼讀音 瀏覽:966
蝸牛從美國走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3
越南語塞班是什麼 瀏覽:169
印度炒飯用什麼米飯 瀏覽:724
印度香料怎麼種植 瀏覽:914
亞洲哪個國家能幫伊朗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