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如何統治其他民族

中國古代如何統治其他民族

發布時間:2022-10-02 21:37:38

Ⅰ 我國古代統治者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制度及其影響

中國古代統治者對民族關系處理

一、中國古代統治者處理民族關系的一般政策

1
、戰爭

2
、和親

3
、冊封

4
、管轄

5
、會盟(和約)

二、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一般表現形態

中國古代民族間的相互關系主要以戰與和的形態表現出來,但和平形態是主要形
式。

戰爭形態

和平形態

民族掠奪戰爭

和親

民族征服戰爭

邊境貿易

平定民族叛亂戰爭

會盟

反抗民族壓迫戰爭

三、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規律

1
、民族融合的一般含義:


1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上講是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


2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上講是游牧向農耕文明的轉化。

2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途徑


1

、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


2

、統治政策的強制推進


3

、政權之間的和好作用


4

、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壓迫剝削的斗爭


5

、長期的物質、文化交流


6

、民族間雜居並互通婚姻,鞏固了民族融合

3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特點


1

、團結友好是主流


2

、中心內容是擴大先進中原文化和漢族文化的影響,是少數民族政治上的封
建化、經濟上的農耕化。


3

、民族融合促進了國家統一,國家統一又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是中

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動力之一。


4

、各民族的特點、優點的融合,不斷地充實和豐富了中華民族這個統一體

4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意義


1

、有利於民族矛盾的緩和


2

、有利於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


3

、有利於邊疆地區的開發


4

、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5
、對中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封建化的一般認識。


1
)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始於南北朝時期,以後在封建社會各階段這種現象越來
越明顯突出。


2
)少數民族實現封建化都是受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


3
)少數民族建立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首先自身封建化是前提條件。


4
)少數民族實現封建化的客觀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區、本民族的歷史進程,促進
了祖國邊疆地區的開發,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四、對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一般認識

1
、我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祖國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
的。

2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不同於中華民族與外來侵略的戰爭,不具有侵略和反
侵略的性質,但有正義和非正義、進步性和反動性之分。

3
、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系,友好往來,共同建設祖國,共同
反抗階級壓迫和外來侵略,構成了我國民族史上的主要內容。

4
、少數民族對邊疆地區的開發,對祖國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5
、凡存在於我國境內的少數民族,都屬於中華民族關系史的范圍,他們所建立的
政權都是中國政治史的內容。

Ⅱ 古代中國,是如何管理好少數民族的

古代中國管理好少數民族主要是兩種方法,一種是強硬的手段,就是把他們打服,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另外一個就是懷柔的手段,給他們一些優惠的政策。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管理少數民族的方法有很多,主要還是分兩種極端的態度。

Ⅲ 歷史代失是如何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管轄的

一.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階段及特徵
1. 春秋戰國時期:此時中原戰亂,諸侯爭霸,華夏族內部及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其主要特徵是:華夏族(漢族)的形成。
2.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此時由於少數民族的大批內遷,形成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間的共同斗爭及政治改革,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徵是少數民族的漢化進程加快。
3. 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此時漢族政權衰微,少數民族政權強盛,各少數民族為推進自身的發展,紛紛學習漢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使漢化進程加快。元朝的統一進一步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此時期民族融合的特徵是:民族政權對峙和少數民族漢化。
二. 民族融合的途徑
1. 生產斗爭促進融合:如三國時,山越族同漢族共同開發江南。
2. 階級斗爭促進融合:如西晉時,漢族同少數民族共同反抗西晉的暴政。
3. 社會改革促進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採取的漢化政策。
4. 和親及冊封促進融合:如兩漢時的和親政策,唐代的冊封政策等
。5. 國家統一促進融合:如隋唐時,少數民族紛紛來中原學習,元代回族的形成等。 三. 中國古代歷代政權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1. 對東北地區的管轄:唐朝設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明朝設奴爾干都司;清朝設立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
2. 對西北地區的管轄:秦朝派蒙恬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移民置縣,修築長城;西漢政府於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後,重設西域都護府;唐朝設置安西、北庭都護府;清代設立烏里雅蘇台將軍和伊犁將軍。
3. 對西南地區的管轄:西漢武帝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設立郡縣;唐玄宗時封皮羅閣為雲南王;元朝設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確立冊封制度並設駐藏大臣。為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管轄,明永樂年間開始改變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土司長官的制度,改由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統治,史稱「改土歸流」;清雍正時,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加強了中央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希望能夠幫到你

Ⅳ 中國古代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

(1)漢武帝:在西南夷設郡並封夜郎、滇王; 唐太宗:在突厥故地設置都督府管轄,任命突厥貴族為都督、將軍; 遼政權:蕃漢分治,南面官治漢人、渤海人;北面官治契丹及其少數民族。 (2)特徵:制度化、程序化。 主要原因:封建社會的繁榮;民族政策的開明;統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民族政策的經驗教訓;國家力量強大;經濟文化先進;統治者平等對待各民族。(任選其中的三點即可) (3)給少數民族首領封王。 (4)不同:古代的民族政策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管理;新中國實行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政策,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略

Ⅳ 中國古代各個朝代是怎麼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呢

南方主要就是雲南這里的苗人和兩廣的人,北邊的少數民族他們大多為游牧民族,有能力並且歷代都妄想打到中原富饒地區來,所以歷代都非常看中北方。而南方山多地多,不好抓他們,他們又沒有能力造反,所以乾脆拉攏他們。自唐始,這些地區設土司,讓他們管理少數民族,再加一個知府之類的官管理漢人,少數民族殺人由土司管,稅收土司收,土司世襲罔替。

Ⅵ 簡單歸納中國古代至今對少數民族的政策

唐朝的政策是「融合」,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就有胡人(少數民族)血統,所以他一向標榜胡漢一家,這點由文城公主遠嫁吐蕃就可以證明,事實上,許多名字有「胡」字的事物都是在唐朝引進我國的。漢朝的政策是「打擊」,從漢武帝開始,漢就對西部的少數民族政權進行武力威脅,時不時還出兵打擊一下,搶點東西回來,遠爭大宛搶汗血馬就是明證清朝的政策揉合了漢唐,可說是「一手是鮮花,一手是大棒」,對於蒙古貴族,因為歷史原因,清政府一貫採取聯姻、封爵等手段加以籠絡,而對於西北少數民族則不斷出兵打擊,光爭討葛爾丹的戰爭就打了不知多少起,對於西南則採用重兵鎮壓等手段進行統治所以應該是唐代比較好

與中國古代如何統治其他民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