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

中國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2-09-26 06:53:32

Ⅰ 練太極拳時,應該注意什麼

太極拳是我們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個運動,受到了中老年人的喜愛,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打一打太極拳,這對於身體是有一定好處的,不過打太極拳的時候·也是有一定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最後就是打太極拳的時機,最好是在早上,吃完早飯半個小時之後進行鍛煉,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很好消化胃腸道的食物,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放鬆身心。

Ⅱ 打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關於打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本文導讀:打太極拳要注意什麼?太極拳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一種體育運動和健康項目,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打太極拳要注意什麼呢?

在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經常能看見一些人配合著音樂練習太極拳。一邊聽音樂一邊打太極拳,能夠增加動作的節奏性,增加觀賞美感。但事實上,它不僅不能增強鍛煉身體的效果,有時候甚至會讓鍛煉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僅僅是作為鍛煉健身,而不是表演練習太極拳的話,不配音樂、自己一個人練習效果會更好一些。

太極拳作為一項具有悠久傳統的拳術,它的理念與氣功有共通之處,講究的是「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打拳心為主」。在練習時,應當做到意識高度集中、呼吸均勻順暢,更重要的是還要做到心靜,如此才能達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真正全身心地去打太極拳,不僅對人的身體素質大有益處,更重要的是能讓人心平氣和,心靜如水,它對於人的心理健康好處並不亞於身體健康。如果以音樂配合來打拳,人們練習時,招式動作上會不由自主地迎合音樂的韻律,心態上也不可能做到無視一切,尤其是不能做到忽視自己需要配合的音樂。這必然會造成人的心態不能全神貫注於打拳這件事上,也違背了太極拳的「以氣運身」的理念,從而影響練拳效果。

練習太極拳的禁忌

1、忌神不守舍

太極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氣。招為術,神為勢,有招無神招無力,招術神通才靈威。神力透心,神威難測,神光威嚴賽銳器。練太極拳一定要達到手、眼、身合步,精神氣意通。

2、忌鬆散無力

松是太極拳之門,是太極拳練者入門的第一關,松是使關、節、椎松開,使肌、腱、膚擴張,讓氣血直達梢端。絕不是鬆散、松亂、鬆懈。

3、忌僵硬練力

太極拳是用意不用力,是柔中藏剛,松是太極之門,僵硬是太極之絆,用氣滯氣,用力傷氣,是太極拳之大忌。

4、忌突擊使招

太極拳的技擊法則是:不撞不頂,逆來順受,以力而化力,以四兩拔千斤。突擊使招不但不能取勝,反而容易兩敗俱傷。

5、忌輕浮奇舞

身沉則氣沉,輕浮則氣燥,平、穩、沉、實是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是太極拳之拳法,「圓、旋」是太極拳法運動的軌跡。是拳則有擊,沒有不打人之拳,太極拳是一種「巧妙力」之拳,輕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與養生無益。

6、忌串門走戶

太極拳是內家拳,重點要內外雙修,如參雜外家拳的招式修煉就很難登堂入室。

7、忌雜拳同練

練太極拳與其他雜家拳同練,容易造成體內氣血散亂,很難練通周天。

8、忌過急速成

功不是單靠學能得到的,而是練出來的,只有練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沒有直通車,欲速而不達也。

9、忌過火求功

練太極拳關鍵是搭好橋,調好息,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滿池,丹葯而養。口腔不松,牙關緊閉,搭橋過緊,就會口乾味苦,損精耗氣。

10、忌心雜多言

練太極拳的核心就是凈心調息,生津煉丹。心中雜念是練好拳的`一大障礙,必須排除。其次,俗言有「屁多無病,言多無命」之說,練拳者邊練邊說話,是耗津耗氣的罪魁禍首,也要嚴格控制。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鍛煉時間

冬季清晨的空氣清潔度相對差些,因此鍛煉的最佳時間是日出之後,練拳前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牛奶之類的飲料,吃幾片餅干或其他小點心,但千萬不要吃飽。(對老年人來說上午10點鍾左右較為適宜)

2、鍛煉場所

不宜在煤煙彌漫、空氣污濁的庭院里進行健身鍛煉,應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進行鍛煉(有霧時不宜在室外進行鍛煉),如果選擇在室內進行鍛煉時,要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練習時,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

3、運動強度

應根據自身的狀況靈活調整運動量,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在鍛煉中慢慢適應,不要急於求成,千萬不要故意用力呼吸來達到所謂的「氣沉丹田」,以免出現頭暈目眩,心跳氣促等現象,影響自然呼吸。另外要注意的是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准備活動,如伸展、彎腰、下蹲等,否則容易引起扭傷、碰傷、骨折等。

4、不要帶病鍛煉

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更不宜練拳,冬練時若發生心絞痛應立即停止鍛煉,不要緊張,可坐下或半卧位休息片刻,如疼痛無緩解應及時去醫院檢查。運動剛結束,最好不要馬上大量喝水,稍稍休息後,在少量多次的飲用。喝點淡鹽水,有助於保持身體的水鹽平衡,喝些糖水、果汁、有助於盡快補充消耗的能量,促進身體恢復。

5、運動後不要立即洗熱水澡

由於運動使肌肉的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而內臟的血管相應收縮以維持肌肉的血量,這時洗熱水澡則會使皮膚肌肉的血流量繼續增加,而內臟尤其是腦部的血量減少,容易出現腦缺血而暈倒。

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時,應當做到心平氣和,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專心致志、精力集中,使全身心投入到鍛煉中去。至於配音樂或者是很多人一起打拳,其實更具表演意義,對於修身養性來說,功效卻遜色了很多。

;

Ⅲ 太極拳訓練注意事項

在練習任何一個拳式動作,都要將身體分陰陽,分虛實,有開合,即有放大縮小。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太極拳訓練注意事項,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練習任何一個拳式動作,都要將身體分陰陽,分虛實,有開合,即有放大縮小。身體左邊縮小,則右邊放大;右邊縮小,則左邊放大;上身縮小,則下身放大;下身縮小,則上身放大;前面縮小,則後面放大;後面縮小,則前面放大。

2、任何手上動作開始前,應先放鬆兩肋,後松肩、肘、腕。

3、“松沉”,並不是整個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門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門以上地方還是向上升。

4、在拳式練習中,重點不在拳架定式。式與式之間的過度動作的才是至重要。

5、當身體某處地方無法松開時,便不要再想該處地方,轉為松開緊張處地方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6、 練拳時,要經常保持「三空」,即:手心空、胸空、腳心空。

7、 「氣斂入骨」乃是用意將雙肩和背收向脊骨,並下沉至尾閭。

8、 拳式練習時,身體要有起伏(或升降)。起伏是由於兩跨松開,身體受地心吸力影響慢慢向下沉。當下沉到底時,身體會自動反彈向上升。此原則由始至終貫切到整套拳式。

9、 我們經常說「松沉」。怎樣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應像一樣紙在空氣中平放地往下飄盪。左邊沉,右邊升。然後,右邊沉,左邊升。這樣一飄一盪掉到地上。

10、練氣勢要意想頭、背、胸、臀四張皮。任何時候只可以擴張其中一張皮。

11、 做任何拳式動作都要有對拉。例如:手向上動,則身向下沉(臀一張皮)。手向前伸,則身向後*(背皮)。手走左,則身走右;手走右,則身走左。手與身好像互相對拉,或是好像一個球向四方八面膨脹。

12、 任何一個拳式動作完成後,身法上須做到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跨擴膝,手上勞工穴透開,意氣到達手指。

13、 必須在一式的動作完成到位後,才可開始下一式的動作,不可搶先。

14、 任何一式動作都是由身體的「中線」開始,在「中線」結束。

15、 如果手掌、手指能放鬆,手腕不僵、不丟、不折;則整個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脹滿感覺,手指亦會自然張開。絕不可用拙力將手指並攏或撐開。手指尖要虛領頂勁,指根氣沉丹田。

16、 兩手如一手。背部好像有一條似有似無的幼線連著左右兩手。當一手下沉,另一手就受牽引上升。一手向內收,另一手就受牽引向外展。

17、 當手一動,則應在意念上,該只手向四方八面張開。

18、 手向前推出時,肩胛骨的位置要放鬆。手回收時,肩井穴(鎖骨)對下的位置要放鬆。

19、 手向前伸,不能出圈。所謂「圈」者,是在身前形成的一個看不見,但自已能感覺到的一個圓圈。如手出圈,只要對方黏著,稍作牽引,人便失重心,身體往前傾倒。

20、 松肩、沉肘和松腕的其中一種做法是:首先,整條手放鬆,用意推開肩關節,想像了一條水管的閥門被打開,一股水慢慢從肩流落上臂。當上臂充滿水後,肘受水的重量往下沉。繼而打開肘關節,讓水繼續流去前臂。待前臂也充滿了水後,打開腕關節,讓水流去手掌,再打開虎口,讓水最終流到指尖。

21、 推手時,擬增加手上沉重量,不能光用力向下壓,而是虛領頂勁,領著身體向上升,則手上沉重量自然增加。如雙手向左移,則身體須向右走。同樣,如雙手向右移,則身體須向左走。

22、 在練架子或推手時,要松開上肢的每個關節,包括: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可意想手腕關節內側、肘關節內側和肩關節內側都夾著一膨漲的小球,將每個關節推開。此外,若其中一隻手或兩手同時在胸前抱圓,則意想手彎和胸的中間位置有一圓球居中。此球可隨自已的心意脹大和縮小,亦即開與合。再進一步,意想身體是一個球。當意想球脹大,不單是手向前,身亦向後,肘兩側和身體兩側也向兩邊脹開,甚至頭頂和雙腳也上下伸展。因為球脹大是向四方八面同時脹大。

23、肩、肘、腕順序放鬆是「意」的訓練。目的是使手上任何部位聽從「意」的指揮。當手上功夫進步後,肩、肘、腕松的次序可任意組合。例如,腕、肘、肩。

24、 想像身體如寺廟里的一口鍾。兩腿內側為鍾的內壁,尾閭為鍾錘。鍾錘永遠只能在鍾內壁的范圍擺動。那就是說,尾閭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與任何一腿重迭,否則便是雙重。

25、 無論是打拳還是推手,作弓步時,後腳不可用力向後向下蹬,而是要開跨、擴膝,放鬆垮根、膝蓋和腳踝的關節。這樣,後腳才不會僵硬,重量流至腳板、腳指而反彈。反彈力倒頭傳至腳跟再傳至腿、腰……。這時腳跟會有上升的感覺,身體才能升沉轉動靈活。

26、當做弓步時,身體的重量從小腹放到前實腿的大腿內側處。想像前腿的跨和後腿的跨各有一氣球。前腿的跨根的氣球慢慢縮小,跨部隨之慢慢放鬆、內收下沉;後腿跨部的氣球慢慢擴大。

27、若身向左轉,則右腳先動,繼而左腳動;相反,若身向右轉,則左腳先動,繼而右腳動。但無論向左或向右轉,都必須虛領頂勁,用意將一邊身縮小,以脊椎為軸為主轉動,帶動整個身體轉動。

28、無論練拳還是推手,如要轉動脊椎,必須在原位上轉,不能在轉的同時,向前後左右任何一方移動。

29、兩腳虛實的轉換在練架子時兩腳虛實的變換,例如坐步變弓步或反之,不應只是簡單地將實腳向前或向後撐,把身體推向前或推向後,使身體的重量,從地面直線地從一隻腳一交給另一隻腳。比較好的方法是,意想丹田像是一個水泵,而實腳的整條腿像貫滿了水。當兩腿進行虛實轉換時,丹田的水泵將實腿的水徐徐抽起抽走,然後徐徐貫入虛腿去。水的流動路線像一個倒轉的英文”∩”字母。在這樣的意想的抽水和注水的過程中,身體便自然向前或向後移動。所謂意想,不單純是想,還要真的像感覺到水在一條腿從下而上,經過單田,然後從上而下流動。也就是說,我們要能「用意」來指揮水的流動路線。此外,除了要做到能夠以「意」來指揮水的流動路線外,還要能控制水的流動速度。水的流動速度要均勻,不要有停頓。如假設實腿的水量是從9開始,然後 8,7,6….地減少,最後至0; 則注水的水量則是從0開始,然後1,2,3,4地增加至9。用「意想」所感覺到水的流動路線和速度,起初是很模糊和緩慢的。有時,感覺甚至會中斷。但隨著多練習,意想的感覺和速度便可以加快和加強。最快比電光火石還要快。這樣,才能達到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手快不如意先」的原則。進行「意想」時,精神必須高度集中,不想其它東西。

此外,在上述的腿上虛實變換的過程中,必須要「虛靈頂勁」和做到「節節放鬆,節節貫串」。這樣才能符合「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猶須貫串」的要求。當我們按照上述的方法來轉換兩腿間的虛實時,若能做到全身放鬆,轉換輕靈,在身體的重量全部從一腿轉換到另一條腿一剎那,會感覺到有一個力從地面向上反彈到實腳。我們應從腳底、腳踝關節、膝關節、跨等節節向上放鬆,讓這個反彈力隨著我們的心意去到身體的任何部份,作為該身體部份的動力來源。例如虛腳的上步或手上的掤勁。要注意,如果在地面反彈力的傳遞所經過的路線中,有不松開的地方,那麼,地面反彈力的傳遞便在身體不松開的地方中止。因此,在練架子時,必須要全身松開,節節放鬆,節節貫串,一動接另一動,不許有停滯。

30、每次拳式練習,只可選擇一個重點作為練習對像,例如:肩、肘、腕;兩腿虛實轉移等等。絕不可貪多,欲速不達。

31、所謂心法、重點,只是一個手段或是一件工具,幫助我們達到太極拳的要求。當我們做到某個重點,並且運用自如,便應忘記了該個重點,讓該重點的要求自然而生。

Ⅳ 練太極拳的禁忌

練太極拳的禁忌

導語:太極拳是漢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它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那麼練習太極拳有什麼禁忌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膝蓋痛能練太極拳嗎?

太極拳標志動作是馬步蹲襠。有資料顯示,人體屈膝30度,膝關節承受壓力和體重相等;屈膝60度,膝關節壓力為體重4倍;屈膝90度,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6倍。膝關節如長期處於緊張和負重狀態,膝關節負重過大,引起膝關節疼痛,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膝關節產生退行性變化,因此鍛煉一定要適度,應符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有膝關節問題的老年人盡量不要練習下蹲,如果必須下蹲,應注意速度,並盡量用手來支撐。

如果膝蓋疼痛十分劇烈,那麼老年人一定要停下太極拳運動,及時就醫,否則再輕微的運動也會造成傷勢惡化。若是膝蓋疼痛十分輕微,也許這是由於沒有做好熱身准備而造成的,在下次運動時可以先做好熱身後再開始打太極拳。

老年人練太極拳注意事項

1、莫弓過

主要是指屈膝程度不要太過。膝關節本來是做屈伸運動的關節,但在太極拳這種特殊運動形式中,若屈的太過,必遭傷害。

做弓步時,前弓步的膝尖應落在腳面以內,小腿最好不要越過與地面的垂直線。許多老一輩拳家都十分強調這一點。

太極拳運動時,過度運作一般是一腿承擔體重一腿運動,若膝關節屈曲太過,形成死角,加之強壓,長期如此必城病變。學者不可不慎。如何才能屈曲不過,關鍵是松腰減臀,尾閭中正,上體豎直,既所謂立身中正。

2、莫扭擰

主要是在轉身時負重扭轉不要過度,腳尖與膝尖不要形成夾角,要始終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3、莫滯勁

行架過程中多是一腿負重,膝關節既要承受自身體重的'壓力,還得承受運使勁力的沖擊。所以在主觀上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是十分必要的。

4、莫叉勁

凡向前走勁時,勁向必須與腳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現夾角。勁力分叉,不但形成勁力的自耗,而且傷神。

5、不激烈

人們在行架之前都有個熱身的過程。有的人採取硬抻、猛壓、快轉、強下等方式是很容易致傷的,特別是中老年人。在膝關節疼痛期間,不但熱身時按摩,練完拳按摩,有空要多按摩。


;

Ⅳ 初學太極拳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注意防寒保暖。太極拳是一項看似運動量不大,實則非常耗費體力的運動,在練習過程中,往往會汗水淋漓,即使冬天也會如此。因此,在鍛煉過程中,要注意衣物的增減。太極拳在鍛煉時也會出汗,但並不是像其他劇烈體育運動一樣,「刷」的一下子全出來,它是將汗含住,在向外排汗的同時,熱量會像體內滲透,這就是「養體」。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一環節,不要圖輕便而減少衣物,要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否則就會寒氣侵體,不僅不能養生反而會害病。雖然很多人冬天都會穿尼龍布的加厚防寒太極服鍛煉,但建議帶上羽絨服,練完後趕緊穿上。
二、注意空氣的流通。太極拳注重調息,因此空氣的質量很重要。在北方冬天,霧霾較多,建議遇上這種天氣大家就不要出來,直接在家裡鍛煉就可以了,當然在家裡鍛煉的時候也要注意室內的通風,不建議選擇卧室,最好是客廳。有人說去地下停車場,殊不知,地下停車雖然暖和,但空氣不流通,對身體傷害反而更大。
三、加強鍛煉前的准備活動。到了冬天,大家自身熱量少,身體柔韌性降低,因此要做好打拳前的准備活動。尤其是打陳氏太極拳和競賽套路。建議在准備活動時,可以挑選八段錦,五禽戲之類的保健操,雖然運動量不大,但能產生很大的熱量,所以熱身效果非常好。也許有人問,熱身達到什麼樣狀態效果最好?我的熱身安排:熱身的時候,先慢跑,跑到腳心微熱,然後壓柔韌,從頭頂到腳踝一系列准備活動,這時身體已經發熱,然後做十分鍾的八段錦,通過一緊一松來調節身體,此時,感覺快要出汗了就開始打拳。本人打陳氏一路,從跑步熱身到打完一路總共一個半小時。

Ⅵ 太極拳運動的注意事項及相關技巧有哪些

太極拳非常適合年輕人練習,其實現代人對太極有很多誤解,因為早上只看到老年人練,很少看到年輕人打,而且不像其他武術,很多年輕人都在學著練。其實太極也要從小學開始,它的戰斗效果才會體現出來。太極拳的動作姿勢基本要求是虛領、胸、背、腰、臀、肩、肘、腕、尾。練習的時候,如果動作不規范,不僅會影響你的表演,還會影響你內心的感受。同時標準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是:氣沉、屈臀、內鼓外安、動作如抽絲、走起路來像貓。所有的基本技術動作都要有準確的起點,清晰的跑線,適當的停頓,動作一致,上下一致,手眼協調,才能使姿勢舒適。在專業人士指導太極拳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習拳法,包括調樁、糾正動作、引導人體悟內心感受等極其重要的幫助。

Ⅶ 打太極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太極拳集中了我國傳統保健體操之精華,架勢平穩,動作舒展,沒有忽起忽落的激烈騰躍運動。特別適合於中年人健身之用,許多醫學工作者也認為它是一種抗老健身的理想運動方法。

太極拳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在國際上很受推崇,久享盛譽。幾個世紀以來,經過實踐,證明太極拳乃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健身與預防疾病的手段,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骨骼、肌肉、關節的活動、體內物質代謝等都有積極的作用,從醫學的觀點上來看,它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合乎生理規律的很好的健身運動,也是病人的醫療體操,值得大力提倡。

太極拳有獨特的運動特點和風格。練習太極拳的人應注意了解和把握這種風格特點,使每一姿勢動作符合要領,充分體現其風格特點,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強體質的功效。

輕鬆柔和、連貫均勻、圓活自然、協調完整,這些就是太極拳的基本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太極拳在鍛煉方法上對姿勢動作的各種要求和基本法則。為了幫助大家掌握,現將前人總結的太極拳注意十則簡介如下:

(1)立身中正

姿勢正確,特別要保持上體自然正直,腰脊中正,重心放穩,以利於肌肉放鬆,動作靈活,姿態自然,氣血通暢。

(2)神舒心定

「心靜」、「體松」是太極拳運動特點所決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對於其他要領掌握的基本保證。練習時,務必要精神安定,心情平靜,排除雜念,思想集中。精神貫注,做到專心打拳,身體各部位保持運動中的自然舒展,肌肉放鬆。

(3)用意導力

用意識引導動作,「意到身隨」,「先在心,後在身」,精神飽滿,富有生氣,全神貫注(包括眼神運用),以意念引導勁力,勢換勁連,勁換意連,使意念、勁力、動作三者統一,更為准確、充分,更富有內容。

(4)氣沉丹田

太極拳是一種拳法與氣功相結合的健身運動。動作呼吸,恰當結合,深長細勻,通順自然。在此基礎上,注意吸氣時橫膈下降,增加通氣量,促進氣血循環,增強內臟活力。

(5)運行和緩

這也是太極拳運動特點之一。要虛實分明,剛柔相濟。這樣結合動作的虛實變化,勁力有柔有剛,既輕靈,又沉著,圓活不滯,避免了不分主次、平均用力或過於緊張、呆滯生硬的毛病。

(6)舉動輕靈

「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這種形容比喻是很貼切、形象的,練習者要用心體會,意領神會,體現在動作上。

(7)內外結合

在「神舒心定」的基礎上,使意識、動作與呼吸三者協調配合,意識與形體緊密結合,以意導動,內外統一。

(8)上下相隨

要全神貫注,動作協調。太極拳是全身性運動,要求上下相隨,全身各部位的運動保持協調一致。如果動作支離破碎,那就違背了「周身相隨」的要求。

(9)連綿不斷

動作連貫,前後銜接,連綿不斷,無停頓割裂,不容許中途斷線,自始至終,一氣呵成。

(10)呼吸自然

初學者可採取自然呼吸,逐步使呼吸與動作自然配合,做到深、長、勻、靜,通順自然。不可以力使氣,簡單生硬,強求統一,違背呼吸的自然規律,以致傷身,事與願違。

練習太極拳也非一蹴而就,這也要有一個過程,要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完美的程度。大體上可以分成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要首先在姿勢、動作上打好基礎,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搞清楚,要做到姿勢正確,步法穩定,動作舒展、柔和;第二階段,注意掌握動作的變化規律及其特點,做到連貫協調,圓活自然;第三階段,著重練習勁力的運用和意念、呼吸與動作的自然結合,做到動作輕靈沉著,周身完整統一,能全面地掌握和體現太極拳獨特的運動特點和風格,收到扎扎實實的功效。

太極拳多年來流傳很廣,已形成各種流派,如陳派、王派、宋派等。解放後,國家體委公布了簡化太極拳,簡便易行,已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Ⅷ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太極拳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

練習太極拳需要注意的事項:

1、太極拳訓練方法

1) 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2) 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3) 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4) 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5) 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2、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1) 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並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

2)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即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鬆;

3) 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於意,發於腰,動於手,眼隨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4) 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於打拳;

5) 式式均勻,連綿不斷:指每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調而緊密銜接;

6) 練習太極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同時,在練習時應多加觀摩,相互學習交流;相信經過認真的練習和不斷的努力,都可以收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8)中國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太極拳的特點: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

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

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yan一聲)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

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Ⅸ 練習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

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Ⅹ 練太極拳 有什麼注意事項

太極拳是一種柔性武術,在鍛煉時通過各種柔和動作,以一定的呼吸運動能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同時,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用意識加以引導,起到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既有一般拳術活動肌肉筋骨的好處,又有調息養神的功效,所以特別受到老年人的喜愛。但在練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備活動。一般來說,練拳以清晨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干,但千萬不要吃飽。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准備活動,然後靜立片刻,調勻呼吸,排除雜念,准備操拳。
二、練拳時要用意而不用力。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由意識來支配的,從而達到精神和肌肉兩方面的鍛煉。老年人在操拳時,最好能選擇一個請靜避風的環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以致失去鍛煉的功效。同時,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如年高體弱的,可採取姿勢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千萬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識上想到了,同樣可以得到鍛煉效果。
三、練拳時盡可能做到柔、緩、松、輕相結合。由於老年人受到體力上的限制,練拳的大致應盡量柔和、放鬆、自然、緩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學者,也要做到這一點,尤其身體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這個要領(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則暫時不宜練拳)。
四、練拳時應掌握深勻細長的呼吸。勻細深長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納新」的效果,同時也能改進血液循環和內臟活動機能
。由於這是一種與動作相結合的腹式運動,初學者可能感到有困難,應在鍛煉中慢慢適應,不要急於求成,千萬不要故意用力呼吸來達到所謂的「氣沉丹田」,以免出現頭暈目眩,心跳氣促等現象,影響自然呼吸。
總之,老年人練拳以適度為宜,久而久之,隨著身體素質的增強,自會逐漸做到行氣結合,得心應手,操之過急是萬萬不行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