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抗美援朝70周年中國做了什麼

抗美援朝70周年中國做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8 05:20:14

A. 197653的意義

抗美援朝197653什麼意思?
197653是國家民政部最新公布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統計人數。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告訴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我們從未忘記!

抗美援朝197653什麼意思 2900000什麼意思

「我從朝鮮安安全全地回來,而我們的戰友留到那了。」

「我們什麼都不需要,只要祖國知道我!」

「我昨天的事情都忘了,但是60年前的事情,我忘不掉」

老兵這平淡無常的話語卻刺痛著我們的神經,彷彿我們也回到了那個時代,看到了那20萬名戰士無悔的眼神。「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

山河已無恙,英雄需銘記,今天,讓我們為這197653名抗美援朝的烈士轉發,讓歷史永遠的記住這批最可愛的人

2900000什麼意思?
數字2900000代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先後參加志願軍入朝作戰部隊的累計人次。

197653位血灑疆場的英雄他們倒下時身影不同,卻有著同樣的悲壯與英勇

1950年11月23日,這一天是西方的感恩節,在長津湖南端的一個小鎮上,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即將打響!

此時,美軍們正吃著火雞,享用著感恩節的豐盛晚餐!而幾乎是在同一時刻,一支169人的志願軍連隊,正冒著長津湖零下30多度的嚴寒,以日行30公里的速度行軍。

他們的手腳凍得像地瓜,鞋子破了,就用一塊布裹著腳,耳朵凍了,就用毛巾裹住頭,肚子餓了,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此刻,他們的目標就只有一個,守住1071.1高地——小高嶺。

戰役在11月27日打響了,在一天一夜的時間里,美軍發起了八次沖鋒,數不清的炮彈傾瀉了下來!這場鏖戰打到最後,三排陣地上只剩下連長一人的身影,

他抱起最後的武器,一包五公斤的炸葯走出戰壕。

30米、20米、10米……

等他走出了硝煙美軍士兵才終於看清,這位沖上來的志願軍戰士要做什麼。

美軍士兵驚慌失措,慌忙後撤,就在這時,他猛地點燃導火索。隨著一聲巨響,他與40多名敵人一同消失在了煙霧之中。

B. 抗美援朝中,中國得到了什麼呢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中國剛成立不久,國內局勢還不太穩定,在國際上也沒有太高的地位,我國為何要拼盡全力支援鄰國朝鮮呢?在這場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到底得到了什麼,美國至今才知道,難怪我軍當年傾盡全力進行戰斗。

因此有不少國家決定提前進行投資,希望跟我國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抗美援朝戰爭也算是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戰略支持。

時至今日,迅猛發展的新中國已經成了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我們的軍事也極其強大,常年占據著世界第三的寶座,距離民族偉大復興已經越來越近。

C. 抗美援朝70周年,有哪些感人事跡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一個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2020年時抗美援朝70周年,那些革命先烈值得我們永遠區懷念並去學習他們拿勇於拼搏,勇於奮斗的精神。那麼,到底有哪些令人感人的事跡呢?

一、火燒雲的故事

這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一個晚上,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革命軍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一名英雄放棄自救壯烈犧牲,時年26歲。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於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但是這么一位英勇就義的英雄,在網上竟有人質疑他違背生理學常識,何其悲哀。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老一輩的人用生命鑄造了現在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我們應該越發的珍惜它。

關於抗美援朝那些感人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D. 紀念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抗美援朝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其次,是保衛祖國安全的需要。

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4)抗美援朝70周年中國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據有關統計,中國為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共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餘萬噸,戰費62.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時的25億美元)。美國在朝鮮戰爭紀念牆上所刻的數字為死亡54246人,失蹤8177人,被俘7140人,傷103284人,總計172847人。

美國國防部公布54246為戰爭期間全球的死亡,此外8177和被俘7140人有一部分是包含在36574名戰區內死亡人數中的,官方公布在朝鮮戰爭中的作戰減員共計142091人,其中當場陣亡33629人,戰區內死亡36574人,負傷103284人,失蹤或被俘5178人。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會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E.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及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及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及意義,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偉大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抗美援朝戰爭簡介及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及意義1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2020年7月2日報道,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2020年10月19日,習近平強調: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43] 2021年9月,「抗美援朝精神」被列入黨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及意義2

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

「打回到三八線,守住了三八線」

據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回憶,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的消息傳到北京,毛澤東非常高興,在中南 海的院子里清唱了一曲京戲。接著他又對身邊的衛士說:「我們可以脫軍衣了,我脫,你們也脫。」脫下軍衣,說明他內心的一些憂慮和擔心解除了,已經在思考國家戰略重點的轉移。

毛澤東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評價抗美援朝,是在1953年9月12日召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24次會議上。他指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偉大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他主要講了四個意義,其中第一條就是「和朝鮮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線,守住了三八線」。他說:「如果不打回三八線,前線仍在鴨綠江和圖們江,沈陽、鞍山、撫順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產。」

三八線是毛澤東當初決定出不出兵的一個「底」。毛澤東深知美軍越過三八線佔領朝鮮對於中國的巨大危害。此外,還有更深層的憂慮:一旦朝鮮垮掉,按照斯大林的意見,朝鮮將在中國東北建立流亡政府,並將殘余部隊撤到東北休整,那麼,很可能將戰火引到中國境內,即使蘇聯再次出兵東北,無論戰爭勝敗如何,都無法保證在東北的主權不受損害。

三八線對於毛澤東來說,還與解決台灣 問題密切相關。美國對朝鮮戰爭的反應異常迅速、強硬,出兵朝鮮同時派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主要是擔心同樣的情況還會在台灣海峽、越南、緬甸出現,導致美國遠東防線的崩潰。美國把朝鮮和我國台灣聯系起來,毛澤東也不能將二者分開考慮。1950年8月4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國。

朝鮮停戰協定的最後簽訂,中朝軍隊守住三八線,拔去了插在中國頭上的一把刀,使東北乃至全國可以安心搞生產建設;避免了在中國國土上與侵略者對抗的可能,將我們的「國防線」外移;也在解決台灣 問題上爭取到一些餘地。毛澤東不能不為之感到欣慰。

「取得了軍事經驗」

「取得了軍事經驗」,是毛澤東講抗美援朝意義時提到的第二條。他說:「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後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對美國軍隊,如果不接觸它,就會怕它。我們跟它打了三十三個月,把它的底摸熟了。」

毛澤東的這段話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經過抗美援朝,我們的軍隊朝現代化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毛澤東和黨中央就把現代化作為軍隊建設的總方針和總任務。然而,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我們的軍隊距離現代化很遠」。由於國內工業水平極為落後,沒有現代兵工製造能力,武器裝備較差。戰爭中蘇聯以半價援助了中國60個師的蘇式現代武器,其中約4個師的裝備我們轉讓給朝鮮,其餘裝備提供給56個師的志願軍和國內部隊,這些部隊很快完成大換裝。換裝後,我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獲得了全面提升。此外,中國的各大兵工企業也利用蘇聯提供的技術藍圖成功地製造了第一批國產現代武器裝備,新中國的國防工業開始初具規模。

二是經過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各兵種取得了同現代化裝備敵人實際作戰的經驗。

毛澤東認為,取得與強大美國作戰的經驗,是中國軍隊的重大勝利。毛澤東 曾說過:「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軍隊受到了鍛煉,兵勇、干智」。由於有了與美軍作戰的經驗,我們軍隊克服了過去的恐美心理,具有敢於同強敵較量的氣魄,這在毛澤東的談話中也有所反映。1961年9月24日,毛澤東在會見英國蒙哥馬利元帥時說:「我們的志願軍跟美國在朝鮮打了三年,美國軍隊是有戰鬥力的,它的武器好。但是,只要不打原子彈、氫彈,打常規武器,我們是有辦法對付的'。」

「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

1953年9月,毛澤東講到抗美援朝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但沒有展開來說。從他後來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其中主要有三層意思。

一是抗美援朝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抗美援朝之前,毛澤東等領導人曾有過擔心:和平恢復的計劃被打亂,「國內許多人將對我們不滿」。隨著戰爭的勝利,這個擔心不復存在了。1957年3月17日,毛澤東在天津市黨員幹部會議上說:「在我們過去幾十年,主要的工作就是階級斗爭。打倒蔣介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還有社會主義改造,這些都是屬於階級斗爭的范圍。」「在作這個斗爭的時候,人們對於我們在開頭也是不相信的。現在人們就相信了,說共產黨行了。」

二是抗美援朝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鼓舞起人民的革命熱情和生產積極性。

早在1950年12月,毛澤東就對蘇聯駐中國大使尤金說:「美帝國主義在朝鮮的侵略,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很好教育。不數月間,美帝的一切原形均已暴露無遺,中國人民對美帝的認識提高了一步,抗美援朝的運動得到很大的開展。」正如毛澤東所說,抗美援朝運動最大限度地把全國人民動員起來,投入到支援前方、恢復經濟的偉大斗爭中。經過努力,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於1952年下半年提前半年完成,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於1953年開始。

三是抗美援朝振奮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消除了一部分人的崇美、恐美心理。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空前提高。毛澤東深有感觸,並時常以此鼓勵國內外人民敢於和帝國主義做斗爭,敢於和一切困難做斗爭。1956年,他暢游長江時說:「應當號召人們到大江大河裡去游水,可以鍛煉人們的意志。有些人害怕大的東西,美國不是很大嗎?我們碰了它一次,也沒有什麼了不起。」1968年11月,毛澤東會見越南範文同一行時說:「美國在歷史上歷來是讓別國先打,打到半路它再參加。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先打朝鮮戰爭,然後打越南戰爭……但它經不起打,只出幾十萬兵,兵力有限。」

抗美援朝戰爭簡介及意義3

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

「推遲了帝國主義新的侵華戰爭」

毛澤東認為抗美援朝勝利意義的第四條,是推遲了帝國主義新的侵華戰爭,推遲了第三次 世界大戰。毛澤東說:「今後,敵人還可能打,就是不打,也一定要用各種辦法來搗亂」,「如果美帝國主義不推遲新的侵略戰爭,他說,我要打!我們就用前三條對付他。如果他說,我不打了!那麼我們就有了第四條。這也證明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優越性」。

抗美援朝的勝利,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為新中國的國家建設和社會改革爭取到了寶貴的和平環境,同時也使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使全世界的人們,包括中國的敵人和朋友,都對新中國刮目相看。中國人民百餘年來受帝國主義列強任意欺侮、宰割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至於戰爭付出的代價,毛澤東從中國人民長遠利益出發指出:「當然,我們犧牲了人,用了錢,付出了代價。但是我們就是不怕犧牲,不幹則已,一干就干到底。」他說:所謂仁政有兩種,一種是為人民的當前利益,另一種是為人民的長遠利益,抗美援朝屬於後一種。兩者必須兼顧,重點應當放在大仁政上。

鞏固中蘇同盟,獲得新中國建設所需的經濟援助和安全保障

毛澤東在1953年9月的講話中沒有講到抗美援朝對於鞏固中蘇同盟的意義,但他在以後的言談中多次流露出這樣的意思。1958年7月21日,毛澤東會見蘇聯駐中國大使尤金等時說:「蘇聯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相信中國人的呢?從打朝鮮戰爭開始的。從那個時候起,兩國開始合攏了,才有一百五十六項。」

朝鮮戰爭前,毛澤東為維護中國的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與斯大林進行了幾次頑強的爭斗,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沒有多少信任。如果毛澤東違背斯大林的意願,拒絕赴朝作戰,之前簽訂的中蘇同盟條約就可能成為一張廢紙。

毛澤東最終作出出兵朝鮮的決定,化解了中蘇同盟在剛剛形成時出現的危機,贏得了對蘇關系的主動。蘇聯援建156項工程,無償地提供了復雜的機器設備、工藝規程、內容豐富的科技資料,提供了其他科學集約化生產方式,派來大量專家。如果沒有抗美援朝,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60多年了,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毛澤東對抗美援朝評價的正確性。這場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東北邊疆得到鞏固,美帝國主義從此不敢輕易地進行欺侮和侵犯中國的嘗試,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

F. 抗美援朝的主要內容

抗美援朝對中國的意義是什麼?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為此確實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幾十萬志願軍血灑半島,這一切都值得嗎?下面就讓我們客觀衡量一下朝鮮戰爭對中國的意義:

第一,朝鮮戰爭發生前,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在世界上是一個不被列強重視的弱國,而改變這一切的正是朝鮮戰爭的勝利,中國志願軍用極不對稱的裝備,發揮出的強悍戰力震驚世界,不但美日和西方,蘇聯也開始對中國另眼相看。可見,朝戰後中國才真正被視為一個強國!

最後,讓我們向朝戰陣亡將士們默哀!向所有浴血奮戰的參戰老兵致敬!你們的付出是值得的,你們的血沒有白流,一直惠及著中國,你們是真正的民族英雄!祖國與你們同在,再次跪拜!你們的英靈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G. 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戰爭的背景是什麼

背景就是朝鮮半島的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爆發戰爭,戰火蔓延到中朝邊境,中國應朝鮮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

一、抗美援朝70周年

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以後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

第13兵團過江後,於10月20日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H. 抗美援朝70周年過程簡述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8)抗美援朝70周年中國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1951年底,經中朝雙方協商:聯合國軍戰俘由志願軍負責管理,南朝鮮軍戰俘由朝鮮人民軍管理。

美方拒絕先討論確定遣返戰俘的原則,提出「自願遣返」的原則,主張選擇遣返的戰俘一對一交換,交換後一方尚余戰俘與他方所拘留的外籍平民和選擇遣返的平民進行交換,不選擇遣返的戰俘一律釋放為平民。

為證明有大量戰俘不願意遣返,美方在戰俘營中進行所謂的「甄別」活動,使用南朝鮮和台灣國民黨的特務,非法強迫朝中戰俘寫血書、蓋血指印、在身上刺字,甚至殺害戰俘,以逼迫他們拒絕遣返。

閱讀全文

與抗美援朝70周年中國做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