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行星有哪些

中國的行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7 11:02:26

A. 中國人給小行星命名有哪些

1、祖沖之小行星——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888的小行星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B. 中國古代天文行星命名例如北斗還有哪些

1、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古人把這七星聯系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故名北斗。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區別:小熊座中的七顆恆星稱小北斗;帝星在小熊座,北斗在大熊座,所謂斗為帝車。

北斗七星從斗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2、南斗六星

天府星(南斗第一星,天文學稱斗一,古名令星),天梁星(南斗第二星,天文學稱斗二,古名陰星),天機星(南斗第三星,即斗三,古名善星),天同星(南斗第四星,即斗四,古名福星),天相星(南斗第五星,即斗五,古名印星),七殺星(南斗第六星,即斗六,古名將星)。

3、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是我國本土天文學創作。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具體如下:

二十八星宿: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曾廣泛應用於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及星占、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

4、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Purple Forbidden Enclosure)、太微垣(Supreme Palace Enclosure)、天市垣(Heavenly Market Enclosure),與黃道帶上之二十八宿合稱三垣二十八宿。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於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紫微宮。紫微宮即皇宮的意思,各星多數以官名命名。在北斗東北,有星15顆,東西列,以北極星為中樞,成屏藩形狀。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在北斗之南,軫宿和翼宿之北,有星10顆,以五帝座一為中樞,成屏藩形狀。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在房宿和心宿東北,有星22顆,以帝座為中樞,成屏藩形狀。

5、織女星

織女星(Vega),又稱為織女一或天琴座 α(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距離地球約 25 光年。

從緯度地區中南部,它可以在南半球冬季的北方地平線上方可以看到低。隨著 +38.78° 的偏角,織女星只能在南緯 51°S 以北的地區觀看到它。

C. 想問行星都有哪些呢

七大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各行星介紹:

水星:

最接近太陽的行星。

表面像月球,有許多坑洞。

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

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之它為「辰星」。

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

金星:

籠罩在濃密的雲層中,觀測後發現地表溫度高達470攝氏度。

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於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後出現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火星:

在南北兩極可看到二氧化碳液化成冰的淡藍色,此外就像是紅色的沙漠。

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在中國古代又稱熒火,因為火星呈紅色,熒熒像火,亮度常有變化;而且在天空中運動,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又從東向西,情況復雜,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木星:

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氣體行星。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中國古代稱為歲星,因為他公轉一周正好是12年,也就是一地支,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或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由於它巨大的體積,人們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木星被稱為「太陽系行星之王」。

它擁有著全太陽系中最快的自轉速度。

土星:

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冷的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

海王星:

散發著藍色光芒的氣體行星。

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

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D. 木星在古代是叫什麼名字

木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歲星。

在中國古代,五大行星是和太陽、月亮並列的,稱為日月五星,一起稱為七曜。分別為熒惑星(火星)、辰星(水星)、歲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鎮星(土星)稱為五星,五星又稱五曜,加上太陽星(日)、太陰星(月),合稱七曜。

七曜,源於古代中國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可追溯周朝。自兩漢時期應用甚廣。《史記·天官書》中記載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1、金星,因為亮度較強、成銀白色,所以古代稱呼為明星、大囂、太白。是天空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行星。《詩·小雅·大東》中說,"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是古人把金星當成了兩顆星星,黎明見於東方的叫啟明,黃昏見於西方的叫長庚。

2、木星,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地球一周約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

3、水星,古代叫辰星,離太陽最近,看上去總是在太陽兩邊擺動,離開太陽最遠不超過三十度。我國古代把一周天分為十二辰,每辰約三十度,故稱水星為辰星。

4、火星,古代叫熒惑,以其紅光熒熒似火而得名。在古中國,取其「熒熒如火、亮度與位置變化甚大使人迷惑」之意,命名「熒惑」,火星又名罰星、執法。

5、土星,古代名鎮星,土星每約二十八年繞天一周,每年進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叫歲鎮一宿,好像輪流坐著二十八宿一樣,故名鎮星。

E. 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星星有哪些

1.祖沖之小行星——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888的小行星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2.郭守敬星——1977年,經國際小行星研究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把他在1964年發現的編號為201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郭守敬星」。

3.張衡星——1977年紫金山天文台報國際小行星中心批准,將該台1964年10月9日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80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4.張鈺哲星——1978年8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出版的《國際小行星通報》第4420期公布,把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把他們發現的正式編號為205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張鈺哲星」。

5.沈括星——1979年7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將在1964年11月9日發現了第2027號小行星命名為「沈括星」。

6.邵逸夫星——1990年3月1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報,正式批准將該台於1964年10月8日發現、國際永久編號第2899的小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7.陳嘉庚星——1990 年 3 月 31 日 , 中 國 國 際 小 行 星 命 名 委 員 會 , 將 中 國 科 學 院 紫 金 山 天 文 台 在 1964 年 11 月 9 日 新 發 現 的 第 2963 號 行 星 , 命 名 為 「陳 嘉 庚 星」 。

8.吳健雄星——1990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將國際編號為275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

F. 中國一共發現了多少星球有什麼星球是超級地球有哪些星球我們可以去居住

你說的是不是中國天眼--FAST望遠鏡?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但這個望遠鏡不是用來找太陽系外可居住星球的,是用來探測宇宙無線電信號的。不是光學望遠鏡。
從2017年10月FAST首次發現2顆脈沖星,到2020年1月11日公布已發現102顆脈沖星,「中國天眼」兩年多來發現的脈沖星,超過同期歐美多個脈沖星搜索團隊發現數量的總和。
脈沖星不是像地球一樣的行星,而是能夠發出脈沖無線電信號的高速旋轉的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終極時的殘骸。
到目前為止,依靠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及其他光學望遠鏡,人類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超過1000顆,其中類似地球的行星有數十顆。遺憾的是,雖然有些系外行星與地球相似,但至今人類還沒有發現一顆與地球完全相同的系外行星。

G. 中國的七大行星是什麼

七大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最接近太陽的行星。

H. 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有哪些

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有「袁隆平星」、「陳景潤星」、「錢學森星」、「錢三強星」、「孫家棟星」、「屠呦呦星」、「南仁東星」、「吳偉仁星」等。

1999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原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將其發現的國際編號為8117號的小行星命名為「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國家天文台將其發現的國際編號為768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陳景潤星」。

2001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將其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763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錢學森星」。

2003年10月,國家天文台宣布把國際編號為25240號小行星命名為「錢三強星」。

2012年6月,根據國際天文聯合會第77508號《小行星通報》,小行星第148081號正式命名為「孫家棟星」。

2016年1月,國際永久編號第31230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屠呦呦星」。

2018年9月,國際永久編號為79694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南仁東星」。

2020年9月,國際永久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浩瀚星空中又新添一顆中國科學家星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已發布公告,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47336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張彌曼星」,以表彰張彌曼院士作為中國四足動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可持續的工作為早期脊椎動物演化研究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重要貢獻。

據了解,今年85歲的張彌曼院士長期從事比較形態學、古魚類學、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層、古地理學及生物進化論的研究。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網-袁隆平星、錢學森星……太空又多一顆中國星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行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