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們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我們常見的岩石:有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
沉積岩,又稱為水成岩,是三種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兩種是岩漿岩和變質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將其他岩石的風化產物和一些火山噴發物,經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沉積、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積岩,但如果從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個岩石圈算,沉積岩只佔5%。沉積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頁岩等。沉積岩中所含有的礦產,佔全部世界礦產蘊藏量的80%。
岩漿岩又稱火成岩,是由岩漿噴出地表或侵入地殼冷卻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顯的礦物晶體顆粒或氣孔,約佔地殼總體積的65%。岩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產生的高溫熾熱、粘稠、含有揮發分的硅酸鹽熔融體。是形成各種岩漿岩和岩漿礦床的母體。岩漿的發生、運移、聚集、變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過程,稱為岩漿作用。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安山岩、玄武岩、苦橄岩等。
變質岩(英語:Metamorphic
rock)是指受到地球內部力量(溫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態的岩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變質岩是組成地殼的主要成分,一般變質岩是在地下深處的高溫(要大於150攝氏度)高壓下產生的,後來由於地殼運動而出露地表。
『貳』 常見的岩石有那些
常見的岩石有:
1、泥岩:是指弱固結的黏土經過中等程度的後生作用(如擠壓作用、脫水作用、重結晶作用和膠結作用)形成強固結的岩石。是已固結成岩的,但層理不明顯,或呈塊狀,局部失去可塑性,遇水不立即膨脹的沉積型岩石。
2、礫岩:是一種由圓渾狀的礫石(粒徑大於 2毫米)膠結而成的岩石,是圓狀和次圓狀的礫石占岩石總量30%以上的碎屑岩。礫岩中碎屑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礦物碎屑,填隙物為砂、粉砂、粘土物質和化學沉澱物質。
3、大理岩:因產於中國雲南大理而得名。主要礦物為重結晶的方解石、白雲石,肉眼可辨認,遇稀鹽酸產生氣泡。純大理岩為白色,含雜質時帶有各種雜色,具美麗條紋,為主要的裝飾建築石料及雕刻石料。
4、花崗岩:屬於酸性(SiO2>66%)岩漿岩中的侵入岩,這是此類中最常見的一種岩石,多為淺肉紅色、淺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細粒結構,塊狀構造。也有一些為斑雜構造、球狀構造、似片麻狀構造等。主要礦物為石英、鉀長石和酸性斜長石,次要礦物則為黑雲母、角閃石,有時還有少量輝石。
5、石灰岩:簡稱灰岩,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岩。有時含有白雲石、粘土礦物和碎屑礦物,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硬度一般不大,與稀鹽酸有劇烈的化學反應。按成因分類屬於沉積岩。
『叄』 我國傳統的四大名石是什麼
中國的四大名石為: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古時諸多詩人文士擬石比人,相石繪影,心石交流,感情至深。
1、壽山石,有「石帝」「石後」之稱,彩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之六德,其石質、石色、石形,石紋豐富多彩,晶瑩滋潤,儲藏品種豐富,硬度為摩爾 2.5 - 2.7 之間,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貴石而賤玉」之說。
壽山石是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青田石的石性石質和壽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為基色主調,壽山石則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燈光凍、魚腦凍、醬油凍、風門青、不景凍、薄荷凍、田墨、田白等。
昌化石產於浙江省臨安昌化鎮。昌化石具油脂光澤,微透明黃黑雙色巧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品種很多,大部色澤沉著,性韌澀,明顯帶有團片狀細白粉點。
巴林石隸屬葉臘石,石質細潤,通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巴林福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肆』 十種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十種常見的岩石有泥岩、礫岩、大理岩、花崗岩、石灰岩、板岩、安山岩、火成岩、沉積岩、綠片岩。
詳細介紹幾種:
1、泥岩:是指弱固結的黏土,經過中等程度的後生作用(如擠壓作用、脫水作用、重結晶作用和膠結作用)形成強固結的岩石。是已固結成岩,但層理不明顯,呈塊狀,局部失去可塑性,且遇水不立即膨脹的沉積型岩石。
2、礫岩:是一種由圓渾狀礫石膠結而成的岩石,是圓狀和次圓狀礫石占岩石總量30%以上的碎屑岩。礫岩中碎屑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礦物碎屑,填隙物為砂、粉砂、粘土物質和化學沉澱物質。
3、大理岩:因產於中國雲南大理而得名。主要礦物為重結晶的方解石、白雲石,肉眼可辨認,遇稀鹽酸產生氣泡。
4、花崗岩:屬於酸性岩漿岩中的侵入岩,最常見的一種岩石,多為淺肉紅色、淺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細粒結構,塊狀構造,也有部分為斑雜構造、球狀構造、似片麻狀構造等。主要礦物為石英、鉀長石和酸性斜長石,次要礦物則為黑雲母、角閃石。
5、石灰岩:簡稱灰岩,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岩。含有白雲石、粘土礦物和碎屑礦物,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硬度通常不大,與稀鹽酸有劇烈的化學反應。
『伍』 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常見的岩石有:
1、泥岩:是指弱固結的黏土經過中等程度的後生作用(如擠壓作用、脫水作用、重結晶作用和膠結作用)形成強固結的岩石。是已固結成岩的,但層理不明顯,或呈塊狀,局部失去可塑性,遇水不立即膨脹的沉積型岩石。
2、礫岩:是一種由圓渾狀的礫石(粒徑大於 2毫米)膠結而成的岩石,是圓狀和次圓狀的礫石占岩石總量30%以上的碎屑岩。礫岩中碎屑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礦物碎屑,填隙物為砂、粉砂、粘土物質和化學沉澱物質。
3、大理岩:因產於中國雲南大理而得名。主要礦物為重結晶的方解石、白雲石,肉眼可辨認,遇稀鹽酸產生氣泡。純大理岩為白色,含雜質時帶有各種雜色,具美麗條紋,為主要的裝飾建築石料及雕刻石料。
4、花崗岩:屬於酸性(SiO2>66%)岩漿岩中的侵入岩,這是此類中最常見的一種岩石,多為淺肉紅色、淺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細粒結構,塊狀構造。也有一些為斑雜構造、球狀構造、似片麻狀構造等。主要礦物為石英、鉀長石和酸性斜長石,次要礦物則為黑雲母、角閃石,有時還有少量輝石。
5、石灰岩:簡稱灰岩,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岩。有時含有白雲石、粘土礦物和碎屑礦物,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硬度一般不大,與稀鹽酸有劇烈的化學反應。按成因分類屬於沉積岩。
『陸』 常見的六種岩石分別是什麼
常見的六種岩石分別是花岡岩、大理岩、石灰岩、板岩、礫岩、安山岩。
1、大理岩:大理岩的岩面質感細致,常用來作為壁面或地板。由於大理岩是由石灰岩變質而成,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因此也是製造水泥的原料。
大理岩材質軟而細致,是很好的雕塑石材,許多有名的雕像都是由大理岩作成的,如著名的維納斯像。其他如牆面或擺飾,也常是由大理石加工琢磨而成,如花瓶、煙灰缸、桌子等家用品。
2、花崗岩:本土的花崗岩只有在金門才看得到,因此金門的老房子幾乎都是用花崗岩做成的。台灣的寺廟所用的花崗岩,是來自福建,多用於寺廟里的龍柱、地磚、石獅。
3、板岩:因其容易裂成薄板狀,且在山區極易取得,故原住民至今仍使用板岩作為建材,築成石板屋或圍牆。
4、礫岩:有些礫岩含有鵝卵石及砂,而且膠結不良,容易將它們分散開來,例如:台灣西部第四紀的頭嵙山層中就是這種礫岩,其中卵石和砂都是建材。
5、石灰岩:台灣最常見的石灰岩是由珊瑚形成的,通稱為珊瑚礁石灰岩。在澎湖,珊瑚礁石俗稱「石」,居民用以作為圍牆建材,以遮蔽強烈的東北季風,保護農作物。
6、安山岩:由於材質堅硬,亦常用來作廟宇的龍柱、牆壁的石雕、墓碑、地磚等。
其他岩石用途
1、石英:石英是製造玻璃及半導體的主要原料,如:苗栗縣汶水溪的上福基砂岩中的石英砂即為製造玻璃的主要材料。
2、方解石:方解石存在於大理岩及石灰岩中,是製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3、白雲母:白雲母因不導電、不導熱且具有高熔點的特性,因此經常被用來作為電熱器中絕緣體的材料。
4、石墨:硬度低,且具有油脂光澤,條痕為黑色,常用於製造鉛筆芯,此外石墨還可以做成潤滑劑、電極、坩堝等。
5、硫磺:火山地區的溫泉中即含有黃色的硫磺。
6、石膏:石膏一般用於固定骨折受傷處,或做成塑像,也用於建築工業。
7、磷灰石:用於製造農業用磷肥。
8、蛇紋石:含有鎂的成分,可用於煉鋼工業上。
9、滑石:硬度低,有滑膩感;通常被研磨成粉末,以製造顏料、爽身粉、去污粉、化妝品等。
『柒』 岩石的名稱都有那些
① 火成岩 也稱岩漿岩。來自地球內部的熔融物質,在不同地質條件下冷凝固結而成的岩石。當熔漿由火山通道噴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稱噴出岩或稱火山岩。常見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紋岩等。當熔岩上升未達地表而在地殼一定深度凝結而形成的岩石稱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為深成岩和淺成岩。 花崗岩、輝長岩、閃長岩是典型的深成岩。花崗斑岩、輝長玢岩和閃長玢岩是常見的淺成岩 。根據化學組分又可將火成岩分為 超基性岩 (SiO2 ,小於45%)、 基性岩 (SiO2 ,45%~52%)、 中性岩 (SiO2 ,52%~65%)、 酸性岩 (SiO 2 ,大於65%)和 鹼性岩 (含有特殊鹼性礦物,SiO 2 ,52%~66%)。火成岩佔地殼體積的64.7%。 ② 沉積岩 。在地表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物質、火山碎屑、有機物及少量宇宙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層狀岩石。按成因可分為 碎屑岩 、 粘土岩 和化學岩(包括生物化學岩)。常見的沉積岩有 砂岩 、凝灰質砂岩、 礫岩 、粘土岩、 頁岩 、 石灰岩 、 白雲岩 、 硅質岩 、 鐵質岩 、 磷質岩 等。沉積岩佔地殼體積的7.9%,但在地殼表層分布則甚廣,約占陸地面積的75%,而海底幾乎全部為沉積物所覆蓋。 沉積岩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具有層次,稱為層理構造。層與層的界面叫層面,通常下面的岩層比上面的岩層年齡古老。二是許多沉積岩中有「石質化」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生存、活動的痕跡-----化石,它是判定地質年齡和研究古地理環境的珍貴資料,被稱作是紀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③ 變質岩 。原有岩石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根據變質作用類型的不同,可將變質岩分為5類:動力變質岩、接觸變質岩、區域變質岩、混合岩和交代變質岩。常見的變質岩有 糜棱岩 、碎裂岩、 角岩 、板岩、 千枚岩 、 片岩 、 片麻岩 、 大理岩 、 石英岩 、角閃岩、片粒岩、榴輝岩、 混合岩 等。變質岩佔地殼體積的27.4%。 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等物理性質,是建築、鑽探、掘進等工程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各種礦產資源賦存的載體,不同種類的岩石含有不同的礦產。以火成岩為例,基性超基性岩與親鐵元素,如鉻、鎳、鉑族元素、鈦、釩、鐵等有關;酸性岩與親石原素如鎢、錫、鉬、鈹、鋰、鈮、鉭、鈾有關;金剛石僅產於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中;鉻鐵礦多產於純橄欖岩中;中國華南燕山早期花崗岩中盛產鎢錫礦床;燕山晚期花崗岩中常形成獨立的錫礦及鈮、鉭、鈹礦床。石油和煤只生於沉積岩中。前寒武紀變質岩石中的鐵礦具有世界性。許多岩石本身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如北京的漢白玉(一種白色大理岩)是聞名中外建築裝飾材料,南京的雨花石、福建的壽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是良好的工藝美術石材,即使那些不被人注意的河沙和卵石也是非常有用的建築材料。許多岩石還是重要的中葯用原料,如麥飯石(一種中酸性脈岩)就是十分流行的葯用岩石。岩石還是構成旅遊資源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名山、大川、奇峰異洞都與岩石有關。我們祖先從石器時代起就開始利用岩石,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的衣、食、住、行、游、醫……無一能離開岩石。研究岩石、利用岩石、藏石、玩石、愛石已不再是科學家的專利,而逐漸變成廣大群眾生活的組成部分。
求採納
『捌』 中國有幾種常見岩石
岩石是一種或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它是構成地殼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為三大類,即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
常見的岩石有花崗岩、凝灰岩、閃長岩、安山岩、輝長岩、輝綠岩、蛇紋岩、玄武岩、片麻岩等!
『玖』 中國有哪些岩石
山地的中的岩石極為多樣,差別很大,進行工程分類十分必要。《94規范》首先按岩石強度分類,再進行風化分類。按岩石強度分為極硬、次硬、次軟和極軟,列舉了代表性岩石名稱。又以新鮮岩塊的飽和抗壓強度30MPa為分界標准。問題在於,新鮮的末風化的岩塊在現場有時很難取得,難以執行。
岩石的分類可以分為地質分類和工程分類。地質分類主要根據其地質成因、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和風化程度,可以用地質名稱(即岩石學名稱)加風化程度表達,如強風化花崗岩、微風化砂岩等。這對於工程的勘察設計確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分類主要根據岩體的工程性狀,使工程師建立起明確的工程特性概念。地質分類是一種基本分類,工程分類應在地質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目的是為了較好地概括其工程性質,便於進行工程評價。
為此,本次修訂除了規定應確定地質名稱和風化程度外,增加了岩塊的「堅硬程度」、岩體的「完整程度」和「岩體基本質量等級」的劃分。並分別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劃分標准和方法,可操作性較強。岩石的堅硬程度直接與地基的承載力和變形性質有關,其重要性是無疑的。岩體的完整程度反映了它的裂隙性,而裂隙性是岩體十分重要的特性,破碎岩石的強度和穩定性較完整岩石大大削弱,尤其對邊坡和基坑工程更為突出。
本次修訂將岩石的堅硬程度和岩體的完整程度各分五級,二者綜合又分五個基本質量等級。與國標《工程岩體分級標准》(GB50218-94)和《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協調一致。
劃分出極軟岩十分重要,因為這類岩石不僅極軟,而且常有特殊的工程性質,例如某些泥岩具有很高的膨脹性;泥質砂岩、全風化花崗岩等有很強的軟化性(單軸飽和抗壓強度可等於零);有的第三紀砂岩遇水崩解,有流砂性質。劃分出極破碎岩體也很重要,有時開挖時很硬,暴露後逐漸崩解。片岩各向異性特別顯著,作為邊坡極易失穩。事實上,對於岩石地基,特別注意的主要是軟岩、極軟岩、破碎和極破碎的岩石以及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的岩石,對可取原狀試樣的,可用土工試驗方法測定其性狀和物理力學性質。
舉例:
1 花崗岩,微風化:為較硬岩,完整,質量基本等級為Ⅱ級;
2 片麻岩,中等風化:為較軟岩,較破碎,質量基本等級為Ⅳ級;
3 泥岩,微風化:為軟岩,較完整,質量基本等級為Ⅳ級;
4 砂岩(第三紀),微風化:為極軟岩,較完整,質量基本等級為V級;
5 糜棱岩(斷層帶):極破碎,質量基本等級為V級。
岩石風化程度分為五級,與國際通用標准和習慣一致。為了便於比較,將殘積土也列在表A.0.3中。國際標准ISO/TC182/SCl也將風化程度分為五級,並列入殘積土。風化帶是逐漸過渡的,沒有明確的界線,有些情況不一定能劃分出五個完全的等級。一般花崗岩的風化分帶比較完全,而石灰岩、泥岩等常常不存在完全的風化分帶。這時可採用類似「中等風化-強風化』「強風化-全風化」等語句表述。同樣,岩體的完整性也可用類似的方法表述。第三系的砂岩、泥岩等半成岩,處於岩石與土之間,劃分風化帶意義不大,不一定都要描述風化。
3. 2. 4 關於軟化岩石和特殊性岩石的規定,與《94規范》相同,軟化岩石浸水後,其承載力會顯著降低,應引起重視。以軟化系數0.75為界限,是借鑒國內外有關規范和數十年工程經驗規定的。
石膏、岩鹽等易溶性岩石,膨脹性泥岩,濕陷性砂岩等,性質特殊,對工程有較大危害,應專門研究,故本規范將其專門列出。
3. 2. 5、3. 2. 6 岩石和岩體的野外描述十分重要,規定應當描述的內容是必要的。岩石質量指標RQD是國際上通用的鑒別岩石工程性質好壞的方法,國內也有較多經驗,《94規范》中已有反映,本次修訂作了更為明確的
『拾』 中國有哪些石頭
中國四大名石:安徽靈璧石、無錫太湖石、廣東英石、海南黃蠟石
靈璧石是中國最早的樂器原料,被稱為「磬石」、「八音石」,因而排在四大名石之首;海南蠟石有亂玉之稱。各省的省石都在這里爭奇斗妍:湖南菊花石,青黑色的石上自然呈現潔白的菊花;河南洛河石恰似黃河落日;遼寧龍珠石形成於三疊紀、侏羅紀的硅質岩,歷久彌堅,成為色彩斑斕的石珠;四川綠泥石,產於大渡河和清衣江,火山噴發後,經江水沖刷,形成深淺不一的綠色,似梅、似葡、似萍;雲南瀾滄江石,赤如火,綠如寒;青海河源星辰石,為黃河源頭石種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