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魚類有多少種
內陸土著淡水魚類共804種,其中鯉形目魚類有632種,占總數的77.2%;其次是鯰形目魚類共84種,占總數的10.4%;鱸形目魚類56 種,占總數的6.9%;鮭形目魚類22種,占總數的2.7%;鱘形目7種。內陸水域常見和產量多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有 50 多種。
沿海是海水魚類繁殖的良好場所,現記錄約有物種 1500 多種。黃海、渤海海區魚類約有 260 多種,主要是溫帶牲種類;東海海區約有 400 多種,主要是溫水性魚類;南海海區種類極其豐富,約有 1100 種,大部分屬於璦水性魚類。
現己查明有 80 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中的魚類有中華鱘、達氏鱘、白鱘、新疆大頭魚等;國家二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中的魚類有大鯢、黃唇魚、松江鱸魚、克氏海馬、胭脂魚、大頭鯉、大理裂腹魚、花鰻、川峽哲羅魚、秦嶺細鱗鮭、文昌魚等。
(1)中國有什麼魚擴展閱讀:
常見淡水魚種生活習性
草魚的生活習性
屬於草食性魚類喜愛嫩草、玉米、草根、蘆葦、韭菜等素食,但有時也會吃薰腥等食物比如螞蚱、小蝦
等。草魚喜愛高溫環境,一般在氣溫25度至35度時覓食量最大,低於25度覓食量逐漸減少,
同時草魚喜愛高氧環境。
青魚的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與草魚相似,但葷素皆喜歡,也就是說用草魚餌料也可以釣到黑皖,但是黑皖更喜歡吃螺螄,故而有螺螄青的稱號。
鰱魚的生活習性
喜高溫、高氧的環境,屬於濾食性的魚種。白鰱比鱅魚更為兇猛,中魚後有時更會跳出
水面進行洗腮,鰱魚與鱅魚兩種魚的習性與形狀相近故而統稱為鰱鱅。
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屬於雜食性的底層魚種,鯉魚膽子普遍比其他的大型魚種偏大,故而短桿也經常能釣到鯉魚,鯉魚食量巨大,而且不怎麼挑食,覓食時還有拱泥巴的習慣,如果水面出現密集的小氣泡多半是有鯉魚,鯉魚喜腥味,鯉魚在10度至40度間都會覓食。
『貳』 中國最頂級的5種魚,你吃過哪種呢
魚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食材,不過我們見到的都是人工養殖的普通魚類,那些真正珍惜的魚其實我們是很難遇見的,更不要說吃了,有著這樣的5種魚,在中國算是頂級的,很少有人見過,吃過三種以上的,不是漁夫就是土豪!
5、淮王魚
淮王魚又被人們稱之為肥王魚,這種魚在安徽十倍劃分為2級保護動物的,因為其數量現在其實已經是非常少了,這種魚有著四個特點,分別是鮮、嫩、爽、滑,烹飪方式極多,不過有口福吃過的人,現在應該是不多了。
『叄』 中國四大名魚:中國最好吃的淡水魚排名推薦
導語:中國人以美食為第一要務,創造出許多美味佳餚。美味的魚經常被用作客人和宴會的一道主菜。今天,邊肖為大家列出了四種著名的中國魚,讓我們來看看你吃過的幾種魚。『肆』 中國四大家魚
中國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在唐代以前,鯉魚(liyu)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因為唐皇室姓李,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
鰱魚又叫白鰱。在水域的上層活動,吃綠藻等浮游植物;鱅魚的頭部較大,俗稱「胖頭魚」,又叫花鰱。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吃原生動物、水蚤等浮游動物;草魚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將水中植被吞食之後排出,待糞便滋生微生物之後再吃下,過濾其中的微生物;青魚棲息在水域的底層,吃螺螄、蜆和蚌等軟體動物;這4種魚混合飼養能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增加魚的產量。
『伍』 中國四大名魚有哪些
黃河鯉魚
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聞名全國,已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黃河鯉魚體內含鈣、磷營養素較多,剌少肉多,個大味美。具有和脾養肺、平肝補血之作用,常食鯉魚對肝、眼、腎、脾等病有一定療效,還是孕婦的高級保健食品,經濟價值很高
太湖銀魚
太湖銀魚有四個品種,太湖短吻銀魚,寡齒短吻銀魚、大銀魚和雷氏銀魚。產量以大銀魚和太湖短吻銀魚為高。太湖銀魚春季在太湖邊蘆葦和水草莖上產卵,產期主要集中於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時也是捕撈銀魚的汛期。東山有「五月枇杷黃,太湖銀魚肥」之說。
松江鱸魚
松江鱸魚是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並非僅限於松江 所產,據記載,以前我國沿海廣泛分布,但松江府的最為有名,被乾隆御賜為「江南第一名魚」!是招待貴賓的佳餚,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時來到上海,周恩來總理親批的菜單里,有松江四鰓鱸魚;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來上海,少了份口福,因為無法找到這種魚。
長江鰣魚
鰣魚與河豚、刀魚齊名,素稱長江三鮮。「芽姜紫醋炙鰣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南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蒓鱸。」這是宋詩人蘇東坡描寫鰣魚的詩篇。鰣魚產於長江下游,以當塗至採石一帶橫江鰣魚最佳美,素譽為江南水中珍品,古為納貢之物。鰣魚形象秀而扁,鱗白如銀,肉中多細刺,唇邊多米點。性物嬌,惜鱗,離水即死。農歷五月初鰣魚即能上市,上市持續時間僅20天左右,因而愈加名貴。鰣魚肉厚味道鮮美,宜清蒸。
『陸』 中國長江里有哪些魚
長江魚的種類有很多,像: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鱖魚、鯰魚、鮰魚、黃顙魚等魚類。
我們都知道作為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庫,長江擁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多種,170多種為長江特有,占淡水魚總數的48%,大大超過其他江河的淡水魚種類數。下面為介紹長江四大家魚,以及8大主要魚種。
草魚的俗稱有:鯇、鯇魚、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東北)、厚子魚(魯南)、海鯇(南方)、混子、黑青魚等。體延長,亞圓筒形,體青黃色,頭寬平,口端位,無須,咽齒梳狀,生長快,肉味美,魚膽有毒。棲息水的中下層,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以水草為食,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鰱魚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棱自胸鰭下方直延達肛門。鰱魚味甘,性平,無毒,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人工飼養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鱖魚又名鱖花魚、桂花魚、桂魚、鱖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母豬殼等。體高側扁,背隆起,頭大,口裂略傾斜,兩頜,犁骨均具絨毛狀齒,上下頜前部的小齒成犬齒狀;體色棕黃,腹灰白,圓鱗甚細小;體側有不規則暗棕色斑塊、斑點。屬兇猛肉食性魚類,常以其它魚類為食,幼魚喜食魚蝦,成魚以吃魚類為主,冬季停止攝食。
鯰魚即鯰魚,又稱作鬍子鰱、黏魚、塘虱魚、生仔魚。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胡須,上背較黑,腹面白色尾圓而短,不分叉,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吃小魚、貝類、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