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第一輛汽車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1931年5月31日,國產第一輛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終於問世。
為了慶祝第一輛國產汽車的問世,遼寧迫擊炮廠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該車載重量1.82噸,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
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工廠對其他零件均進行了重新設計製造。
(1)中國什麼時候有汽車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1輛汽車:
第一輛汽車是1956年7月13日誕生的。其過程之艱難無法想像:它是在日本侵華時留下的細菌工廠的殘垣中站立起來的。在此之前,我們「除了會造桌子椅子,一輛汽車也造不出來」。
1956年7月13日,汽車廠建廠三周年的前兩天,第一輛汽車誕生了。從這一天起,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結束了,我們自己的汽車源源不斷地一天比一天更多地從這里開出去。
『貳』 我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汽車
看現在的汽車行業中,各個國家的各個名車,什麼勞斯萊斯,什麼梅賽德斯,等等,同時,國外的一些廠家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製造歷史了。反觀國內,國內的高級車輛似乎並不是很多,國內的汽車製造廠們似乎都是近代才創立的,其實啊,有一家公司是很早就有了的哦,距今甚至都已經一百多年了,就是長安汽車。
好了,現在我國的汽車行業也開始崛起了,我們其實並不需要那種奢侈的超級跑車的,我們老百姓們平常開的普通的車就行,而我國政府也確實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國的車也是非常不錯的。
『叄』 中國汽車的發展史
1953年第一汽車製造廠破土動工,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建設自己的汽車廠
1956年我國生產的第一 輛汽車下線,毛澤東又親自為其命名——解放
同年5月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東風)牌轎車,送往北京向黨的人大獻禮,這是中國自製的第一部轎車
同年6月北京第一汽車廠附件廠試製成(井岡山)牌轎車同時工廠更名為北京汽車製造廠。
同年8月一汽又設計試製成功第一輛(紅旗)轎車
同年9月上海汽車配件廠(上海汽車裝修廠,後更名為上海汽車廠)試製成功第一輛鳳凰牌轎車。
在大躍進的年代,這幾輛國產轎車確實讓全國人民歡欣鼓舞了一陣子。
由於技術的不成熟,第一批轎車並沒有真正成為國家領導人的座乘,熱情高漲的汽車工人們很快就又投入到產品的改進中。
在造出東風車後的4個月,一汽就造出了造型精美具有民族特色,實用性能較好的高級轎車——紅旗
這是中國第一部定型的轎車,而且這一響亮的轎車品牌曾讓一代中國人為之傾倒
1959年第一批紅旗72型轎車參加了國慶遊行和閱兵,並成為中央部委領導的公務用車。
1964年紅旗轎車正式被國家制定為禮賓用車。當時中央領導人的專車主要是(蘇聯吉斯100和115型轎車)。隨著中蘇關系的惡化,我國迫切需要替待吉斯的高級轎車,周總理要求一汽盡快生產出三排座的紅旗。
1965年9月19日一輛嶄新的紅旗770型三排座樣車開進北京,該車長5.7米,內飾精美,乘坐十分舒適,造型也為全世界所稱贊,一亮相就受到領導人的高度贊賞。
六七十年代除了紅旗外,中國唯一大批量生產的就是上海牌轎車,到1979年上海轎車共生產了一萬七千多輛。成為我國公務用車和計程車。
60-70年代遺憾
新中國自力更生製造出的轎車填補了中國工業的空白,但由於國家不開放,我國的汽車工業與世界隔絕,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機會,是我國的汽車工業逐漸地被現代化的世界拋在後面。另外,當時我國的汽車工業是以載貨車為主導的,對轎車缺乏應用的重視,這使得我國的轎車工業技術水平長期處於極為幼稚的狀態。
80-90年代轎車夢漸圓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對轎車的需求越來越強,我國落後的轎車工業根本無法滿足這種需求,一時間,外國轎車洪水般湧入我國。
1983年4月1日上海
1986年廣州標致505
1986年9月
1984年—1987年,我國進口轎車64萬輛,耗資266億元,為了迅速提高中國轎車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我國汽車工業開始走上與國外汽車企業合作引進消化外國先進技術的發展道路。
到明年底,人們或許能看到一輛正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突然張開了翅膀,騰空而起飛向目的地。
汽車的發展越來越人性化,使我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我們也對汽車產生或多或少的依賴性,使我們的身體抵抗力減弱,大氣環境有一定的污染。
呔鈴王提醒您少開車多鍛煉,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肆』 中國什麼時候製造汽車
1931年。
中國的第一輛汽車,並不是大家所熟知的「紅旗」或者「解放」,而是由張學良的帶領下在1931年在遼寧工業廠歷時兩年成產出的「民生牌」75型載重汽車,載重1.8噸,它被譽為中國第一輛汽車。也是中國製造首次嘗試,雖然很笨重,但是卻是中國工業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嘗試。中國東北工業也作出了不少貢獻,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誕生於東北。9.18事件的發生,讓國人更加確定了要強國的願望,國人開始批量生產民生汽車,在1931年9月27日,國人舉行了大規模的汽車遊行,當百姓看到自己人生產的汽車開到馬路上的時候,都興奮不已,當時還有專門的電影公司拍攝了遊行的情況,製作成了紀錄片。可是後來,由於日本的侵略,民生汽車製造廠被日本人搶走,這樣,中國第一輛民族汽車就這樣被無情的扼殺了!
『伍』 汽車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我認為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中國汽車工業1953誕生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汽車產品從無到有。第二個階段,1978年到20世紀末。中國汽車工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這個
『陸』 汽車是哪一年傳入中國的
中國從1901年開始已有汽車進口。清光緒27年(1901年)冬,匈牙利人李恩時(Leinz)將2輛汽車帶入上海。同年臘月廿一日(1902年1月20日),經公共租界工部局例會上討論,決定先發臨時牌照,次年發正式牌照。
『柒』 中國最早是在什麼時候生產汽車
放是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締造廠試製成功。而民生牌汽車是1928年的 。
1928年12月,東北易幟,南北趨於安閑。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等提出的「應國內必要,宜首先締造載重汽車」的倡導取得張學良將軍的稱贊,遂將奉天迫擊炮廠改為遼寧迫擊炮廠,並附設民用品產業締造處,首要分娩民生東西,締造汽車內飾原料和百般皮革。
1929年2月,張學良將軍將遼寧迫擊炮廠剩餘的四萬余元(舊幣)撥給民生工場,作為研製汽車所用原料實習費。隨後又撥款70萬元,作為國產汽車的試制和分娩用度。為了加速研製任務,民生工場邀請了美籍技師麥爾斯為總工程師,並邀請國內外大學和專科畢業的工夫人員職掌工場的緊急職務,其時民生工場共有員工207人,其中人員30人,工人177人。
民生工場從1929年5月起首國產汽車的研製任務。在設立建設和工夫條件極度粗略的條件下,經過兩年多的工夫,至1931年6月,終究試製成功了華夏第一輛民生牌75型2.5噸國產載貨汽車。為此,沈陽迫擊炮廠實行了莊重的慶祝大會。同年7月,該車應邀送上海參展,並預備再分娩15輛,為「雙十節」獻禮。
後因日軍策動「九·一八」事故而未及組裝。1931年10月上海《路線月刊》和同年8月13日上海《民國日報》的相片和史料,大約紀錄了民生工場試制國產汽車的基礎進程。
據載,1929年8月,民生工場在完畢了基礎預備任務之後,根據張學良將軍關於載貨汽車是其時急需的交通輸送器材的指令,從美國采辦了瑞雷號載貨汽車散件,運回廠內自行組裝整車,並舉行了大宗的實習。然後將瑞雷號全車拆卸,揀選緊急的易損機件,另行打算並重新締造。通過對汽車的拆裝測繪和實習,初階操作把持了汽車打算和締造工夫。
根據民生工場的汽車締造盤算,原定試制和分娩兩種載貨汽車,一種是55型載重2噸,一種是100型載重3噸,後根據城鄉輸送的必要,斷定為75型2.5噸載貨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是自行打算的。策動機、後軸、電氣裝備和輪胎等汽車部件,由於設立建設工藝和原原料其時在國內無法管理,事實上也難以克己,均暫行拜託外洋專業名廠依照民生工場自行打算的圖紙加工。
除此以外,民生牌汽車零部件均由本廠自行打算締造。
民生牌汽車為長頭,棕色,採納六缸水冷汽油策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自行打算的緩沖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破損,汽車依舊照常行駛。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報》紀錄,「民生工場克己國產汽車40輛工程將竣工……形態精湛,簡便極度。」但由於「九·一八」事故,民生工場未組裝成車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陵軍侵掠一空,張學良將軍創設民族汽車產業的壯志凌雲也隨之半途而廢,毀於一旦。
1934年3月,偽滿實業部按照日本關東軍的旨意,在原遼寧迫擊炮廠舊址上設置了同和主動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該社的目的是符合蔓延侵陵的必要,從事汽車的修補和組裝。
『捌』 中國什麼時候有汽車
1901年,第一輛進口汽車登陸上海。從此,中國有了汽車的概念。但也有人說,慈禧乘坐過的一輛汽車是我國進口的第一輛汽車,現還有實物陳列在頤和園內。
慈禧讓司機跪著開車
大清統治者慈禧太後,雖昏庸無知、保守頑固,但卻與中國大地上出現的第一輛汽車結下不解之緣。而這開創中國歷史上擁有汽車的先河,也又一次暴露了慈禧的愚昧和可笑。
慈禧當年處理朝政之餘,喜歡游覽,經常乘坐她的豪華大轎和馬車去頤和園、西山、八達嶺等景區遊玩。中國出現的第一輛汽車,它的價值要比現在的10輛新的賓士車還高。這輛車是袁世凱送給慈禧的禮物。
1901年,官拜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為了討好慈禧,用一萬兩白銀購進一輛第二代賓士牌小轎車作為慈禧六十大壽的貢禮送給了慈禧太後。此車設計新穎、工藝精湛。慈禧一生享盡了富貴,卻從沒有見過這種先進的洋玩意兒,看後心中大喜。可是她第一次乘坐汽車去頤和園游覽時,汽車駛出紫禁城後,她突然發現,原來的馬車夫孫富齡成了現在的汽車司機,他不僅坐著,而且還坐在自己前面,與自己平起平坐。這還了得,有失自己尊嚴,立即責令他跪著開車。慈禧的話誰敢不從?司機只好跪著駕駛,但手不能代替腳踩油門和剎車,路上險些釀成驚天大禍,這可嚇壞了當時的王公大臣,他們紛紛下跪乞求慈禧不要冒這個險。無奈,慈禧被人攙扶下車,中途又換上她的十六抬大轎。慈禧後來就對汽車失去了興趣,因為她不能容忍司機坐在她面前開車,她認為司機應跪著。因此這輛車被棄置一旁。後來,此車作為皇宮遺物在紫禁城閑置起來。
歷經百年的「老爺車」
辛亥革命後,這輛汽車又從紫禁城移到頤和園至今。經專家鑒定,這是我國進口的第一輛汽車,距今已整整100年,成為一輛世界罕見的老爺車,受到世人矚目。此車目前仍停放在頤和園。時至今日,雖然慈禧這位在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早已遠逝,但是,她的這輛御用汽車、這輛傳世的「老爺車」,在飽經了中國近代歷史的百年滄桑、內憂外患、紛飛戰火之後,卻居然奇跡般地保存到了今天。這對於中國汽車發展史來說,不能不說是件幸事。而今,這件珍貴的汽車文物——「中國頭號汽車古董」,仍然靜靜地停放在北京頤和園的「德和園」。
跨進頤和園東大門,不遠的地方即是「德和園」。在這座昔日帝後妃嬪看戲的戲院里,一個「清朝帝後用品展覽」正在那裡舉行,進入展室,不僅可以目睹當年帝後妃嬪的一件件用品,還可以親眼見到慈禧太後那輛老態龍鍾的御用汽車。
站在它的面前,仔細端詳這已經一百歲的汽車文物,只見它是一輛黑色木質車廂、黃色木質車輪與輻條、銅質車燈、實心輪胎、兩軸四輪的敞開式古典汽車。乍看上去,就其外觀與其說是一輛汽車,倒不如說它更酷似昔日的一輛四輪馬車。在它的車廂內設有兩排座位。前排座位是司機席,後排座位則是乘客席,前排只能乘坐一人,後排可以乘坐兩人。在車廂的上方撐有一頂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車篷,車篷的四周圍綴有黃色的絲穗。
至於「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則被巧妙地裝置在了乘客席座位的下面。經專家考證;這是一台橫置式氣缸、1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發動機旁的齒輪變速箱將動力傳遞給後軸,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9公里。前懸掛是一橫置鋼板彈簧,後懸掛是兩個普通鋼板彈簧。車廂兩側的翼子板系三合板製成。論模樣,這一「老爺車」,雖與今日飛馳在公路上當代汽車的長相已相差很遠;但其原理、發動機、懸掛系統、轉向系統、傳動系統已與今日汽車很接近。
中國第一輛汽車的另一種說法
有關中國第一輛汽車,還有另一種說法。1901年,對了解汽車史的人來說是個值得關注的一年。當時距離裝有內燃機的現代汽車於1886年降生於德國已經15年了。這一年,一位叫李恩時(Leinz)的匈牙利人攜兩輛美國製造的「奧茲莫比爾(Oldsmobile)」牌汽車自香港運到了上海,開中國汽車風氣之先。這是兩輛黑色木質車身的汽車。一輛是折疊式軟篷車頂。一輛是涼篷式車頂。外表與當地的馬車十分相似。車上有兩排座位,前兩排為司機席,後排為乘客席。木質車輪輻條,實心輪胎,另裝有煤油燈和手捏喇叭。1902年1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開會決定向李恩時的汽車頒發臨時牌照,准許上街行駛。每月繳稅金兩銀元。
『玖』 中國最早有汽車是什麼時期
1901年,一個叫李恩時的匈牙利人將兩輛美國生產的奧茲莫比爾汽車從香港運到上海,從此中國開始出現汽車。
同年臘月廿一日(1902年1月20日),經公共租界工部局例會上討論,決定先發臨時牌照,次年發正式牌照。
我國現在保存最早的汽車——是袁世凱送給慈禧的賓士第二代汽車。這輛車現存放在頤和園的慈禧太後的座駕,被人冠以「中國第一車」的美名。這是袁世凱1902年從香港購買贈給慈禧的厚禮。
(9)中國什麼時候有汽車擴展閱讀:
1907年以後,中國少數沿海城市陸續出現汽車客運和汽車貨運。1913年,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督導公路建設,撥款地方修路,鼓勵民辦汽車運輸,將公路列為政要之一。
1917年,當時中國第一條汽車運輸線路張(家口)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公路通車。到1927年全國公路總長已達29170千米,民用汽車保有量由1912年的294輛增長到18677輛。1934年成立公路委員會,統一路政,開展省際聯運。
到抗日戰爭爆發之前的這一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汽車運輸業日趨繁榮的年代,每年平均進口汽車5500輛,全國公路總長延伸到117296千米,民用汽車保有量68917輛,出現了一批官辦的和民營的出租汽車公司和公共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