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中國被印度起訴索賠20萬億美金
印度 瘋了唄。
面 對 新 冠 , 印 度 毫 無 對 策 , 毫 無 能 力 。 只 會 讓 民 眾 哭 爹 喊 娘 、 罵 街 、 對 政 府 失 望 。 所 以 , 他 們 需 要 把 責 任 轉 移 到 別 的 目 標 , 讓 民 眾 去 罵 , 然 後 印 度 政 府 反 而 成 了 為 民 眾 「 維 權 」 的 英 雄 。同 時 , 最 好 能把 索 賠 行 為 在 國 際 上 形 成 流 氓 聯 盟 , 共 同 針 對 中 國 。
大 致 來 說 , 就 這 么 個 道 理 。 但 世 界 上 別 說 2 0 萬 億 了 , 一 毛 錢 都 拿 不 到 。 因 為 這 個 起 訴 毫 無 依 據 、 毫 無 道 理 , 他 們 也 就 這么 叫 囂 一 下 ,這個叫囂更大程度上說只不過 是 一 個「甩鍋」 手 段, 他 們 的 政 客 們 內心 根 本 沒 有 真 的 索 賠 2 0 萬 億 的 打 算 。
20萬億是個什麼概念?印度人沒文化,不懂。但國際社會懂。所以從客觀角度說,這種「叫價」能刷新尺度, 但是也讓一些人覺得這是無理取鬧。
B. 中國和印度為什麼會鬧糾紛
主要是邊界領土的爭端產生的爭端: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分西、中、東三段;
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
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我們手中;
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
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裡;
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沖突也是在這兩段打的。
C. 為什麼印度處處針對中國大神們幫幫忙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國界的原因,因為英國當年在劃分國界的時候出現了麥克馬洪線侵入中國部分領土(12萬平方公里)中國一直沒有承認這條國界線。至此矛盾激化印度私自侵入中國領土發生了62年的中印邊境沖突。 從印度獨立的開始幾天,英國離去後,留下大面積的未界定的邊境是印度的遺產,同中國對邊界的爭議是印度遺產的一部分。中國的其他鄰國也曾面臨相似的問題,在新中國成立的隨後十幾年裡,通過與北京的外交談判,邊界問題幾乎都得到滿意的解決。 尼赫魯政府決定通過另外一個方式解決此問題,即單方面研究並決定印中邊境的合適的分界並拒絕和北京談判。除非北京不可思議的接受印度單方面隨意地對中國邊界施加影響並侵佔其領土的行為。 於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這種政策導致了印中兩國之間的邊境摩擦,增強了雙方的不信任,最終變成敵對。到1958北京迫切達成停火協議,以防止邊界沖突並通過談判達成邊界協議。印度拒絕任何停火協議,印度堅持認為,這樣會妨礙自己對領土侵吞的企圖,沒有什麼可以談的。印度聲明印中邊境已經得到解決,而中國不同意印度的聲明,因此印度開始指控中國侵略。 到1961年,印度試圖在所以聲稱的領土上建立軍事存在,驅逐在那些地方的中國人。1962年10月12日,尼赫魯發表聲明,印度將驅逐所有其聲稱的領土上的中國人。更不幸的是印度前線的軍隊被命令掃盪比自己強大的中國軍隊,很快他們認識到:如果尼赫魯已經宣布了對中國軍隊發動進攻,中國軍隊不會坐以待斃。 10月20日,中國軍隊先發制人,擊敗了印軍無力的抵抗,並向動推進了一定距離。10月24日,北京請求停火並撤退,條件是印度同意談判解決。但尼赫魯決絕中方的請求。接下來的3周,雙方加強了軍事集結,11月15日,印度發起了局部反擊,激發了人民取得全面勝利的幻想。 中國軍隊重新發起進攻,擊潰了印度第四師。到11月20日,印度軍隊沒有在任何有爭議的領土上組織抵抗。就在那天,北京單方面宣布停火,並准備撤軍:尼赫魯接受了。
麻煩採納,謝謝!
D. 印度為什麼一直挑釁中國
因為有利可圖:
其一、對內可以獲得大量支持,印度國內支持對外強硬,不管是對中國還是對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
其二、對美國日本方面可以獲得足夠的支持,暗地裡的利益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其三、對華方面可以佔多少就佔多少利益,反正是白得的,內外兩方面都已經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了。而且印度判斷中國現在的外部環境使得中國不會輕易反擊。
1962年我們的外部環境比起現在都差多了,我們不懼戰爭,我們愛好和平。朋友來了有酒喝,敵人來了有武器。
E. 知道印度為什麼最近對中國瘋狂挑釁嗎
印度的小伎倆,中國根本不給予理會。看看最近的印度反華製造風波。根本就是搬石頭砸自己腳..罷了。中國有影響嗎?咋老百姓有影響嗎?就算瘋狂挑釁他們也不會用熱武器。心知肚明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所以不可能。設法影響中國和阻礙中國發展的都是愚昧的
F. 印度怎麼敢向中國叫囂
印度敢向中國叫囂的原因可能是:
印度最大資本是自己有個好的國際環境,而中國恰恰沒有。
印度的國際環境特別好,美國,俄羅斯都在拚命拉攏印度,其實中國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中國就沒有那麼好的環境了,美國及其盟國對待中國的態度大家都知道的,俄羅斯確實站在中國一邊,那也是中俄可以抱團取暖共同分擔美國壓力。
印度人的自信估計還有後勤的因素吧,大家都知道62年中印打過一次中煙戰爭,那次結果印度是很慘的,但是中國大勝後卻不得不退兵了,原因就是中國後勤補給很難的,物資別說翻越山峰送到藏南,甚至物資從雲南,四川上西藏就不好走了,沒有公路也沒有鐵路,只能用牲口托運,走一趟幾個月還十分凶險,而到了山腳下要翻山到藏南甚至牲口都沒法走,只能用人力背著過去。當時解放軍進入藏南的是一個邊防師一萬多人,物資供應十分困難,最郁悶的是有半年時間大學封山後,靠人背都不行,徹底封死了。而印度就好多了,藏南是緩坡,下面一馬平川了。運輸起來相當簡單,而且印度當時全民動員幾百萬軍隊在哪裡。這個情況下不撤退是不行的。
但是,現在雖然藏南附近交通還是很差,每年還有很長時間大雪封山,但是我們進藏有多條公路一條鐵路,上百個機場。所以印度最近也是著急,中國人基建能力是全球絕對第一的,那以後就更不好說了。
還有的依靠的根據估計就是印度神油喝多了,自嗨的太厲害了。感覺這都不是軍事,經濟力量對比的問題了,是精神有問題的程度了。
G. 印度為什麼挑釁中國
抓我們漁民的是印尼。
印度和我們爭的是藏東南「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領土。
印度執政黨是想通過挑起民族主義情緒來獲得合法性,其實他們也沒有當真,根本打不過我們。
H. 印度此次挑釁中國,有哪些目的
「從自身利益來講,中國在南亞的行動並沒有錯誤,但我們必須意識到此舉難以避免的負面後果,並有所准備,防範可能出現的美日印三強遏華同盟。畢竟,對於冷酷無情的現實政治邏輯來說,單方面的啜泣,從來都毫無意義。」
中印對峙事件發生後,中國媒體猛烈抨擊印度的決策者。個人認為這是對的,因為我們的國土主權的確面臨著印度人的挑釁,我們必須對外擺明我們的態度。但是,從現實政治的角度看,我們不能不全面審視印度的決策動機。因為,媒體單純將印度人視為瘋子和狂人,僅僅是一種宣傳手段,絕非現實主義者看待問題的方式。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意識到:印度政府絕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為了一片足球場大的荒地,而陷入與中國的盲目對抗,畢竟,今天的印度領袖或許殘酷無情,但卻絕不是一個盲目的蠢材。
實際上,對峙事件發生的很久之前,國內就應該意識到莫迪政府一定會有所挑釁,只要稍有俾斯麥式的外交視野,便能夠預見到今天的情況——本人此前不斷提出警示(文尾羅列文章)。
近年來,中國在海外拓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然而需要清醒的是,與所有大規模跨國合作項目一樣,我們的拓展不可避免地附帶了一些地緣效應,並引發了外國的猜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南亞地區。
2013年之後,中國大舉加強了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印巴邊境沖突多年不斷),並且在印巴爭議地區喀什米爾修建鐵路,以及在瓜達爾港設立可供軍用的港口。這些不可避免地與印度的安全利益產生一些沖突。
中巴走廊的建設,在加強經濟的聯系的同時,實際上也意味著兩國軍事互助更加便捷,這強化了巴基斯坦的戰略地位和實力,考慮到印巴邊境至今猶在持續交火,印度不可能對這一舉措漠然視之;
I. 印度為什麼敢再次挑釁中國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道理非常簡單,列寧說過,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了。日光底下無新事,開啟邊釁不過是轉移人民注意力和加強對軍隊控制的手段而已。現在的印度正面臨著經濟和政治的雙重危機,因此在中印邊境挑釁不過就是為了轉嫁危機。
J. 為什麼印度不喜歡中國
印度不喜歡中國因為中國中印沖突由來已久,中印兩國關系惡化。
1962年10月20日開始,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歷時一個月在中印邊境戰爭在東、西兩段大規模爆發。戰爭以印度全面失敗而告結束。中國邊防部隊主動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20公里以內地區。
並於1963年5月26日前釋放了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312名全部被俘人員,退還全部繳獲的武器裝備及軍用物資。
(10)為什麼印度告中國擴展閱讀: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印雙方力量對比雖互有優長,但從整體上看,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大於印度。
中國軍隊的整體素質,特別是政治素質高於印度軍隊。這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敵強我弱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