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對外援助的,我就問一下當年中國怎麼重返聯合國
基本就上就是被非洲國家抬進去的,由於中國對非洲大力援助,所以基本非洲的國家都投票給了中國,中國就這樣重返聯合國了
⑵ 中國是如何重返聯合國
中國通過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投票結果重返聯合國。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於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表決的決議。
主要內容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它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他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投票結果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
(2)中國怎麼返回聯合國擴展閱讀:
從1950年起,每屆聯合國大會都要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但是,美國每次都以「延期討論」這一問題為名加以否決。
直到1961年,紐西蘭代表首先提出「把中國代表權問題列入大會日程」,緊接著,蘇聯提出將「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權問題」列入大會日程,這兩個要求均被大會採納,美國的「拖」字戰術由此未能再奏效。
也正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隨著亞非獨立國家先後誕生,聯合國里以歐美佔絕對優勢的力量格局開始逐漸被打破,新中國重返聯合國漸露曙光。
這些聯合國新增加的亞非國家達到56個,占當時聯合國成員國近一半。其中,絕大多數剛獲得獨立的非洲國家出於和中國有著共同遭遇、相同目標而旋即成為聯合國里支持中國恢復合法權益的強大力量。
這股力量與反對中國的勢力較量了11年。在「延期討論」策略不奏效之後,美國又拋出「任何有關中國代表權的問題需經大會2/3多數票同意」的所謂「重要問題」案來加以阻擋,但年復一年地通過所謂「重要問題」案時,反對的票數逐年增多。
到1970年25屆聯大上,支持阿爾巴尼亞等18國提出的新中國恢復合法權利的有51票,反對的47票。支持票數第一次超過半數,但因不足2/3未能通過。
⑶ 中國是如何重返聯合國的
1971年10月25日 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了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個國家提出的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和立即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提案。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首次出席了聯合國大會,受到了極其熱烈的歡迎。
⑷ 中國在什麼時候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於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第1976次全體會議上,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表決的決議。該決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
事件影響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是於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表決的決議。當時代表中國的台灣的所謂中國台灣地區代表在表決結果揭曉前即步出會場。
此決議案影響了海峽兩岸政府在聯合國的席次地位,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主張的「一個中國」依據,以及中國台灣地區爭取再加入聯合國的主要爭論點。
新華社的《中國重返聯合國的重大意義》一文中說道:「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通過絕非偶然,這是世界進步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剝奪了22年。
然而,這22年又是世界發生深刻變化的22年。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涌,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歷史潮流。在這股大潮的推動下,一大批亞非國家取得了獨立加入了聯合國。
沒有這批國家的加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難以想像的。他們把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視為自己的事。他們敢於仗義執言,不畏強權,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這股正氣就是世界走向進步的反映。」
美國在26屆聯大上頑固地反對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秘密訪華,宣布尼克松總統將於1972年訪問中國這一行動有力地促進了恢復中國代表權斗爭的勝利。
聯合國需要中國。聯合國是以自己的普遍性而自豪的,然而,不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不在聯合國里,聯合國有什麼普遍性可言。世界面臨著眾多的問題,需要聯合國發揮作用。如果聯合國缺少中國這一塊,顯然在應對世界上大的問題時缺少了有力的支撐。
背景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伍修權(前排左一)應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邀請出席安理會朝鮮問題辯論,與中國(中華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蔣廷黻當面對質。
1949年10月1日,在國共內戰中獲勝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退守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互相抗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後便以各種方式試圖取得1949年底戰敗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所擁有的聯合國「中國」席位。
1950年8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致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馬立克及秘書長特呂格韋·賴伊,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就美國武裝侵略中國領土台灣問題向聯合國提出控訴案,要求聯合國安理會立即採取措施「制裁美國武裝侵略中國領土」的罪行。
周恩來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蔣介石在聯合國的代表已經喪失了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與事實的基礎,應該立即從聯合國所有機構中排除出去」。
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多次致電聯合國要求「取消蔣介石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1950年8月,聯合國安理會再度否決蘇聯提出的中國代表權案。1950年8月1日,蘇聯代表馬利克重返聯合國安理會並擔任輪值主席,並作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為中國代表」的裁決,該裁決以八比三被推翻。
1950年1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伍修權應安理會邀請出席朝鮮問題辯論,並就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指責「美國政府武裝侵略中國領土台灣」是「非法的犯罪的行為」。
在第二天的安理會會議,中華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蔣廷黻反駁了伍修權對美國的指控並指責沙皇俄國是近代占據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並列舉了種種美國對中國的友好行為,稱美國沒有在中國占據一寸土地,且美國在抗日戰爭中對中國幫助巨大而沒有索要報酬;
這與在中國東北掠奪的蘇聯形成對比,最後蔣指稱聯合國的「中國」席位只能屬於「自由獨立的中國政府」,而非莫斯科的傀儡政權。
伍修權其後表示,「美國軍事顧問在實際上是該島的主人,就是在台灣的國民黨軍隊的領袖與指揮」,「(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從台灣及其他中國領土撤出軍隊,從而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伍修權並挖苦蔣廷黻「辜負違背了中國人民的意願,他沒有任何權利代表中國。我懷疑這個發言的人是不是中國人,因為偉大的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的語言,他都不會講」(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在聯合國主要使用英語發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首次在聯合國會議發言。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拒絕了聯合國安理會邀請其再次出席會議的請求,表明「台北不去,北京不來」的宗旨。由此,自1950年代中期起,幾乎每年的聯合國大會都要辯論中華民國的會籍相關問題。1956年,聯合國否決印度提議,並通過綜合委員會建議「本屆大會不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
以往在美國的影響下,支持中華民國的力量都佔有優勢。中蘇交惡後,1969年發生中蘇邊界沖突,蘇聯曾經派代表赴台北商討,由蘇聯方面支持中華民國顛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美國也知悉此事。另一方面,美國經過1960年代在越戰上耗費大量軍費,國內反戰風潮四起,陷入泥淖之中,因而積極尋求力量抗衡蘇聯。
1970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為了與蘇聯對抗,決定與當時與蘇聯交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交往。
1971年,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知悉美國意向後,開始與美國政府進行「乒乓外交」,雙方關系迅速升溫;於是美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讓步,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代表權,此時支持中華民國的陣線立即崩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⑸ 為什麼說中國是重返聯合國
很多人不明白「重返」的意思。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政府至此完成了其歷史使命,無權再代表中國。也就是說1949年後在聯合國的不再是「正統中國」,而且前朝餘孽。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把「正統中國」的大旗重新抗入聯合國,結束了前朝餘孽霸佔中國席位。所以說是「中國重返聯合國」。
⑹ 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實施時間
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實施時間是1971年10月25日。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
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標志著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力量得到空前壯大,開啟了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的新篇章。
中國重返聯合國的重大意義
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通過絕非偶然,這是世界進步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剝奪了22年。然而,這22年又是世界發生深刻變化的22年。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涌,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歷史潮流。
在這股大潮的推動下,一大批亞非國家取得了獨立加入了聯合國。沒有這批國家的加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難以想像的。他們把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視為自己的事。他們敢於仗義執言,不畏強權,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這股正氣就是世界走向進步的反映。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堅守多邊主義促進共同發展
⑺ 中國重返聯合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重返聯合國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國建立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技術實力的綜合性指標。
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使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大加正確外交贏得第三國家的支持。
所以,新中國建立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是中國重返聯合國的主要原因。
(7)中國怎麼返回聯合國擴展閱讀:
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國打算扶持中國,並不顧英法等國的反對,硬是將中國抬進了聯合國。但是中國的形勢並沒有按美國預想的發展,而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於是1948年美國重新調整了亞洲戰略,轉而扶持日本,之後美日聯手圍堵新中國,並且對新中國重返聯合國一再阻撓。
60年代,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大上升,「中國代表權」問題的提案被通過,這對中國而言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70年代,中國的日益強大,西方國家有目共睹,開始紛紛重視與中國的關系。美國和日本也開始一邊與中國搞好關系,一邊提出一個「雙重代表權」的策略,這當然遭到了中國的嚴詞拒絕。
1971年10月,在26屆聯大上,當美國又一次提出「雙重代表權」案時,在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反對下破產,這一次中國以壓倒性的優勢成功返回聯合國。
⑻ 為什麼中國能夠做到重返聯合國
一、世界需要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的聯合國,是世界上最有權威、最具代表性的組織,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但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卻由「蔣介石政府」佔領,代表全體人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排斥在外。
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新中國,被排斥在聯合國之外,這不能不說是聯合國的缺陷。聯合國是要處理世界事務的,卻把中國人排斥在外,這顯然是不行的。聯大決議通過後,聯合國方面的表現,中國代表團返回聯合國受到的歡迎說明,聯合國需要中國,世界需要中國。
二、中國需要世界。中國曾經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領先了上千年的國家。但是,正如小平同志所說,中國在明成祖(1403—1424年在位)之後,走向了封閉。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的炮艦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才醒悟到,封閉導致落後,落後就要挨打。
聯合國是一個世界大舞台,中國要走向世界,就必須回到這個舞台。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年的實踐說明,中國需要聯合國,中國需要世界。
中國重返聯合國之後,外交舞台大大擴大。1971年,恢復我合法席位時,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僅有64國,現在有172國。外交舞台的擴大對我國現代化的建設是極為有利的。中國在國際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是對世界大有好處的。
中國重返聯合國於聯合國和中國而言的意義:
中國聯合國協會常務理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咨詢委員會專家劉昕生表示,無論在聯合國發展史還是中國外交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都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歷史性事件。
「對於聯合國來說,忽視中國的存在,或者說像一些西方國家那樣對中國採取封鎖政策或是敵視態度,對於整個世界和聯合國來說都是不公正的,也是沒有出路的。」
劉昕生指出,缺少中國,聯合國就成為不了聯合國。「沒有了一個人口如此之多的國家、一個在國際關系中舉足輕重的國家,那是不可想像的。」
「對於中國來說也是如此。」劉昕生說,當時中國外交實際上已開始逐漸走向世界,與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及一些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中國重返聯合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不僅使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進一步提高,而且對中國國內政治發展和進一步採取開放的外交政策具有積極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 中新網-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年 自身進步推動人類文明進程
以上內容參考 中新網-中國與聯合國50年合作帶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