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誼舞的分類
18世紀末,在法國和英國,開始建立商業化的公共舞廳。社交性的 交誼舞 又成為舞廳舞(BallroomDancing)。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關於交誼舞的分類的資料,供你參考。
一、交誼舞概述
交誼舞起源於西方的一種舞蹈形式,又稱舞廳舞(ballroomdancing),舞會舞(partydancing),社交舞(socialdancing)。
交誼舞的分類介紹:
交誼舞第一大類是摩登舞,即ModernDance,也稱 現代舞 ,或稱體育舞蹈,有以下舞種:
華爾茲(Waltz)(俗稱慢三步)
維也納華爾茲(Viennese)(俗稱快三步)
布魯斯(Blues)(俗稱慢四步)
狐步(Foxtrot)(俗稱中四步)
快步(Quickstep)(俗稱快四步)
探戈(Tango)
吉特巴(Jitterbug)(俗稱水兵舞)
交誼舞第二大類是 拉丁舞 ,即LatinDance,有以下舞種:
倫巴舞
恰恰舞
牛仔舞
桑巴舞
要講清楚交誼舞,還要先講國標舞的起源。
國標舞,全稱是國際標准交誼舞()。它來源於西方各國的民間舞蹈,是在古老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
14世紀末,民間舞蹈進入了王公貴族的城堡中。樸素、熱情奔放的民間舞蹈,發展成為舞會舞和宮廷舞蹈,有了禮儀性的莊重和嚴肅的特點。
15世紀晚期,宮廷舞已成為奢華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的貴族騎士,不僅要求對騎術、劍術十分精通,還必須掌握嫻熟的舞步,這幾乎成為騎士的一項個人行為標准,是進入上層社會,進行社會交往活動的一種手段。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宮廷社交舞出現了華麗的隊列式舞步,名為“帕凡”、“拉伏而地”等。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宮廷中,跳一種名為“伏而塔”的雙人交誼舞,隨後這種舞在歐洲風行一時。
17世紀中葉,交誼舞逐漸由庄嚴、華麗趨向尊貴、輕快、活潑的格調。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喜愛舞蹈,在當時的宮廷中,盛行一種優雅、快速的“著艾特”舞,又名“小步舞”。它較長時期流行於整個歐洲,並傳入美國。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貝多芬、莫扎特等都為小步舞譜寫過舞曲。
18世紀初,德國、奧地利農民跳的“蘭德勒”舞,來自於農村打穀場的踢場動作,進而演變成為三步舞-------維也納華爾茲,並傳入奧地利宮廷,以後在歐洲流行,它以輕快的節奏和旋律,急速、優美的旋轉而受到人們的歡迎。
英國喬治四世在皇宮舞會上親自起舞,排除教會和舊貴族的反對和異議,從而確立了華爾茲在交誼舞中的重要地位。
大音樂家斯特勞斯父子創作了華爾茲圓舞曲,華爾茲圓舞曲風靡歐洲後,人們將華爾茲舞稱為“舞中皇後”。
隨著西方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工人階層的出現,交誼舞從宮廷和貴族階層逐漸向平民階層過渡,成為平民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娛樂形式,交誼舞也出現在公共場所的營業性舞廳之中。
18世紀末,在法國和英國,開始建立商業化的公共舞廳。社交性的交誼舞又成為舞廳舞(BallroomDancing)。
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和文藝浪漫主義運動的興起,男女衣著樣式從長裙逐步轉向方便行走的步裙式,這促進了英國的布魯斯(慢四步,Blues)、快步舞(快四步,QuickStep),美國的狐步舞(中四步,Foxtrot),波斯頓華爾茲(SlowWaltz,慢三步)等舞種的流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拉丁美洲的舞蹈傳入了歐洲。最初是阿根廷的探戈舞,然後是古巴的倫巴舞、巴西的桑巴舞(Samba)相繼流行,人們熱衷於這些舞蹈特有的節奏和舞步,並一直流傳至今。
20世紀初,爵士音樂的出現,使交誼舞進入一個新的時期。1904年,英國成立了皇家舞蹈教師聯合會,並由專門的舞蹈家對華爾茲、探戈、狐步、倫巴、快步舞等進行了專題研究,對他們的國際流行的舞種、舞姿、舞步、方向等加工整理,使它具有了一定的規范性和標准性,並公布為“國際標准交誼舞”規則,國際標准交誼舞,又簡稱“國標”。
那種在舞廳里無拘無束、不拘一格、隨心所欲跳的舞蹈,便被叫著是交誼舞、舞廳舞。
二、國標舞與交誼舞的區別
國標舞是規范化、系列化的舞蹈,它脫離了純粹的自娛性,增強了藝術性,此外“國標舞”還具有表演性、競技性的特點,它動作規范,學習難度大。
歐洲一些國家將一些民間舞蹈加以提煉和規范後,形成了宮廷舞,並在宮廷中流行,高雅繁雜,拘謹做作,失去了民間舞蹈的自由風格,。宮廷舞只是在宮廷中盛行,專供貴族習跳和欣賞,是貴族的特權。
法國大革命後,宮廷解體,宮廷舞進入了平民社會,成為社會中人人可跳的社交舞。一七六八年,在巴黎出現了第一家營業性舞廳,從此,交誼舞在歐洲平民社會中流行起來。
由於國標舞對舞姿、舞步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出現了要求相對低一些的交誼舞,它保持了國標舞的各種舞種風格,但又比較隨意。盡管如此,交誼舞依然有自己獨特的要求,這樣,才能體現各個舞種的獨立風格,才能灑脫自如。
在中國,交誼舞早在一九二四年的時侯,便傳入了我國當時的幾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如北京、上海、廣州等。
到了解放初期,交誼舞在我國很流行,「」中止,進入八十年代後,交誼舞又重新為人們所接受,但是,我國與世界國標舞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落後差距。
交誼舞,由於受到宮廷舞的影響,其風格為:舞姿莊重典雅,舞步嚴謹規范,頗具有紳士風度,因而被稱為歐洲學派的社交舞。
十九世紀初,由於美國經濟的興起,原來流行於歐洲的社交舞,隨歐洲移民而傳入美國。
在美國,有非洲、拉丁美洲的大量移民,他們帶來了具有濃郁熱帶地區風格的民間舞蹈,它們直接來自於民間,沒有受到宮廷舞的影響,所以舞步形式更為自由、熱情、奔放。
三、華爾茲舞
1、華爾茲的起源
華爾茲是舞廳舞中最早的、也是迄今為止生命力最強的自娛舞蹈形式,它亦稱圓舞。
“華爾茲”一詞最初來自古德文Walzer,意思是“滾動”、“旋轉”或“滑動”,這一詞語抓住了華爾茲舞蹈動作的基本特徵。
關於華爾茲的發源地,目前世界上有好幾種說法。
德國人根據這個詞來自古德文這一事實,提出它產生於德國。
法國人認為它最早起源於法國的沃爾塔舞。
義大利人則提醒法國人說,別忘了,法文的“沃爾塔”一詞來源於義大利語,言下之意,華爾茲舞產生於義大利。
華爾茲一詞,據考證大約出現在1780年,而3拍子“蓬嚓嚓”節奏的圓舞則很早之前就流行於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維也納一帶的農民中,十分流行這種節奏的舞曲;至於華爾茲類型的舞曲,則早在17世紀就演奏於哈普斯堡的皇家舞會上。
2、華爾茲的發展
盡管華爾茲這種自娛舞蹈形式,早已流行於農村,但它能夠成為城市民眾的舞蹈時尚,有其社會變革和藝術趣味等多方面的原因。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它對歐洲各國產生了激烈影響,工業革命的興起,以及工人階級的大規模出現,對自娛性舞蹈風格,對人們的審美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曾一度廣為流行的小步舞和加伏特舞,因其刻板、拘謹的風格而被淘汰。身體輕松自然、風度飄逸灑脫的華爾茲,一時間成了人們自娛其樂的主要方式。
華爾茲的簡單易學和自由舒暢的特點,吸引了廣大的舞蹈 愛好 者,人們常常是只要在一旁觀看一會兒就能學會,這種舞不像小步舞那樣,必須掌握大量復雜的花樣才能登場。
1834年後,華爾茲傳到了美國。它在美國的第一個落腳點是波士頓,隨即傳到了紐約和費城,受到人們普遍的歡迎,到19世紀中葉,華爾茲在美國的社交圈子裡,深深紮下了根。
四、水兵舞
1、水兵舞的起源
水兵舞又叫拉手,六步,又叫吉特巴,在重慶,目前叫拉六步,這種舞與慢三,慢四又不一樣,無論是從舞蹈的風格,還是對舞姿的要求,它與前面所說的交誼舞都有很大的區別。
水兵舞原來是美國軍艦上的水兵跳的一種舞蹈,最開始是兩位男士對跳。隨著美國海軍的遠征,水兵舞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地,並成為男女對跳的一種舞蹈。
水兵舞跳起來輕松活潑,富有朝氣。採用Disco這樣快節奏的音樂。但是,正宗的水兵舞應該是每小節六拍,而目前人們常跳的是每小節四拍,其實叫“拉手”,不過每小節四拍,顯然更有利於人們熟練掌握,跳起來更加歡快。
2、水兵舞的舞步特徵
水兵舞的舞姿:
男女舞伴面對面站立,男伴兩手張開,手心向上,女舞伴同樣兩手張開,手心向下,男女舞伴兩 手相 扣。
對於基本舞步,男女舞伴都一樣,第一拍左腳向前(用右腳亦可,依自己習慣而定),第二拍右腳在原地頓一拍,第三拍左腳向後,第四拍右腳在原地頓一拍,再就是兩人換位。
水兵舞的基本腳法就是這兩種,花樣完全出自於手上,即完全是靠男士雙手用力的大小,方向來引導女士作出各種好看的花樣。
有這么一種說法:水兵舞跳得好,女伴顯得優美飄逸;要是跳得不好,男士則要承擔帶不好的責任。
五、探戈舞TANGO
1、探戈舞的起源
20世紀,在歐美舞廳舞的發展中,拉美許多民族和美國黑人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促進並豐富了以下的舞種:探戈、倫巴、桑巴、梅化格、曼博、恰恰、爵士、搖滾、搖擺、迪斯科、哈叟和霹靂等,使這些舞蹈成為當時人們所熱衷的自娛形式。
早期探戈舞,據說最早起源於西班牙,以後由移民帶入美洲,經過黑人的加工後又回到西班牙。
19世紀初,在西班牙安達魯西亞,早期的探戈是以女子獨舞的形式出現,現代的探戈是男女舞伴成雙成對的形式出現。
2、探戈舞的發展
今天的探戈,起源於19世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酒巴間,當時女士擺動身穿的長裙,男士腳踏長筒靴,形成了今天探戈中的經典動作。這種舞蹈以其穩健、果斷的的步伐打動了中上層人士,並很快流行於歐洲各國。
有關阿根廷探戈傳入美國,應歸功於一個叫摩里斯.莫維的青年。他生於紐約,他的父母是巴西人,他14歲時,他的父母帶他來到了巴黎,這使他有機會在夜間去學習酒巴歌舞。
一天晚上,他被一群南美人跳的阿根廷探戈迷住了,於是很快就將這種外來的舞蹈納入了自己的表演節目中。1911年,22歲那年,他回到紐約後,在路易.馬丁飯店舉行了首次探戈表演會,轉眼間就使探戈成為紐約時髦人們最寵愛的自娛形式。莫維還辦了一個舞蹈學校,培訓探戈舞蹈,每小時收費25美元,這個收費標准,在當時是非常昂貴,但是,舞蹈培訓班仍然受到人們的熱情歡迎。
這樣,到了1914年,僅紐約一地就有舞廳舞培訓學校和舞廳共600多家,其中探戈常常是人們跳到凌晨仍余興未盡的自娛舞蹈,其影響力使原來最走紅的劇院都無法抗拒,最後,劇院只得提供探戈舞節目,讓觀眾在幕間休息時跳探戈,並免費提供探戈音樂和各種飲料來維持劇院的經營活動。
探戈舞的魅力使得成千上萬的舞迷如醉如痴,這激怒了這些舞者所在公司的老闆。美國依阿華州一家輪船公司,有200名職員一聽到探戈舞曲,就放下手裡的工作去跳舞,為此,公司規定嚴禁在上班時間播放探戈舞曲。
最初的探戈舞蹈花樣百出,學習難度大,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探戈進入標准化和簡單化的階段,以後才出現了我們今天流行的拖步。
3、探戈的舞步特徵
探戈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和擺盪、傾斜動作,但有明顯的反身動作。加上快速有力的扭身轉頭、左右閃視,給人以斬釘截鐵、稜角分明的感覺。
相傳阿根廷男士與女伴在跳探戈舞時,男女都腰配短劍,以防情敵干擾,由此形成了今天面部表情嚴肅,扭身轉頭快速,不時左顧右盼的經典舞蹈動作特徵。
在舞廳舞里,探戈是拉丁舞中最有魅力的舞蹈皇後。
六、恰恰舞
1、恰恰舞的起源與發展
“恰恰”一詞來自西印度洋群島上一種木本莢果發出的聲音,以後演變為這個地區、幾個國家裡樂隊使用的聲導樂器或“節拍器”的節奏。
2、恰恰舞的舞步特徵
恰恰舞在跳法上與曼波極為相像——曼波是臀部在慢拍子上輕輕作3道彎的波浪起伏,而恰恰則是腿腳在慢拍子上作3次移動。
1954年恰恰舞傳入美國後,節奏有了變化,常被用來與快速的曼波結合起來跳,以調節舞者的體力。
恰恰由於在節奏上比曼波更讓人感覺舒服些,而且在這種舒服的節奏中還能做出許多新的變化,所以至今仍是美國最為流行的拉丁美洲舞。
在目前重慶的舞廳里,恰恰舞與的士科舞一道,一般是舞場快結束時播放的舞曲,燈光閃爍,矅眼,跳舞者一般是年青人,舞姿輕柔,一般需要有魔鬼般的身材,飄柔的長發,那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很是吸引人們的眼球。
七、我國自己編創的三個交誼舞:北京平四、南京小拉和武漢三步踩。
(一)北京平四的優缺點
1、優點:
(1)大氣。整個人體還是比較放得開的。
(2)直白。我要干什麼,我就干什麼,交代的十分清楚。
(3)豐富。花樣十分繁多。
(4)簡便。無論是誰,十天半月就會了。
2、缺點:
(1)跳舞的部位是手和腳,身體沒有力度。
(2)花樣之間沒有有機的聯系。
(3)身體平壓抑了身體的表現,無處釋放,形成了三步一撅腚的難看樣子。
(4)沒用功力。
(二)南京小拉的優缺點
1、優點:
(1)活潑。整個舞蹈限制不多,來源廣泛,因此無拘無束。
(2)鍛煉。鍛煉價值很高,強度是很大的,這和它重要來源於吉特巴有關系。
(3)簡便。比較容易學會,適合初學者。
2、缺點:
(1)扭動。中華 傳統 文化 是橫平豎直的,扭動的東西不符合中華人的形象。
(2)粗糙。易學,但藝術性較低,來源繁雜,加工處理再創造較差。
(3)沒有功力。
(三)武漢三步踩
武漢三步踩實際上不是交誼舞,而是 廣場舞 和校園舞,也適用於大型團 體操 。其優點是規整,缺點在於機械。由於武漢三步踩距離交誼舞較遠,作為交誼舞一員是比較勉強的,所以不做更多評論。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中國自己編創的三個交誼舞,都具有以下特點:
1、普及型,功力和藝術水平都不高。
2、拉花模式,以玩花樣為主。
具體進行分析,我國交誼舞沒有西方歷史悠久,所以其發展相對滯後很多。而拉花模式則有中國人種特點。歐洲人一米八,中國人一米七,確實適合拉花,而不適合大范圍跑動。
(二)實際應用中總體有一個共性:下里巴人。一個舞廳,大家跳舞,玩這三種中式交誼舞的舞者和玩國標的沒法比,所以只好退居邊角。你的交誼舞只能在邊角上玩,不能占據舞廳核心地位,這對於中華文化形象是嚴重有負面作用的。
(三)可以看出,交誼舞的發展趨勢,急切地呼喚中式高端交誼舞的產生,能與國標舞進行抗衡。高端頂得住,低端才能推得開。
(四)從具體情況來看,應該以北京平四為底本進行中式低端交誼舞的再創造,最後形成一種中國主流低端普及型的交誼舞。南京下拉只能是小范圍作為豐富多彩的陪襯,武漢三步踩則應逐步明確其廣場舞的性質,退出交誼舞行列。
㈡ 交誼舞和體育舞蹈的區別
交誼舞,也叫社交舞,兩個陌生人在約定的規則下翩翩起舞,不需要排練,也不需要事先講好怎麼跳,只通過信號~,是集社交、娛樂、健身於一體的,有強大生命力的一門藝術。
國標舞現在叫體育舞蹈,已歸入體育,原來是從交誼舞分離出來的,主要用於比賽和表演。如今其教學、比賽和表演已融入了許多利益,所以其生命力很難說。
總之,交誼舞是綜合性娛樂,體育舞蹈是一個體育項目,和體操、武術類似。
㈢ 交際舞也叫交誼舞吧
交誼舞就是國標舞
但是一般很少把它叫作交際舞.舞種是相同的.
㈣ 民國時期的交誼舞叫什麼名字
就這么叫的,其實只是一個名人一,不要在意那麼多,主要是這個舞蹈比較好
㈤ 體育舞蹈又稱什麼其分為哪幾種
體育舞蹈也稱"國際標准交誼舞"。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以男女為伴的一種步行式雙人舞的競賽項目。分兩個項群,十個舞種。其中摩登舞項群含有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項群包括倫巴、恰恰、桑巴、牛仔和鬥牛舞。每個舞種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風格。根據各舞種的樂曲和動作要求,組編成各自的成套動作。
標准交誼舞起源於古代土風舞,經歷對舞、圈舞、行列舞、集體舞等演變過程,成為流傳廣泛的社交舞蹈。19世紀20年代後,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對原"舞種"、"舞步"、"舞姿"等進行規范整理,制定比賽方法,始形成國際標准交誼舞,並於1947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第一屆世界標准交誼舞錦標賽。現已發展成藝術性高、技巧性強的競技性項目。
比賽分團體賽和個人賽兩種,按預賽(淘汰賽)、復賽(選拔賽)、半決賽(資格賽)、決賽(名次賽)的程序進行。團體賽由每個參賽單位的8對男女運動員組成,按順序進行比賽。個人賽分職業組和業余組,分別進行不同要求的比賽。對比賽舞種也有不同規定。比賽場地長23米,寬15米。
比賽按音樂節奏配合、身體基本姿勢、舞蹈動作、旋律的掌握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舞步等方面評定運動員的成績。體育舞蹈的音樂不超過4分30秒。視比賽規模設5~9名裁判員,按國際評判標准規定的基本技術、音樂表現力、舞蹈風格、舞蹈編排、臨場表現、賽場效果等六個方面進行評分。1992年,國際標准交誼舞曾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
國際標准交誼舞20世紀30年代傳入中國,80年代發展較快,先後與日、美、英等國家進行交流活動。1987年舉辦首屆全國國際標准交誼舞比賽。1991年舉行了首屆全國體育舞蹈錦標賽。
㈥ 什麼是交際舞
交誼舞舞種的命名,一般是根據舞曲音樂的節拍來命名的,舞曲音樂的節拍一般有2/4、3/4、4/4拍三種。四步舞的音樂一般是2/4、4/4節拍的,三步舞的音樂一般是3/4節拍的。專用名稱的交誼舞舞種,其舞曲音樂一般都是2/4、4/4節拍的,不過,在其舞種的基本步組合的音樂處理上獨辟蹊徑,形成獨特的、不同於其他舞種的風格。比如:北京平四以四個平均步速的快步為基本組合步節,如意倫巴以二快一慢、四步三點的結構為基本組合步節。這些都是和通常四步舞二慢二快的基本步組合不相同的。一個舞種的創作成立,除了在基本步組合上音樂處理不同外,更關鍵的是,這個舞種要有不同於其他舞種的、獨特的舞蹈語言風格。比如:北京平四的平韌,南京小拉舞的歡快,大禹步舞的豪放,這些不同的舞蹈語言風格區別出了各個舞種的不同個性。
有些交誼舞舞種的名稱在各地叫法不一樣,比如:快四步舞,有的地方叫「蹦四」,有的地方叫「顛四」,叫法不一,跳的卻是一個舞種。
有些交誼舞舞種叫法一樣,跳的卻是不同的舞種,比如:吉特巴。全國各地都有稱為「吉特巴」的舞種,但跳法不同,實際上是不同的舞種。目前有:天津吉樂、南京小拉舞、北京如意吉特巴比較聞名。
有些交誼舞舞種和摩登舞的舞種是相近的,比如:交誼舞的快三步和摩登舞的維也納華爾茲就很相近,區別僅是,快三步可以做分身的舞語詞彙(花色),維也納華爾茲不允許兩人分身做動作。這個規定,還僅限於比賽中。
交誼舞的中國探戈與摩登舞的探戈是同一舞種的不同風格。探戈原是非洲的一種舞蹈,後隨著黑人移民傳入拉丁美洲,在阿根廷發展成阿根廷的國舞,傳入歐洲後形成了很多流派,比如:西班牙探戈,英式標准舞探戈,德式體育舞蹈探戈。傳到中國後,也發展了一批成功的流派,比如:香港探戈、台灣探戈。現在的中國探戈是取各家所長發展起來的一種探戈,和摩登舞探戈是不同風格的同一舞種。探戈在交誼舞中是舞中之王,王者,自然就要有王氣,摩登舞探戈強調的是王者的霸氣,中國探戈強調的是王者的氣度,都是講究王氣,東方、西方的文化有點差異而已。
交誼舞如意倫巴,廣州恰恰從拉丁舞中拿來的舞種名稱,實際上和拉丁舞的倫巴、恰恰是不同的舞種。
中國的現代交誼舞是從「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中開始萌芽的,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他在多災多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時期幾乎滅絕。20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中國的現代交誼舞枯木逢春,在人民群眾的關懷和培育下,蓬勃發展起來。盡管,中國的現代交誼舞比西方國家的現代交誼舞發展遲了百餘年,但聰慧勤學的中國人民加上中國舞蹈文化遺產的寶藏,使中國現代交誼舞很快拉近了和世界交誼舞先進水平的距離。北京平四、南京小拉舞、湖北巴山舞、台灣翅仔舞,這些中國人自己創作的交誼舞新舞種,不但在中國局部地區普及,而且在世界上都頗有名氣。中國有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任何一個交誼舞舞種只要成形,就會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人民群眾參與。一個有千百萬人參與的交誼舞舞種,怎能不引起世界的關注?
中國現代交誼舞是初升的朝陽,他的發展必然譜寫世界交誼舞文化發展史上燦爛輝煌的一頁。
㈦ 交誼舞又叫什麼舞
又叫交際舞。由民間舞蹈演變而成。 是在大型舞會上使用較多的一種舞蹈類 別,多以男女對舞的形式出現。主要有華爾茲、探戈、倫巴等。
㈧ 交誼舞的介紹
交誼舞,交誼舞是起源於西方的國際性的社交舞蹈,又稱舞廳舞(ballroom dancing),舞會舞(party dancing),社交舞(social dancing)國標舞。最早起源於歐洲,在古老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自16、17 世紀起,交誼舞已在歐洲各國成為一種普遍的社交活動,故有「世界語言」之稱。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交誼舞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所以又稱它為「國際舞」。交誼舞早在二四(1924年)年的時候,便傳入了中國當時的幾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誼舞在中國還是很流行的,文化大革命中止後,進入八十年代,交誼舞又重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但與世界國標舞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差距.交誼舞,由於受到宮廷舞的影響,其風格為:舞姿莊重典雅,舞步嚴謹規范,頗具有紳士風度,因而被稱為歐洲學派的社交舞。
㈨ 什麼叫做交誼舞
交誼舞,交誼舞是起源於西方的國際性的社交舞蹈,又稱舞廳舞(ballroom dancing),舞會舞(party dancing),社交舞(social dancing)國標舞。最早起源於歐洲,在古老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自16、17 世紀起,交誼舞已在歐洲各國成為一種普遍的社交活動,故有「世界語言」之稱。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交誼舞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所以又稱它為「國際舞」。
發展歷程:
國外
十一、二世紀,歐洲這些國家將一些民間舞蹈加以提煉和規范,行成了流行在宮廷中的「宮廷舞」,高雅繁雜,拘謹做作,失去了民間舞的風格,只在宮廷盛行,專供貴族習跳和欣賞,是貴族的特權。
法國大革命後,宮廷解體,「宮廷舞」也進入了平民社會,成為社會中人人可舞地社交舞。一七六八年,在巴黎出現了第一家舞廳。從此,交誼舞在歐洲社會中流行,這個時候的交誼舞更具有強烈的民族風味,被稱為美國學派的社交舞。
由於國標舞對舞姿,舞步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出現了要求相對低一些的交誼舞,它保持了國標舞各種舞種的風格,但比較隨意。盡管如此,交誼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這樣,才能體現各個舞種的風格,才能灑脫自如。
交誼舞早在二四(1924)年的時候,便傳入了中國當時的幾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誼舞在中國還是很流行的,文化大革命中止後,進入八十年代,交誼舞又重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但與世界國標舞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差距.交誼舞,由於受到宮廷舞的影響,其風格為:舞姿莊重典雅,舞步嚴謹規范,頗具有紳士風度,因而被稱為歐洲學派的社交舞。
十九世紀初,由於美國的興起,原來流行在歐洲的社交舞隨歐洲移民而傳入美國,同時非,拉丁美洲的大量移民也帶來了具有濃郁的熱帶地區風格的民間舞,它們直接來自於民間,沒有受到宮廷舞的影響,形式更為自由。
中國古代
從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到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晉(公元265年——公元420年)期間,為了活躍氣氛、聯絡感情和增進友誼,中國官宦和貴族宴會盛行一種交誼性的邀請舞,名叫「以舞相屬」。
在宴會上,一般是主人在宴會進行中先行起舞,舞跳完以後,邀請另外一個人繼續跳下去。第二個人跳完以後,再邀請另外一個人接著跳,如此循環相接。被邀請人必須起舞回報,如果被邀請人拒絕起舞,則被認為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被認為是對邀請人的不恭敬。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還流行一種名叫「打令」的交誼舞,是在貴族宴會中行酒令時跳的習俗舞蹈。
跳好交誼舞的十大要決:
1.高雅的風度來自挺拔的體態
2.風格的展現顯示出美的追求
3.默契配合的前提是自我平衡
4.領舞的最高技巧是運用整個身體
5.提高音樂修養是使舞步產生迷人魅力的必由之路
6.「躍動感」是擺脫「走舞」形態的根本途徑
7.側身技巧是通向完美流動的橋梁
8.理想的升降必須消滅階梯型過渡
9.傾斜是一種多功能的技巧手段
10.重心轉移技術是「不露痕跡」
㈩ 什麼是交誼舞
交誼舞,也叫交際舞,社交舞,是一種國際性的社交舞蹈,用肖伯納的話來說,參加這種社交性的舞會,就是「用腳去交際」。
交誼舞最早起源於歐洲,在古老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自16、17 世紀起,交誼舞已在歐洲各國成為一種普遍的社交活動,故有「世界語言」之稱。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交誼舞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所以又稱它為「國際舞」。
在我國,交誼舞是人們的一項健康的業余文體活動,特別是男女青年們的一種正當的社交和文娛活動。
交誼舞將藝術、娛樂和體育融為一體。它具有「三性一美」的特性,即抒情性、娛樂性、社交性和形式美。
人們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餘,或是在歡度節假日期間,在悠揚悅耳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不僅可以消除疲勞,陶冶情操,增添歡樂氣氛,增進新老朋友及同志間的友誼;又可以使人們得到音樂的熏陶,美的享受和文明禮貌的培養。因此,跳交誼舞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和很好的社交活動以及有益的文娛活動。
此外,交誼舞可以活動筋骨,具有保健功能,比如,它能起到增強心肺功能,調節新陳代射,平衡人體節律和安神醒腦等作用,因此,跳交誼舞還是一種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