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媒體怎麼看待清華

中國媒體怎麼看待清華

發布時間:2022-09-27 05:00:04

Ⅰ 如何看待北大清華爭搶各省高考狀元

1、看到這則新聞,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具有高水平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不能免俗,炒作高考狀元為自己做免費的廣告。估計國內其他大學看到此只能捶足頓胸:花落人家,是否技不如人?值得疑問:人們為什麼熱衷追捧「高考狀元」?

2、「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自科舉考試以來,狀元情結就一直深植於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國人對於狀元的崇拜已像染上「毒癮」一般痴迷不已。又是一年放榜時,社會對「高考狀元」的關注熱情依然不減,一些商家在挖掘「高考狀元」的商業價值,一些教育部門也在不同程度地默認或推波助瀾。對於「高考狀元」的炒作,媒體也有不容推卸的責任。「高考狀元」亦被媒體娛樂化的錯誤引導炒得一發不可收拾。

3、「高考狀元」被熱炒,是多方因素合成的結果,有教育理念的偏差,有教育政績觀的偏頗,有商家經濟利益的驅動,也有媒體的錯誤引導,但教育本身是最大原因。熱炒「高考狀元」也是教育政績觀偏頗的反映。由於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缺失,對於學校辦學成績的認定也很模糊與隨意。於是,便出現了極度功利化與浮淺化的教育政績觀,即名校一定要有較高的升學率,要有一批能夠考得高分的學生,而「高考狀元」更是學校優質教育最好的證明。可見「高考狀元」不僅是學生個體優秀的見證,更是學校優質教育的反映。不僅如此,狀元和老師的考核、獎金也是掛鉤的。正因此,學校才不惜一切代價,對「高考狀元」大肆宣揚,商家和媒體於是也就「借雞下蛋」、乘機炒作。

4、北大清華如此「搶」狀元考生,有人高興,有人吃醋,有人失望。在清華北大地方招生組看來,爭搶狀元是當仁不讓的,有舍我其誰的感覺。在長達10餘年的時間里,這兩所中國一流人才殿堂在狀元問題上年年針鋒相對。假如沒了狀元,怎麼證實招生大豐收;假如沒了狀元,怎麼證明他們厲害;假如沒了狀元,又如何再與港校一較高下,不被指稱二流高校?據了解,北大清華的狀元之爭的重要背景是「985工程學校」,當年全國只有這兩所高校入榜,他們也成了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對手。近年,兩校爭高端生源、甚至砸錢誘惑,已被業界詬病。北大、清華搶「高考狀元」,熱了北大、清華,但與我們當前倡導的素質教育理念相背離,分數第一已成為高等學府衡量學生的唯一標准。

Ⅱ 近七成的清華畢業生進入體制內,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為什麼年輕人都喜歡進入到體制內工作呢?

此現象雖然能夠幫助我國體制內的工作迎來全面的提升,但是也不利於當今社會的發展。

還是希望原生家庭可以讓這些孩子從小就樹立競爭觀念,擁有更高的學歷,就應該去從事一些對社會有幫助的科研工作,這樣可以促進對國家以及社會的發展,帶著全體民眾走向更好的生活,這才是清華北大學生應該做的事情,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期待這些年輕人未來的表現。

Ⅲ 如何看待中國頂尖學科數量,清華、北大遙遙領先,人大位列第三

在中國的長時間教育里相信每個孩子都聽說過,長大考清華北大這一說法。而清華北大作為國內尖端學院,受到許多家長和老師的吹捧。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分數更是非常高,能夠進入到裡面的都是各省的尖端人才。每年都會有許多學校的學生,以考清華北大為目標沖刺高考。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十分注重學校的教育情況以及教育方式的改變,實施更加民主的教育方式讓學生能夠有更開闊的天空去自由飛翔。並且為學生提供更高更遠的平台,讓他們看到更大的世界在不同的地方發光發熱。中國其他高校的排名也體現出中國各大學校之間的差距,確實十分教育資源偏頗很嚴重。明顯前幾名的學校大部分都在北京市內,而有的省份更是一所高校都沒有入圍。

Ⅳ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2021年授予3168人博士學位、5650人碩士學位

清華大學202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舉行,該典禮通過多家媒體及視頻平台直播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清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以《乘勢而上,鯤鵬擊浪從茲始》為題發表講話。經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20年8月13日、10月15日、2021年1月7日、4月14日、6月24日共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決定授予3168人博士學位;授予5650人碩士學位。

我第一反應是,清華現在一年怎麼會授予這么多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研究生數量劇增,不打算或沒能力從事科研教學工作的人進入了研究生群體,他們耗費數年時間學習自己不感興趣或強迫自己感興趣或是偽裝感興趣的知識或技能,加上他們為考研支付的時間和精力,這是相當大的社會成本。

在求職就業中,用人單位可以藉助學歷和學位大致或初步了解求職者的基本資質,縮小自己的篩選范圍,求職者同樣可以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而節省費用。

Ⅳ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會游泳才能畢業」的新規

清華大學推出新規:從2017級開始,清華大學學生必須通過入學後的游泳測試或參加游泳課的學習並達到要求,否則不能獲得畢業證書(特殊情況除外)。

規定一出,自然是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認為這是重視體育、強身健體的好辦法,也有人認為該規定過於生硬,可能會扼殺人才。

不過,清華的這一規定其實是源自清華的老傳統,而且即便放眼全國,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新規」其實是老傳統

據英國廣播公司3月28日報道,清華大學實行這一新規定,是為了解決中國大學生體質普遍下降的問題。

針對社會上的爭議,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對媒體說,「不會游泳就不能畢業」並不是新要求,而是1919年制訂的清華老校規。

不會游泳不能畢業, 清華新規起源自哪?

劉波

清華大學創建於1911年,是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所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當時的教育目標就是讓學生畢業後能夠與美國的大學生活順利接軌,因此學制深受美式教育的影響。

據清華大學體育部網站介紹,1913年,時任校長周詒春提出「三育並進」的教育思想,重視「德智體三育」,致力於培育「完全人格」。

為了防止學生變成四體不勤的書獃子,校方於1914年實行「強迫運動」,規定每天下午4點到5點之間,圖書館、教室、宿舍都鎖起來,所有學生必須著短衣進入運動場運動。校內還設有一種「五項運動試驗」,試驗合格,才可畢業。

Ⅵ 清華大學在世界排名為什麼會那麼低

英國職業與教育調查公司QS近日公布了2010亞洲大學前200名排行榜,這份在業內具有一定權威性的榜單引來中國網民的熱議。人們驚訝地發現,代表中國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兩所高校——北大和清華均未進前十。位列「榜眼」和「探花」之席的是中國香港的兩所大學,而日本以57所大學的絕對數量,稱霸於前200強。一時間,國內許多媒體驚呼:與中國香港、日本等地高校相比,北大、清華淪為亞洲二流!一些網友認為,此事多少有損中國人的臉面,但更多的網友則由此熱議中國高校與世界的差距。
今年排名略有下降
英國職業與教育調查公司QS每年都會與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期刊》合辦全球大學排行榜,今年是第二次推出亞洲區大學排行榜。QS的排名包括學術同行的評價、畢業生僱主的評價、師生比例、論文被引用數量、師資和學生的國際化等幾項指標。
根據QS此次公布的亞洲高校排行榜,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居前三名,而北大、清華則分列第12和第16。盡管中國公眾對這份排名反應比較激烈,但實際上,與去年相比,北大、清華的綜合排名並沒有太大變化,一些指標甚至有所進步。2009年,北大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並列第10,而清華是第15,今年的排名只能說略有下降。
在QS的排名指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同行評價」(即接受QS調查的世界各高校數千名學者的評價),北大、清華在人文與藝術、生命科學與醫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IT與工程學全部5個學科中,均進入了前十。在人文藝術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名列第二,清華大學名列第九;自然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列第三,清華大學列第六。韓國《朝鮮日報》的報道認為,這表明在某些領域「北大和清華的進步非常明顯」。
論文援引量輸給日本
《世界新聞報》記者在登陸QS公司的官方網站後,逐一對比了北大、清華與排在前十的其他亞洲高校在各項指標上的差距。結果發現,在最能反映一所高校國際聲譽的「同行評價」上,北大、清華的表現並不俗,分列第三(去年是第二)和第六(與去年相同);在畢業生僱主的評價上,北大、清華的表現也相當不錯,分列第四(去年是第二)和第11(去年是第九)。
在西方調查者眼中,北大、清華與中國香港和日本等亞洲地區一流高校的真正差距在師生比例、學術能力和國際化程度上。其中,北大、清華的師生比例分列亞洲的第22、23名。如果說這個結果並不怎麼觸目驚心的話,那麼在論文援引量及國際化程度上,北大、清華則被日本、中國香港等地的高校遠遠地拋在了後面。
在論文援引量上,北大名列第74(去年是第82);清華大學則根本沒有進入前100名。在中國內地各高校中,倒是東北師范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的論文引用量分別排在了亞洲高校的第49和第60名。
眾所周知,被援引的論文,往往是那些高質量的原創性論文,北大、清華在這項指標上的落後,反映了這兩所高校在學術水平上的欠缺。
需要指出的是,在論文援引量這個指標上,北大、清華由於語言的原因的確處於不太有利的地位(中國香港、新加坡一些高校使用英語教學)。但即便拋開語言的因素,它們與日本一些高校也有著明顯的差距。根據QS的調查數據,就論文被援引量來說,日本的高校在亞洲高校中表現突出:除香港大學外,論文被援引量的前5所大學中有4所是日本大學,前10所中則有7所是日本大學。實際上,如果不是同樣因為語言的原因限制了其國際化水平的話,日本多所大學在今年排行榜中的名次還會上升。
至於師資的國際化,亞洲高校前10名中有9所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大學,而北大和清華則分列93和29名;在學生的國際化上,北大和清華的排名也比較靠後,分列55和41名。
學術質量跟不上國外
世界上目前有多種大學排名,QS的排名並不能說明一切,但北大、清華並非世界一流高校這一點,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布的「2009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北大、清華甚至連前200都沒有進入。事實上,北大、清華缺席亞洲及世界排行榜單,反映的是中國高校建設的深層次問題。
今年4月,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直言「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他認為,「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有3個標准:一是有從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國際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響人類文明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三是培養出一大批為人類文明作出很大貢獻的優秀學生。而中國整個大學的軟環境建設,都沒法和國外一流大學比。中國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學相差「很遠,很遠」。
在今年5月初於南京召開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指出,當前中國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主要是在質量建設上。在過去的20—30年間,中國大學更注重的是學生數量的擴張,現在則已經到了重視質量的時候了。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快則20年,慢則50年。
近些年,國外媒體常常驚嘆中國高校每年培養的博士生和出台的論文數量之多。比如,英國廣播公司(BBC)早在2007年11月的一篇報道中便指出,1996年,中國每年培養的博士生只有5000名,而到了2006年,這個數字已上升到3.4萬名。照這個趨勢,中國在博士生培養數量上很快就會趕超美國。
但數量的劇增並未相應地帶來中國高校水平和質量的提升。美國《彭博商業周刊》不久前的一篇文章指出,「盡管外界一般相信,中國將繼續培訓出大量頂尖的工程師,但事實是,其教育系統並不能給學生在這個全球性商業世界中打好根基。大部分最優秀的學生都是赴美國的頂尖大學深造,因為他們在中國很難得到所需要的訓練。」
新聞點評:找准差距加快改革
今年初,一名從耶魯大學畢業的中國人一次性向該校捐出888萬多美元,引發國內媒體一片熱議。有人指出,作為中國人,不去資助國內的希望小學或者國內高校,而去向本來就財大氣粗的國外名校捐款,實在有點難以理解。但這位捐款人給出的理由是:耶魯改變了他的一生。有中國網友感嘆:「一個中國的高考狀元,卻是耶魯改變了他的一生!這是不是中國大學的失敗?」
爭論北大、清華的排名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琢磨一下中國內地高校的差距在哪兒以及問題所在,也許能讓國人更加清醒。眾所周知,與國外一流高校鼓勵學生獨立、批評性思維相比,中國填鴨式教育的後果是,學生往往缺乏創新思維。更有甚者,由於內地高校擴張迅速,校園內浮躁之風盛行,上至教授、下至學生,論文抄襲現象並不鮮見。
實際上,上海交大2003年推出世界高校排名的初衷,正是為了找到中國高校與國外一流高校的差距,進而促進內地高校的發展。北大、清華為什麼連這個排名的前200名都擠不進去?該校研究人員曾指出,國內一些名校SCI論文數量與世界一流大學不相上下,但「原創指數」不高,在國際上引用率低,最終影響了其排名。
知恥近乎勇。清楚自身的不足,才有可能改進。正如《彭博商業周刊》的一篇文章所說,中國若要成為真正的大國,必須重塑其國際形象和推行教育改革。也許,當北大與清華,可以同美國的哈佛與耶魯、英國的牛津與劍橋比肩時,中國的軟實力才能與美國相媲美。

Ⅶ 如何看待清華、北大等部分高校,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清華、北大等部分高校宣布經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又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自身雄厚的實力,在教學科研上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但對於清華、北大等部分高校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也存在一定的質疑,在小匠老師看來,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大學距離世界排名前10的頂尖名校還有很長的距離。針對於這一個問題,小匠老師下面來分享幾點個人的看法。

因此清華、北大等部分國內頂尖高校雖然已經宣布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但是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大學跟世界頂尖高校仍是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也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學科創新,完善教學和科研的環境,這樣才能夠壯大自身的實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那麼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Ⅷ 媒體評清華大學校慶女團舞,都表達了哪些觀點

當我們聽到清華大學的時候,最開始的印象必然是充滿鳴霄氣息而且遙不可及,甚至對於很多人來說,清華的名牌就等於身份的象徵。

這個身份並不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而是知識和學術的象徵。

人們一聽到清華就會想到這個地方的學子,擁有很高的智商,而且學術氛圍相當濃厚在這里學習的每一個人都是學業上面的佼佼者,而非沾滿了世俗之氣的凡夫俗子。

小結

清華大學的學生們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准備這樣的一場演出,也是很不容易的。作為觀眾應該抱著包容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情,並且給學生們一定的肯定,畢竟這個舞蹈本身還是很不錯的。

Ⅸ 媒體評清華女生鉈中毒案 法治中國應為沉冤昭雪清華朱令鉈中毒案 兇手到底強大在哪裡

不是她有多強大,而是發案時間太久,沒有鐵的證據。

閱讀全文

與中國媒體怎麼看待清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