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特斯拉提前還清中國工廠貸款,汽車行業有多掙錢
根據特斯拉剛公布的消息,目前他們已經償還了在當時中國上海建造工廠所有的貸款。貸款的總金額高達14億美元。這個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高度關注,畢竟14億美元換算成我們人民幣也要將近100億,而特斯拉建造工廠也只不過才過去了短短的一年多一點就已經還完。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特斯拉到底有多掙錢。
第三,這筆貸款是沒有利息的。
在當時,為了能夠引進特斯拉,所以為特斯拉專門審批了一個地塊兒,同時給他發放貸款,讓他建造工廠。所以在當時,特斯拉的工廠建造速度是非常快的,而目前特斯拉也最香了,自己的諾言不僅帶來了整個生產線,而且創造了很多的就業崗位,最為重要的是人家從不賴賬,直接把錢給你還完。雖然是無息貸款,但是很明顯,特斯拉也不想要欠別人人情。
『貳』 特斯拉又要賣保險,一款電動車能在中國撈多少金
[汽車之家?行業]?絲毫不掩飾野心,特斯拉的這盤棋越下越大了——近日,據企查查信息顯示,特斯拉成立了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朱曉彤,所屬行業為保險業。具體成立日期是2020年8月6日,注冊地在上海。由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編輯點評:
特斯拉開辟保險業務的這一舉措,將對第三方保險公司造成一定的威脅。就像其始終堅持的直營模式一樣,少了中間環節,消費者可以直接和車企對接,這樣的模式能讓用戶感到更加便捷、安心。但新公司目前只是完成注冊,要想真正經營保險經紀業務,還須由保險監管部門批準保險經紀業務資質。因此,能否按計劃在中國市場撈得這筆金,還有待考證。(文/汽車之家?翁萌)
『叄』 特斯拉給股東分了多少錢
CEO埃隆馬斯克從公司獲得了第一次基於業績的分紅,其中包括約170萬股特斯拉股票,按照周四的收盤價計算,價值約為7.75億美元,另外據路透報道,特斯拉首席財務官CFO2019年的總薪酬為2120萬美元,其中包括1590萬美元期權獎勵,周四提交的文件還將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日期定為7月7日。
特斯拉的優缺點
相信很多人都清楚特斯拉的確令人非常的焦慮,如果想要跑長途的話,中途充電的時間可能會讓整個行程變得非常拖拉,雖然充電的費用要遠比燃油更便宜,可是用戶必須要考慮到自己所生活的區域和想要去的地方,中途有沒有充電樁。
另外這些年特斯拉也爆出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質量問題,這些都影響到了用戶正常的使用體驗,當然還有一個令人比較遺憾的地方,那就是特斯拉在對待中國市場的時候和美國本土市場是有區別,這點我們也不得不承認。
特斯拉的競爭力擺在那裡,未來也會繼續統治新能源汽車市場,國內品牌想要有所建樹,就要持續發力,增強技術的研發能力,希望國內品牌可以向特斯拉,看齊給用戶帶來出色的產品。
『肆』 一年70億,特斯拉利潤率遠超同行,馬斯克到底做了什麼
馬斯克是選擇加大了對於特斯拉的營銷,而且不光在中國有生產基地,在很多國家也是有的。
『伍』 中國車企與特斯拉的差距,是近了,還是更遠了
本周在我們為iPhone12重拾iPhone4的邊框設計而感到沉悶之時,特斯拉的一份三季度財報無疑為「美國製造」重新正名。
在Q3季度,特斯拉屢破記錄的生產和交付數量,不僅讓其總營收、汽車銷售收入等創下新高,而且汽車業務利潤更達到21.05億美元。同時,特斯拉還還創下了歷史新高的23.5%總體毛利率和27.7%的車輛毛利率。
總而言之,廣汽在純電領域具備的核心技術以及專屬平台,或才是豐田最為「覬覦」的關鍵。事關大眾MEB平台的電動車即將推出,而豐田的e-TNGA要真正落地估計還要很長一段時間,眼看國產化的特斯拉在華攻勢如此猛烈,想必豐田也開始著急了。
當下,各大車企之間對於汽車產業未來技術趨勢的爭奪雖然已日漸白熱化,但特斯拉在短短十年之間成為了未來汽車製造的「明星代表」,這當中顯然有著行業更應理性和深刻思考的地方。
或者,對於「量產」這詞,在未來將會被重新定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特斯拉絕不是只靠賣車掙錢,它最賺錢的手段是什麼
特斯拉絕不是只靠賣車掙錢,它最賺錢的手段是什麼?當我們的賈老闆還在美國專心造車,不曉得什麼時候可以量產的時候;當恆大汽車的第一輛樣車也開出工廠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一組數據: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
特斯拉Model
3銷量達21604輛,超過了蔚來ES6(2386輛)、小鵬P7(2732輛)、理想One(4646輛)、比亞迪漢EV(7482輛)這四款國產品牌熱門車型11月銷量總和。1-10月,特斯拉已售出近
261000 台 Model 3,佔全球新能源市場份額的 12%,遠超排在第二名的雷諾 Zoe,後者銷量 74124 台,市場份額僅為 3%。外媒稱,Model
3有望連續第三年在世界最暢銷電動汽車排名中位居第一。2019年,特斯拉(Model S/X/3/Y、Cybertruck)一共賣出了37萬輛。
此前,在2018年和2019年,Model 3均處於領先位置。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的市值也達到創紀錄的6000億美元。
市值是虛的,但是特斯拉的前景是所有人都看好的。而我也一樣,看到特斯拉打出一手營銷的好牌,叫好之餘,也替中國的車企著急。特斯拉營銷模式,值得學習。
特斯拉營銷模式,與蘋果一脈相承:上了賊船,就得不斷的續費。
特斯拉絕不是只靠賣車掙錢,它走的是軟硬結合的模式。
傳統的車企打法,就是造車,建立4S店和二級銷售體系,賣車掙點,維修保養掙點,車險、金融再掙點,也就是這個套路。
但特斯拉不是,它只建立交付中心,售後維修可以交給指定合作的維修企業,而且馬斯克還把美國的公關團隊給解散了(馬斯克自己就是個大公關,他有3900萬的粉絲),特斯拉並不只靠硬體賣車掙錢(賣車只是一次性收入),它走的是軟硬結合的路子。
就像你買了一個蘋果手機,下載各種付費的東西,蘋果公司都要抽30%左右的紅。
對於無人計程車模式的盈利能力,特斯拉曾在無人駕駛日上披露了大致的測算。
按照特斯拉的假設,每輛無人計程車每英里成本低於0.18美元,遠低於傳統的計程車成本,每年每輛無人出租出毛利潤約3萬美元(每天16小時行駛時間)。除特斯拉的自有運營團隊外,還允許車主在閑置時段內將車接入無人出租網路。
特斯拉進入無人計程車市場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龐大的車隊保有規模以及數據資源積累,投入成本將大幅降低。假設未來100萬輛車隊規模,其中自有車隊規模約50%,非自有車輛特斯拉提成25%-30%。據此估算,未來無人計程車每年能為特斯拉產生約180億美元毛利潤。
根據上面的模式來看,目前特斯拉一輛車的生命周期(以8年計算)的額外收入(不含賣車)約0.9 萬美元;而在未來,特斯拉一輛車生命周期的額外收入可達5.3
萬美元。想想看,傳統的車企賣出去一輛車,怎麼會有這么大的利潤!
當年,中國走的是市場換技術路子,很顯然,沒有成功。現在,我們仍要去學習,而且我們不光要學習先進的技術,還要學會創新的營銷理念。
感謝您的閱讀,以上就是小知識小技能帶給大家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一起學習進步,汽車方面的知識自然就全面了!
『柒』 特斯拉一季度凈利潤飆升255%,這家公司有多賺錢
特斯拉一季度凈利潤飆升255%,這家公司很賺錢,一天的利潤高達2.7億元人民幣,按照美元來結算也就是3,400萬美元。
從剛才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特斯拉的盈利水平一直都是很強的,特斯拉的盈利水平其實已經接近美國通用等汽車公司,同時特斯拉的業績使得其在美國股市上的表現相當不錯,盡管受到供應鏈生產的影響而股價收跌,但不少的投資者對特斯拉還是持有相當好的信心。其實投資者有信心也很正常,畢竟特斯拉公司本身就比同類企業盈利能力要強,就連一季度的碳排放出售也賣了差不多7個億美元,這比同類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強得多。特斯拉目前賺錢能力的來源是銷售大量的新能源汽車,一季度銷售了31萬輛的業績讓特斯拉遠遠高於分析師的評估,同時盈利水平和營收水平都是一流的
『捌』 特斯拉單車利潤是比亞迪百倍,同是造車新勢力,差距為何這么大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車 銷量呈現爆發性增長,談起新能源 汽車 ,就不可避免地要提起特斯拉和比亞迪。 今年上半年兩家銷量合計120.5萬輛,將佔全球新能源 汽車 前20家總銷量的42%以上,可謂是共同占據了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半壁江山。 但是你知道嗎,特斯拉平均單車利潤將近7萬元,而比亞迪的單車利潤只有千元,相差近百倍,這是怎麼回事?
一、電動車銷量新突破
19年前,剛剛進入 汽車 領域的比亞迪收購了秦川 汽車 。無獨有偶,在這起收購案6個月後,美國矽谷成立了一家新能源 汽車 公司——特斯拉。 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兩家車企能夠顛覆整個 汽車 領域,將傳統車企摁在地上摩擦。
今年6月,一汽大眾以超過21萬輛的銷量依舊霸佔了全球 汽車 銷量第一的寶座,但是第二名卻是造車新勢力比亞迪。 特斯拉銷量首次超過7.7萬輛,暴漲近7倍。今年第二次進入全銷量排行榜前十。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新能源 汽車 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趨勢,傳統的燃油車市場份額正在不斷被新勢力侵蝕。 尤其是主打低耗省油的日系車企,在日常耗費更低的電動車面前,正在呈現大潰退的趨勢。
今年上半年的 汽車 銷量中, 除了廣汽豐田銷量同比微漲6.5%以外,其他的傳統車企銷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上汽通用同比下降超過30%,下降幅度最大。 但是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電動 汽車 ,比亞迪 汽車 的銷量同比增幅168%,成為今年上半年 汽車 銷量領域最靚的仔。
在今年上半年銷量top15中,新能源 汽車 有6款,除了特斯拉的兩款車型、和宏光mini外,其餘三款車型均為比亞迪車型。 特斯拉model Y在6月銷量超過5萬輛,奪得銷量冠軍寶座,同比暴漲3倍,環比暴漲將近8倍。作為特斯拉最強勁的對手,比亞迪的銷量並不遜色,甚至還要超過特斯拉,但是可惜的是比亞迪的單車利潤僅有千元左右,是特斯拉的1/70。
二、單車利潤相差百倍
根據數據顯示, 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187.56億美元,其中凈利潤為33.18億美元,銷量31萬輛,單車利潤超過1萬美元。
特斯拉今年的成功,中國超級工廠功不可沒。2022年上半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和全球產業鏈的沖擊,特斯拉上年年一共交付56.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6.3%,其中上海的特斯拉工廠一共生產接近30萬輛,占據全球交付量的60%以上。依舊是全球電動車產業的領頭羊。
和特斯拉相比,比亞迪的全車利潤低得可憐。根據比亞迪第一季度財報預估,比亞迪第 一季度凈利潤為6.5-9.5億元,第一季度 汽車 銷量為29萬輛,單車凈利潤在480-1500元。 單車利潤相差超百倍,不可同日而語。雖然比亞迪已經在逐步摒棄低價車,向高端車型沖擊。即使是即將發布的最新車型——海豹,價格也在30萬以下,最高配車型價格在28萬,和特斯拉36萬的售價依舊有差距。比亞迪想要超越特斯拉,短時間內依舊存在較大難度。
這也是中國車企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品牌溢價力。 中國 汽車 產業起步較晚,為了搶占市場,贏得生存空間,主打的就是低價,要以價換量。長期以來在人們心中就形成了低價的品牌認知,現在成了比亞迪的最大的鐐銬。而特斯拉已經成為電動豪車的代名詞,國內的消費者一邊喊著「智商稅」,一邊趨之若鶩地購買特斯拉。
三、差距在哪?
特斯拉在2003年創建之初就瞄準了電動 汽車 領域,在行業進行深耕,2008年發布了第一款電動 汽車 。而比亞迪的發展就比較落後, 當時特斯拉幾乎就代表了電動 汽車 。隨著特斯拉的規模逐漸擴大,規模效應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優勢。 在產業鏈的管理上,特斯拉有全球優勢,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原材料。由於先發優勢,特斯拉在工業管理上也更加先進,一體成型技術更是進一步壓縮了成本。
特斯拉的成功可以歸結於美國 汽車 產業的技術優勢。美國擁有著世界上頂尖的技術人才,在美國成熟的 汽車 工業的支撐下,特斯拉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雖然比亞迪的發展勢頭比較猛,但是相比之下,我國的 汽車 產業自主率低,大量的 汽車 相關專利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中,利潤自然就不足。而且在電動 汽車 領域,特斯拉同樣掌握著大量的專利技術,這就在技術方面形成了壟斷。
比亞迪的定位是在20萬以下的車型,從市場定位上,比亞迪具有先天的劣勢。 特斯拉定位是電動領域的豪車,而且營銷做得更加巧妙,完美地將特斯拉和電動車綁定,人們在選擇電動高端車型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特斯拉。綜合之下,特斯拉利潤空間更大。
雖然擁有如此差距,但是比亞迪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比 亞迪已經在布局全車產業鏈,尤其在電動車最重要的電池領域,並不輸給特斯拉。 在將來,比亞迪必將是特斯拉最重要的競爭對手。
總結:
不過綜合來看,特斯拉和比亞迪短時間內不會成為對手,電動 汽車 的真正對手依舊是傳統燃油車。 他們不像是競爭對手,更像是合作者,一個從高端車型下手搶占豪車份額,一個重點攻克家用車,搶佔中低端市場,將傳統的燃油車企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你要買電動車,你會選比亞迪還是特斯拉?
『玖』 知情人士稱特斯拉中國還在大量招人,目前該企業的運營狀況如何
目前這個企業的運營狀況並不是特別好,而且汽車的質量總是會出現問題,銷量也不是特別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