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劃分中國的南北方
中國的南北方劃分標准:
就是以秦嶺--淮河為界.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的界限.
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的南北方,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不同.
南北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體質,語言,性格,文藝,飲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
自然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自然氣候明顯變化.
體質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體質高胖;南方體質矮瘦
性格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粗獷豪爽;南方細膩柔和
最大的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政治與軍事比較活躍;南方經濟與文化比較發達
以秦嶺--淮河為界,各種差異都是比較明顯的,因此,正確的南北方劃分界線就是秦嶺--淮河.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貳』 中國的南北方是如何劃分的
橫貫中國東西的秦嶺——淮河一線被認為是中國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線,這一觀點一直得到國內地理、氣候等方面專家的認可。
『叄』 中國怎麼區分南方北方
地理分界秦嶺淮河,人文說法不一樣
『肆』 中國是怎麼劃分南北方的
從地理上說,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在秦嶺-淮河一線。此線以北為北方,此線以南為南方。此線基本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重合。
不過民間習慣上,是以長江為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的。即所謂江南和江北。
『伍』 中國南北方是怎麼分的根據是什麼
從氣候上講,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線,也簡稱秦嶺-淮河線)是中國(特別是東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此線的南面和北面,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或是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秦嶺-淮河一線,作為中國地理中的一個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論述是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提出的。
在由張相文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的185頁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
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這就是張先生對我國北方的描繪。所謂「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
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關於「秦嶺-淮河一線」的論述。
在張相文的文集《南園叢稿》之中,收錄了張相文在1924年發表的《佛學地理志》一文,已明確提到了秦嶺—淮河分中國為南北。文章對中國進行了如下描述:他首先把中國分成六大部。
對這六部他是這樣寫的:「曰本部、曰蒙古、曰滿洲、曰新疆、曰西藏、曰青海。本部之地,或稱禹域,亦曰漢土。……就自然形勢,分南北中三帶述之。北帶,即黃河流域。南憑北嶺、淮水……」說到淮河,他說:「唯淮水發源於北嶺之支麓。實繼北嶺之正干,而為南北之界線。」這里已經明確說出淮河為南北之界線。
說明張先生早在1924年就用秦嶺淮河來給中國分南北了。根據後面的描述而知張相文文中的北嶺就是今日之秦嶺(看來那時人們還沒有把那片山地通稱為秦嶺),為什麼稱之為北嶺,可能是為了與南方的南嶺相對。
在民國元年(1912年)出版的《新體中國地理學》一書,書中這條秦嶺—淮河這條線已經出現了。如書中說:「本國境內。因山川之形勢,政治之區劃,可定為本部、東北部、西北部、北部、西部、五大部。」對於本部。
書中是這樣說的:「南北二嶺,橫絕域中,劃為三帶。黃河、揚子江、珠江三巨川流貫其間。北嶺淮河以北為北帶,為黃河流域……」這本教科書有一說明,說是這本書主要是參考張相文的地理教科書而作。
在1935年竺可楨的一篇論文《中國氣候概論》中,竺先生就明確說到秦嶺—淮河線的問題。但是他說的是有一個外國人克雷西(George Cressey)1934年寫了一本書《中國之地理基礎》。書中寫道:「中國本部山脈之中,最大者為昆侖東支,中國總名之曰秦嶺山脈,自西藏而東,幾及太平洋岸。
此山脈分中國為兩大地理區域,氣候、農業與人類活動,均有顯著之差異。」當然,現在看來這種秦嶺—淮河線由外國人提出的說法是明顯錯誤的。
竺可楨先生接著說:「凡曾經秦嶺山脈者,未有不注意此山脈南北二區域間之差異。推究其因,蓋以氣候顯然不同,遂使華北、華南植物之種類,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別。」
在翁文灝1936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土壤與其相關之人生問題》,其中已明確提出秦嶺—淮河為中國之天然分界線。不過他是從土壤的角度說的。翁先生說,中國土壤天然可分為兩大類。秦嶺山脈及淮河以北大部分為鈣層土,其南幾乎全為淋餘土……古稱秦嶺為中國之大限,此觀於土壤分布而亦然也。
『陸』 中國的南北方是怎麼劃分的
中國的南北方劃分標准:
就是以秦嶺--淮河為界.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的界限.
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的南北方,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不同.
南北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體質,語言,性格,文藝,飲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
自然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自然氣候明顯變化.
體質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體質高胖;南方體質矮瘦
性格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粗獷豪爽;南方細膩柔和
『柒』 中國怎樣區分南方和北方的
不同領域有不同解釋,有的認為以長江為南北分界,有的以隴海鐵路線為南北分界
『捌』 如何區分中國的南北方
秦嶺和淮河為分界線
『玖』 中國南北方如何劃分
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為南方,以北則為北方
『拾』 中國南北方如何劃分
一般以長江幹流為界線,以北地區為長江以北地區,以南地區為長江以南地區。
長江(Changjiang River),是世界第三長河,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千米,比黃河(5460千米)長800餘公里,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和黃河一起並稱為「母親河」。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孫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