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國魚是什麼魚
中國的國魚是什麼?很多人無法說出准確的答案。是中華鱘、鱖魚、鱸魚?還是漂亮的金魚、金龍魚?都不是!能稱為中國國魚的只有它!它不單單是一種魚,更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傳承的載體,與祥瑞龍鳳比肩。它的史料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經過五千年文化的洗禮,它早已成為影響國人生活的靈物:上躍龍門,下傳尺素,間有財神民俗,也有金玉(魚)滿堂、年年有餘(魚)之寄,更有富裕、吉慶、幸運等美好寓意。它占據中國四大名魚榜首它就是能夠一躍成龍的黃河鯉魚!
黃河鯉魚憑什麼能挑起國魚擔當?
古人認為,「鯉,最為魚之主」,「鯉,魚之貴者」。《爾雅·釋魚》,以鯉冠篇,開啟魚類註解。這一認知的形成,與先民的早期信仰與世俗經驗不無關系,伴隨著文化傳承,鯉魚的崇高地位更加牢不可破。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是鯉魚文化的發源地,因而黃河鯉魚在國人心中是魚之翹楚!
被冠以「國字型大小」的事物,如國球、國花等都是代表著一種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都對歷史發展有著較大貢獻。黃河鯉魚能被稱為國魚,自然也不例外。它所蘊涵的拼搏進取精神和喜慶兆吉文化,在魚類中獨占鰲頭;它對國人的飲食貢獻,在魚類中也是最大、歷時最
❷ 中國四大名魚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美食廚叔。歡迎關注我!
謝謝悟空問題邀請。
中國四大淡水名魚是什麼?
1、松江鱸,松江鱸一般都是生長在淡水河川區域。並非僅限於松江所產。黃、渤海和東海均有分布,為名貴的食用魚類。
2、黃河鯉,黃河鯉如其名生長在黃河。黃河鯉肉質細嫩鮮美,金鱗赤尾、體型梭長的優美形態,是我國的寶貴魚類。有家喻戶曉的魚跳龍門的傳說。菜譜有魯系名菜(糖醋鯉魚),甘肅名菜(石烹黃河鯉)
3、興凱湖鮊,興凱湖鮊則生長在黑龍江密山。一般做蒸菜,食用時有一種特殊風味,名曰「賽蟹肉」。
4、松花江鱖,松花江鱖一般都是生長在淡水區域。也稱鱖魚、花鯽魚、季花魚等。
問題回答完畢,希望我回答你滿意!謝謝大家支持
❸ 中國四大家魚是什麼
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1、青魚
青魚是一種顏色青的魚,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漁業資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為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此外,在安徽俗稱「烏混」、「黑混」或「螺螄混」,因其體黑、喜食螺螄而得名;東北地區常見的「青魚」不是青魚,應該寫作「鯖魚」,是一種深海魚類。
在中國境內,最大的青魚標本重218斤,是2005年在南京六合區金牛湖捕獲的,長1.86米、重218市斤,經鱗片鑒定約四十歲。
青魚亦稱黑鯇、螺螄青。硬骨魚綱,鯉科。體亞圓筒形,體長達1m余。青黑色,鰭灰黑色。頭寬平,口端位,無須。咽頭齒臼齒狀。
棲息中下層,主食螺螄、蚌、蝦和水生昆蟲。4-5齡性成熟,在河流上游產卵,可人工繁殖。個體大,生長迅速,最大個體達70kg。肉味美。為中國主要淡水魚類養殖對象。分布於中國各大水系,主產於長江以南平原地區。魚膽有毒 。
2、草魚
草魚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草魚的俗稱有:鯇、鯇魚、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東北)、厚子魚(魯南)、海鯇(南方)、混子、黑青魚等。英文名:Grass carp 。
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
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
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草魚,鯉科。體延長,亞圓筒形,體長大1m余。體青黃色。頭寬平,口端位,無須。咽齒梳狀。棲息水的中下層,以水草為食。
3-4齡成熟,在江河上游產卵,可人工繁殖。生長快,最大個體達30kg左右。為中國主要淡水魚類養殖對象。分布於中國各大水系,肉味美,魚膽有毒 。
3、鰱魚
鰱魚 (讀音:lián yú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屬於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四大家魚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屬於典型的濾食性魚類。
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棱自胸鰭下方直延達肛門。形態和鱅魚相似,鰱魚性急躁,善跳躍。
鰱魚味甘,性平,無毒,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較宜養殖的優良魚種之一。為我國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分布在全國各大水系。鰱魚是人工飼養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
4、鱅魚
鱅魚(學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
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
是中國特有魚類。 在中國分布范圍很廣。是池塘養殖及水庫漁業的主要對象之一,經濟價值較高。能食用,對人體有提高智商、增強記憶、補充營養、延緩衰老的作用。
(3)中國的魚類叫什麼擴展閱讀:
四大家魚,我們有時常常分不清楚,容易混淆,其實鰱魚和鱅魚還是很好分辨的,鰱魚同鱅魚的主要區別是體色和頭。
鰱魚又叫白鰱、鰱子,呈銀白色,頭較小,頭長與體長之比約為1:4;而鱅魚的頭明顯地大得多,頭長、體長之比達1:3,所以它又名胖頭魚。
胖頭魚體色比鰱魚深,雜有不規則的黃黑色斑紋,因而又叫它「花鰱」、「黃鰱頭」。
青魚和草魚雖然相似,但是還是好分辨,從顏色上看青魚呈青黑色,顏色比較深;而草魚有嫩草般的草黃色,顏色相對較淺。
從鱗片上看青魚鱗片呈現不明顯,而草魚則是呈現出非常明顯的網線狀,從頭部看:草魚的頭部似扇形頭部較寬而短,較圓渾一些,夾角約接近45度角,而青魚的頭部較窄而長,像尖錐,夾角約接近30度角。
在古代唐朝一種,鯉魚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由於唐皇室姓李,因此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所以漁業者只能從事其他品種的養殖,因此產生了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
而鯽魚因為體形相對比較小,且生長也比較慢,並且在野生水域到處都有,所以飼養經濟效益較差,在過去天然資源豐富時也就少有人們專門去飼養了,因此鯽魚和鯉魚都沒有被選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家魚
❹ 中國的國魚是什麼
金魚
金魚起源於中國,有文獻記載晉桓沖游廬山時見湖中有赤鱗魚,此赤鱗魚即紅黃色的金鯽魚,也就是金魚最早的祖先。因此可以認為金魚最早發現於我國晉朝(公元265-420年間)。在唐代金魚被半家化飼養用於行善放生,自宋代開始養殖金魚,在明清兩代發揚光大。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科學家對金魚的保種和繁育做出了大量的貢獻。金魚於1502年傳到日本,至二戰後日本又通過台灣引進多個品種,金魚在17世紀末傳到英國,18世紀傳入歐洲,1874年傳入美國,之後傳遍全世界。
(4)中國的魚類叫什麼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金魚在分類學上與鯽魚同屬一種,與鯽魚相比,金魚在外部形態上產生了巨大的變異,但總體上整個魚體可分為頭部、軀干、尾部三個部分。頭部的最前端是口,後部有鼻、眼和鰓蓋。有些品種頭部上端有肉瘤,有些品種鼻部上方有絨球,有些品種眼部凸出、位置朝上或有水泡,還有的品種鰓蓋外漏形成翻鰓。
金魚軀干體披鱗片,主要有正常鱗、透明鱗和珍珠鱗。其側面具有側線,不同品種金魚的側線上鱗、側線下鱗和側線鱗數目不盡相同。典型的金魚軀干具有胸鰭、腹鰭、臀鰭、背鰭和尾鰭,個別品種無背鰭或臀鰭。金魚尾部由尾柄和尾鰭構成,其尾鰭形狀變化多端。
❺ 中國四大家魚是哪四種
中國的四大家魚:
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1,青魚。又叫做黑鯇,外形很像草魚。
2,草魚。又叫做鯇魚,典型的草食性魚類。
3,鰱魚。又叫做白鏈,形態與鱅魚相似,善跳躍,所以也叫跳鰱。
4,鱅魚。又叫做花鰱,身體像鰱魚,但魚頭比鰱魚大得多。
❻ 中國四大淡水魚是什麼
四大淡水魚是指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青魚又叫黑鯇,全身有較大的鱗片。外形很像草魚,但全身的鱗片和魚鰭都帶灰黑色。青魚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鱗片大而粗。它的尾部比草魚要細長。背鰭、胸鰭、腹鰭和尾鰭都比草魚長且硬挺。
草魚身體長而「秀氣」,體色為青黃色,腹部略顯白色。鱗片大而粗。它的背鰭、胸鰭、腹鰭和尾鰭都比青魚小而短。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
鰱魚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
鱅魚又叫花鰱、黃鰱、鱃魚、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有叫雄魚。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里。多分布在水的中上層。我國東部平原各主要水系均有產出。
介紹
青魚在水域底層棲息,主食螺螄、蚌等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草魚喜在水域邊緣地帶活動,以水草為食。鰱魚棲息於水中上層,主食浮游植物。鱅魚也喜歡在水中上層活動,以浮游動物為主食。
從殷末到唐朝之前,我國養魚的對象一直是鯉魚。到了唐代,因皇帝姓李,李鯉同音,鯉象徵皇族,要避諱「鯉」,不能捕,不能賣。
在這種情況下,逼得漁民群眾尋找到新的養殖對象,即青、草、鰱、鱅。這4種魚由於食性和棲息習性不同,很適合混養在一個池塘里,養殖效益更大,因而成為我國傳統性的養殖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