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

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9-25 14:24:09

Ⅰ 中國古典音樂的特點

答:中國古典音樂的特點很多,中國古典音樂具有強烈的民族特徵,我總結了以下特點。
古典音樂大概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是系統性,從傳統發展而來,理論與創作理念的在不斷地被繼承和創新,像一門科學;第二是經典性, 19世紀以及之前的大部分古典音樂,一般都是社會影響較大,被人們視為經典而流傳的作品;第三是嚴肅性,尤其從18世紀開始,古典音樂的作曲家們為了追求創新張揚個性而創作,他們希望寫別人從來沒寫過的曲子,用別人從來沒用過的手法,而其他目的(比如曲子的人氣、娛樂性、商業價值等等)是次要的。
以上是我的總結。

Ⅱ 中國音樂的特點

簡明朴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

中國民歌的特點

1、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系,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眾,是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實踐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意志,願望而創作的,在過去,勞動人民被剝奪了掌握文化的權力,不識字,更不懂譜,但卻用口口相傳的方式編唱自己的歌曲,以滿足生活的需要。

2、民歌是經過廣泛的群眾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無數人的智慧結晶。(民歌的創作過程和演唱過程,流傳過程是合而為一的,在傳唱過程中即興創作,在編制過程中演唱流傳)

3、民歌的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朴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2)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民歌的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按民歌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六類,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兒歌、生活歌。

一、勞動歌

勞動歌包括各種號子、夯歌、田歌、礦工歌、伐木歌、搬運歌、採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勞動生活或協調勞動節奏的民歌。它是一種由體力勞動直接激發起來的民間歐謠。

二、時政歌

時政歌是人民有感於切身的政治狀況而創作的歌謠。

三、儀式歌

是伴隨著民間禮俗和祀典等儀式而唱的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民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民歌_中國國情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中國民歌

Ⅲ 中國古代傳統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1、音樂是一種多段體結構。

2、體現著一種從「散起」到「入拍」又經輕歌曼舞而變作「繁音急節」的快速舞蹈(相當於「破」)的部分。收尾時節奏還有「散」(即「曲終長引聲」)的漸變速度布局。

整個樂曲在開始的時候,每個演奏者就開始調琴,他們預先不調琴,用這種方法將聽眾的感覺調進來,調進樂曲的感覺中來。

3、用核心音調(而不是主題或曲牌),即興展衍變形來發展樂思。

4、新的聲部控制關系。它是西方現代技術,也與中國傳統音樂的寫法相同。

5、新的演奏法和新音色。如:樂器蕭的「冒吹」和重直覺、重音響的現代多聲語言等。羅永輝的《千章掃》,符合現代西方音樂中「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理念。

(3)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傳統音樂分派別和時期。

1、中國傳統音樂在旋律、音階、音色、節奏等方面與西方音樂存在區別。

2、中國傳統音樂的陳述方式具有自己的特徵,其中還有一些特定的終止方式;中國民族音樂中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

Ⅳ 淺談中國音樂的特點

中國音樂(打擊的面有點寬,適用多少有心知)。第一個特點是曲調的過於的變化、缺乏理性。曲調的波動起伏很大。這一點不論是過去長久的地方性的音樂,還是近現代所創作的一些古典、現代等音樂都有體現。在歐洲古典音樂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今天,中國人似乎還是缺乏表現細節的能力。從而在過度婉轉和大喜大悲中繞圈子。而讓外國人覺的情緒化好像是中國人的特點似的。拋卻理性來講的話,其實情感發展本身就有一定的規律和不同的變化,而中國音樂趨於單一的形式讓人懷疑中國人是否有足夠健康的情感方式。

另一個特點,就是。這在最近的流行歌曲中日趨嚴重。中國人作詩做文章都是講究啟承轉合的。音樂也很多是這樣。他們似乎很滿足這種精緻和取巧的方式。自然天成的啟承轉合總是很少。這種最易造成音樂的美感的形式成就了作曲者和聽眾的懶惰。也造成了音樂的封閉。而真正的音樂,那種自然表達、自然陳述、自然發展的、多樣的音樂,還差的很遠啊

Ⅳ 中國流行音樂的特點

中國流行音樂的特點是
1、傳統意味濃厚的旋律配以詩情畫意的歌詞境界。
2、古典元素:傳統的意象手法、憂郁感傷的優雅情調、詩意的畫面,營造出一種美輪美奐的古典美。
3、戲曲元素:京劇和流行音樂這在以前完全不沾邊,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旋律,京劇和流行音樂碰出了火花,從陶喆的《Susan說》到王力宏的《在梅邊》,再到陳升的《北京一夜》,最近幾年流行音樂大玩京劇民族風,將京劇元素引入到流行音樂中。

補充:流行音樂准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工業」現象。(見前蘇聯《音樂網路詞典》1990 年版)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流行音樂19世紀末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從音樂體系看,流行音樂是在叮砰巷音樂、搖滾樂、布魯斯、爵士樂、索爾音樂等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可泛指Jazz、Rock、Seoul、Blues、Reggae、Rap、Hip-Hop、Disco、New Age等20世紀後誕生的都市化大眾音樂。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與形態主要受歐美影響,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本土風格。

Ⅵ 中國民族音樂的特點

羅列四大特點供你參考:

一、創作的口頭性和集體性
二、 鄉土性
三、即興性
四、 流傳變異性。
第一、地域性變異。
第二、體裁間相互交叉、滲透的變異。

Ⅶ 中國民族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1、五聲調式:從音樂的構成上來說,中國音樂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音樂。所謂五聲調式,是由指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組成的調式,類似於簡譜中的1、2、3、5、6。民族音樂中的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橫向旋律:在音樂的表現形式上,中國音樂注重音樂的橫向進行,即旋律的表現性。在藝術風格上,中國音樂講究旋律的韻味處理,強調形散神不散。傳統的中國音樂作品在旋律進行上常常以單旋律的方式進行,對和聲的運用較少。

3、歌舞相隨:中國傳統音樂與舞蹈等姊妹藝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古代,音樂一般都離不開舞蹈,如遠古時期的《六代樂舞》、唐朝的歌舞大麴以及唐宋以後興起的戲曲音樂都體現了音樂與舞蹈結合。

4、民族特色:中國的民族聲樂藝術唱法強調聲音的明亮與甜美,語言生動與感情質朴,強調行腔的圓潤和咬字吐字的清晰,講求氣息的運用,並以真聲演唱為主。

(7)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那時涌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弦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民族音樂按其體裁藝術特點尚可分為六大類: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綜合性樂種等。每類音樂又各有多種體裁、形式、樂種和作品。

Ⅷ 什麼是中國音樂藝術的特點

中國民族音樂在音高方面的特點是「聲可無定高」。

如很多民族樂器中都有吟、揉、滑等指法,使聲音產生波動,餘音裊裊,獨具韻味,這些指法是在民族樂器學習過程中的必備指法,在很大程度上,它們決定了樂曲的音色和風格。

在民族音樂中,是以板和眼的不同排列來表示不同的節拍。一般板代表強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二眼、一板三眼、加贈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

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來記寫,一般是1/4的節奏。

散板為無板無眼,它是民族音樂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板式,散板中的拍承繼了「拍無定值的傳統」,即強弱拍的位置並不固定,按樂曲的風格、演奏者的情緒及表達的需要而決定。

對曲調進行加花主要視樂曲的風格的樂器本身而定,要注意的是骨幹音一般不變,有時也可在句、段的結速音上進行加花,使曲調更為流暢連綿。

(8)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五音調式

首先,從音樂的構成上來說,中國音樂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音樂。

所謂五聲調式,是由指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組成的調式,類似於現在簡譜中的「1、2、3、5、6」。民族音樂中的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其次,在音樂的表現形式上,中國音樂注重音樂的橫向進行,即旋律的表現性。

與中國的書法、繪畫等藝術一樣,在藝術風格上,中國音樂講究旋律的韻味處理,強調形散神不散。傳統的中國音樂作品在旋律進行上常常以單旋律的方式進行,對和聲的運用較少。

Ⅸ 中國民族傳統音樂包括哪些,特點是什麼,是如何定義的

傳統音樂,綿延幾千年包含諸多審美品格,它是一定音樂思想特殊本質的集中體現,是音樂思想意識的結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思維習慣,對其審美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當今的中國音樂中,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資源,同時也有著豐富的民間傳統資源。這些資源是活著的傳統,它們吸引著中外學者們的興趣。根據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可劃分成五個類別。
器樂音樂
中國的器樂音樂可以劃分成兩個類別:獨奏和合奏。獨奏音樂中再次劃分成弓弦、彈撥、吹管、打擊等類別。
同樣,合奏類音樂也可進一步劃分成弦索樂、絲竹樂、吹管樂、鼓吹樂和吹打樂。這五種合奏樂構成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的精髓。

戲曲音樂
中國有三百多種地方戲曲劇種。這些劇種根據音樂的不同可劃分成四個類別:(1)皮黃腔;(2)梆子腔:(3)崑腔;(4)高腔。京劇屬於皮黃腔。

民歌
民歌是各類民間音樂的基礎。在中國,由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存有豐富多彩的民歌。一般來說,中國民歌可以劃分成三大類別:(1)山歌;(2)小調;(3)勞動歌曲。

舞蹈音樂
中國的民間舞蹈也是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其中最流行的有(1)秧歌;(2)腰鼓;(3)跑旱船;(4)花燈;(5)採茶;等等。

Ⅹ 中國古典音樂都有什麼特點

一、五聲

談到中國古典音樂,就不能不提起古代的五聲音階。中國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代音樂的C、D、E、G、A五個音階。嚴格的說,五聲音階是我國古代樂律學的基礎。

春秋時期的《管子?地員篇》中,正式記載了計算五聲音階中各音的弦長比例的數學方法,史稱「三分損益法」,並完整記述了我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名稱。

在《左傳·昭公二十年》及《國語·周語》中,還記載有與五聲音階同時並存的七聲音階,它的半音位置在四五度和七八度之間,各音分別為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是運用三分損益法在求得五聲音階後進一步推算的結果。

但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九歌、八風、七音、六律以奉五聲」的記載來看,變徵、變宮更多地是為豐富和裝飾五聲音階所用,五聲音階在音樂實踐中佔有主導地位。為合樂和旋宮的需要,當時還確立了十二律制。

《國語·周語》中將十二律名稱為「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其中單數各律稱律,雙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也常稱「十二律呂」。

十二律亦用三分損益法求得,有了五音、七聲、十二律,並有了音階中以宮為主的觀念,「旋相為宮」的理論也由此進一步確立。

二、七聲

在傳統五聲音階的基礎上,七聲音階的體系也在逐漸形成和發展

中國古代的七聲音階: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也即現代音樂中的C、D、E、F、G、A、B。在周朝已有七聲音階和十二律。

公元前6世紀時,周景王(公元前544-52O年)問樂官伶州鳩什麼是七聲音階,什麼是十二律。伶州鳩在回答問題中,歷舉了宮、商、角、變微、微、羽、變宮的階名,並且說明了各音階與十二律的關系;又將七聲音階的出現推前到周武王代紂的時候(公元前1O66年)。

我國的七聲音階,主要是以雅樂和燕樂為載體。

雅樂一般泛指宮廷的祭祀活動和朝會儀禮中所用的音樂。起源於周代的禮樂度,用於郊社[祭祀天地]、宗廟[祭祀祖先]、宮廷禮儀[朝會、燕饗、賓客等]、射鄉[統治者宴享士庶代表人物]以及軍事上的大典等。

後世祀奉先賢的活動[如祭泰伯、祭孔]也模仿、應用郊社、宗廟之樂。周代的禮樂制度對上述不同場合中的儀式和曲目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相傳為黃帝至周武王各代所制的六樂,用於天子和少數王侯親自主持的祭祀大典和重大的宴享活動,後世的儒家把它奉為雅樂的最高典範。

雅樂的音階:(又稱古音階、舊音階或傳統音階)

(10)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音階:

中國很多的發明比歐洲早。中國人發現十二平均律(就是十二個半音),比歐洲早一百多年,聲律學領域是非常先進的,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出現十二平均律音樂作品。

中國人很了不起,在以農業為主的荒野時代,能有那麼多的發明,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 中國音樂過去的輝煌成就,曾震撼了無數世人。

嵇康善古琴,《廣陵散》、《梅花三弄》慷慨激昂。從那時起,音樂成為了知識分子階層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中國古典音樂與詩人所創作的詩詞歌賦一樣,誠可謂「陽春白雪」。而這一切,都是思想體系形成一定高度的產物。

閱讀全文

與中國音樂特點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