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甲蟲有哪些
1、蒙古灰象甲
為鞘翅目,象甲科。分布在東北、華北、江蘇、內蒙古、西北等地。主要危害害棉、麻、穀子、莙薘菜、甜菜、瓜類、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高粱、煙草、果樹幼苗等。
成蟲為害子葉和心葉可造成孔洞、缺刻等症狀,還可咬斷嫩芽和嫩莖; 也可為害生長點及子葉,使苗不能發育,嚴重時成片死苗,需毀種。
生活習性
是在恐龍時代之前就有的一種昆蟲。那時的甲蟲一個體長約3~4米,至於甲蟲該種生物誕生了多少年和它們為什麼變小至今也只是一個謎。
灌叢斑塊是甲蟲動物重要的棲息和繁殖場所, 灌叢斑塊微生境的生物( 如凋落物的數量和質量) 和非生物環境因素( 如土壤質地、 地面溫度和表層土壤含水量等) 對甲蟲群落的分布及其物種豐富度具有顯著的影響。
2. 甲蟲品種
甲蟲的種類
觀賞性甲蟲大體分為兜蟲與鍬型蟲兩類,此處需要注意的是,甲蟲並不是等於獨角仙,獨角仙只是甲蟲中屬於兜蟲的一種。
甲蟲
「 兜(dou)蟲 」,屬金龜科,其實是英文「 dorbeetle 」的譯音 [`dR:,bi:tl] ,就是金龜子的意思。
「兜蟲」最早風靡於日本,並且流行至今熱度不減。後引入台灣,因台灣與大陸的教育系統等諸多因素與大陸有區別,所以台灣延用日本的叫法,把一些可當做寵物玩耍的大型犀金龜科甲殼蟲定義為「兜蟲」。後有傳入香港,大陸風靡寵物甲蟲也是在近幾年內開始的。該類寵物甲蟲一般都是體型巨大,頭、胸部長角,以棕色、黑色常見,也有黃色、白色、黑黃相間等其它顏色的,體長都在5~8厘米以上,大型兜蟲可長到10厘米以上,甚至15、16厘米。據網上一些數據說明,最長的如長戟大兜蟲的一個亞種記錄是18厘米(本人沒有考證)。並且外觀優美,很具有觀賞價值,且不像蜘蛛、蠍子等帶毒,做為寵物的兜蟲是無毒的。
其實兜蟲,也可理解為金龜總科,那麼犀金龜、花金龜、麗金龜、腮金龜、糞金龜等等,也可都列在金龜總科內,也就是說此類都可以稱其為「兜蟲」。
大家通常意義上理解的「兜蟲」,以獨角仙、長戟大兜、戰神大兜、毛象大兜等等犀金龜科甲蟲為主,而把其它科的甲蟲忽略。是不準確的。
鍬形蟲(qiao) 屬於鞘翅目多食亞目金龜子總科鍬形蟲科。21世紀初期全世界已發現的種類約1200種,台灣已經記錄的種類約50種。它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
鍬形蟲的特徵 :
大顎是鍬形蟲最明顯的一項特徵。一般而言,只有雄蟲才有發達的大顎,不過有些種類雄蟲與雌蟲的大顎很相似,也沒有特別發達。
甲蟲
鍬形蟲的雄蟲外形非常雄壯威武,因此成為許多喜歡收藏甲蟲愛好者的對象。另外,同一種鍬形蟲的雄蟲常因體型大小不同,大顎的大小與形狀也不同,形成很多不同形式,增加搜藏的樂趣。
鍬形蟲的一生 :
鍬形蟲的一生與樹木大概都脫不了關系。幼蟲啃食枯木,成蟲喜歡吸食樹木及果實的汁液,所以森林地區是各種鍬形蟲生長最好的地方。
鍬形蟲成蟲的口器只適合吸食流質食物,所以在野外以樹木及果實為食。有些鍬形蟲甚至會利用大顎把樹皮夾破使其流出汁液,方便自己取食。幼蟲以腐木及枯木為食,雖然看起來很柔軟,實際上卻比成蟲兇猛,如果兩只幼蟲相遇,可能會以大顎互咬,造成其中一隻死亡,因此鍬形蟲的幼蟲多獨居。成蟲多出現在夏天與秋天,在一些容易流出樹液的樹上如青剛櫟、柑橘樹的樹幹上常可看見許多鍬形蟲聚集吸食的情形。
甲蟲
分布 以最普遍的獨角仙為例,廣布於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國外有朝鮮,日本的分布記載。在林業發達、樹木茂盛的地區尤為常見。當然不同中來的甲蟲分布各不相同,此處將金龜科的獨角仙分布情況列出供大家參
3. 甲蟲的品種有哪些
兜蟲:長戟大兜蟲.海神大兜蟲.撒旦大兜蟲.毛象大兜.亞克提恩大兜蟲.南洋大兜蟲.亞努斯大兜蟲.波特萊豎角兜等;
鍬甲:帝王巨扁.蘇門達臘巨扁.長頸鹿鍬甲.巴拉望巨扁.孔夫子等;
金龜:巨人甲蟲
4. 中國有什麼甲蟲
中國大鍬,中國巨扁,雲南兩點赤,藏兩點,巨顎叉角,深山,大概也就這些
5. 常見的昆蟲有哪些
1、甲殼蟲
甲蟲或甲殼蟲是鞘翅目(Coleoptera)昆蟲的俗稱。
該目是昆蟲綱中乃至動物界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甲殼蟲類昆蟲體型大小差異甚大,體壁堅硬;口器咀嚼式;觸角形狀多樣,10-11節;前胸發達,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為角質硬化的鞘翅,後翅膜質;幼蟲為寡足型,少數為無足型。
6. 昆蟲有哪些有哪些
鞘翅目
鞘翅目是昆蟲綱中的第一大目,通稱"甲蟲"。種類有33萬種以上,占昆蟲總數的40%。在中國記載7000餘種。它們的前翅呈角質化,堅硬,無翅脈,稱為"鞘翅",因此而得名。外骨骼發達,身體堅硬,因此能夠保護內臟器官。體型的變化甚大。此類昆蟲的適應性很強。有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廣:分為植食性--各種葉甲、花金龜;肉食性--步甲、虎甲;腐食性--閻甲;屍食性--葬甲;糞食性--糞金龜。
本類群屬完全變態,幼蟲因生活環境和食性不同有各種形態;蛹絕大多數是裸蛹,稀有的為被蛹。
鱗翅目
鱗翅目是昆蟲綱中僅次於鞘翅目的第二大的目蜻蜓目蜻蜓目在昆蟲綱中是比較原始的類群,也是較小的一個目。蜻蜓目分為三個亞目:差翅亞目統稱"蜻蜓";均翅亞目統稱"蟌"以及發現於日本和印度的兩種間翅亞目昆蟲。全世界約有5000種,中國有300多種。蜻蜓身體粗壯,休息時翅膀平展於身體兩側;蟌身體細長,休息時翅膀束置於背上。間翅亞目則擁有粗壯的身體和 束置於背上的翅膀。蜻蜓目屬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水蠆"在水中營捕食性生活。成蟲也為肉食性種類,捕食小型昆蟲,飛行迅速,性情兇猛。
其它昆蟲
昆蟲綱除了上述的7個目以外還有其它27個目,共計34個目。昆蟲綱種類繁多,形態各異,但是擁有外骨骼、三對足是它們的共同特徵。其中許多種類是我們熟識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目--蜉蝣, 兇猛的螳螂目--螳螂;無所不在的蜚蠊目--蟑螂;令人討厭的虱目--體虱,昆蟲的適應能力很強,不管你喜歡與否,它們都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7. 甲蟲有哪些
蒙古灰象甲、二條葉甲、韭螢葉甲。1、蒙古灰象甲:為鞘翅目,象甲科。分布在東北、華北、江蘇、內蒙古、西北等地。2、二條葉甲:昆蟲名,為鞘翅目,葉甲科。分布在中國各大豆產區,日本、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等。
蒙古灰象甲、二條葉甲、韭螢葉甲。
1、蒙古灰象甲:為鞘翅目,象甲科。分布在東北、華北、江蘇、內蒙古、西北等地。主要危害害棉、麻、穀子、莙薘菜、甜菜、瓜類、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高粱、煙草、果樹幼苗等。
2、二條葉甲:昆蟲名,為鞘翅目,葉甲科。分布在中國各大豆產區,日本、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等。體較小,橢圓形至長卵形,黃褐色。
3、韭螢葉甲:屬鞘翅目,葉甲科。分布在遼寧、內蒙古、甘肅、新疆、河北、山西、山東、四川等省。寄主於韭、蔥、大蒜、白菜。成蟲食葉,幼蟲在土中食害根和鱗莖。
8. 鍬甲在中國哪些地區分布最廣
巨叉深山鍬甲主要分布:中國:福建,廣東,海南,四川,廣西等地;溝陶鍬甲主要分布:浙江,四川,福建;斑股鍬甲主要分布:遼寧 ,吉林,黑龍江,北京 河南,河北,天津,台灣,四川;江蘇褐黃前鍬甲主要分布:河南,河北,湖北,浙江,貴州,廣西,台灣,福建,北京等;普氏鍬甲分布:西藏。
9. 甲蟲有哪些種類
觀賞性甲蟲大體分為兜蟲與鍬型蟲兩類,此處需要注意的是,甲蟲並不是等於獨角仙,獨角仙只是甲蟲中屬於兜蟲的一種。
「兜蟲」最早風靡於日本,並且流行至今熱度不減。後引入台完,因台完與大陸的教育系統等諸多因素與大陸有區別,所以太灣延用日本的叫法,把一些可當做寵物玩耍的大型犀金龜科甲殼蟲定義為「兜蟲」。
後有傳入向 港,大陸風靡寵物甲蟲也是在近幾年內開始的。該類寵物甲蟲一般都是體型巨大,頭、胸部長角,以棕色、黑色常見,也有黃色、白色、黑黃相間等其它顏色的,體長都在5~8厘米以上,大型兜蟲可長到10厘米以上,甚至15、16厘米。據網上一些數據說明,
最長的如長戟大兜蟲的一個亞種記錄是18厘米(本人沒有考證)。並且外觀優美,很具有觀賞價值,且不像蜘蛛、蠍子等帶毒,做為寵物的兜蟲是無毒的。
其實兜蟲,也可理解為金龜總科,那麼犀金龜、花金龜、麗金龜、腮金龜、糞金龜等等,也可都列在金龜總科內,也就是說此類都可以稱其為「兜蟲」。
大家通常意義上理解的「兜蟲」,以獨角仙、長戟大兜、戰神大兜、毛象大兜等等犀金龜科甲蟲為主,而把其它科的甲蟲忽略。是不準確的。
鍬形蟲(qiao)屬於鞘翅目多食亞目金龜子總科鍬形蟲科。21世紀初期全世界已發現的種類約1200種,台灣已經記錄的種類約50種。它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
鍬形蟲的特徵:
大顎是鍬形蟲最明顯的一項特徵。一般而言,只有雄蟲才有發達的大顎,不過有些種類雄蟲與雌蟲的大顎很相似,也沒有特別發達。
鍬形蟲的雄蟲外形非常雄壯威武,因此成為許多喜歡收藏甲蟲愛好者的對象。另外,同一種鍬形蟲的雄蟲常因體型大小不同,大顎的大小與形狀也不同,形成很多不同形式,增加搜藏的樂趣。
10. 國內目前發現的最大甲蟲是什麼品種的甲蟲比泰坦甲蟲小多少
象甲蟲最大的是竹象,一毫米的是米象。國內發現的最大的甲蟲是獨角仙,比泰坦小得多,但是比象甲大,獨角仙最長可達8厘米,中國的大鍬也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