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評價中國醫療體系

如何評價中國醫療體系

發布時間:2022-09-22 11:46:25

『壹』 針對中國目前的醫療保障體系你將如何設計評價方案 答案

在城鎮,先後經歷了公費、勞保醫療制度,城鎮醫療保險改革和試點階段,全國范圍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確立,以及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探索等階段;在農村,伴隨著合作醫療制度的興衰,努力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工作,進而對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多樣化進行探索與完善。

『貳』 如何評價我國的居民醫療保險

1.城鎮居民對醫療保險的認識

上表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大多數城鎮居民對醫療保險都有了基本認識,這部分人群達到66.7%。究其原因在於,建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初步建立了帶有計劃經濟特徵的、涵蓋機關事業單位的公費醫療制度,並且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國務院於1994年3月開始進行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以至現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全面推行,民眾逐漸接觸、了解醫療保險。同時,我們應看到的是仍有29.6%的居民對於醫療保險還處於「知道一些,但不清楚」的狀態,甚至3.7%的居民還不知道醫療保險,這種情況是不容樂觀的,說明目前政府對醫療保險的宣傳力度不夠,醫療保險的覆蓋面還有待於擴大。
醫療保險與居民的密切程度越低,居民就越是不了解醫療保險的方方面面,就越是不關心醫療保險。與表1相關聯,高達44.5%的居民不太關心醫療保險,非常關心醫療保險的居民僅佔18.5%。
2.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的情況

從表2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醫療保險在城鎮居民中的覆蓋面僅為77.8%,仍有22.2%的居民處於醫療保險制度之外。未參加醫療保險的主要原因依次為:經濟條件不允許(33.3%),作用不大(33.3%),用人單位不管(22.3%),其它:如已下崗、不知道該如何參加醫療保險(11.1%)。由此,說明影響城鎮居民未能參加醫療保險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和對醫療保險的認知度不夠高。目前,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遵循的是雙方負擔、統賬結合的基本原則,職工個人按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的2%繳納醫療保險費,但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生活不夠富裕的居民來說,相當於月工資2%的醫療保險費仍是一種負擔。另外,部分居民對醫療保險制度不夠了解,有認識上的偏差,認為自己比較年輕,生病少,參加醫療保險是吃了虧。因此,全民醫保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從已參加醫療保險的人群來看,61.9%的居民參加的是普通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占家庭支出的10%以下的為61.9%,11%至20%的為38.1%,說明現階段醫療保險費用的支出比例並不大,這與我國實行統賬結合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一致的。由於參保患者人員結構還比較年輕,47.6%的居民認為醫療保險為個人減輕的醫療負擔為15%以下甚至是0,認為減輕60%以上醫療負擔的僅為9.5%。
3.城鎮居民對於影響我國醫療保險的看法

表3的統計數據顯示,城鎮居民認為影響我國醫療保險的主要原因是醫院暴利和政府責任不到位。醫院暴利表現在醫院開大處方,人情方,多做檢查,甚至收紅包,一方面從國家那裡拿走更多的錢,一方面繼續從市場中賺更多的錢,導致醫療費用開支失控,「看病難」「看病貴」,居民埋怨多,醫療保險制度運行成本難以降低,以葯養醫的情況比較嚴重,極大的影響了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其次,醫療保險是「三分政策,七分管理」,政府雖不斷的鞏固完善制度,細化強化管理,但這是個漸進過程,仍存在著力度不夠,花錢不合理的現象,這個瓶頸對於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險公共服務體系是很大的制約。
另一方面,32%的居民說不清楚是哪些因素影響了我國的醫療保險,這與33.3%的居民對醫療保險認識不深是一致的,也說明目前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某些環節還不夠透明化,公開化。
4.城鎮居民對醫療服務機構的滿意度

從上表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47.6%的居民對醫保定點醫療服務機構的服務不滿意,其主要原因為收費不合理和服務態度不好。目前,醫療服務機構仍然存在葯品定價虛高,醫療服務收費不規范等現象,以致於其形象在居民心中大打折扣。當然,這其中可能存在居民對醫療服務機構操作流程不熟悉造成的對醫療服務機構的不理解。此外,居民作為接受服務一方,服務者的態度不好,必然導致居民對醫療服務機構的不滿意。這主要表現在醫療服務機構工作人員不能耐心、細致、准確地解答被服務者的各種問題以及未能做到積極排除被服務者的困難。可見,在這其中要切實做到為人民服務,醫療服務機構就必須更好地為參保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5.城鎮居民對醫療保險的意見和建議
由於33.3%的人群對醫療保險還不夠了解,25.9%的居民未對醫療保險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僅74.1%的居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總體來看,出現頻率最高的意見和建議見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由於目前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才基本達到小康水平,葯品價格不合理,人們普遍希望降低葯品價格。某些省市特別是西部地區還存在大量的缺乏醫療保障的人群,如自由職業者、學生、職工家屬都不在保險范圍內,因此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也成為人們的一大期望。而另一呼聲較高的是醫療服務機構能夠提高服務質量。此外,表6的統計結果表明人們最希望政府加大實施綜合醫療保險。

三 、對調查結果的幾點建議
1.宣傳力度加大化。醫療保險是新生事物,在進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同時應加大宣傳力度,如設立基本醫療保險患者導診服務台,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以增強對醫療保險的認同度,消除相互埋怨等現象,為醫療保險制度的日趨完善提供思想基礎。
2 .覆蓋對象擴大化。目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我國城鎮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中已全面實施,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覆蓋人群過少,離加快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必須加快實現從職工醫療保險到社會醫療保險的轉
變,擴大覆蓋范圍。一是要加快研究和完善適應靈活就業方式的醫療保險,將個體工商戶、鍾點工、自謀職業人員等全面納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范圍;二是要針對惡性疾病低齡化的趨勢,加快推行學生醫療保險辦法,提升學生醫療統籌層次,切實減輕患者家庭負擔;三是要增強對城市外來人口的管理,打破城鄉所有制等各種界限,建立覆蓋全體城鄉居民的一體化醫療保障制度。
3.基金來源多元化。雖然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養老保險制度一樣採用了統賬結合的模式,但隨著小康社會的建成、人民健康需求的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形勢將越來越嚴峻,醫療保險基金由單位和個人繳費轉變為籌資渠道多元化將成為必然趨勢。對於如何實現籌資渠道多元化,相關學者認為,除了作到應保盡保之外,一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醫療保險風險儲備金;二是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單位和個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適當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率,並主要用於增大醫療統籌基金的總量;三是要開辟社會募集渠道,向社會公布設立醫療保險社會募集帳戶,接受中外企業、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主要用於對大病患者和困難弱勢群體的社會醫療救助。
4.「三項改革」同步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一馬當先,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葯品生產流通體制改革相對滯後,這是一大誤區,必須實行「三改並舉」。 一是要完善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葯店的管理辦法,切實打破壟斷,將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醫療單位納入醫療保險服務定點范圍,影響和促進醫院、診所、葯店等相互競爭,加強平時檢查和年度考核力度,對違規操作、服務較差的定點單位要嚴肅處理;二是要實施與物價部門的信息聯網,促進降低葯品價格,規范醫療服務收費;三是要定期公布相關方針,引導居民就醫,將定點醫療機構相同病種的平均住院費用、自費金額所佔比例等定期向社會公示,使患者能夠對相關費用清清楚楚,讓醫院接受社會監督。
盡管完善醫療保險制度不能畢其功於一役,是一個長期不斷發展的過程,但改善目前令人差強人意的醫療保險現狀刻不容緩,我們要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滿足廣大民眾的醫療需求,讓大多數人民看得起病,看不起病的人也能看得起病。
附1 總結與體會
這次調查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了社會,增加了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了我們的團結協作品質,更有意義的是通過次此調查加深了對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認識,在實踐中學習,這是極大的樂趣。同時也檢驗了平時所學,進一步提升了思維水平和完善了知識結構。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對此次調查感觸最多的是:盡管建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努力,建立了醫療保障制度,並在不斷對其完善,但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緊迫感隨之而來。但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我們堅信只要憑借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克服體制的弊端,就能全面建設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特別是作為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更是要用專業知識解決諸如醫療保險改革之類的現實問題。

『叄』 如何看待中西醫

中西醫的優缺點客觀存在,但把這兩種體系作為比較,我覺實在大可不必,中醫已傳承悠久,有幾千年的經驗了,它的實用性很強,而西醫只要幾百年的歷史,它能藉助各種化驗等儀器的運用。中醫和西醫各有優劣,今後能將中西醫取長補短,合理搭配,為民造福!

『肆』 中國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及應用研究的註解4:一個玩笑引發技術進步

2005年,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發生重大轉折,為了克服「醫療服務市場化」的弊端,衛生部在全國醫院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衛生部派出的各路檢查團回京總結發現,通過「病歷抽查和主觀判斷」的評價方法根本無法發現醫院的醫療質量問題,於是就有官員提出:「醫院管理研究所是否可以設計一個向『U盤』的東西,我們只要把這個U盤往醫院的信息系統一插,就可以全面真實了解醫院的醫療質量情況。」這個玩笑在五年之後變成現實,引發了一場中國醫院管理的技術進步。

『伍』 從價值取像與社會理念評價中國醫療體系是否成功

中國社會在進步
醫療改革仍不完善
需要進一步改革

『陸』 國內醫療體系真辣雞,我個護理學碩士學歷的男護士,在別人眼裡永遠比醫生差很多,工作受不到尊重怎麼辦

不要管別人眼裡你怎麼樣,你不是為別人活的,先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然後解決問題,那怎麼解決問題呢?

做出成績給別人看,一句話容易說,怎麼做別人看得到你的努力,你的能力,作為護士,你的成績要想讓人認可,有幾個方面:1.病患的評價,畢竟你的專業是護理,而對象是病患,所以他們對你的看法很重要,而你就是要抓住這點,那樣你就可以得到認可。至於怎麼得到認可,這就要抓住病患在意的東西,做好他。

2.與醫生的契合度。護理免不了和醫生接觸,交流。那麼你們做好交接工作是很重要的,你做的好,他們都會看在眼裡,再告訴你一點,時間會證明一切,包括你的能力。

3.姿態放低一點,文中你說你是碩士畢業,你強調這一點,說明你把這看的很重,不是說你不能這么說,我想告訴你的是,這點最好是由他人來說。記住: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柒』 廣西洋女婿點贊中國在線醫生,你如何評價國內的在線醫療系統

如今社會人們都在詬病醫院的看病難看病貴,雖然我對這兩個詞很不理解,很不感冒,但是姑且這樣說吧,線上醫療的出現可以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

線上醫療來說,我覺得應該有自己明確的定位和工作范圍,簡單說就是不要與醫院試圖爭搶太多的病人,做好心理准備,自己就是醫院治療的補充和幫助而已,不要喧賓奪主,搶了醫院的主要治療地位,因為以現代醫學的基本原則來說,親自看到病人,親自診查病人,才是最基本的治療手段,而這一切線上醫療很難做得到,即使有的平台好像可以在線視頻或者電話溝通等等,和親自看到病人親自查體,仍然有非常大的不同。

所以線上醫療的話,其實做起來空間是很大的,畢竟全國有那麼多老百姓想到醫院看病,但是醫院總是有限的,而很多醫生的話也希望利用業余時間增加一下自己的收入,那麼就作為投資方搭建好一個良好的平台。

另外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醫院,最好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向醫生提供類似於二維碼名片一類的物品,因為很多醫院對醫生在線兼職是有很大抵觸情緒的,害怕醫生將本來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帶到線上減少醫院的收入,所以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區醫生還處於地下操作狀態,所以這些方面都要考慮到為好。

『捌』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的醫療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如何看待這些變化解答

第一,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標准,衡量一個國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標:一是人均期望壽命,二是嬰兒死亡率,三是孕產婦死亡率。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為35歲,目前提高到71.8歲(美國、印度、奈及利亞分別為77、61、49歲);嬰兒死亡率,建國初為200‰,目前下降到25.5‰(美國、印度、奈及利亞分別為7‰、30‰、112‰);孕產婦死亡率,建國初為1500/10萬,目前下降到50.2/10萬(美國、印度、奈及利亞分別為8/10萬、410/10萬、700/10萬)。這三大指標的變化,標志著我國國民的健康水平已經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較高水平。

第二,基本建立起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全國現有醫療、預防、保健、監督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近30萬個。2004年,各類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327萬張,平均每千人3.1張(美國、印度、奈及利亞分別為每千人3.6,0.8,1.7張),衛生人員總數525萬人,平均每千人有執業醫生1.5人(美國、印度、奈及利亞分別為2.7人,0.4人,0.2人)。此外,還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88萬人。一個遍及城鄉的衛生醫療服務網路基本建立起來,葯品的生產能力基本能夠滿足國內民眾的醫療衛生需要。

第三,初步建立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經過10年的努力,我國基本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公費醫療和商業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障體系。目前,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約有1.3億人,享受公費醫療的職工約有5000萬人。從2003年開始,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縣,開展了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農民自願參加籌資、以大病補助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2005年參加試點的農民人數達1.56億人。

第四,重大傳染病防治取得了明顯進展。在我國歷史上,傳染病曾經是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上世紀50年代,因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死亡人數居於全國人口死因中的第一位。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下降到第9位,並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消滅了天花和脊髓灰質炎等重大傳染病。我國雖然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但多年來成功地實現了大災之後無大疫。2003年我們戰勝了來勢兇猛的非典疫情,近兩年又成功地控制了禽流感向人類的傳播。我們正在認真落實各項有效措施,建立健全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乙型肝炎等嚴重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

第五,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水平進一步提高。婦女兒童是一個國家衛生保健的重點,其健康水平代表著人口的總體健康狀況。我國歷來重視和關心婦女兒童健康問題,中國歷史上形成的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傳統生育模式已經改變,實現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環。目前,全國孕產婦產前醫學檢查率達到90%,住院分娩率(包括在鄉鎮衛生院分娩)達到83%。嬰兒死亡率,由建國初的200‰下降到2003年的25.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建國初的250-300‰下降到2003年的29.9‰。
09-10-01 | 添加評論
0

閃電打雷下雨

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就斐然。新中國成立近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政府始終著力推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迅速發展,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與此同時,堅持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健康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衛生工作方針,大力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止2005年底,中國居民的人均期望壽命達到了73歲,2007年,嬰兒死亡率降到了千分之十五點三,孕產婦死亡率降到了十萬分四十四點六,保障人民持續健康醫療體系日益完善,更加有效。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重大疾病防控能力明顯增強。各級政府持續增加投入,大力改造既有衛生防疫體系,同時開展數千個新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設,基本建立起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醫療監督體系,健全了疾病監測網路和傳染病疫情預警預測機制。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國家明確了艾滋病、結核病、肝炎、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策略和具體政策措施,對患者實行免費葯物治療,建立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機制等,嚴密防控可能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新生傳染病性疾病,將免費免疫病種擴大到15個,盡最大努力減少可防可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健全了婦幼保健體系,積極推行降銷項目,在中西部廣大地區農村實行住院分娩補助,可以說中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個較為有效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層醫療服務衛生體系逐步健全。

國家制定實施了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發展建設規劃,大力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醫療服務條件,組織實施了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農村衛生人員招聘項目和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共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4萬余個,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健全,顯著增強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城鄉居民逐步開始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居民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健全。醫療衛生公平性明顯增強。面向農村居民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迅速發展,已經覆蓋了全國86%的縣、市、區,參加人數達到了7.26億,面向城鎮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到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和部分非公經濟組織,參保人數達到1.76億。面向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已經啟動,今年將擴大到全國50%以上的城鎮。同時,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不斷完善。此外,商業醫療保險也在不斷發展。應該說,中國特色的基本醫療保險框架已經初步形成。

『玖』 你對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有什麼看法

① 一 , 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取得過顯著成就,有很多值得總結的經驗 ● 計劃經濟 時期 ,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的成績非常突出 計劃經濟 時期 ,在整個經濟發展水平相 當低的情 況下,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 ,中國用 占 G P 百分之三左右的衛生投 入,大體上滿足 了幾乎所有社會成員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 D 國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國民綜合健康指標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 的水平 ,成績十分顯著 , 被一些國際機構評價為發展中國家醫療衛生工作的典範. ● 這一 時期 醫療衛生事業 發展的基本經驗之一是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的布局與服 務 目標 合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以後 的 2 0多年裡,通過政府 的統一規劃,組織和大力投入,醫療衛 生服務體系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形成了包括醫療 ,預防,保健 , 復,教學,科研等在 內的比 康 較完整 的, 布局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在層 次布局上注重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和農村醫療服 務體系的建設.在城市地 區,形成 了市,區兩級醫院和街道 門診部( 組成的三級 醫療服務及 所) 衛生防疫體系;在農村地 區,形成 了以縣醫院為龍頭,以鄉( 衛生 院為樞紐 ,以村衛生室為 鎮) 基礎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 網路 .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 計劃經濟時期, 各級 , 各類醫療 衛生機構的服務 目標定位明確,即提高公眾健康水平 ,不 以營利為 目的. 之所 以能夠 實現這種社會公益 目標優先的定位, 是由當時特定 的組織與管理方 式決定的. 醫療服務體系的骨幹部分是政府部門直接創 辦的國有機構, 末端 為隸屬於城鄉集體 經濟 的集 體所有制機構. 政府通過計劃手段進行管理,同時確保醫療衛生事業的資金投入.醫 療衛生服務收入與機構和從業人員個人經 濟利益之 間沒有聯系. ● 這一時期醫療 衛生事業發展 的基本經驗之二是醫療衛生工作 的干預重點選擇合理 其一 ,突 出 " 防為主" 預 ,重視 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在整個醫療 衛生投 入中,對公共衛生 事業的投入一直處於優先地位 .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中國醫療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有什麼文化建築 瀏覽:749
如何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 瀏覽:692
彩葉印度榕怎麼養 瀏覽:31
如何注冊中國外交部郵件 瀏覽:57
非典為什麼會發生在印度 瀏覽:581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4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