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蝮蛇分布在中國哪些地區

蝮蛇分布在中國哪些地區

發布時間:2022-09-21 03:02:22

1. 中國的毒蛇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

中國的毒蛇有40餘種,多分布於長江以南的廣大省份。蛇毒按其性質可分為:神經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類。

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白花蛇等主要含神經毒。蝰蛇、尖吻腹、竹葉青等主要含血循毒。眼鏡蛇、眼鏡王蛇、腹蛇等主要含混合毒。如今喜歡野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對野外危險,特別是動植物造成的危險往往估計不足,這些危險,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

每個野外活動的人正確且全面地認識毒蛇和了解蛇傷防治非常必要。

常見的毒蛇:

1 蝮蛇是我國分布最廣泛的毒蛇,這傢伙能上樹,能游泳,能爬山,在全國各地都有。這是一種傷人最多的毒蛇。

2 竹葉青比較好認,它的特點是全身綠、眼睛紅、尾巴黃。眼睛綠,尾巴也綠的蛇,是翠青蛇,它是無毒蛇。竹葉青這傢伙喜歡掛在樹上,人從樹下過,脖子碰到它,就會被咬到脖子,脖子腫起來,壓住氣管,就會把人給悶死。

3 銀環蛇遇到人會團成一團,把頭埋在身體下面,看起來很害羞,溫順,但是你要是去抓它,那它就會狠狠地咬上你一口。這種蛇的危險之處,在於被咬了還不腫痛,所以人們往往會麻痹大意。一旦過了半小時到四小時,毒性發作,就會因呼吸肌肉麻痹,呼吸停止而死。

(1)蝮蛇分布在中國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全世界3000種毒蛇中僅約15%被認為對人類是有毒的。在美國約有25種蛇是毒蛇或有毒性唾液分泌物,除阿拉斯加,緬因州和夏威夷外,其它各州的毒蛇都是本地的。

在美國雖然每年大約有8000多人被毒蛇咬傷,但其中死亡者每年不到6人,大多數為兒童,老年人,某些宗教派中耍弄毒蛇的教徒和未治或治療不力者。大多數是被響尾蛇咬傷而且幾乎所有死亡者均被響尾蛇咬傷所致。

被其它毒蛇咬傷的大多為銅頭蛇和少數的棉口蛇(一種水中的噬魚蛇)。珊瑚蛇占所有蛇咬傷的<1%。每年被動物園,學校,養蛇場,業余和職業養蛇者所收養的進口蛇咬傷約100例,多數被咬者為男性青年,其中50%是中毒的,而且多發生於故意玩弄蛇或使蛇惱怒的時候,咬傷的部位以四肢為最常見。

2. 中國北方有什麼大蛇或毒蛇

翠青蛇、黑背白環蛇。海蛇16種、廣西、孟加拉眼鏡蛇和眼鏡王蛇、南峰錦蛇、王錦蛇、河北和天津四省市各自僅有1種毒蛇,對人類危害嚴重.html希望可以幫助你、水游蛇,即使是蛇類種類最少的上海市。關於具體的各省蛇類分布,僅有4科41~85種5亞種,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即、鈍尾兩頭蛇。

3. 東北都有什麼蛇

我國東北地區有不少的蛇類,以下幾種是東北地區較為知名的蛇:

1、短尾蝮蛇

短尾蝮蛇是中國各地均有的一種小型毒蛇,它是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毒蛇,是造成蛇傷的主要蛇種。一般不主動攻擊人,但在受到攻擊後常連續撲咬。蝮蛇屬晨昏性蛇類,早晨和傍晚活動頻繁。

短尾蝮蛇的分布地區:

中國國內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甘肅。國外分布於朝鮮半島。

短尾蝮蛇生活在平原、丘陵、低山區或城鎮結合部的田野、溪溝邊和墳丘、灌木叢、石碓及草叢中,多盤曲成團,如狗屎樣,故有「狗屎卷」和「狗屎蝮」之稱。

4. 湖北哪些地區有白眉腹蛇

眉蝮蛇學名:Gloydius blomhoffi siniticus。白眉蝮蛇多分布於東北長白山一帶. [1] 屬於一種劇毒蛇類,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北京、 河北等地區。
特徵

外形

毒性很強,行動緩慢,毒牙為前管牙,2到4顆,體長750mm左右。卵胎生,每年7、8月份產6至8條。

全長雄性414+64 mm,雌性344+48 mm,背面淺褐色到紅褐色,有兩行深棕色圓斑,左右交錯或並列,圓斑中央色淺,外側常開放呈馬啼形,有的標本還有一條紅棕色脊線;眼後有一呈色眉紋,其上緣鑲以黃白色邊;尾後段黃白色,但尾尖常為黑色。
吻棱明顯;鼻間鱗外側尖細笛向後彎;背鱗中段21行;腹鱗+尾下鱗167-196,平均180。有頰窩,有管牙。

食物
捕吃鼠類、蜥蜴、蟾蜍、蛙、魚、蛇等,主要吃鼠類 。白天晚上都見外出活動

分布
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北京、 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國外分布於朝鮮半島。
春秋兩季多集中在墳堆草叢冬眠場所附近活動;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動於稻田、耕地、溝渠、路邊、村舍、園林。是一種小型毒蛇,一般不主動攻擊人

5. 中國那些地區有毒蛇

1、眼鏡蛇科 ELAPIDAE

本科屬前溝牙類毒蛇,毒液以神經毒為主 。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雲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生活於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終生棲於海中,尾扁似槳,與眼鏡蛇科同屬前溝牙類毒蛇,系神經毒類。我國海域有16 種,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有如下幾種: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環紋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於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平頦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於山東、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沿海。

小頭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於山東、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為管牙類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為主,因頰窩的有無而分為蝮亞科和蝰亞科 。

蝰亞科(Viperinae):有白頭蝰、北極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見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於田野中。台灣產台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布。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亞科(Crotalinae):有 10 種,均是劇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5 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余,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

竹葉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於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6. 短尾蝮蛇的分布地區

中國國內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甘肅。國外分布於朝鮮半島。
短尾蝮蛇生活在平原、丘陵、低山區或城鎮結合部的田野、溪溝邊和墳丘、灌木叢、石碓及草叢中,多盤曲成團,如狗屎樣,故有「狗屎卷」和「狗屎蝮」之稱。

7. 蝮蛇有哪些地方性的別名主要分布在哪裡

蝮蛇別名七寸子、土公蛇、草上飛、爛土蛇、地扁蛇、土球子、爛肚蝮、狗屎卷、白花七寸倒、地灰撲、鐵樹皮、灰鏈鱉、狗屎蝮和土皮蛇等。我國有6種蝮蛇,東北三省有兩種,即白眉蝮蛇和黑眉蝮蛇(蛇島蝮蛇)。另外4種是內蒙古一帶的草原蝮蛇、新疆等地的高原蝮蛇、江浙一帶的短尾蝮蛇和尖吻蝮蛇。蝮蛇是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毒蛇。

8. 中國上的十大毒蛇依次是什麼及各自的主要分布地區

你還催著感興趣,網路上就有,我找了找,如下白唇竹葉青
別名:青竹蛇、竹葉青。
白唇竹葉青頭部呈三角形,頸細,形似烙鐵。頭頂具細鱗,吻側有「頰窩」。上頜僅具管牙,有劇毒。體背鮮綠色,有不明顯的黑橫帶;腹部黃白色。體最外側自頸達尾部有一條白紋;上唇黃白色。鼻間鱗大;鼻鱗與頰窩間一般無鱗片。背鱗起棱,21-21-15行;腹鱗147-167;尾下鱗雄55-73,雌41-66。體全長雄性可達541-673毫米,雌性可達745-872毫米。
白唇竹葉青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日夜均有活動。捕食蜥蜴、蛙和鼠類。卵胎生,每產6-14條。
本種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以及華南地區。

灰藍扁尾海蛇

白眉蝮
毒性毒性很強可以使血液凝固

尖吻蝮
也叫:五步蛇
它為脊椎動物門眼鏡蛇科。蛇體細小,盤成圓形,頭在中央,尾含口內,狀如古代銅錢大小,故又名「金錢白花蛇」。蛇頭略粗於體,長方圓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條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細密片組成的橫環紋帶,黑褐色的節帶較寬,節帶四十五至六十節,腹部灰白色或黃白色,黑褐色的節帶,顏色淺淡,氣微腥。主要產地在湖北浠水縣蔡河、關口、望城等區。
葯用幼蛇乾燥軀體,性味甘溫,入肺經。功能祛風濕,鎮驚、攻毒。主治風濕關節酸痛、四肢還遂、口眼鼻斜、疥瘡、梅毒、惡瘤、破傷風等症。
它以身長五市寸以內的為一等口,頭部有毒腺,含有強烈的神經性毒,並含有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但不含出血性毒。被它咬傷後,如不積極治療,在一、二天內,常麻痹死亡。因葯用部分是幼蛇,不能大量自然繁殖,需要很好保護成蛇資源。

金環蛇
分布於廣東、廣西、江西、雲南、福建、海南等省(區)。
喜歡活動濕熱地帶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邊,溪流邊或山坡岩洞內和住宅附近,為夜行性蛇類,黃昏後出洞捕食其他蛇類,偶爾也吃蛇卵、魚、蛙、鼠類等。白天多不活動,常盤蜷著身體把頭藏在身下。它怕見光線,不主動攻擊人畜,性情亦溫馴,故少見有此種蛇傷病例。但幼蛇較兇猛、活躍。卵生,每次產8~12枚,多產於落葉堆或洞穴內,雌蛇有護卵的習性。
身體較粗大,一般長1~1.6公尺。頭橢圓形,略大於頭部,頭背黑色,有八字形紋斜過頭側。頭尾部有黑黃相間的寬環紋纏繞周身,黑環與黃環幾乎等寬。背脊有頭著隆起,背正中一行鱗片擴大呈六角形。尾較短,末端鈍圓。
它具有神經毒bungarotoxin及心臟毒,所以毒性強。

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它們要麼逃之夭夭,要麼成為眼鏡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這種在蛇的王國中所向無敵的、世界最大的前溝牙類毒蛇,一直被人類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蛇,卻難敵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貪婪的敵人——人類。長期以來眼鏡王蛇被人類捕捉殺戮,被人類作為餐桌上的美味、工藝品(蛇皮)以及葯物(蛇膽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類發現者,均遭捕殺,鮮有倖免。據統計1991和1992年僅廣西邊境,眼鏡王蛇的流通量分別達到36和18噸。目前,其種群數量已急劇下降,野外猶難得一見,處於瀕危狀況。 現在國內的部分動物園及養蛇場雖有飼養,但其飼養的眼鏡王蛇皆為野外捕捉;且由於多種原因,至今尚沒有在飼養下正常產卵孵化的報道;所飼養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內死去,因此,通過繁殖以增加種群數量的目的一時尚難以達到。在這種情況下,保護眼鏡王蛇的自然生態環境,遏止或杜絕對野生眼鏡王蛇的捕殺,是眼鏡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鏡王蛇卻仍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即不受國家法律的保護,長此以往,眼鏡王蛇在我國將有絕滅之虞。

銀環蛇
身體背面為黑白兩色相間的斑紋,黑色斑紋較白色紋寬。頭部為橢圓形,與一般毒蛇三角形的頭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徵之一是其背上最中央一列鱗片較附近的鱗片為大,且呈六角形。
分布於低海拔的山區和平地,常在矮樹林、竹林、草原、農田、菜園、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環環境活動,尤其喜好靠近水邊的環境。大都在地面活動,不太會爬樹。
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到晚上較為活躍。
行動緩慢,性情在毒蛇之中尚算溫和,遇到攻擊時常縮作一圈。除非受傷或遭到極為嚴重的威脅與干擾,否則很少主動攻擊人。
毒性劇烈; 屬於神經毒,致死率甚高,被咬後中毒者臉唇及舌頭出現嚴重水腫,嚴重時造成呼吸衰竭。雄蛇頭比雌蛇大,尾比雌蛇長。用手指從雄蛇泄殖孔稍後處向前擠壓會出現一對交接器,雌蛇則無。

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是蝮蛇的一種,絕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體型
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圓斑蝰
也叫:百步蛇
頭部成三角形,嘴間向上翹,頭頂成暗綠色,頭側黃色,背部由頭部至尾有黃褐色黑邊之菱形斑,黑邊在體兩側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對稱而成沙漏狀,是台灣體型最大毒蛇。台灣最危險的蛇類,致死率占第一位。
其毒液屬於出血毒,可使人在二小時內死亡。
中毒症狀:
臨床上可見明顯血小板減少,患出極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腫脹、起水泡與血泡,對循環系統有嚴重影響。

舟山眼鏡蛇
全長1000~20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沒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黃白色窄橫紋,在幼體較為明顯。受驚擾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或此斑紋的各種飾變。腹面污白色,頸腹具灰黑色寬橫斑及其前方的兩個黑點。頭呈橢圓形,與頸區分不十分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沒有頰鱗;上唇鱗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鱗後入眶。第四、五兩枚下唇鱗之間嵌有一枚小鱗。背鱗平滑,中段21(19)行;腹鱗162~182,肛鱗完整或二分,尾下鱗38~53對。 http://..com/question/2814070.html?si=1這是鏈接網址

9. 蝮蛇的分布范圍

蝮蛇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分類系統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Reptilia:爬行綱 - Serpentiformes:蛇目 - Viperidae:蝰科 - Crotalinae:蝮亞科 -Agkistrodon:蝮蛇屬學名Agkistrodon brevicaus brevicausStejnegeri中文名蝮蛇中文拼音Fù Shé分類等級亞種模式標本保存地不詳 國家保護級別不詳CITES公約級別未定IUCN紅色名錄等級未予評估(NE)紅皮書等級未定中國特有是俗名信息七寸子(Qī Cùn Zǐ)-語言:zh-CN 草上飛(Cǎo Shàng Fēi)-語言:zh-CN 反鼻蛇(Fǎn Bí Shé)-語言:zh-CN 土蝮蛇(Tǔ Fù Shé)-語言:zh-CN 麻七寸(Má Qī Cùn)-語言:zh-CN 土虺蛇(Tǔ Huǐ Shé)-語言:zh-CN 土斑子(Tǔ Bān Zǐ)-語言:zh-CN

閱讀全文

與蝮蛇分布在中國哪些地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會發洪水 瀏覽:676
你會怎麼做綜藝中國 瀏覽:293
如何強起來的中國 瀏覽:279
印度鵝糞叫什麼 瀏覽:117
印尼燕盞是什麼 瀏覽:728
中國銀行軟體貸款需要多久 瀏覽:255
伊朗是怎麼對應美國金融制裁的 瀏覽:205
外貿出口到印尼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948
越南戰爭紀錄片哪裡有看 瀏覽:690
印度人如何榨椰子油 瀏覽:917
大廠英國宮到地鐵6號線怎麼坐車 瀏覽:47
美國為什麼要轟炸伊朗軍事基地 瀏覽:304
gua是什麼意思印尼語 瀏覽:155
哪裡可以看印尼電影 瀏覽:804
伊朗的石油有多少錢 瀏覽:109
印尼ice是在哪裡 瀏覽:445
印度最貴的魚叫忘什麼魚 瀏覽:330
義大利有什麼文化建築 瀏覽:753
如何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 瀏覽:697
彩葉印度榕怎麼養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