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理解錢穆中國歷史最為完備

如何理解錢穆中國歷史最為完備

發布時間:2022-09-26 02:09:20

A. 錢穆為什麼說中國歷史最為完備

二十四史,

還有我們的王朝基本都是一脈相承

B. 如何理解錢穆先生治世盛世的人物與衰世亂世

按照傳統語境的標准,這里借用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的看法,把中國歷史人物分為三類六種:

第一類是治世盛世的人物與衰世亂世的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莊子、老子都生於亂世,總體來說,治世盛世的人物要少於和弱於衰世亂世的人物。為什麼呢?這涉及到中國古代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中國古代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有所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德」指的是人格,「功」指的是事業,「言」指的是思想與學術。盛世治世的人物,其表現往往在「功」;而衰世亂世的人物,其表現往往在「德」和「言」。「功」,也就是事業,主要限於當時,而人格的魅力可以穿越時空,學術和思想可以傳承久遠,所以衰世亂世的人物,其影響和作用不僅僅限於當時,後世對他們的評價往往比治世盛世的人物更高。

第二類是得志成功的人物與不得志、失敗的人物,中國歷史上往往對後者的評價比對前者評價更高。比方說,中國古代的兩大聖人周公和孔子,周公得志,奠定了周代八百年的江山。孔子不得志,其學說在當時不為各國採用,孔子超高的地位是從漢朝才開始的,但孔子對此後歷史的作用與影響反而比周公大。成功的人物,像劉邦、衛青、霍去病,評價比不上項羽、岳飛、文天祥這些失敗的英雄。項羽是失敗的,可是漢高祖劉邦出現在影視劇里的形象里總是不如項羽。同樣,以「三不朽」來評價,這些成功者的成功只表現在事業上,而失敗者雖然事業失敗,卻令人感到他們的精神和人格特別突出;按照歷史哲學的話說,成功的事業會把人的偉大的真性減色,反之事業的不圓滿可以襯托出人的偉大的真性。所以岳飛、袁崇煥、史可法這些失敗的英雄更容易感動後人。

第三類是有表現的人物與無表現的人物。按照錢穆先生的說法,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偉大人物,其偉大之處表現在其無所表現。這話似乎很令人費解,但此種事例不勝枚舉。比如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事跡僅此一件,但《伯夷列傳》冠《史記》七十列傳之首;三讓天下的太伯,事跡不過爾爾,但《吳太伯世家》冠《史記》三十世家之首。不僅太史公如此,孔孟也對伯夷和太伯的評價極高。顏淵,也就是顏回,看似孔子的弟子中最無表現的,主要事跡就是住在破巷子里,吃粗茶淡飯,但孔子對他評價最高。東漢末年的徐庶,最大事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南京明孝陵里有林和靖的塑像,此人最大事跡是「梅妻鶴子」,但中國古代文人對他的評價非常高;諸葛亮的評價在歷史上分兩個時間段,後人對他在輔佐劉備之後的評價要遠遠低於他卧龍隱居的時代。這里同樣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妙:論其人的事業斷斷不夠載入史書,但在其無表現的背後,卓然有種精神、人格在,這種純粹的精神和人格風靡後世,較之摻雜了時代、地位、機緣、遭遇等等的事功,更加使人想往。

對照錢穆先生所分的三類六種人物來看,我們理解歷史人物,既要關注盛世治世的人物、得志成功的人物、有表現的人物,也要關注衰世亂世的人物、不得志、失敗的人物、無表現的人物,他們共同構築了中國歷史文化。對話這兩類人物就好像看悲劇和喜劇,有時悲劇更加具有魅力和震撼力。以最受後人崇拜的三位文學家為例,屈原是在政治上不得志而失敗的人物,陶淵明是不願有所表現的人物,杜甫是想有所表現但沒有機會讓他表現的人物,他們的文學是表現內心意志的文學,因此具有特別的力量和感染力。

C. 如何評價錢穆

錢大昕。錢甚至被稱清代考據第一,雖然誇張,但可見其功力,以其居清代考據之巔峰,當無異議。其論著,今人固多引用,其名至今不衰,但是如果讀他的著作和文集,稍有了解的讀者恐怕都能增補訂正。是他的水平其實沒那麼高?不是的。是我們更聰明更有功力呢?更未必然。只是我們今天還能踩在錢大昕之後至今為止的百年來的學者的肩上而已。(更鮮明的例子也在高郵二王段玉裁身上)
再說錢穆。錢穆可貴在哪裡?著作的學術成果確實是一方面,一些著作的結論如今仍有活力。(舉一例,也是本題大多忽視的一方面,歷史地理學。辛德勇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第一篇文仍有引用錢穆說以參考)但是要注意到,從清代到今天,錢穆是一位異峰獨起的學者——不是人人都能一以貫之圓融自如的駕馭通史(大家可能會想到國史大綱,其實國史大綱只是表徵之一)而會通專門史的。這是尤其難能可貴的。小子後生,學問淺薄,不敢說是前無來者,但敢說後來難繼。(余英時雖通,但如我一友所論,其實不甚精,特別是沒有制度史的根基,是為大忌。當代學者中我雖然喜歡余,卻也不必誨言)具體到微觀,以錢穆先秦諸子系年來說,錢穆的考證,也莫不是立足於大方面而不汲汲於無關宏旨的小細節,(開篇考孔子生卒年有自我闡述,不過此例不必舉,一提即可。案邊無書,也未能詳為舉例)然後勾勒出戰國史一幅宏大的圖卷。不過,這也並不是沒人做到。更難得的在於,翻檢其全集,會發現他的論著,主題雖異,精神一致,且能提出許多啟發性觀念。如他的中國史學名著,雖然是講課稿潤飾而來,但是只有錢穆,能通過對幾部史學著作的描寫,比較詳盡的寫出中國史學史的面貌(作為講課稿改寫的書,已經相當詳盡了),其後胡寶國研究魏晉南北朝史學史,於此亦有所得,(有文章,其中也有批評語)說實話,我認為像這才是真正應該好好學習的。(陳寅恪亦如是。其方法史識,確實不同凡響。且近讀劉浦江談陳寅恪文,評價亦篤)

D. 為什麼說《國史大綱》是中國最完備的歷史

《國史大綱》是2010年12月1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穆。[1]
《國史大綱》是中國近代歷史學家錢穆所撰寫的一本通史性論著,著於抗日戰爭時期。錢穆當時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在戰火紛飛中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輾轉大半個中國。在雲南昆明岩泉寺,錢穆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國通史的考證與寫作之上。當時生活的窘困、物資的緊缺以及內憂外患的狀況都使錢穆將對中國命運的思考貫穿於了全書始末。

E. 錢穆為什麼認為「中國歷史最為完備」

且木為什麼人為做個臨時追尾了?鄙視。

F. 錢穆先生強調: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其歷史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意,

摘要 我們的文化前途,要用我們自己內部的力量來補救。西方新科學固然要學,可不要妨害了我們自己原有的生機。不要折損了我們自己原有的活力。能這樣,中國數千年文化演進的大目的,大理想,仍然可以繼續求前進求實現。

G. 被譽為「最後的國學大師」錢穆是一個怎樣的人

上個世紀中國史學界輩有特色的大師非常多,而錢穆便是成就比較高的一個人,著作頗多,而且為人低調,可以說是我國“最後的國學大師”了。

H. 如何評價錢穆

錢穆老師是一個完全自修成才的舊學學者,除去一切其他的內容,單憑《國史大綱》、《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先秦諸子系年》等幾本歷史研究者不可不讀的著作,錢穆之於中國史學界的重要地位,就是沒有任何疑義的。

一、史學思想

錢穆的史學思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文化的內在動力」的作用,也就是歷史發展的內在理路(Inner Logic)。在研究一個歷史問題的時候,是不能單純將目光局限在社會變化的層面,仍要注意文化層面的影響。比如我們在研究東漢光武政權的建立時,通過比較,看出當時並立群雄中,最注重文化發展和任用士大夫的就是漢光武帝。除去社會經濟層面,文化發展一樣在左右著歷史進程的進步。這些觀點的發源,都來源於注重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錢穆老師。而這種思想文化內在動力研究的重要性,正是在中國大陸這個被唯物史觀統治的地區,最迫切需求的東西。

除此之外,錢穆老師從未接受過現代的大學教育,甚至中學都沒有畢業,所以一直沒有全盤接受西方的史學研究思想。這在民國時期,是一股與五四潮流想逆的巨大力量。胡適、梁啟超主張的全盤西化政策,引入了西方的史學模式,否認中國傳統歷史研究方法,影響了一批後代文人,比如以李慎之先生為代表的中國自由主義思想學者。錢穆老師的存在,一直在向後代文人傳達傳統思想的重要性,為「舊學」思想保留了無數璀璨精華。其實,隨著學術的進步,中國東方傳統歷史研究方法與西方模式的矛盾越來越少,完全可以並存。作為五四餘波中的時代逆流,是錢穆老師當年的不懈努力,才保存下來東西文化繼續碰撞融合的希望。這方面看,錢穆老師是一個承前接後的文人。

著作方面,單獨拿出《國史大綱》來說。這本書以教科書體例寫就,但說實在話,作為一本著名的「通史」著作,這並不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但不妨礙其成為一本偉大的著作。之所以說它不是一個好的教科書,是因為其中內容講的太簡略,並不適合一門歷史初學者來讀,起不到史料積累的作用。但《國史大綱》之所以流傳於世,在於其中錢穆老師對當時諸多思想者史學觀點的總結提煉,書中諸多地方有對陳寅恪、呂思勉等專門學者觀點的討論,只是他本人並沒有明確指出。這是一本綜合性論集,想看透《國史大綱》,如果沒有一定的積累,是不容易的事情。

當然,人無完人。錢穆老師的學問也有其問題,也有許多被探討批判的地方,這是每個學說必然會經歷的事情。對《國史大綱》的批判,可以從史料、邏輯的方面出發,我們批判一本著作的目的是「修繕」,讓學說逐漸完善,而不是「打倒」,讓其遺臭萬年。而單純地扣帽子,評判其「好不好」,大概只是外行所為。

一些曾經批評《國史大綱》的人,例如胡繩,在晚年都對自己曾經對《國史大綱》的指摘進行了反思。讀不出精華,應該先從自己身上反思。這種自視甚高的情況很多,有諸多學者評論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言之無物,我只能說,某些人眼中的言之無物,只是有眼無珠罷了。

我們不必討論錢穆老師在史學某一特定領域的貢獻,在知乎也沒有必要說那麼細。就單憑思想史觀、承前啟後、著作傳世這三點,就已經足以支撐錢穆老師的史學思想成就。

二、新亞書院

新亞書院創立於1949年,當時環境及其艱難窮困,錢穆老師為了籌集辦學資金四處奔走,幾乎沒有休息的日子,還幾次身陷險境,差點喪命。而新亞書院以宋明書院之講學精神,配以西洋大學的導師制度,所授知識貫通東西,不可不說是當時中國教育之奇葩。

新亞書院的幾位老師,如錢穆、張丕介、唐君毅、饒宗頤、牟宗三等都是如雷貫耳的名字,教出的學生更是有餘英時、唐端正、徐立之等各界英才。如今作為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分,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世界漢學的中心之一,構成歐洲、美國、台灣、香港四個核心的落腳點之一,享譽全球。可惜,本應執世界漢學界之牛耳的北京大學,地位卻一日不如一日。

作為第一任校長的錢穆老師,能教書,亦能辦學。他在教育界留下的影響,可以說是有功無過。

三、為人處世

文人相輕,而錢穆老師卻從不輕視他人。錢穆老師修習學術的「雅量」,是值得後人學習的地方。

辦學、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勢必經受社會的考驗,這考驗可能是質疑、批評、辱罵,可也能是贊揚、追捧、盲從,錢穆老師鼓勵後學懷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種批評質疑,這就是一個學者應有的「雅量」。這種為人處世的心態,一直是我個人從事學術中秉持之信念,並已經在知乎上有所述說。

但這種開放的態度,不同於接受一切的意見。當有些概念相左之時,錢穆老師依舊會堅持自己認為更可靠的觀點,並與對方理智探討。

他在《國史大綱》序言中寫下的幾句話,更是顯出其才氣磅礴、文筆勁悍的英姿。振聾發聵,乃一切史學研究者必熟記之訓誡。
四、總結
所學尚淺,無法對錢穆老師做出什麼一句話的評論,就借引其得意門生余英時先生的話,來為本文之總結:
錢先生是開放型的現代學人,承認史學的多元性;但同時又擇善固執,堅持自己的路向。他畢生以抉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現代意義為治學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廣,近世罕見其匹。」

I. 歷史學家錢穆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概是民族文化保守主義者,沒見過他說什麼政治主張……
似乎認為中國歷史文化有自己的條理脈絡,反對對西方各種東西的……舍己從人……
錢穆有個觀點很有趣,他說清朝的政治不是傳統的儒家政治,而是一種滿洲貴族的部族政治。以前覺得這話沒意思。
後來了解多了,還覺得真是這么回事

J. 如何理解錢穆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聖人的論斷

孔子確實是歷史上很重要的儒學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因為孔子才能夠有仁義禮智信的理論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錢穆中國歷史最為完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