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男籃2勝1負卻被稱為最尷尬的球隊主教練杜鋒真的不稱職嗎
亞洲杯小組賽,中國隊在缺兵少將的情況下,負於韓國,1分險勝巴林,在主力隊員能夠出場後15的優勢戰勝中國台北隊。因此中國隊2勝1負排在小組第二位,無緣直接晉級8強。根據規則,四個小組第二三名將會決出其它四個晉級名額,根據其他小組的比賽結果,中國隊對陣東道主印尼隊。中國隊只有贏了這場比賽,才有機會晉級8強。與其說杜峰不稱職,不如說主教練杜峰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其實就中國隊幾乎被新冠團滅,我們輸給韓國也不丟人,對方的許勛就給我們開脫,中國隊打台北是練習賽,108:58輕輕鬆鬆拿下印尼,其實對方是弱,但我們的應對和發揮還是有杜鋒的功勞,這應該是遼寧地域黑極端球迷在搗蛋,其實杜鋒在大勝印尼後,球隊的壓抑氣氛就寬鬆了,地域黑的指責就成了廢氣,其實杜鋒是CBA當下最好的主教練,是不是稱職,其實姚明很清楚這個老弟,甚至廣東隊額離不開他,地域黑的任何言論現在都需要反著理解了。
② 中國在二戰中為什麼勝出
美國介入二戰,這是二戰轉折點,如果美國不參戰,歐洲打平的可能性比較大,亞洲將是日本的天下。日本海軍和陸軍主力都是美國人消滅的,要是沒有老美,八年抗戰能趕走日本人?充其量就是個大號的阿富汗。
③ 中國女排亞洲杯兩連勝原因
1、扎實的基本功是制勝的基礎
縱觀全隊,所有球員都能防守,也能打主攻,尤其是在基本防守技術方面,比一線隊要好很多。沒有一隊球員在防守方面做得很好,甚至自由球員的防守也不如二隊的普通球員。
2.注意個子高的優勢
對手連勝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自己的身高優勢,尤其是在攔網上,二隊的攔網幾乎都是在界內攔網,這需要一定的基本功。
3、二隊主攻手的扣球水平不錯
一隊只有李盈瑩能扣球,其他隊員都不是很好,而二隊能大聲扣球的隊員很多,線路變化很大。
4.保持樂觀,不要氣餒
二隊有鬥志,就像過去的老牌中國女排一樣。
總之,勝利意味著一切。中國女排的出色表現再次引起了全國球迷的興趣。我覺得中國女排是有後繼的。中國女排很有希望在未來卷土重來,再次站在世界女排最高的領獎台上。
④ 男籃世錦賽上中國隊與波多黎各同為2勝3負,為什麼波多黎各被淘汰
賽前,中國隊的出線形勢就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因為中國隊、斯洛維尼亞隊、波多黎各隊都是2勝3負,三隊同積7分,而且勝負關系很復雜,形成了連環套。中國隊勝了斯洛維尼亞隊,斯洛維尼亞隊勝了波多黎各隊,波多黎各隊又勝了中國隊。而當時國際籃聯也沒能給出十分明確的規則,甚至連很多籃球(籃球新聞,籃球說吧)專家都解釋不清楚,到底誰是小組第三,誰是小組第四。因為國際籃聯曾經就此解釋過,如果積分相同,先比兩隊之間的勝負關系,如果勝負關系形成連環套,再比形成連環套之間球隊的勝負分比率。如果按照此說法,那麼中國隊應該排名小組第三,斯洛維尼亞排名小組第四。但最終的結果是,中國隊名列小組第四,斯洛維尼亞名列小組第三。為什麼都是2勝3負,同積7分,而輸給中國隊的斯洛維尼亞隊卻排在中國隊前面?國際籃聯給出了說法。「如果兩支球隊積分相同,那麼先比兩隊之間的勝負關系;如果三支球隊積分相同,考慮到有可能形成連環套的局面,所以就不比勝負關系,而是比較這三支球隊之間的得失分比率。」國際籃聯的一位負責人說,「比較得失分比率和比較凈勝分還不一樣,在一般情況下,得失分比率高的,肯定凈勝分多,但如果幾隊之間得失分差距很小時,兩者之間的關系就不一樣了。」
按照這樣的規定,最終,中國隊在和斯洛維尼亞隊以及波多黎各隊的比賽中,得到165分,失去167分,得失分比率是0.98802;而斯洛維尼亞隊在和中國隊以及波多黎各隊的比賽中得到165分,失去161分,得失分比率是1.04375。最慘的是波多黎各隊,他們在和中國隊以及斯洛維尼亞隊的比賽中,得到172分,失去177分,得失分比率是0.97175,僅僅比中國隊的得失分比率差了0.01。
可見,姚明一直強調的,我們需要拼到最後一刻是多麼的重要。無論輸贏,無論比分差距多麼明顯,如果中國隊在某場比賽中少得了一分,或者讓對手多得了一分,對於中國隊最終的出線前景可能都是致命的。我們還應該感謝對手,之前斯洛維尼亞隊以90比82贏了波多黎各,如果斯洛維尼亞少贏了幾分,也許出線的就換成了波多黎各隊。
根據國際籃聯就本屆世錦賽制定的排名規則,當一個小組內有三支或三支以上的球隊戰績相同,首先計算戰績相同的這幾支球隊相互之間的勝負關系,勝率最高的球隊排名靠前。如果勝率也相等,那就按照相互之間比賽的得失分率(總得分除以總失分)來決定名次。
由於中國、斯洛維尼亞和波多黎各相互之間的比賽均為一勝一負,正好出現了連環套的局面。那根據上文所述的排名規則:
中國隊在和波多黎各及斯洛維尼亞這兩場比賽中的總得失分率為:(87+78)/(90+77)=0.98802
斯洛維尼亞在和波多黎各及中國隊這兩場比賽中的總得失分率為:(90+77)/(82+78)=1.04375
波多黎各在和中國隊及斯洛維尼亞這兩場比賽中的總得失分率為:(90+82)/(87+90)=0.97175
從剛才的總得失分率的比較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斯洛維尼亞以1.04375位列三隊之首,中國隊以0.98802列第二,而波多黎各因為比中國隊少了0.01隻能排名第三。再算上五戰全勝的美國和四勝一負的義大利,D組各隊的排名為:美國第一,義大利第二,斯洛維尼亞第三,中國第四,波多黎各第五,塞內加爾第六。
⑤ 在中國成語大會比賽中3局2勝是什麼意思
比三局,哪方勝了二局就那方贏
⑥ 求1979年中國八一隊兩勝美國男籃詳細資料!!
1979年4月7日至16日,由全美大學生籃球明星組成的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來華訪問。賽前,許多觀看了美國隊訓練的人都說:「八一隊至少要輸30分。」
面對平均身高2.01米、9名隊員在兩米以上的美國隊,時任八一體工大隊大隊長的魯挺在准備會上問八一男籃全體同志:「有沒有戰勝他們的信心?」沒有人接茬。魯大隊長等不及了,便指著吳忻水:「小吳,你說。」吳忻水望著全隊投向自己的目光,斬釘截鐵地表示:「拼了,拼了!」
「我也拼了!」身高2.28米,被譽為「中國巨人」「東方巨人」的穆鐵柱跟著說。
「還有我。」「還有我,我和他們一樣。」匡魯彬、郭永林等也不甘落後地接上。
4月9日晚,八一隊和美國隊交上了手。一開場,八一男籃就打得很順利。全隊在吳忻水的組織下,鐵柱在內線強攻,邢偉寧、李玉林交替上場,在二中鋒位置上策應,郭永林、匡魯彬在外線開花,八一隊開局不錯,一路領先。美國人發現八一隊的勝機都在吳忻水這個小個子身上,便派專人對吳忻水進行壓迫式的防守,對他進行重點「關照」。已經35歲、且渾身是傷的吳忻水,在場上十分活躍,他拚命擺脫防守,左突右沖。畢竟是年齡不饒人,耗費了大量體力的吳昕水,下半時比賽剛開始不久就在一次搶斷中扭傷了腳。吳昕水已經記不起自己到底是第十幾次在比賽中扭傷腳了,更記不起自己到底是幾十幾次在比賽中受傷了。他的頭、鼻子、眼睛、腰、腿、膝蓋、腳,直到小手指等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負過傷,右鎖骨還曾經在比賽進行中被摔成粉碎性骨折。
受傷以後,吳忻水給自己加油,「只要還能堅持,就絕不離開球場。」
他下場打了一針麻葯,告訴教練:「我還能打。」就一瘸一拐地再度上場。沒過多大一會兒,麻葯漸漸失去了作用,他強忍著傷痛,經受著超出自己體能可以承受的負荷,一直堅持到終場的鑼聲敲響。這場球,八一男籃以104比96戰勝對手,其中吳忻水、穆鐵柱各得25分,郭永林得了23分,匡魯彬得了14分,邢偉寧得了11分。六天後,八一男籃與美國隊再度對壘,教練組分析,由於上一場球吳忻水的上乘表現,美國隊必然要對吳忻水實施重點盯防,如果吳忻水不能上場,這場球不好打。根據教練的意圖,受傷的吳忻水被再度首發出場,以吸引對手的注意力。果然不出所料,美國隊把吳忻水作為防守的重點,正好落入八一隊教練設下的用吳忻水吸引、鉗制對手防守力量的圈套,為八一男籃的內線進攻創造了條件。只是苦了吳忻水,他拖著腫大的傷腳一直堅持到比賽結束,又一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這場球雖然他自己一分未得,但八一隊卻以72比69再次戰勝美國隊。八一
⑦ 中國式摔跤競賽中如何評定勝負
一、採用三局二勝制,一場比賽分三局,勝兩局者獲該場勝利,如果三局中有兩局是平局,則另一局勝者獲該場勝利。
二、每局比賽2分鍾,比分多者勝。
三、若一局比賽中雙方得分相等,則判為平局。
四、三局比賽結束後,如雙方出現平局時,則比較三局得分總和,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得2分次數,次數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技術分,技術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得技術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受處罰者負(勸告或警告);如還相同,則比較個人體重(原始體重),體重輕者勝。如還相同,進圈決定勝負(設3米為直徑的圈被摔到者或出圈者為負)。
五、採用循環制時,每場結束後勝者計2分,負者計0分。因對方棄權獲勝時,計2分棄權者為0分,其技術(小分)為0:0(不算優勢勝利)。如果比賽進行中一方棄權,已有技術分,則按場上的技術分記錄。
確定名次(循環制)
(一)確定個人名次:
1、全部比賽結束後,按積分(即計分的總和)的多少確定個人名次,積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名次列後。
2、如兩人積分相等,則按兩人在比賽中的勝負確定名次,勝者名次列前。
3、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則以他們之間的比賽勝負確定名次。
4、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又為循環互勝,則按下列程序確定名次:
(1)獲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比賽中受處罰少者名次列前(勸告或警告);
(3)預賽或決賽中凈得分數多者名次列前;
(4)預賽或決賽,體重輕者名次列前。
5、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不到一半者,成績全部作廢,不計名次,曾與他比賽的對方成績均於注銷。
6、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已達到或超出一半時(如應賽六場,已賽完三場或三場以上)應按其積分確定名次,其餘未進行比賽的場次,均按棄權論處。
(二)確定團體名次:
1、按各單位運動員在各級比賽中被錄取名次的總和確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列後。
2、如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團體積分相等,則判獲得第一名多的單位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則判獲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
註:每個級別錄取幾名及每個名次各得幾分,由主辦單位在競賽規程中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