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哪些菩薩雕塑

中國有哪些菩薩雕塑

發布時間:2022-09-25 00:06:59

A. 我國佛教造像最著名的有哪些他們都是中國的雕塑作品。我做到的是填空題。有四格。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香港天壇大佛(阿彌陀佛坐像) 廬山東林寺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立像) 峨眉山金頂的四面佛(普賢菩薩) 海南的南海觀音無錫的靈山大佛(釋迦牟尼佛)樂山大佛(彌勒佛)

B. 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古代有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秦始皇兵馬俑。現代有人民英雄紀念碑群像、收租院。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有洞窟735個、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餘多為木架結構。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兵馬俑有幾千件,其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人民英雄紀念碑群像,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由十塊漢白玉的大浮雕鑲嵌在大碑座的四周。每幅浮雕里有二十個左右英雄人物,每個人物都和真人一樣大小,他們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態形象都不相同。碑身兩側裝飾著用五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徵人民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整座紀念碑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肅穆庄嚴,雄偉壯觀。
收租院,陳列於四川省大邑縣劉文彩庄園。共塑7組群像:交租、驗租、風谷、過斗、算賬、逼租、反抗。它們以情節連續形式展示出地主剝削農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過程,共塑造114個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將西洋雕塑技巧與中國民間傳統泥塑的技巧融而為一,生動、深刻地塑造出如此眾多不同身份、年齡和個性的形象,可謂中國現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創舉。

C. 排名前三的詭異巨佛雕像,我國的哪兩座上榜了

多彩的雕刻藝術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千姿百態,雕刻藝術也是偉大的文化瑰寶之一。很多舉世聞名的雕刻寶藏都是出自一代大師之手,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埃及的獅身人面像等等。世界上的雕塑各種各樣,所表達的意境也不盡相同。比如有的是表達一個時代的人們生活狀態,有的是表達庄嚴肅殺之意,而有的則是寄託了人們的信仰和信念。

日本仙台大觀音

只是這尊觀音像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並不像表面上看去那麼簡單,它還擁有二十一米的地下建築。這尊觀音像也不是如我國的金佛和銅佛一般通體金色,而是白色的。至於人們為什麼覺得這種觀音像最為詭異,主要原因還是出在它巨大佛像上,給人一種無論到了何處都會被它盯著的心理暗示。

D. 佛像都有哪些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約公元前6世紀以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
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
過去七佛
過去世有七位佛,按次序分別是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第七世是燃燈佛(為喬達摩·悉達多授記成佛)。
三世佛
橫三世佛:東方葯師琉璃光佛,中央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
縱三世佛:過去世的燃燈佛,現世的釋迦牟尼佛,未來世的彌勒佛。
四大菩薩
普賢菩薩:象徵理德、行德的菩薩,在娑婆世界中是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曾譯為遍吉菩薩、三曼多跋陀羅。
觀世音菩薩: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的菩薩,也稱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持蓮觀音、蓮花手菩薩;民間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觀音大士;在道教中被稱為稱慈航真人、慈航道人、白衣大士等。
地藏王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因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被尊稱為幽冥教主、大願地藏菩薩。
十六羅漢、五百羅漢
羅漢即阿羅漢,十六羅漢是佛陀的親傳弟子。受佛咐囑,不入涅盤,常住世間;
五百羅漢是從十六羅漢發展而來,後五百羅漢泛指修得阿羅漢果位的人。弗沙秘多羅王毀滅佛法後,五百羅漢又重新興起佛教。
著名的護持者
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虔誠的佛教徒,給佛教的發展帶來過繁榮興盛。音譯阿輸迦、無憂,又稱無憂王。
梁武帝:在位48年的蕭衍,是南北朝時期南梁的開國皇帝,廟號高祖。信奉佛教,多次出家還俗,傾力資助佛教的發展,一度導致國庫空虛。
梁武帝把儒釋道融合創立了「三教同源說」,對佛教的流通影響極大。
十位著名高僧
佛陀耶舍:善誦毗婆沙,是鳩摩羅什的師父,被尊稱為大毘婆娑。
鳩摩羅什:佛教比丘,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域龜茲人,是漢傳佛教的著名譯經師。流傳至今的佛經很多出自鳩摩羅什的譯著。
龍樹菩薩: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在佛教史上地位崇高,著名的論著有《中論》、《大智度論》。被尊稱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
無著菩薩:古印度佛教高僧,印度瑜伽唯識宗的創始人。
玄奘法師:家喻戶曉的唐僧,佛教史上偉大的譯師,是我國法相唯識宗的創始人。
法顯法師:東晉、劉宋的高僧、旅行家、翻譯家。譯有多部經書。
義凈法師:唐代高僧,著名的翻譯家。
蓮花生大士:八世紀時印度的雲游僧,為藏傳佛教開山祖師,被弟子尊稱為蓮師。
智凱法師: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
六祖慧能大師:漢傳佛教禪門南宗祖師,世稱禪宗六祖。

E. 優美的菩薩造型有哪些呢

①木雕觀音

宋代的坐式菩薩像是很常見的,這些作品多流失到美國和日本。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宋觀音坐像」就很有代表性。菩薩席地而坐,右手隨意搭在支起的右膝上,左手放在一器具上,身子微向後倚,給人以穩定舒適的感覺。全像以木雕成,刀法簡捷洗煉,肌膚和肢體給人的感覺柔和而富有生氣,由此可見宋代木雕的精湛技藝。這時的造像,完全刻畫出了人體美的特徵,塑造出菩薩平易近人的形象。

②遼脅侍菩薩

遼代和金代的寺廟造像在河北、山西和遼寧等地有較多遺存。山西大同華嚴寺造像是遼代優秀的造像作品,這批造像形象豐滿、衣帶紋飾自然,以脅侍菩薩和供養菩薩造像最為出色。脅侍菩薩作合掌而立的姿勢,體態優美,稚氣的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神情,表現出遼代較高的藝術水平。

遼寧義縣奉國寺也遺存有較優秀的遼代造像,主要是十餘尊脅侍菩薩立像,在神態刻畫和造型表現上頗有唐宋造像風貌。

③晉祠宋塑

山西太原的晉祠造像是宋代宗廟祠堂造像的典型。

晉祠宋塑是宋人為追念周朝唐叔虞之母邑姜而塑造的。邑姜像位於聖母殿的中間部位,另有44尊嬪侍、侍童和女官的塑像。塑像仿照宮廷人物的等級秩序,分別排列在聖母姜邑的兩側。聖母像為坐式,兩側侍從均為恭立姿勢。這批造像都是彩塑。晉祠造像的藝術成就是嬪侍的形體比例頗為合理,儀容秀雅,表情溫存,或含笑或沉思,雖均為站立姿勢,卻無一雷同,各自有著與自己身份相一致的身姿,洋溢著動人的韻味。這也是中國雕塑史上的優秀作品。

④泉州老君石像

泉州市北郊清源山麓有老君岩,因宋代造老君像而得名。老君坐像由拔地而起的天然岩石雕鑿而成,高5.1米,老君作盤腿曲膝坐勢,右臂倚幾,左手撫膝,長髯大耳,雙目遠眺,神情洞達深遠。手法寫實,又富誇張。這座老君像造像渾厚凝重,很好地發揮了石造像的長處,給人一種壽同天地的藝術效果。

F. 我國佛教雕塑有哪些

在我國也有許多著名的佛教雕塑,如四川的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它位於樂山市南岷江東岸的凌雲山上,故又名凌雲大佛,關於它民間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說法。北京雍和宮內著名的檀香木彌勒佛像,高26米,體態雄偉,比例勻稱,是我國最大的木刻佛像之一。

G. 中國雕塑有哪些(一)

中國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態是陶製品,它與其實用價值密不可分。一是以動物外形為器皿,如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質鷹鼎,高36厘米,以鷹身為鼎體、以二足為3個支點,器形飽滿,為此類雕塑與器皿完美結合的代表作品之一;二是裝飾部分的雕塑,題材有動物、植物、人物等等。甘肅大地灣出土的陶瓶人頭像,可謂中國早期人物雕塑的開端。作者巧妙地將陶瓶的口部塑成一個人頭像,製作細膩,形象生動;三是小型動物或人物捏塑,這種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任何工具而信手捏制的,形體小巧,帶有濃厚的人情味。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塑豬可能是我國江南地區最古老的雕塑作品,距今有7000年了。盡管作品只有6.3厘米大,可它的形象卻非常生動,可見雕塑者對生活觀察之細膩。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是公元前21—前17世紀的河南二里頭文化現象。與原始陶塑的性質一樣,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也並非實際意義上的雕塑,而是用於祭祀、生活、樂器、兵器、工具等方面的實用器物。有歷史學家將夏、商、周稱為青銅時代。這些大量的青銅器為奴隸主所佔有,也是某種統治、權威、財富的象徵。

秦代在雕塑方面有重大發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型陶兵馬俑和銅車馬。秦始皇吞並六國以後,建立秦王朝,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等。秦代的雕塑題材更加貼近生活,從功能上看,也逐步走向獨立。秦代承襲了春秋戰國的朴實,作品趨於寫實。秦漢時期的總體雕塑風格比較恢宏,強調力度和氣勢。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具魄力的一個時期。如西漢霍去病墓,至今還存有一批傑出的石雕藝術作品,它們是為紀念西漢名將霍去病而創作製造的。馬踏匈奴高190厘米,作者用隱喻的手法,借戰馬的形象來體現霍去病的威猛和戰功卓著,充分體現出紀念性雕塑的概括性。整個雕塑渾然一體,四肢之間沒留空間,增強了體、量的沉重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的雕塑藝術全面發展。佛教的盛行促使佛像藝術蓬勃發展,改變了中國雕塑史的面貌,人物雕塑更加成熟。

佛像藝術的第一種為石窟形式,甘肅的敦煌石窟、炳靈寺石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等等,都有明確的年號題記;一路開鑿的還有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張掖馬蹄寺石窟、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河北邯鄲南北響堂山石窟、江蘇南京棲霞山石窟等等。

隋代又恢復了中央集權,曾在短期內出現了農、工、商繁榮富強的局面。佛教依然為思想統治的主要工具,統治者大力恢復被北周武帝毀壞的佛寺和雕像。主要成就集中在石窟造像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濟南玉函山石窟等處。其造型上的主要特點是,普遍較前代更為健碩,體態豐滿。但這一時期的另一個特點——也可以說是弱點,就是比例上的失衡,一些作品明顯的在結構和比例上不夠合理,如莫高窟的427庫的隋代菩薩像,頭顱顯大。這是一個過渡性發展時期,我國的雕塑藝術由隋代拉開了更加燦爛的序幕。

唐代的雕塑藝術,主要體現於宗教造像、陵墓隨葬。但這一時期,隨著工藝技術之發展,在材料運用上更加豐富,除石雕、木雕、陶瓷外,還大量使用夾薴、鑄銅等工藝材料。

初唐前期的雕塑風格,基本上還殘留著前代(北朝及隋代)的痕跡。初唐後期就開始出現興盛的徵兆,但對女性的塑造仍不及盛唐時那麼活潑動人。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促使人們的宗教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盛唐時的整體社會面貌比較樂觀豁達,佛教藝術也出現世俗化傾向,繪畫、雕塑中的人物形象接近於現實生活中的形象。

唐代的佛教造像數量非常之大,主要還體現在石窟、摩崖石刻方面。現存的遺跡多集中於新疆克孜爾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山西天龍山石窟、陝西彬縣大佛寺、河北響堂山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山東雲門山石窟、四川廣元千佛崖、樂山摩崖石刻、雲南劍川石窟等等。

其中規模最大、藝術特點最明顯者,首推敦煌。唐代時期所開鑿的窟龕,佔全部敦煌石窟的半數。所塑造的菩薩造像,從形象上和裝扮上,基本上依據當時美人的典型形象,其坐姿出現了一腿盤起、一腿下垂的半倚坐式。世俗化的美麗已打破了宗教禁錮的氣氛,更為強調藝術效果,似與參拜者對話。我們可以把同時代著名人物畫家張萱、周昉等人的作品與之相比,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在體態比例上、儀表外形上更加具有活力。比之於前代宗教雕塑藝術的肅穆與出世,唐代的佛教造像很好地把理想與現實相結合,既有博大凝重的一面,又有典雅鮮活的一面;既又威武有力的一面,也有柔和細膩的一面。唐代的人物雕塑也很注意人物性格,尤其是在處理群雕的人物關系時,很好地把握了人物之間的內在情感交流。比如佛主與弟子迦葉、阿難三者的塑造,就有多種形象變化,兩個人物一老一少,一個是漢族人形象,一個是印度人形象,盡管都表露出虔誠的神態,但仍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情之不同。再比如護法力士像,其職司決定了他們強力威武的形象,面部表情激烈、四肢肌肉發達,更加襯托出菩薩的慈祥。不同性格的人物塑像是群雕人物關系動靜結合,突出中心,符合了雕塑美的形式法則。

宋、遼、金的歷史階段,雕塑藝術出現了不同於前代的風格現象,也產生了一些較有影響的作品,但從總體上看,不如漢唐時期,在整個中國雕塑藝術史上不佔重要地位。

與宋代的繪畫藝術相比,其雕塑藝術的成就要遠遠落後了,這與統治者的好惡與重視程度有很大關系。通過類似科舉制選拔的宮廷畫家,都有較高的修為,而雕塑行業的從業人員卻得不到重視,甚至還受到歧視。隨著文人畫的興起,雕塑藝人的社會地位愈加卑下,此類造型藝術走向衰退就不足為怪了。

北宋從一開始就不斷受到外族侵擾,幾乎沒什麼心思像唐代那樣進行較大規模的石窟建造。有一些規模不大的石窟遺留下來,如延安清涼山萬佛洞石窟,北宋范仲淹曾有詩對其記錄。再如子長縣石空寺石窟,從造像題記上看,其開鑿年代當在北宋,最優秀的部分在於羅漢群像,姿態各異,形神兼備。四川大足石刻中屬宋代的,為數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寶頂山的窟龕群。它利用自然山體,順崖壁開鑿,工程浩大,內容復雜。最為重要的部分是西方極樂世界,人物眾多,場面繁雜,但層次分明,描寫細致。與之相鄰的是地獄變相,逼真地表現除受刑者在地獄中的慘狀,並以寫實的雕刻手法再現了種種日常生活的場景。這些石刻雕鑿於距地面4—14米的峭壁上,總長度500餘米,前後施工了幾十年,雕塑之間關系密切、相互連接。整個布局高大而完整,雕刻技法嫻熟,細節刻畫生動,如地獄變相中的一個養雞婦女形象,完全是依據現實生活而創作的。大足石刻的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硬碟坡、觀音坡、佛耳岩、北塔寺等處。整個開鑿歷時250餘年。應該引起重視的還有那些為數很多的供養人造像,均有題記以示他們的身份、地位和刻制年代,這是研究宋史難得的實物資料。浙江杭州的飛來峰也有比較集中的宋代雕刻,雖然尺寸不大,但其藝術水平卻在宋代雕刻中佔比較重要的地位。

明代文化藝術特點則明顯有追溯唐、宋風格的痕跡。在名目繁多的寺廟里,供奉著各式各樣的神像,從題材到表現手法上日趨世俗化、民間化。石窟雕刻方面已接近尾聲,雖然在敦煌等大型歷史悠久的石窟中仍有明代作品,但就其藝術價值而言,已不能為雕塑史一提了。十三陵現在已成為北京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位於昌平縣境內,它是明代13位皇帝的陵墓集中區。

十三陵是以成祖長陵為中心線排列的雕塑群,與孝陵一致,但與前代有所不同。計有獨角獸2對、石獅2對、華表2對、石馬及石人物6對、石虎4對、石羊4對、官吏2對、伺臣28對,這條神道現為十三陵共同的神道,其他12座墓陵沒有各自的神道雕塑,只設牌坊、宮門、碑亭等建築。十三陵的石雕在體積上大於孝陵,從總體風格上看,雖有比較精細的技術處理,但與前代比較起來,缺乏藝術活力,有概念化的傾向。

在整個中國雕塑史上,清代的陵墓雕塑已經是尾聲了。

清代的城市工商經濟進一步縱向繁榮,手工業技術得到很大發展,工藝性雕塑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宮廷設立專門機構,督促、組織生產,雕漆、石雕、牙雕、木雕以及瓷塑、金屬鑄造等藝術門類都有一些優秀聞世,並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雕刻名家。

H. 寺廟供奉的佛像是哪些這些佛像你認識幾個

寺廟供奉的佛像是哪些
在中國,因為自古深受皇家重視和推崇,所以寺院的布局和供奉佛位也是相當有講究。不一樣的廟敬不一樣的神,所以今天,我們就以漢地佛教八個宗派之一的禪宗,來聊聊佛教寺廟中供奉的各類佛像。
一、禪宗里的佛像主要有佛、菩薩、羅漢三類,也稱佛教修行的三種果位。
二、常見的佛有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這三者合稱橫三世佛。
三、常見的菩薩有文殊、普賢、地藏、觀音,這四者合稱中國佛教四大菩薩。還有大勢至菩薩(一般立在阿彌陀佛的右邊)。
四、羅漢均為釋迦摩尼弟子,一般供奉有十八羅漢,也有供奉五百羅漢的。

I. 中國最大的佛像排名

普賢金像

十方普賢金像位於峨眉山金頂,通高4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賢像。

魯山中原大佛

河南魯山大佛,通高208米,相當於50層樓高。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像,稱為「佛山金佛」。其造型庄嚴飄逸、氣勢獨特,真乃「當驚世界殊」。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的摩崖大佛,約63米。論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海上觀音

海南三亞南海海上觀音像,高達108米,比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還要高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衣觀音造像。

樂山大佛

四川的樂山大佛,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

佛像高71米,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餘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

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釋迦牟尼)——世界第一錫青銅鑄大坐佛。位於山東省煙台南山旅遊區內,高38.66米,由232件佛體、108塊蓮花瓣、302個發髻、共642塊錫青銅鑄件組合而成這座舉世罕見的錫青銅釋迦牟尼大坐佛,堪稱目前世界第一銅鑄大坐佛。

龍門大佛

洛陽龍門大佛,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龍門全山造像1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即龍門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一處。

靈山大佛

江蘇的靈山大佛,通高88米。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大佛慈顏微笑,廣視眾生,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

雲岡大佛

山西的雲岡大佛,是雲岡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和平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歷時約30年才基本完成這一浩大的藝術工程。

地藏菩薩露天銅像

地藏菩薩露天銅像,位於安徽省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高99米,與九華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歲的寓意相一致。地藏菩薩右手持錫杖,左手持摩尼寶珠,整個銅像連底座高155米,是目前世界上鑄造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

天壇大佛

天壇大佛,位於香港大嶼山上,是香港重要的地標,歷時12年落成。

佛像坐在268級的石階上,高26.4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3.999米,大佛的基層分三層次第而上,因第三層的設計是參考北京天壇的地基形貌,所以命名為「天壇大佛」。

金鼎大佛

金鼎大佛,位於吉林省六鼎山,蓮花座高9.6米,佛身38.4米。

坐北面南,背靠牡丹江,前擁正覺寺,遠望長白山,與香港天壇大佛遙遙相對,實為一佛二體,分處南北,共佑中華大地,向五湖四海的信眾啟智、賜福。

東林大佛

位於江西省廬山,是我國及全球第一高阿彌陀佛像。佛像坐落在半空之中,高48米,阿彌陀佛的神秘、慈悲、庄嚴漸次展現在眾生面前。

南海觀音

位於普陀山上,總高33米。這座南海觀音銅像是普陀山的標志性建築之一,為「海天佛國」的象徵。「南海觀音」四字為趙朴初所題。

千手觀音佛像

河北承德普寧寺的千手觀音,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高27.21米。這尊佛像代表了清代佛教造像的最高成就,其周身貼金,造像精美,寶相庄嚴,比例勻稱,紋飾流暢,繪色絢麗,是我國雕塑藝術的傑作。

西樵山觀音坐像

西樵山觀音坐落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西樵山頂,為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坐像。

高為61.9米,寓意觀音成道於6月19日之意。法相為坐姿,慈眉善目地穩坐在蓮花台上,廣視眾生,顯現安詳凝重,救苦救難的慈悲法相。

彌勒大佛

位於浙江省雪竇山上,大佛總高56.74米,坐北朝南,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這是以奉化布袋和尚基本形態為造型的中國化彌勒佛像。

J. 我國佛教造像最著名的有哪些他們都是中國的雕塑作品。 我做到的是填空題。有四格。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香港天壇大佛(阿彌陀佛坐像)
廬山東林寺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立像)
峨眉山金頂的四面佛(普賢菩薩)
海南的南海觀音無錫的靈山大佛(釋迦牟尼佛)樂山大佛(彌勒佛)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菩薩雕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