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哪些城市缺水

中國哪些城市缺水

發布時間:2022-09-21 13:53:14

① 中國有哪些地區缺水

新疆,甘肅,山西,陝西,寧夏,河北,北京,天津,唐山。

中國水資源短缺,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約為2100立方米,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國際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低於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低於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

(1)中國哪些城市缺水擴展閱讀:

中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約為60%至65%,發達國家一般在80%至85%以上,居民家庭用水浪費也很大。新華社最近的一個調查還顯示,中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達15%以上。

除去正常范圍內的流失率,如果能夠降低10個百分點,即可節省至少52億立方米水,保守計算相當於2000多個昆明湖的水量。

② 我國哪些地區嚴重缺水

我國華北地區主要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在8°C-13°C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內蒙古自治區降水量少於400mm,為半乾旱區域。

華北地區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秦嶺-淮河線以北,長城以南的中國的廣大區域;北與東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地區相接。大致以≥10℃積溫3200℃(西北段為3000℃)等值線、1月平均氣溫-10℃(西北段為-8℃)等值線為界。

(2)中國哪些城市缺水擴展閱讀;

華北地區既是我國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又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經濟高速發展地區。就經濟而言,長期以來依靠資源消耗增加產值的企業成為華北地區經濟的主導。

為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循環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在整個華北地區展開。然而,如何統籌、協調華北各區域間的循環經濟發展卻成為現實而緊迫的問題。

華北五省(市、區)中北京和天津兩市循環經濟建設情況較好。北京市循環經濟發展較快,萬元GDP能源消耗量整體上呈逐年下降趨勢,並且自2002年以後,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③ 中國有哪些地區缺水

中國的西北區目前缺水還是比較嚴重,像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都是比較缺乏水資源

④ 中國哪些地方嚴重缺水

西北地區主要包括呼和浩特、包頭、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等等。

中國西北地區嚴重缺水,並且缺水的現狀越來越成為制約西北經濟發展的瓶頸,西北部分地區缺水十分嚴重,甚至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存。

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是本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西北地區由於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除秦嶺以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500毫米以下,屬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和高寒氣候,其中黃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柴達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於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魯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幾乎終年無雨。

(4)中國哪些城市缺水擴展閱讀:

西北地區主要地理特點:

1.西北地區地理分界位於黃土高原一黃河中上游以西,昆侖山一阿爾金山一祁連山一陰山以北,國境線以東,國境線一蒙古高原以南。

2.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乾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徵(分別為溫帶大陸性半乾旱、乾旱、高寒氣候)。

3.西北地區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西北地區東部以黃土高原、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平原為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山脈和盆地相間: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阿爾金山、吐魯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瑪干沙漠。

4.西北地區地面植被由東向西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質戈壁、沙丘內流河、內陸湖、綠洲。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自然植被還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5.大草原與全國畜牧業基地。游牧與定居輪牧。人工草場。圈棚飼養、打草、擠奶、剪羊毛逐步實現機械化;馬和駱駝為青海牧區重要交通工具,使用摩托車、汽車的逐漸增多。

6.灌溉農業。「塞外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河套平原。甘肅省河西走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山山麓塊塊綠洲。吐魯番葡萄、哈密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長絨棉。點狀、帶狀分布的村鎮、城市、農田。

7.礦產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較大。

8.交通地位重要。連霍高速、京藏高速、包蘭鐵路、隴海鐵路、蘭新鐵路。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西北地區



⑤ 中國十大缺水城市排名現在中國十大城市排名

中國十大缺水城市排名
我國400個城市缺水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島、大連、重慶、昆明、沈陽、鄭州、武漢、西安、西寧、太原.全國缺水最嚴重的城市:武威市,是甘肅省的一個一個地級市,位於省中部.它的名稱據說是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軍隊的「武功軍威」而取的.武威市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從古時候開始就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曾經是中國的第三大城市.武威市的水資源非常的缺乏,是全國最乾旱缺水的地區之一.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600 m,是全省水平的1/2和全國水平的l/3.
北京是嚴重缺水的城市 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資源為300左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20,是嚴重缺水的城市.節約水,減少水質污染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中國十大最不缺水的省
我國400個城市缺水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
昆明嘛
南方的城市大多不缺水,如上海,廣州,福州..
現在中國十大城市排名
從第1名到第10名,依次得分10分到1分,十名以後得0分. 一 經濟實力:(GDP ) 1 . 沈陽 8 深圳 9 蘇州 9 杭州 5 最終全國十大城市綜合排名: 1 北京 2 上海 2 香港 4 台.
威海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一 珠海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二 桂林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三 貴陽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四 台州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五 北海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六 秦皇島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七 宜昌位列「2005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第八 咸陽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九 曲靖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排名第十
1.北京 2.上海 3香港 4深圳 5廣州6台北 7南京 8大連 9蘇州 10青島
全國50個缺水城市排名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島、大連、重慶、昆明、沈陽、鄭州、武漢、西安、西寧、太原.全國缺水最嚴重的城市:武威市,是甘肅省的一個一個地級市,位於省中部.它的名稱據說是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軍隊的「武功軍威」而取的.武威市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從古時候開始就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曾經是中國的第三大城市.武威市的水資源非常的缺乏,是全國最乾旱缺水的地區之一.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600 m,是全省水平的1/2和全國水平的l/3.
華北最缺水,因為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原因,河流結冰期又長,還有就是工業生活用水過度,水污染嚴重.西北是不用說的缺水的地方.因為降水稀少沙漠廣布.西南本來是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而且是中國水能最發達的地方.因為是多條河流的發源地,位於第一和第二級階梯交界,落差很大.但現在也乾旱缺水了.其實全世界來講,乾旱是廣布的,比地震,泥石流分布更廣.特別是北半球,大陸性氣候范圍廣.所以,真的應該珍惜水資源../
華北的城市`` 北京``天津``大連`` 唐山``青島`` 黑龍江不缺水``
中國哪些城市缺水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
據水利部統計,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在46個重點城市中,45.6%水質較差,.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島、大連、重慶、昆明、沈陽、鄭州、武漢、西安、西寧、太原.全國缺水最嚴重的城市:武威市,是甘肅省的一個一個地級市,位於省中部.它的名稱據說是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軍隊的「武功軍威」而取的.武威市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從古時候開始就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曾經是中國的第三大城市.武威市的水資源非常的缺乏,是全國最乾旱缺水的地區之一.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600 m,是全省水平的1/2和全國水平的l/3.

⑥ 中國哪些城市缺水

河北省成為全國最缺水的省份

新華網石家莊2月20日電(記者馬書平)來自河北省水利廳的消息,到2001
年底,河北缺水總量超過70億立方米,成為全國缺水最多的省份。缺水人口已超過4
00萬人,不能有效灌溉的耕地超過2500萬畝,更為嚴重的是計劃中的電力、化
工、鋼鐵和部分工農業項目不能新建或擴建,已嚴重製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據河北省水利廳高級工程師介紹,河北省去年又有一些河流乾枯,乾枯的河道已經
達到全省總河流長度的一半以上。資源性缺水也到極點。到去年底,全省人均僅25
6.3立方米,遠遠低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規定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貧水
標准。地表水和入境水量都由上個世紀50年代的235億立方米和99.8億立方
米,分別減少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129億立方米和30億立方米,減幅為45.
1%和70%以上。河流入海量也在逐年減少,近幾年年均只有29.8億立方米,減
少51%。京津冀魯交界地區5萬平方公里的地面繼續沉降,形成「復合漏斗」,如此
下去,將造成災難性後果。
工農業及生活用水增勢趨猛,供需矛盾日趨加劇。用水總量已由上個世紀50年代
的40億立方米,上升到現在的230多億立方米。城市用水也增加230多倍,都已
大幅超過城市本身的水資源量。多數城市實施了遠距離跨區域的調水供應工程。由於缺
水,3000萬畝的耕地減產,32億立方米的農用水要轉向供應城市需要。
水環境進一步惡化。環京津水源面積6.6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3.85萬
平方公里,每年輸沙量達1.32億噸,官廳水庫30%的庫容已淤積。缺水導致土地
沙化十分,使北京頻發沙塵暴。全省土地沙化面積超過4000萬畝。各種環境污染問
題日益嚴重,眾多河流和小河道成為城市和工業的排污溝。全省62%的水面水質為V
類或劣V類,「有河皆枯,有水皆污」。工業和生活廢水的滲透和灌溉,河道兩側的土
地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北一些鄉村已經沒有能飲用的水了,人畜吃水要到
幾十公里以外去取,灌溉只好用污水,收獲的糧食和蔬菜由於含有害物質人不能食用。
有關人士認為,河北缺水問題僅靠節水和河北本身,已經不可能解決。河北環繞京
津,毗鄰山西等5個省區,眾多河流和其他省市區共有、共享。國家要統一管理、規
劃、使用華北地區水資源,才有望使河北缺水狀況得到轉變。以水定項目、定發展,不
能再上高耗水項目。河北和各省市區要協調用水政策,統一強化對水質的檢測、監督,
堅決取締污染項目和「15小」企業。國家應適當考慮對農業水資源進行收費的問題和
制定華北地區水資源規劃和加快南水北調工程進度。

《中國水利報》2002-2-21第4版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北相鎮西古村村民關廣娃看著自家水龍頭里流出的清水說:「我們終於喝上『甜水』了。」此前,他曾長期飽受苦鹹水之苦。

與關廣娃相距200公里左右,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王開村的林連傑則在去年告別了相伴多年的挑水扁擔,原因是家裡裝上了自來水管。

這一切變化都得益於山西省實施多年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從無水到有水,從苦水到甜水,從挑水到自來水,全省農村飲水狀況已得到根本性改變。」山西省水利廳廳長潘軍峰說。

潘軍峰在日前召開的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上說,2009年該省共投資13.8億元,新建成飲水工程5000多處,解決了272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是該省農村飲水投資力度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一年。

據山西省水利部門普查,截至2009年9月,該省共建成農村飲水工程2.8萬余處,受益人口2100多萬人。全省農村自來水入戶人口達到1944.99萬人,佔全省農業總人口的八成多。

地處華北地區的山西,80%以上的國土面積是山區,降水不足且時空分布不均。該省十年九旱,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僅381立方米,為全國平均值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2.2%,屬於中國嚴重缺水的地區之一。

因水量不足,山西一些地區農民特別是山區農民長期以來只能靠扁擔、拉水車等工具,以肩挑手拉的方式來解決吃水問題。除此之外,受水文地質條件影響,很多農村人口還飽受氟砷超標、苦鹹水等不安全水質困擾。

水量不足、水源保證率和水質不達標共同導致了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據有關部門2005年普查統計,山西省有1092萬農村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安全問題。在關廣娃所在的鹽湖區,農村飲水不達標人口曾一度達到30多萬人,而當時全區農村人口只有43萬。

解決農村人口吃水問題由此成為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從2000年開始,該省連續十年將其列為省政府為群眾興辦的實事之一。2009年,省委、省政府又進一步提出,在兩年內實現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

潘軍峰說,在中央財政資金大力支持下,從2006年開始,山西省級財政每年籌資3億元用於農村飲水安全。此後4年間全省共解決了872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目前,山西尚有580多萬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潘軍峰表示,山西省正在陸續予以解決。

遼寧每年超采地下水4億立方米 屬於嚴重缺水省份
記者日前從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了解到,工業大省遼寧每年為補充地表水不足,需要開采地下水65億立方米,超采4億立方米,屬於嚴重缺水省份。

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龔世萍說,目前,遼寧平均水資源量不到342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811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40%。

據介紹,在遼寧的水資源總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地表水受到污染不能用。在全省6條主要河流中,除鴨綠江外,遼河、渾河、太子河等5條河流水質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對這些河流的36個幹流斷面進行的監測顯示,超過60%的斷面為劣五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氨氮和化學需氧量都嚴重超標。

遼寧省人大環境資源城鄉建設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來,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針對海城市印染企業嚴重超標排放污水、鐵嶺市條子河嚴重污染、遼陽市部分選礦企業污水橫流等問題,協調政府部門,使這類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龔世萍說,當前,遼寧大氣污染中二氧化硫排放超過環境容量一倍以上,個別地區還出現了酸雨,遼寧環境保護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濟南時報3月21日訊 記者 魏巍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而我省目前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只剩下48億立方米。今天,近300名水利人員、志願者來到泉城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愛水、節水宣傳,紀念「3.22世界水日」。

記者了解到,山東是缺水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水資源總量308億立方米,而目前已經開發利用的水資源量卻達到了260億立方米,只剩下48億立方米水資源可供人們開發。考慮到難以利用的汛期洪水和必需的生態環境用水,我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已很小。

今年,我國紀念「3.22世界水日」的主題是「人水和諧」。今天上午,省水利廳、省黃河局、市水利局、區水務局的工作人員以及山建工、山師的志願者來到泉城廣場,向過往的市民和行人宣傳「人水和諧」、「依法治水」的理念。

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的80多名志願者已是第三次宣傳「世界水日」了。今天上午,他們在泉城廣場啟動了「遍訪濟南名泉長征行」活動,騎自行車到各大名泉考察水位及名泉的保護情況,並向附近居民進行了「綠色環保用泉」的意義。同時,在他們准備的百米長卷上,許多現場的市民在上面揮毫寄語,記者看到,有的市民寫下了「不要讓地球只剩下我們的眼淚」這樣的話語。

今年已經是66歲的安守財老人義務宣傳節水保泉的第15個年頭了。今天,他又出現在泉城廣場。從1981年起,他就注意搜集節水方面的資料,目前家裡已收集了滿滿一箱;1990年以來,他開始拿著裝滿資料的大牛皮信封,向市民進行無償宣傳。他表示,節水不只是黨和政府的事情,更應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他會一如既往地宣傳節水。

三個多小時的宣傳結束了,市民王林新向記者表示:「天天都是『世界水日』該多好!」

江蘇即將進入缺水型省份
從剛剛成立的河海大學節水研究所獲悉,江蘇省即將進入缺水型省份。
江蘇雖地處長江、淮河下游,太湖、洪澤湖等大小湖泊遍布全省,但水資源問題已經暴露出來,蘇南地區水質型缺水日趨突出,蘇北局部地區受上游污水下泄導致水資源短缺矛盾更加嚴重,節水技術的研究顯得非常急迫。(新華網江蘇頻道)

⑦ 全國嚴重缺水的城市有多少個有哪些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島、大連、重慶、昆明、沈陽、鄭州、武漢、西安、西寧、太原。

⑧ 中國哪些城市缺水

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在46個重點城市中,45.6%水質較差,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有9個嚴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城市缺水最為嚴重。
先天性的水資源短缺,無疑是困擾西部城市、阻礙其發展的難題。陝西是全國缺水最嚴重的省份之一。關中地區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韓城經濟帶,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
幾乎所有省會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城市都缺水。究其原因,很多城市已不能再簡單歸結為資源型缺水或者水質型缺水,越來越多的城市在迅速發展中忽略了其環境承載能力,延續多年的生態平衡在不知不覺中被打破,形成了更為復雜的生態型缺水。
在我國北方,很多城市缺水的原因以污染造成的生態破壞為主。
東部發達地區的城市在先「富」起來的同時,也付出了先「污」起來的代價。一些城市因河流污染嚴重、水體生態功能減弱而導致缺水。
南方一些城市的缺水則會引發鏈式危機。澳門每天要從珠海進口20萬立方米以上的淡水,當珠海市水源的上游———西江進入枯水期,海水倒灌導致自來水無法飲用時,不僅珠海出現暫時性缺水,澳門也會喊渴;澳門只好向香港借水,香港的淡水主要來源於深圳。

⑨ 在中國,哪個地方缺水最為嚴重

西北地區/黃土高原

⑩ 中國哪些地區水資源最匱乏

寧夏天津最少
那麼具體到全國個省級行政區,各自的水資源總量情況又如何呢?

按照國家水利部先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水資源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省級行政區水資源總量排名全國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廣西,均處於中國的西南方向。
而同期全國省級行政區水資源總量排名全國末三位的,依次是寧夏、天津、北京。不過由於天津和北京均為直轄市,在土地面積上明顯少於一般省級行政區較多。所以如果在排除直轄市的前提下,省級行政區水資源最少的三個省份,則分別是寧夏、山西、河北,均為北方省份,尤其集中於華北地區。
中國多省份處於「極度缺水」區間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境內山高谷深、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水資源十分豐富,素有「亞洲水塔」之稱。西藏境內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418條,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條;水域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共有816個,湖泊總面積佔全國湖泊面積的30%。西藏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佔全國河川徑流量的16.5%,水資源量和人均水資源量均居全國第一。
但真正讓西藏人均水資源量大幅領先全國的最核心原因,是因為該地的人口稀少。就拿人均水資源量全國第三的廣西來說,雖然在水資源總量上,廣西幾乎是青海的三倍,但是由於同期廣西人口卻是青海的八倍還多,所以最終的人均水資源體量還是要大幅落後於世界人均水平。換而言之,過大的人口總量才是真正造成中國整體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極度緊缺的根源所在。

按照人均水資源低於500立方米即為極度缺水的標准,我們發現在2017年時,天津、北京、上海、寧夏、河北、山東、山西、遼寧、河南、江蘇等多省市均處於極度缺水的區間。上海、江蘇為什麼也上榜了,原因有二:一是龐大的人口總量,二是降水量與南方相比較低。
江蘇省水資源總量為392.9億m(其中地表水295.4億m,地下水114.5億m,兩者有重合部分)。與浙江省作對比,2017年同期,浙江省水資源總量為895.3億m(其中地表水881.9億m,地下水204.3億m,兩者有重合部分)。也就是說,雖然江浙兩省相鄰,但是人口總量比江蘇少了2300餘萬的浙江,水資源總量卻是其的2倍還要多。
但即使在國內水資源總量尚且還算豐富的浙江,其2017年人均水資源量也僅有1582.6m,比同期全國均值的2069.0m少了近四分之一。其他省份的情況,可想而知。
過度採用地下水,多地已變成「漏斗區」

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國一些地區長期透支地下水,導致出現區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終形成區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
資料顯示,由於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華北平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區」。其中最大的一個漏斗面積達8800多平方公里,而這個面積,大約是北京市市區面積的12倍。
早在幾年前,全國已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
相比於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澤)總量大,採用易,成本低,補充快的特徵,地下水(井水、岩水)特徵則是總量少,採用難,成本高,補充慢。
據《中國地下水資源開采潛力圖》對於全國各區域地下水資源的相關分析,進一步劃分為六個潛力等級(超采區、基本平衡區、開采潛力較小區、開采潛力中等區、開采潛力較大區、開采潛力大區)。
整體來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新疆的許多地區地下水超采;「三北」地區北部的廣大地區地下水開采潛力較小;東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江漢平原、巴顏喀拉山區、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區,地下水開采潛力中等;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的地下水開采潛力較大或大。
其中,情況最為嚴峻的河北省,是全國唯一一個使用地下水比值超過地表水的省份,且年度開采使用地下水比例高達63.9%(河南的49.4%距離「爆表」也僅有一線之遙)。
河北省是「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也是全國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多年來,由於水資源匱乏,河北部分糧食產區依賴過度抽取地下水支撐糧食生產,全省約80%農田是井灌區,農業用水曾占河北總用水量7成以上。
超采地下水導致嚴重生態後果,河北省形成了7大「地下水漏斗區」,並引發地下水位下降、河水乾涸斷流、濕地萎縮、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生態問題,一些天然湖泊、窪淀乾涸,濕地面積比20世紀50年代減少了70%以上。
綜合來看,中國的地下水過采嚴峻程度是:國內北方更嚴峻,特別是華北京津冀最嚴峻。原因在於長期以來超出當地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常住人口,使得華北及京津冀地區水資源不堪重負(這還是在有南水北調支持的背景下)。
這也意味著,京津冀城市群「不到國土面積2.35%的土地上,聚集了7.24%的人口,創造了10.36%的經濟總量(2018年數據)」光鮮數據背後,對區域自然環境與資源的透支之深。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些城市缺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寂寞的中國人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39
印度煎餅放什麼調料 瀏覽:648
如何將人民幣轉到越南 瀏覽:91
伊朗為什麼會發洪水 瀏覽:676
你會怎麼做綜藝中國 瀏覽:293
如何強起來的中國 瀏覽:279
印度鵝糞叫什麼 瀏覽:117
印尼燕盞是什麼 瀏覽:728
中國銀行軟體貸款需要多久 瀏覽:255
伊朗是怎麼對應美國金融制裁的 瀏覽:205
外貿出口到印尼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948
越南戰爭紀錄片哪裡有看 瀏覽:690
印度人如何榨椰子油 瀏覽:917
大廠英國宮到地鐵6號線怎麼坐車 瀏覽:47
美國為什麼要轟炸伊朗軍事基地 瀏覽:305
gua是什麼意思印尼語 瀏覽:156
哪裡可以看印尼電影 瀏覽:805
伊朗的石油有多少錢 瀏覽:109
印尼ice是在哪裡 瀏覽:446
印度最貴的魚叫忘什麼魚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