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六大區域是如何劃分的每個大區包括哪幾個省
中國分六個區,既東北區,華北區,華東區,中南區,西南區,西北區。東北區由三省組成,既黑龍江,吉林和遼寧;華北區由二市二省一區組成,既北京、天津市,河北、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華東區由內地的六省一市組成,既上海市,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省,嚴格說,台灣省也是屬於該地區;中南區由五省一區組成,既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和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區由三省一市一區組成,既四川、雲南和貴州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西北區三省二區組成.既陝西、甘肅和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拓展資料: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Ⅱ 中國的區域怎麼劃分的
一、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1、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2、省、自治區分為市、自治州、縣、自治縣;
3、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4、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市、縣、自治縣。
二、具體劃分如下:
1、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
2、東北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3、華東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
4、華中地區: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地區: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6、西南地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7、西北地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
8、4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區劃體制
省級行政區
省級行政區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域,有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4種。
1、省——是中國國家地方一級行政區域,始於元朝,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
2、自治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建立的相當於省的行政區域。新中國成立後共建立了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3、直轄市——即中央直轄市,由國務院直接管轄。是人口比較集中,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地位的大城市。至1997年3月設立重慶直轄市為止,中國共設有4個中央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4、特別行政區——為「一國兩制」的實施,憲法第三十一條專門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可以設立特別行政區。
特別行政區與省、自治區、直轄市同屬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至1999年12月澳門回歸為止,中國共設立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Ⅲ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是什麼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是按照我國的地理區域情況劃分的地區,在我國總共有6大地區,分別為東北、西北、華北、西南、中南、華東,其具體情況如下:
1、東北地區。東北地區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東部。
2、西北地區。西北地區包括陝西、青海、甘肅、新疆、寧夏。
3、華北地區。華北地區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
4、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包括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及西藏。
5、中南地區。中南地區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6、華東地區。華東地區包括江西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東省和上海市。
Ⅳ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是什麼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Ⅳ 中國區域劃分是怎麼樣的
中國區域劃分是如下: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2、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安徽。
3、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4、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5、華南地區:廣東,廣西,海南,福建。
6、西南地區: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
7、西北地區: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
Ⅵ 中國區域是怎麼劃分的
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
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
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Ⅶ 中國區域劃分是什麼
中國七大區域劃分:通常情況下中國的地理單元被劃分為七塊,即七大地理區,由北往南、由東往西排依次是: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華東、西北、西南。
1、東北省
東北地區總面積約為152萬平方公里,包括了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或說東北四省區(包括內蒙古東部),簡稱「黑吉遼」。
2、華東
華東地區總面積約為79.83萬平方公里,包括了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灣省,簡稱「蘇滬魯贛浙皖閩台」共8個省市。華東地區是中國省區市最多、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
3、華北
華北地區總面積約為87萬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一般指內蒙古中偏東部分),簡稱「晉冀蒙京津」。其土壤皆為河流沖積黃色旱作類型,是中國小麥的主產區。
4、華中
華中地區總面積約為56萬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華中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為武漢,簡稱「豫湘鄂」。華中地區歷史文化厚重,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水陸交通便利,是全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中國工農業的心臟和交通中心。
5、華南
華南地區的總面積約為61.3萬平方公里廣東省、廣西省、海南省、香港和澳門特區,也有包括福建一說,簡稱「瓊粵桂港澳」。華南地區有著「插支筷子能發芽」的獨特氣候環境,並拼接著毗鄰港澳和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獨占鰲頭。
6、西南
西南地區的總面積為235.1萬平方公里,包括了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的大部以及陝西省南部,簡稱「渝貴滇川藏」。西南地區是中國21世紀以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發展區域之一,也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和戰略儲備的重要基地。
7、西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陝西省、甘肅省五省之地(簡稱「陝甘寧青新」)。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較高對濕潤氣流的阻擋,導致本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形成沙漠廣袤和戈壁沙灘的景觀。
Ⅷ 中國地區劃分為幾大部分
中國地區按經濟帶劃分為3個地區。按行政區域劃分為6個地區。
一、按經濟帶劃分
1、東部沿海地區: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18個省、區、市)。
2、中部內陸地區: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個省、區)。
3、西部邊遠地區: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9個省、區)。
二、按行政區域劃分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個省、市、區)。
2、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大連(4個省、市)。
3、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寧波、夏門、青島(10個省、市)。
4、中南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深圳(7個省、市)。
5、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5個省、市)。
6、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5個省、區)。
Ⅸ 中國分為幾大區域
中國共分為七大地理區域。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主要區域是包括華東地區(綠色),華北地區(粉色),華中地區(紫色),華南地區(藍色),東北地區(青色),西北地區(黃色)和西南地區(紅色)。眾所周知,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區域的劃分
華東地區共有七省一市,包括江蘇、浙江、山東、安徽、江西、福建、台灣、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華南地區共有三省兩市,包括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是中國經濟最前沿的地區。
華中地區共有三省,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是中國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華北地區共有三省兩市,包括山西、河北、內蒙古、北京、天津,是中國政治文化的核心區域。
東北地區共有三省,包括吉林、遼寧、黑龍江,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最先發展的地區,被稱為共和國長子。
西北地區共有五省,包括新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是中國的邊疆地區。
西南地區共有四省一市,包括四川、西藏、貴州、雲南、重慶,是中國旅遊業資源發達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