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為什麼能pdf

中國為什麼能pdf

發布時間:2022-10-02 11:57:30

① 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夠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

1、從發展的基礎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製造業、貨物貿易、外匯儲備第一大國,近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約30%。

2、從科技支撐條件看,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跑者」、「領跑者」轉變。

3、從市場支撐條件看,我國有近14億的人口規模,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2018年我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380987億元,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消費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4、從後發優勢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快速推進的發展階段,處於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加速邁進的關鍵時期。在人均收入上,2018年中國人均GDP是美國的16%左右,城鎮化率不到60%,經濟發展存在巨大空間。

5、從大國優勢看,我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幅員遼闊、經濟體系完整、市場規模巨大。中國有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的人才資源,儲蓄率接近50%。

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產業鏈條完備;我國具有生產要素大規模集聚產生的規模經濟優勢,分工密集、產品種類繁多的范圍經濟優勢和區域之間差異互補的協同發展優勢。

(1)中國為什麼能pdf擴展閱讀

1、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要在推進改革創新中持續釋放發展活力。改革激發活力,創新增添動力。敢於攻堅克難,加大財稅、金融、國企國資等重要領域改革力度,著力推進簡政放權、減稅降費,才能讓市場主體有更多感受,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2、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要在擴大對外開放中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當今世界,風雲激盪、亂象叢生,但經濟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邁出對外開放新步伐,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經濟巨輪就能在時代大潮中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給世界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3、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要堅持底線思維、突出問題導向,著力增強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當前一些領域存在問題隱患,風險總體可控,但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及早防範、主動作為,做到「圖之於未萌,慮之於未有」。

要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去杠桿的落實,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穩定的良好環境。

② 我國為什麼能在動盪的世界安穩發展

今年我們慶祝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應該說是令人感嘆萬千。從宏觀的視角來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一窮二白的起點出發,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還是根據美元官方匯率計算的,如果是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早在2014年,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在第十四期節目中我談到,中國崛起非常精彩,是「集四次工業革命為一體」的崛起。中國形成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鏈,成為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創造世界最大的中產階層。按照世界銀行最新的統計,四億人口的中產階層超過整個美國的人口。中國還向世界輸出最多的遊客,現在一年是一億三千萬到一億四千萬人次。中國還基本實現了全民養老和醫保,雖然各地的水平仍然參差不齊,但至少今天的美國還做不到。

從微觀的視角來看,我覺得多數中國人經歷的這一過程,明顯超過同時代、同齡的外國人。集四次工業革命為一體的崛起,給中國人帶來一種非常難得的生命體驗,多數中國人經歷了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信息文明這樣一個迅速的變遷。

經歷中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體會就是中國活起來了、中國動起來了;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感覺到中國亮起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感到中國連起來了;那麼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剛剛開始,我們已經處在世界的第一方陣,而且前景非常看好。我想更精彩的故事還在後面。

和歷史上的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崛起的最大特點是和平。我們沒有發動戰爭,沒有掠奪別人的資源。在人類歷史上,中國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最大多數人的福祉提高,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連續很多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都超過30%,超過美國和歐洲之和。

過去我多次講過,回顧歷史,西方國家的崛起過程幾乎就是一部動盪和戰爭的歷史。對外擴張,對外殖民,掠奪別人的財富和資源,建構有利於自己的世界貿易體系。相比之下,中國的和平崛起是非常之不容易的。中國發展所需的原材料是按市場價格買來的,不是搶來的;中國產品是根據國際合同賣出去的,不是通過戰爭向其他國家傾銷的;中國還是一個人均資源相當短缺的國家,所有的資源要麼自己開采,要麼靠等價交換。

中國為什麼能夠在這樣的條件下實現和平崛起呢?我想跟大家簡單地探討一下這么八個原因。

首先是中國今天的制度優勢。新中國前三十年社會主義建設所奠定的基礎,包括政治制度的確立,農村基層組織的建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建設,獨立的國防體系和科技體系的建設,還包括土地改革、婦女解放、教育普及、基本醫療等社會事業,這些都為中國和平崛起創造了必要的初始條件。

三線建設中的「816工程」 圖片來源:IC photo

中國社會主義的戰略規劃能力和宏觀整合能力,保證了中國的安定團結和有序發展。中國的基礎教育為中國提供了世界最充沛的優質勞動力,培養了世界最大的工程師隊伍。中國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權的多樣化,使中國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有產階層,實現了最大規模的城鎮化,最大規模的高速公路網和高鐵網,使中國的基礎設施水平達到了世界一流。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是時代定位。中國人總是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每到一個歷史轉折點,我們都要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大勢做一個總體判斷。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調整了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內的時代判斷,將其從「戰爭與革命」調整到「和平與發展」。

過去我們曾經認為戰爭不可避免,所以我們國內建設側重鋼鐵等重工業,或多或少對輕工業有所忽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與時俱進,我們的領導人、我們的智庫做出新的判斷,認為和平力量的發展超過了戰爭力量的發展。大家可能還記得,在1987年舉行的黨的十三大上,我國正式提出中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也是一個時代的定位。

一切在於國際比較,國際比較可以幫助我們更為深刻全面地理解很多問題。看一看過去幾十年,西方的時代定位,他們認為那個時代是所謂「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時代,他們不遺餘力地在全世界推動顏色革命,推動阿拉伯之春。結果顏色革命迅速褪色,阿拉伯之春變成阿拉伯之冬,甚至導致今天中東難民大量地湧入歐洲,使歐洲政壇亂成了一鍋粥,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義大利警方驅散移民 圖片來源:IC photo

當時的蘇聯是個超級大國,它對時代是怎麼定位呢?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說蘇聯進入了發達的社會主義時代,後來戈爾巴喬夫也認為這個世界進入了全人類價值高於一切的時代。勃列日涅夫的定位導致了假大空社會主義,戈爾巴喬夫的定位說明他被西方的普世價值忽悠。

我認為,普世價值也好,全人類價值也罷,應該由世界人民來共同界定,必須經過一個共同認可的程序。沒有經過這么一個程序而界定的價值,很容易被西方話語忽悠,被忽悠的結果就是國家解體,經濟崩潰。蘇聯人民70年的社會主義積累,結果是大量財富被西方洗劫一空,男性壽命下降到60歲以下。

所以我覺得時代定位非常重要,否則會犯顛覆性錯誤,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過去幾十年,這樣的情況我們看到很多,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合作共贏。中國不以意識形態劃線,走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的道路,推動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既對西方國家開放,也對原蘇聯陣營國家開放,同時對整個第三世界國家開放。

中國合作共贏的政策,集中體現在加入世貿組織及其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世貿組織是全球最大的多邊貿易體系,中國的加入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和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和流通,中國很快地成為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也使世界各國人民享受到中國和平崛起帶來的紅利。

③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第3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第3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V2Q7mKy-Cap6GgPlQP_cjQ

?pwd=0yk9 提取碼:0yk9
簡介:如果你只對國家經濟手段的戰略運用感興趣,可以直接閱讀本書各章的後半部分,因為那裡探討了各類「招數」。如果你願意了解這些「招數」背後的理論依據,不妨重點閱讀第1章、第2章和第12章。

④ 何為中國何以中國.PDF

美國希望挑起戰爭,以刺激軍火工業,刺激經濟復甦,降低失業率。所以在暗中挑撥中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現在已經不是暗中了,而是明目張膽了)。 中國心裡明白美國的意圖,所以盡量跟周邊國家搞好關系,避免戰爭,現在,只有日本和韓國是美國的忠實走狗,所以,也只有這兩個國家,中國再怎麼忍讓,他們還是得寸進尺,不依不饒,逼著中國進入戰爭狀態。盡可能的把事態搞大。

⑤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pdf

二、中國紅色政權⑹發生和存在的原因 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紅色政權的區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這種奇事的發生,有其獨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發展,亦必有相當的條件。第一,它的發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的國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⑺,必然是在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因為這種奇怪現象必定伴著另外一件奇怪現象,那就是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帝國主義和國內買辦豪紳階級支持著的各派新舊軍閥,從民國元年以來,相互間進行著繼續不斷的戰爭,這是半殖民地中國的特徵之一。不但全世界帝國主義國家沒有一國有這種現象,就是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也沒有一處有這種現象,僅僅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中國這樣的國家才有這種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兩種,即地方的農業經濟(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范圍的分裂剝削政策。因為有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便給了一種條件,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湘贛邊界的割據⑻,就是這許多小塊中間的一小塊。有些同志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候,往往懷疑這樣的紅色政權的存在,而發生悲觀的情緒。這是沒有找出這種紅色政權所以發生和存在的正確的解釋的緣故。我們只須知道中國白色政權的分裂和戰爭是繼續不斷的,則紅色政權的發生、存在並且日益發展,便是無疑的了。第二,中國紅色政權首先發生和能夠長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種並未經過民主革命影響的地方,例如四川、貴州、雲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兩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工農兵士群眾曾經大大地起來過的地方,例如湖南、廣東、湖北、江西等省。這些省份的許多地方,曾經有過很廣大的工會和農民協會的組織,有過工農階級對地主豪紳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許多經濟的政治的斗爭。所以廣州產生過三天的城市民眾政權,而海陸豐、湘東、湘南、湘贛邊界、湖北的黃安等地都有過農民的割據。至於此刻的紅軍,也是由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和接受過工農群眾影響的國民革命軍中分化出來的。那些毫未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毫未接受過工農影響的軍隊,例如閻錫山、張作霖的軍隊,此時便決然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紅軍的成分來。第三,小地方民眾政權之能否長期地存在,則決定於全國革命形勢是否向前發展這一個條件。全國革命形勢是向前發展的,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不但沒有疑義,而且必然地要作為取得全國政權的許多力量中間的一個力量。全國革命形勢若不是繼續地向前發展,而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停頓,則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現在中國革命形勢是跟著國內買辦豪紳階級和國際資產階級的繼續的分裂和戰爭,而繼續地向前發展的。所以,不但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沒有疑義,而且這些紅色區域將繼續發展,日漸接近於全國政權的取得。第四,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若只有地方性質的赤衛隊⑼而沒有正式的紅軍,則只能對付挨戶團⑽,而不能對付正式的白色軍隊。所以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更不能造成長期的和日益發展的割據局面。所以「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第五,紅色政權的長期的存在並且發展,除了上述條件之外,還須有一個要緊的條件,就是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 三、湘贛邊界的割據和八月的失敗 軍閥間的分裂和戰爭,削弱了白色政權的統治勢力。因此,小地方紅色政權得以乘時產生出來。但軍閥之間的戰爭不是每天不停的。每當一省或幾省之間的白色政權有一個暫時穩定的時候,那一省的統治階級或幾省的統治階級必然聯合起來用盡力量來消滅這個紅色政權。在為建立和堅持紅色政權所必須的各種條件尚不完備的地方,便有被敵人推倒的危險。本年四月以前乘時而起的許多紅色政權,如廣州、海陸豐、湘贛邊界、湘南、醴陵、黃安各地,都先後受到白色政權的摧殘,就是這個道理。四月以後湘贛邊界的割據,正值南方統治勢力暫時穩定的時候,湘贛兩省派來「進剿」的軍隊,隨時都有八九個團以上的兵力,多的到過18個團。然而我們以不足四個團的兵力和敵人斗爭四個月之久,使割據地區一天一天擴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眾政權的組織一天一天推廣,紅軍和赤衛隊一天一天壯大,原因就在於湘贛邊界的共產黨(地方的黨和軍隊的黨)的政策是正確的。當時黨的特委和軍委的政策是:堅決地和敵人作斗爭,創造羅霄山脈⑾中段政權,反對逃跑主義;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軍隊黨幫助地方黨的發展,正規軍隊幫助地方武裝的發展;集中紅軍相機應付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割據地區的擴大採取波浪式的推進政策,反對冒進政策。因為這些策略的適當,加上地形之利於斗爭,湘贛兩省進攻軍隊之不盡一致,於是才有4-7月四個月中的各次勝利⑿。雖以數倍於我之敵,不但不能破壞此割據,並且不能阻止此割據的日益擴大,此割據對湘贛兩省的影響則有日益加大之勢。八月失敗,完全在於一部分同志不明了當時正是統治階級暫時穩定的時候,反而採取統治階級政治破裂時候的戰略,分兵冒進,致邊界和湘南同歸失敗。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經同志不察當時環境,不顧特委、軍委及永新縣委聯席會議的決議,只知形式地執行湖南省委的命令,附和紅軍第29團逃避斗爭欲回家鄉的意見,其錯誤實在非常之大。這種失敗的形勢,因為九月以後特委和軍委採取了糾正錯誤的步驟,而挽救過來了。 四、湘贛邊界的割據局面在湘鄂贛三省的地位 以寧岡為中心的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其意義決不限於邊界數縣,這種割據在湘鄂贛三省工農暴動奪取三省政權的過程中是有很大的意義的。使邊界土地革命和民眾政權的影響遠及於湘贛兩省的下游乃至於湖北;使紅軍從斗爭中日益增加其數量和提高其質量,能在將來三省總的暴動中執行它的必要的使命;使各縣地方武裝即赤衛隊和工農暴動隊的數量增加質量提高起來,此時能夠與挨戶團和小量軍隊作戰,將來能夠保全邊界政權;使地方工作人材逐漸減少依靠紅軍中工作人材的幫助,能完全自立,以邊界的人材任邊界的工作,進一步能夠供給紅軍的工作人材和擴大割據區域的工作人材——這些都是邊界黨在湘鄂贛三省暴動發展中極其重要的任務。 五、經濟問題 在白色勢力的四麵包圍中,軍民日用必需品和現金的缺乏,成了極大的問題。一年以來,邊界政權割據的地區,因為敵人的嚴密封鎖,食鹽、布匹、葯材等日用必需品,無時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貴之中,因此引起工農小資產階級⒀群眾和紅軍士兵群眾的生活的不安,有時真是到了極度。紅軍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籌餉。每天除糧食外的五分錢伙食費都感到缺乏,營養不足,病的甚多,醫院傷兵,其苦更甚。這種困難,在全國總政權沒有取得以前當然是不能免的,但是這種困難的比較地獲得解決,使生活比較地好一點,特別是紅軍的給養使之比較地充足一點,則是迫切地需要的。邊界黨如不能對經濟問題有一個適當的辦法,在敵人勢力的穩定還有一個比較長的期間的條件下,割據將要遇到很大的困難。這個經濟問題的相當的解決,實在值得每個黨員注意。 六、軍事根據地問題 邊界黨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大小五井⒁和九隴兩個軍事根據地的鞏固。永新、酃縣、寧岡、遂川四縣交界的大小五井山區,和永新、寧岡、茶陵、蓮花四縣交界的九隴山區,這兩個地形優越的地方,特別是既有民眾擁護、地形又極險要的大小五井,不但在邊界此時是重要的軍事根據地,就是在湘鄂贛三省暴動發展的將來,亦將仍然是重要的軍事根據地。鞏固此根據地的方法:第一,修築完備的工事;第二,儲備充足的糧食;第三,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把這三件事切實做好,是邊界黨應該努力的。

⑥ 中國人民為什麼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原因很多,不過主要的就以下的幾個:
1客觀條件因素方面:中國是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大國,日本需要付出更大的力量來征服和佔領中國,然而日本當時不具有這樣的實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東三省,那裡面積有限,日本投入了80萬左右的關東軍,因此抗聯這樣的游擊隊組織根本無法立足,日軍的兵力實力和密度已經足夠消滅抗聯的有組織抵抗而且一直到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基本上屬於日本牢固統治地區。而反觀關內,日本投入的兵力主要編組為中國派遣軍,實力通常在60萬到80萬之間,然而這些兵力的戰略目標卻是從長城到華中再到華南的廣大地域,而這一地區恰恰是中國人口密集的地區,也是國民黨起家的基礎,能夠參與抵抗的兵力數量也是比較龐大的。盡管日本一直在努力將海外佔領區資源化為其工業經濟實力進而裝備更多的師團,然而不幸的是日本的野心永遠比他的胃口大,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這種兵力和佔領地區面積的矛盾更大了。
2國內自身因素方面:盡管不和,但是總的來說在已經形成的抵抗外族入侵強烈民族意識的鼓舞下,國共倆黨政府形成了抵抗的倆個政治核心,民族力量得以圍繞這倆個核心聚集起來,並投入到抗日戰場上;
3國外的因素:日本和德意形成軸心國體系,表面上勢力大漲,氣焰囂張,但是掩蓋不了其後起國家資源有限的內在弱點,反而更加激發明確了以英美盎格魯薩克遜文明國家為核心的原有世界秩序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抗,在亞太戰場上,特別是表現為日本不顧一切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實力分散大量陷入中國戰場泥團同時在太平洋上與美國糾纏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盡管不擁有現代工業體系國家體系的中國仍然無力擊敗當地日軍,但是充分動員起來的美國一邊用物質加強了中國等抗日國家的抵抗力量實力,一邊用遠遠超過日本的實力徹底擊敗了日本的武裝力量。
總之,發生在現代的這次世界聯盟戰爭充分顯示了資源工業實力人口等民族國家實力在總體戰中的地位,必然是在這些方面占優勢的聯盟集團最終將贏得戰爭的勝利。

⑦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中國革命為什麼能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

依靠人民群眾,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走群眾路線,始終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消除剝削,破除不平等,代表最廣大工農階級根本利益,筆桿子指揮槍桿子,以復興中華為現階段最高目標,一步一個腳印。

⑧ 為什麼中國能夠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四大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現今伊拉克)、古埃及(現今埃及)、古印度(現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和中國,四大文明古國是廣泛流傳中國國內的的關於世界四大古文化的統稱。四大古國對應著四大文明發源地(對應上述的四個地點)分別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這四地的發源地,其的意義不在於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其是文明的發源地,以及原生文明所產生的影響,主要由來就在於悠久的歷史、原創的文字、獨特的禮教文明、城市的形成。下面就說說中國為什麼能夠成為四大古國之一。

總的來說,中華文明在世界的歷史長河絕無僅有,是世界的瑰寶,作為中華兒女我為此自豪,中國人並不是真正信仰虛無縹緲的宗教,其實信仰的是現實主義,以及文化的先進性致使外族無法入侵,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和地理名稱,我覺得更是一個偉大的國度,展現不同的文明世界。

⑨ 《為什麼是中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為什麼是中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todwITxVdnDdsGl1WwijBQ

?pwd=pb7u 提取碼:pb7u
簡介:金一南將軍全新著作。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一代一代人鑄就的中華之魂。深刻解讀新中國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力量,傾心講述中華民族重要歷史進程中的中國故事,回答「為什麼是中國」這一歷史之問,為黨和人民提供強大的精神激勵。

全書以甲午中日戰爭至21世紀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間的歷史事件為研究材料,深入剖析近現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回顧岐路惶恐間的掙扎徘徊,闡釋共產黨人的偉大歷史自覺,解讀抗戰勝利的能量密碼,鉤沉中國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較量,歷數改革強軍的挑戰與機遇,瞻望世界格局的未來走向。以廣闊全面的視野、一以貫之的犀利文筆、磅礴激昂的氣勢,向讀者生動客觀地闡述了中國從百年滄桑到民族復興的輝煌道路。


⑩ 為什麼是中國 txt pdf

中國(China),位於東亞,是一個以華夏文明為主體、中華文化為基礎,以漢族為主要民族的統一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疆域內的各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能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