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安品格融僑城幼兒園的老師用英文名嗎
西安品格融僑城幼兒園的老師不用英文名的,只用中文名,英文名只是自己的愛好,有也可以,不取也沒問題。
英文名的英文意思是English name,目前各國比較流行英文名,因為世界各國交流多了,有了英文名更方便交流。英語姓名的一般結構為:教名 自取名 姓。
㈡ 國內有很多幼兒園或小學命名為「雙語幼兒園」或「雙語小學」,你是如何理解的
理解: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下,學前教育中幼兒雙語教學逐漸變得炙手可熱。雙語,顧名思義就是兩種語言,同時實施雙語教學的學校,教學語言除了母語外,還用一門語言(這里主要指英語)作為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時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授其它學科知識的媒介和工具,從而達到既提高了外語水平,又學習了學科知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幼兒潛能發展的最佳時期,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每個幼兒在大腦中都會形成兩個以上語言中樞的可能性。如果在語言中樞發展的關鍵期內,給予幼兒一個學習第二語言的良好環境,那麼幼兒的第二語言中樞機能很容易在激活中得到發展。
㈢ 為什麼現在幼兒園都有國際的名字
因為現在的幼兒園也是非常上檔次的了,很多幼兒園都是叫做外國語幼兒園。
㈣ "幼兒園",此名稱源於
幼兒園,舊時稱蒙養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 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周歲的幼兒。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 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 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 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起源編輯 歐文於 1816年創辦的第一所幼兒學校,最初出現的幼兒教育機構多由一些慈善家、工業家舉辦,實質上不過是慈善性質的社會福利機構而已,那時的幼兒園叫「性格形成新學園」。 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幼兒園是由德國的教育家福祿培爾創辦的。1837年,福祿培爾在德國勃蘭登堡大膽招收了一批兒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教育學齡前兒童的組織。在這個組織中,福祿培爾既不對孩子們進行單調的操練,更不體罰。孩子們經常被帶到大自然中去,有時他們一起在花園或室內勞動。他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動手勞作技能和集體活動的能力。在多年的試驗後,福祿培爾提出,這樣的學園應該叫「幼兒園」,從此幼兒園的名稱就被傳播開來了。 中國最早的幼兒園思想出現在維新運動領導人康有為的《大同書》中。後來清政府頒布了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中國第一個系統學制。學制規定了對2~6歲兒童進行教育的蒙養院,最早出現的是武昌模範小學蒙養院(1903年)。除了政府辦的外,外國傳教士和中國私人創辦的幼兒園也出現了。到了1910年,中國幼兒園的學生已達152萬多人。 幼兒園從經營的經濟性質上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政府的教育系統所辦的幼兒園、特殊行業辦園、公辦高校附屬幼兒園、企事業單位辦園等多種形式的公辦園;另一種是個體經營者辦的私立幼兒園。 在公辦園中,共同的特點是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是政府或企事業單位的資金投入占運營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不論是在園舍環境、硬體設施、師資培訓、資金 調入、經營歷史、社會口碑、經營壓力、政策扶持都處於相對優勢,教師隊伍穩定、受教育程度較高,家長認同,因而經營狀況相對較好。 在農村學校 或一些企事業單位的承包園,由於資金、生源、口碑等原因也出現漸趨走向頹勢的跡象。在農村的學校,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有關的學校負責人在面臨 困難時,對幼兒教育工作管理不善、認識不足、重視不到位所至。即便是園舍還都較好,但幼兒活動設施已破舊、教師隊伍呈現老齡化趨勢,教師的教學水平及組織 幼兒活動的能力較弱,對幼兒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由於老師年齡、能力等原因,加之學校經費緊張,學校添置幼兒活動設施減少,於是許多幼兒園老師就只好將 幼兒關在教室中,出現幼兒活動「小學化」的教育活動傾向,也導致幼兒園在社會上的口碑影響也較差。而企事業單位幼兒園的承包者,其經營管理也與民辦園沒有 太大的區別了,甚至是由於承包期限等原因,也造成經營管理上的「縮手縮腳」,阻礙了幼兒園的更好的發展。 在個體經營的民辦園中,一種是經營者 資金雄厚、園舍環境優美、教師年輕且素質高教學能力強、在社會上有較好的影響,收費較高的幼兒園。這一類幼兒園也是為了適應家長和市場的需要。隨著家庭收 入增多,家長抱著「不能讓孩子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的觀念,爭相把孩子送到這些收費較高的民辦幼兒園,當然家長對幼兒園各種要求也會更高,再者民辦幼兒園 的場地費、辦園硬體、各種特長班的藝術器具、教師工資等費用也隨之水漲船高,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民辦幼兒園要比公辦幼兒園多收費,但由於教師大都受過一定 的專業訓練,熟悉幼兒特點及認知規律,教學效果較好,同時經營者為了自己的幼兒園能多吸收幼兒和增加收入,精心購置了一些幼兒活動器材,在軟硬體的配備 上,家長也更滿意,所以仍然能良性運作,甚至較公辦園還更有競爭力。 另一種是由於資金投入較少、管理能力較弱、社會宣傳、口碑影響、家長認同 較差等諸方面的原因,個體經營者往往只能把幼兒園設在城市的偏僻地方、街道或鄉鎮,硬體設施較差,聘用的教師素質不高,幼兒園收費較低、盈利空間也有限。 這一類民辦幼兒園數目較多,在民辦園所佔比例較高,在撤點並校工作深入後,在鄉鎮街道也出現的更多了。即使是在深圳或西安等 大城市也有不少這類園在慘淡經營中。而在西部地區的小縣城、鄉鎮還有一些是沒有更長遠打算的,辦園規模較小的「家庭保姆」型的幼兒園。這類園一般是農村婦 女在自己的院子里,騰出一間或兩間房當教室,既招收一些幼兒增加收入,又能操持家務。幼兒園的老師基本上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招收的幼兒也不多,教室內的 桌凳參差不齊,幼兒活動器材更是很少購置,大都是看看電視動畫,聽聽VCD等兒歌,辦園條件是相當落後。
㈤ 教育部關於幼兒園取名要求
幼兒園名稱之所以不夠規范,主要是一些幼兒園受利益驅使,掛上「雙語」「藝術」「金牌」等字眼,以此來打動家長或孩子,提高招生率;也有幼兒園想通過「特殊化」的名字,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進而提高收費標准。幼兒園這種不規范的命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無序競爭,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直接損害了家長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理應被依法嚴令制止。遼寧省教育廳下發的相關通知,在政策法規層面對幼兒園名稱亂象予以規制,值得各地借鑒和推廣。
為促進規定的進一步落實,還需教育監管部門加大監督管理的執法力度,做好摸排、登記、核實、查處等工作,在實踐層面完成對幼兒園特殊名稱的治理工作。此外,學生家長也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過分追求名字的新奇,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多關注內在教學環境和質量,選擇名副其實、師資力量達標的合法合規幼兒園。
一所幼兒園或學校的好壞,不在於其名字新奇與否,也不在於廣告費投入,辦學質量是最好的廣告。但願幼兒園的辦學者能正確認識教育「里子」和「外表」的關系,把握重點,把關注點放在如何提高辦學質量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