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協商民主根植於什麼

中國協商民主根植於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4 18:09:08

❶ 什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

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協植根於中國歷史文化,產生於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斗爭,發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因而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從發展歷程看,人民政協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和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團結帶領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偉大創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從制度設計上看,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的組織,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機構,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點。

(1)中國協商民主根植於什麼擴展閱讀:

人民政協以憲法、政協章程和相關政策為依據,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保障,集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積極進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為黨採集社情民意、回應多元訴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同國家治理的內在聯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相互尊重包容,通過民主協商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尋求共識、促進改革發展的獨特智慧。

❷ 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協商民主

一、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歷史沿革
植根於中國土壤,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形成的協商民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踐的自主成果和制度形式。大體而言,協商民主的發展進程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即「三三制」、協商建國到協商治國,其發展形成了試驗、發展、制度環環相扣而又漸次遞進的邏輯鏈條。

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體系的構建總是以內涵的明晰為前提要件,故而要構建協商民主體系,就必須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基本內涵。
(一)協商民主的中樞:政治協商
第一,中國共產黨對於協商民主制度化的認識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後,是以政治協商為載體進行政權運作的。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政治協商逐步走上制度化建設的快車道。
第二,政治協商的原則是把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
(二)協商民主的主幹:社會協商
政治協商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協商。各民主黨派都是幹部型、精英型政黨,其他協商主體也都是各族各界的政治代表人士,這些代表人士都是社會的精英,所以,政治協商的實質是一種與社會精英之間的民主協商形式。
社會協商是指政治協商以外的社會層面的協商和對話,強調的是各級黨和政府、社會組織與公民之間的溝通、協商與對話,是對政治協商制度的有效補充。社會協商主要在兩個層面上進行:
第一個層面是行政協商,發生在政府治理范圍,由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組織,就具體的公共政策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
第二個層面是立法協商,發生在人大立法領域,主要體現為人大立法所涉及的相關問題在社會上公開徵求意見的形式。
(三)協商民主的根基:基層協商
基層協商主要發生在社會自治領域,與我國社會發展整體水平相適應,更與鄉村(社區)建設單位的村民(居民)自治相契合,中國的許多地區都建立起村民、居民自治過程中的協商民主議事制度。近年來,我國在公民參與公共決策形式上,探索出許多制度創新,如民主懇談會、民主商談會、公民評議會、社區議事會、村民或居民代表會等,此外還有咨詢協商會、民情直通車、便民服務窗、市民論壇、鄉村論壇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民主協商,推進基層協商制度化。」以協商形式推動農村和城市社區基層民主,保證「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和「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保障居民(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促進村務(社區)管理與決策的民主化,是我國基層民主建設的一個重要實踐,對於我國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協商民主的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關於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其基本概念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基層組織、社會組織、各族各界人士和人民群眾,對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這是一種既維護整體利益又兼顧各方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四、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
第一,從國情基礎來看。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優勢。
第二,從理論依據來看。資本主義民主的價值取向和基本前提是分權制衡、公平競爭,特別是把允許反對派的合法存在作為民主的一個基本特徵。
第三,從政治前提來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協商民主的政治前提。協商民主是一個形成共識的過程,需要一個強大的政黨主導社會整合,中國共產黨能夠引導人民群眾理性地參與協商,承擔起吸納、協調、平衡、凝聚和整合民意的責任。
第四,從文化支撐來看。「文化是制度之母」。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國家的制度設計無不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中,協商民主的確立和發展與中國政治文化密切相關。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有理論可循、有制度可依、有文化支撐、有特色可顯,因而展示著濃郁的中國風格,表現出鮮明的中國氣派,彰顯著獨特的中國優勢。

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協商民主和西方的協商民主的異同

一、區別

(一)內涵概念不同

1、西方協商民主的主要內涵包括:作為治理形式的,作為決策形式的以及作為政府形式的。

2、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形式,與多黨合作的內涵緊密相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是理解我國協商民主的前提。

(二)歷史背景不同

1、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的批判與集成,對古希臘的雅典民主當中的民主主權、自治理念、主權在民思想的繼承與吸收;修訂西方的代議制民主中存在的缺陷,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研究的。

2、中國式協商民主是基於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實踐當中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形式是在此過程中吸取民主政治的有益成果,去除糟粕所形成的。縱觀整個歷史進程,中國革命的發展造就了中國式的協商民主,中國的改革開放則推進了中國的協商民主的進一步發展,將我國的社會化推向縱深發展。

(三)參與主體的平等性不同。

1、在西方協商民主當中,平等是其基本的價值訴求,每個人平等參與民主政治,是公共協商的基本要求。主體參與的平等性在公共協商過程中,表現為實質與程序的平等的兩個方面。

2、中國協商民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其重要特徵,在制定決策的過程當中,發揮建議和咨詢的作用,諫言獻策成為了民主黨派的主要職能,從民眾中選舉出的政治精英-政協委員是中國協商民主的參與主體。

二、共同點

1、二者都強調社會包容性與多元性。

2、兩者都提倡公民參與。

3、決策的科學化、合法化為二者共同的目標。
4、都能夠制約政治權利。

❹ 如何發揮統一戰線在推進協商民主過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要發揮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統一戰線歷來是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的,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是黨中央賦予統一戰線的重要任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時代要求。
一、協商民主是黨的統一戰線的一個創造
協商民主的概念雖然是西方學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來的,但協商民主卻根植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各族人民建立人民政權,實行人民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黨的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的形成和確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統一戰線確立了協商的基本方式。統一戰線是不同政治力量的聯合,既有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又存在矛盾和分歧。統一戰線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決定了統一戰線中的矛盾分歧,主要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運動的開展,就是通過李大釗、陳獨秀同孫中山等國民黨領導人舉行會談協商,在一系列問題上形成共識,從而實現了以推進國民革命為目的的革命進步力量的大聯合。
「三三制」統一戰線民主政權,開啟了政權中協商的先河。1940年毛澤東同志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黨內指示《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中,規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在人員分配上的「三三制」原則,既「共產黨員佔三分之一,非黨左派進步分子佔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佔三分之一」,並告誡全黨,「我們一定要學會打開大門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的方法,我們一定要學會善於同別人商量問題。」民主人士李鼎銘、安文欽、李丹生等參加抗日政府,與中共黨員共同參政、合作共事,成為政權中黨與黨外人士協商合作的範例。
協商建立新中國,是我國協商民主一個偉大創舉。早在1946年1月10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同盟和無黨派社會賢達五方共38人,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舊政協),就改組政府、整編軍隊等重大政治問題達成了五項決議。這些決議雖然最終被國民黨撕毀,但開了中國政治協商的先河。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軍、少數民族、國外華僑以及各地區和各界的代表共662人參加。這次會議制定並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國旗、國歌和紀年,選舉產生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通過民主協商建立新的國家政權,這在政治發展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是協商民主在我國的成功實踐。周恩來同志對協商進行了高度評價,指出協商這兩個字非常好,就包括這個民主精神,並強調「新民主主義的議事精神不在於最後的表決,主要是在於事前的協商和反復的討論」。
發揮人民政協作為政治協商機構的作用,形成與選舉民主相輔相成的協商民主模式。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我們黨和政府是跟人民商量辦事的,是跟工人、農民、民主黨派商量辦事的,可以叫它是個商量政府,有大事召集各民主黨派代表人士開會,共同協商、討論和決定。根據當時的形勢和任務,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創造了雙周座談會、協商座談會和最高國務會議等行之有效的協商方式,就抗美援朝、農業合作化、公私合營、社會主義改造、文字改革、民族地區民主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充分協商,對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作為政治協商機構繼續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有了人大,並不妨礙我們成立人民政協進行政治協商。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的領導人物一起來協商新中國的大事非常重要」。從而形成了我國獨特的選舉與協商兩種民主形式相輔相成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模式。
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改革開放以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中共中央先後制定了《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意見》、《政協全國委員會關於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定》、《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協商民主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一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事項、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都要進行協商。二是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就重大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執行中進行協商。三是健全和完善協商民主與選舉民主緊密結合的機制。每年各級人大和政協會議都在一起相繼召開,政協委員列席人大全體會議,聽取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意見和建議。人大在憲法修改和重要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中,也事先在政協徵求意見。
上述說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為一種新型民主形式,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等在半個多世紀的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已經融入我國基本政治制度及運行機制之中。正如李瑞環同志指出的,「這種協商,已經成為我們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方式,成為我國政治體制的一個特點和優點。」
二、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獨特優勢
協商民主的主體是人民,本質是體現和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協商民主的要旨,就是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統一戰線的主體是人民,現階段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統一戰線成員遍布我國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其代表人士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事業的管理,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體現者、參與者和實踐者,在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中具有獨特優勢。
處於要津的區位優勢:協商民主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主要體現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基層組織和社會組織之中。統一戰線作為我國政治體系的重要內容,與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及運行機制緊密結合在一起。無論是開展立法協商、行政協商,還是開展民主協商、參政協商和社會協商,都有統一戰線成員作為協商主體參與其中,發揮促進和推動作用。如在人大立法協商中,各級人大的領導成員、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都有統一戰線的代表人士;在政府行政協商中,既有統一戰線的代表人士作為政府領導班子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也有統一戰線成員作為協商主體參與協商;在政協民主協商和民主黨派參政協商中,主要是統一戰線中的各黨派、各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唱主角;在面向公眾進行社會協商中,更少不了各領域的統一戰線代表人士。統一戰線這種區位優勢,決定了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不可替代的基礎和關鍵作用。
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協商民主的重要價值取向是在重大問題上凝聚共識,促進和實現民主科學決策。這就要求參與協商主體不僅在於意見的充分表達,更在於意見的有效管用。統一戰線匯集了方方面面的專家學者和社會精英,具有各種知識和智慧的全覆蓋和高密度。在我國1.19億知識分子中,非中共知識分子佔四分之三;在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專業人士中,四分之三是非中共人士;在精英薈萃的兩院院士中,有15%以上是非中共院士。這就決定了統一戰線成員在開展協商中,能夠集天下之才,建睿智之言,獻管用之策,能夠為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提高治理能力、實現善治和智能化治理,提供更多的具有思想含量、智慧含量、技術含量的意見建議,增進協商民主的正能量。
聯系廣泛的渠道優勢:協商民主作為中國特色民主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其要旨是擴大人民群眾的有序政治參與,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統一戰線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與各黨派、各民族、各宗教、各階層有著廣泛聯系,而在各方面代表人士的背後,都聯系著特定社會成員和群眾。如八個民主黨派和幾十個全國性社會團體,每個黨派團體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社會成員;幾千萬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更是涵蓋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成員;五大全國性宗教,都有自己特定的信眾。數十年的統一戰線工作,與各方面社會成員和群眾建立和形成了四通八達聯系渠道和工作平台,為協商民主的廣泛多層開展,為密切黨與各方面群眾的聯系,創造了不可替代的良好條件。
求同存異的方法優勢:協商民主的特色在協商,重點在協商,其價值也取決於協商。這種協商根本區別於西方協商民主理論中的協商,把協商過程等同於決策過程,以協商賦予決策的合法性。它堅持協商於決策前和決策中,是優化決策而不是替代決策;它凝聚和形成共識,又不追求一致,簡單以少數服從多數。這種方式實際上就是統一戰線方式,就是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統一戰線秉承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其民主、合作、包容精神,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基本原則,決定了在民主協商中既重視協商結果,又重視協商過程;既尊重多數人意願,又尊重少數人意見;既堅持求同,又注重存異,特別是對有利於完善決策、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人民利益的不同意見和建議,更是歡迎、支持和鼓勵。它體現了民主的要義,也是協商的真諦。
穩定完備的制度優勢: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統一戰線在黨與黨外人士長期團結合作、民主協商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規范。如中共中央1989、2005和2006年制定的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意見、加強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以及中央和省區市有關部門的有關文件,都對政治協商的性質、內容、方式和程序作了具體規定。特別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已成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並寫入國家憲法。這既是在社會各方面成員中廣泛多層開展協商民主的有力保障,也為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健全協商民主制度提供了重要借鑒。
三、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發揮作用的著力點
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發展協商民主,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向和內容,需要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發揮重要作用,必須找准切入點,抓住關鍵點,在充分實現協商民主功能、完善協商民主機制、體現協商民主價值上積極作為、取得實效。
在政治協商中著力優化決策。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與作為參政黨的各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是多黨合作的基本方式和重要內容,也是協商民主的最高形式。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就國計民生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協商,各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大問題參政議政,進行民主監督,最基本最重要的價值取向就是促進執政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要增強政治協商的計劃性,根據年度工作部署制定政治協商規劃,有針對有重點地採取協商會、談心會、座談會進行協商;要增強政治協商的戰略性,注重對全面深化改革中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事關趨勢的前瞻問題和事關利益的難點問題的協商,提高政治協商的層次;要增強政治協商的直接性,完善民主黨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制度,開通有關部門對民主黨派建議直接反饋的「直通車」。使高層政治協商在協商民主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在民主協商中著力凝聚共識。協商民主是一種以協商為特徵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組織、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以協商為首要職能,集協商、監督、參政為一體,是開展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相比多黨合作的黨際協商,人民政協民主協商的范圍更廣、參與主體更多、內容更加豐富。在推進協商民主中,要緊緊圍繞促進全面深化改革,通過充分協商、廣泛議政和民主監督,最大限度地反映社情民意,集中各方智慧,凝聚改革共識,引導所聯系人員和群眾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在社會各方面成員中尋求最大公約數,匯聚改革的正能量。
在社會協商中著力擴大有序參與。協商民主說到底是實現和推進人民民主。民主是人民的統治,沒有人民參加的政權,不是人民政權;沒有人民參與的管理,不是人民當家做主。統一戰線的各種協商議政平台,經常開展的各種協商議政活動,舉辦的各種專題論壇,為社會各方面人士有序政治參與提供了制度化渠道。要運用統一戰線工作網路和機制,擴大參政平台,吸引更多的社會團體和代表人士參加協商議政;拓寬參政渠道,動員更多的社會團體和各領域人士參與政府組織的協商對話、聽政咨詢;健全完善協商程序,不斷提高協商議政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保障各領域各方面成員協商議政的有序開展。
在基層協商中著力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協商民主作為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是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渠道。要把參與基層協商民主建設作為新形勢下基層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組織統一戰線成員積極參與基層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自治的協商民主實踐,在保障基層群眾的民主權利、發揮基層群眾的主人翁作用、激發基層群眾的創造精神中,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推進社會管理和社會治理的創新,構建骨肉相依、魚水難離、親密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

❺ 什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協植根於中國歷史文化,產生於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斗爭,發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協工作的政治原則、政治方向、政治立場,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以共同目標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強大正能量。

70年來,人民政協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建立了歷史的功勛,彰顯了具有中國特色制度安排的鮮明特色和巨大優勢。

人民政協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制度安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就在於這一制度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人民政協就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5)中國協商民主根植於什麼擴展閱讀:

人民政協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政協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繼承發揚「團結—批評—團結」等優良傳統,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實現思想上的共同進步。

人民政協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一方面要暢通渠道、完善機制,創新形式、提高質量,引導委員有序表達意見訴求,積極建言資政;另一方面要協助黨和政府多做解疑釋惑、宣傳政策,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最大限度統一思想、凝心聚力。

❻ 民主協商和協商民主的區別別誤導我~~

民主協商和協商民主的區別:

一、協商民主是民主協商的具體體現

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都要發揚民主,進行廣泛的民主協商。在民主協商過程中,就形成了與選舉民主相適應的協商民主形式。因此,協商民主是民主協商在內容與形式方面的具體體現,是民主協商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協商民主涵蓋政治協商,但不等同於政治協商

一是協商的主體更加廣泛。政治協商主要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協商,具有高層次性的特點。協商民主的主體則包括社會各階層群眾,涵蓋面更大更廣。

二是協商的渠道進一步拓寬。政治協商主要是執政黨和參政黨的政黨直接協商,或在人民政協依託人民政協渠道同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協商,而協商民主的渠道則包括了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基層組織和社會組織的協商。

三是協商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比如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參政協商、社會協商等。

四是協商的內容進一步擴展。政治協商主要是涉及大政方針問題的協商,而協商民主還就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開展協商。

(6)中國協商民主根植於什麼擴展閱讀:

協商民主與咨詢民主的區別:

一、主體不同

協商民主的主體是多元的,咨詢民主的主體是單一的。比如,政府有一個重要政策要與公民協商,在協商民主的條件下,政府與民眾兩者都應當是協商主體。但是咨詢民主的主體只有一個,就是決策者或掌權者。他是居高臨下的,類似中國古代皇帝與大臣的關系。

二、主體之間的關系不同

在協商民主條件下,協商主體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平等的,在咨詢民主條件下,雙方的關系是不平等的。

三、議程設置許可權不同

協商民主的議程實際上是法律和制度來確定的,個人不能夠決定;咨詢民主的議程實際上只是由決策者決定的,帶有很大的隨意性。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協商民主

人民網—俞可平: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幾個問題

閱讀全文

與中國協商民主根植於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8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8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8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0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7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6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8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6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8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4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10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6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7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81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8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1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