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作物有哪些
4、胡蘿卜
是傘形科、胡蘿卜屬野胡蘿卜的變種,根粗壯,長圓錐形,呈橙紅色或黃色,葉片具長柄,羽狀復葉,裂片線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銳,莖直立,高可達90厘米,多分枝,葉柄基部擴大,形成葉鞘。復傘形花序,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花通常白色,有時帶淡紅色。
2. 世界四大農作物中原產中國的是哪些
世界四大農作物中原產中國的是水稻。
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玉米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地。
中國科學家群體對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見的貢獻:袁隆平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朱英國院士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農民胡代書發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2)原產地在中國的農產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類型
水稻的生育類型是指水稻分櫱終止期(拔節期)與稻穗開始分化時期之間不同起訖關系水稻開始穗分化與拔節的關系分為三種
重疊型:穗分化先於拔節,即分櫱尚未終止穗開始分化,分櫱期與長穗有部分重疊。作為三熟制栽培的雙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屬次類型。
銜接型:穗分化與拔節基本同時進行,也就是分櫱終止期便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與長穗期相銜接。地上部有5個伸長節的中熟品種,生產止促控結合。多是遲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分離型:拔節先於穗分化,分櫱終止後10~15天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和長穗期相分離。地上部有6個或6個以上的伸長節屬於該類型。由於它營養生偏長,所以在栽培上當控制前期生長,確保安全成熟。大多遲熟的晚稻屬次類型。
3. 什麼農作物原產地是中國
豆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
4. 中國是一個生物物種比較豐富的國家,其中原產於中國的農作物品種是哪一個
選A:大豆
大豆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中國古稱菽,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的豆科植物.
我國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現在全國普遍種植,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我國傳播出去的。
玉米的原產地是美洲,墨西哥是玉米的原產地和品種多樣性集中地。瑪雅人的聖書記載,早在有歷史記載的5000年前,玉米是印加人、瑪雅人和阿芝苔克人的主要食物。 在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種植已達十餘省,如浙江、福建、雲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很多人認為花生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理由是在巴西曾找到花生屬的許多野生種,在秘魯沿海的史前廢墟和墓葬中曾找到距今2700多年前的古代花生,又據古代記載,秘魯和巴西的印第安人很早就已栽培花生,中國的花生是明末清初從南美洲傳入的。
不過也有人認為,中國花生是土生土長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文獻中已有花生的明確記載,而在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化遺址中也多次出土花生的炭化果仁,如距今4700±100年前的浙江錢山漾遺址和公元前2800±145年的江西修水縣山背遺址中都找到過。現在否定了這種10萬年前的「花生化石」,我們認為並不對中國是花生原產地之一的論點有所動搖。因為在我國找到的花生最早遺存,比南美洲迄今所發現的證據要早1000多年。看來,現代花生的起源可能是多源的,中國和南美都是花生的原產地。
5. 原產於中國的農作物品種是
原產於中國的農作物產品有:
1、大豆
原產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作物。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 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2、香菇
中國栽培香菇約有800年歷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國家。中國的香菇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人工栽培幾乎遍及全國。世界上的香菇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側的一個弧形地帶。
3、獼猴桃
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20世紀早期被引入紐西蘭。2008年11月6日,在紐西蘭舉行的國際獼猴桃大會上,世界19個國家200多位專家一致認定: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 。
4、棗
該種原產中國,亞洲、歐洲和美洲常有栽培。中國分布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甘肅、新疆、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廣為栽培。
5、柑橘
中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經過長期栽培、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湖南石門,種植柑橘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就在故里寫下了《桔頌》名篇。據研究,柑橘起源於中國雲貴高原,途經長江而下,傳向淮河以南。長江下游,直到嶺南地區。
6. 三大糧食作物是指什麼
我國三大糧食作物是玉米、小麥和水稻。
玉米: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被叫做玉蜀黍、棒子、包穀、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珍珠粒、薏米仁、粟米、番麥等。
小麥:禾本科的植物,三大穀物之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人類的主食之一就是小麥的穎果。
水稻:7000多年前就在我國的長江流域被種植,水稻的原產地是中國和印度。
農作物的主要分類
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類、薯類、青稞、蠶豆、小麥為主要作物。
油料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為主。
蔬菜作物:主要有蘿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蔥、胡蘿卜、菜瓜、蓮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萵筍、黃花、辣椒、黃瓜、西紅柿、香菜等。
果類:梨、青梅、蘋果、桃、杏、核桃、李子、櫻桃、草莓、沙果、紅棗等品種。
飼料作物:玉米、綠肥、紫雲英等。
葯用作物:人參、當歸、金銀花、薄荷、艾蒿等。
7. 原產於我國的農作物都有哪些
我國在10000年前就產生了農耕文明。先是凡可以吃的植物都進行種植,而後通過選種,開始種植產量高的作物如「九穀」、「六穀」、「五穀」。而其中有許多農作物的原產地就在我國。
原產於我國的農作物有大豆、水稻、白菜、香菇、荔枝、茶葉、棗、桑等,種植歷史都在四五千年以上。在這些農作物中,大豆和水稻的種植,一直是所有農作物中最為重要的。
8. 哪些農作物是由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傳入內地的
石榴、棉花、西瓜。
1、石榴:
中國栽培石榴的歷史,可上溯至漢代,據陸鞏記載是張騫從西域引入。中國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蘇、河南等地種植面積較大。石榴生於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喜溫暖向陽的環境,耐旱、耐寒,也耐瘠薄,不耐澇和蔭蔽。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夾沙土栽培為宜。
2、棉花: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棉花大量傳入內地在宋末元初。
3、西瓜:
西瓜原產於非洲,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所以稱之為「西瓜」。
(8)原產地在中國的農產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邊疆地區隨著國家的形成和發展而逐漸形成和固定下來的。中國自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權國家以來,出現過多次大一統局面。秦漢王朝開創了全國統一的先河,隋唐王朝疆域的開拓,擴大了中原傳統政治、經濟和文化與邊疆地區的聯系。
邊疆地區是國家的國防前沿,即邊防地區,因此在軍事方面的戰略地位自然十分重要,在國家面臨外部軍事威脅或武裝侵略時就更為突出。
9. 哪些農作物原產地是中國
目前所栽培的農作物絕大部分都不是原產中國,諸如玉米、小麥、白菜、蘿卜等大路貨,都是外來物種。原產中國而且常見的,大體有這么幾種:
第一種,水稻,學名Oryza sativa L.,禾本科稻屬。稻是亞洲熱帶廣泛種植的重要穀物,我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種下主要分為2亞種,秈稻與粳稻。關於水稻的起源,有「中國說」和「印度說」二種,根據最新的研究,可以確認水稻最早被馴化於我國長江流域。
第二種,狗尾草的馴化種,粟,學名Setaria italica (L.) Beauv. var. germanica (Mill.) Schrad.,禾本科狗尾草屬,也就是小米。粟和狗尾草之間的淵源,有著堅實的遺傳學證據,已是學界共識。關於粟的起源地,曾有「印度說」、「埃及說」和「中國說」三種主要觀點,但經過生物學家研究和考古遺址的發現,證明了粟是根正苗紅的華夏原創。
第三種,大豆,學名Glycine max (Linn.) Merr.,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一般認為,大豆的野生祖先就是野大豆,學名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中國植物志》採用了[豆勞]豆作為正名。[豆勞]豆之名,來源於《救荒本草》(明朱橚著),其中對野大豆有如下描述:莖蔓延附草本上,葉似黑豆葉而窄小微尖,開淡粉紫花,結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