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保險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展望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前景誘人,其主要動力包括:龐大的人口規模、較快的老齡化趨勢與較高的儲蓄率;經濟持續發展、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政策法規大力支持;風險保障意識得到根本性加強;終身福利系統的瓦解;投資環境大大改善。
保險產品的主要特徵
傳統壽險產品
傳統壽險產品提供保險的最基本功能——生存和養老風險保障。具體劃分為終身和定
期壽險、終身和定期兩全保險、終身和定期年金保險等。其主要特徵是:投保人確定的義務和權利均在保險合同中明確約定,與未來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並不直接相關。
新型壽險產品
由於分紅保險和非傳統保險(投連險、萬能險等)在中國市場剛出現時間較晚,所以
也稱作新型產品。新型產品的主要特點是,使利率風險在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之間進行分擔,這類產品正在逐漸成為國際壽險市場的主流產品。
目前分紅產品已是國際保險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受客戶歡迎的產
品之一。在北美地區,80%以上的產品具有分紅功能;在香港,這一比例更高達90%;在德國,分紅保險占人壽保險市場的85%。
中國保險產品發展空間巨大
2005年中國人身險保費中,壽險佔有89%的絕對份額,健康險和意外險分別只佔8%和3%。在壽險中,分紅險佔比60%,普通險佔比21%,其他險種佔8%。中國保險產品在分散利率風險方面做得比較到位,但在營銷渠道和專業化發展方面才剛剛起步,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保險業正進入上升周期
中國是全球最具可持續增長潛力的保險市場
2005年中國保險密度為47美元,保險深度為2.7%,其中壽險深度仍僅有2.03%,密度只有35美元/人,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006-2015年「人口紅利」孕育壽險業發展黃金期
2006-2015年是我國人口負擔系數不斷創新低和中青年勞動力人口創新高時期,也是我國建立覆蓋全民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關鍵時期,商業保險在承擔社會管理功能的同時將得到飛躍式發展,稅收優惠政策實施將成為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推手。
中等收入階層快速崛起將大幅提升壽險和投資性產品配置比例
根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家庭數量將增加到近2億戶,年均收入增長20%以上。而目前我國居民金融資產有近90%以銀行儲蓄形態存在,購買壽險比例不足6%,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等收入階層對保險有著更為強烈的需求,也有實際的購買力。
中國保險市場是亞洲僅次於日本和韓國的第三大保險市場,同時也是世界第九大保險市場。根據保監會數據,中國的壽險保費收入及財險保費收入在2000年至2006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6.4%和17.3%,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保險市場之一。
中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發展潛力巨大。2006年中國壽險保險深度為1.7%,遠低於4.5%的世界平均保險深度;壽險密度為34.1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保險密度330.6美元的10.3%。2006年中國產險深度僅為1.0%,低於3.0%的世界平均保險深度;產險密度僅為19.4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保險密度224.2美元的8.65%。
隨著GDP持續快速穩定的增長、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的提升、人口紅利、居民消費升級,以及政府對保險行業的大力扶持,我國保險行業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未來10年保費收入年復合增長率將有望超過15%。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保險行業發展增長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國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但保險行業依然保持朝氣蓬勃的發展勢頭。2020年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5萬億元,同比增長6.1%。賠款與給付支出1.4萬億元,同比增長7.9%。
保單件數穩步增長。2020年全年新增保單件數526億件,同比增長6.3%。2021年截止2月28日,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01萬億元,賠付支出1538億元,保單數量44.33億件。
C. 我想知道中國的銀行保險行業前景是怎樣的
監管機關現在花大力氣規范銀行保險市場,銀監會90號問禁止保險公司在銀行駐點銷售,現在是銀行的櫃員和理財經理在進行銷售,技能及銷售的動力都不如保險公司自己的銀保客戶經理,所以各公司銀保業務都下滑很大;今年保監局的1號文件就是清理整頓保險中介市場,銀行代理業務也是重點檢查的范圍,所以在合規經營方面都要較大的進步。銀行保險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廣闊的,是一個重點的融資渠道,對保險公司來說,銀保業務佔比遠遠超過個人保險業務,是支柱渠道,對銀行來說,保險代理業務在其中間業務佔比也越來越高,一些銀行已經超過了3成,所以銀行也越來越重視銀行保險業。所以現在的下滑只是暫時的,轉變發展方式,完成結構性調整,銀行保險業又會引來新的大發展的。
D. 我國保險行業發展前景
綜觀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保險業正處於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五是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外資保險公司進入我國保險市場,外資公司在我國保險市場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范圍內分散風險,使國際再保險市場對我國保險產品和定價的影響力加大。隨著保險公司境外融資和保險、外匯資金的境外運用,國際金融市場對我國保險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
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後,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將逐步融入國際保險市場,成為國際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E. 保險行業的未來和發展前景怎麼樣
未來中國保險事業會做的越來越大,國內保險公司會強強聯手,進入到到3.0時代。國外先進的保險模式會進入到中國市場,人們再不需要偷偷摸摸的去香港,去台灣,去美國購買國外的保險產品了,中外合作的保險公司產品就在中國就能買的到。據統計;目前中國大陸購買保險產品的人只有3億多人,平均每5~6個人才有1張保單,意味著還有10億人沒有商業保險,保障遠遠不夠!美國人均擁有3.5張保單,日本人均擁有6張保單,香港人均擁有8張保單,中國台灣平均每人也有1.3張,所以中國保險前景是美好的,保險在中國會從反感期,不應期到適應期的質變。
以後保險業的發展會有三個:
1、互聯網上賣保險會流行,互聯網保險會占據半壁江山,線上線下並舉。近兩年,互聯網保險發展迅猛。互聯網保障類健康保險表現為責任更簡單、價格更低廉、銷售更便捷,尤其是保費低保額大的保險產品贏得了龐大的客戶群,通過手機下載保險公司APP立刻完成網上訂購保險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互聯網保險最大的好處是便宜!省去了保險代理人銷售環節,保費價格大大降低,但隱藏的缺陷也凸顯出來,比如讀不懂條款、不做健康告知、買保險無規劃,最終導致理賠出問題,保障不到位。人們也開始認識保險,認知保險,了解保險,掌握保險的改變。人們購買保險產品會越來越理性化,保險行業將更透明更普及。
2、傳統人海戰術營銷保險模式會改變,外國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保險市場後,數量龐大800萬保險代理人會慘遭淘汰很多,留下來的都是專業的保險精英。
由於互聯網保險的迅猛發展,保險行業的信息不透明急劇減少,民眾的保險基礎知識提高迅速,再靠以往的「話術、套路、感情牌、返佣、旅遊、酒會、送禮、忽悠」來銷售保單將越來越難,人們會理智的購買保險產品。
未來的保險銷售,更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從基礎的保險理念、需求分析、方案規劃、理賠保全,到更專業的醫學核保核賠,完整的家庭風險管理,高凈值人士的資產配置、稅務籌劃、債務隔離等,保險從業門檻將越來越高。
3、保險經紀公司會越來越多,人們手中不僅是只購買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會有多家保險公司保險產品。就像組裝電腦一樣,配置自己的保險產品,誰家的保險產品好,誰家的服務好理賠快將受到人們的青睞,線下保險銷售團隊會更加專業。以往我們的保險口碑很差,諸如保險公司是騙人的,買了保險這也不賠那也不賠,保險等同於傳銷等負面情緒,這些最大的原因在於長久以來的不當銷售方式造成的惡劣影響。而在國家監管、互聯網普及、中介經紀人崛起的各方因素下,民眾的保險意識不斷增加,對保險相關了解將越來越多,行業將更透明更普及。
F. 現在保險的前景如何
就目前的市場環境和風險來看,保險的發展前景很不錯。首先,我國的自然災害頻發,造成的損失十分慘重,保險市場也隨之開闊;其次,空難、煤礦事故等重大事故發生頻繁,企業和個人的風險保障意識也不斷增強;再者,各類疾病給患者帶來較大的醫療負擔,保險卻可以幫助人們規避風險,保障健康;最後,人口老齡化、企業年金的需求等都需要利用保險來提高老年生活質量。在此情形下,保險行業的前景大好,做保險行業的人員也具有光明的前途。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②如需咨詢平安保險相關業務,可以撥打平安壽險95511-1、平安車險/財產險/意外險95511-5、平安養老險/團體險95511-6咨詢。
應答時間:2021-07-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