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什麼讓中國變得強大
中國體制個中國傳統讓中國變對強大。
社會主義制度個傳統儒家思想都強調集體,在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有利於中國追趕西方國家
2. 祖國是怎麼變強大的比如科技發展速度非常的快
摘要 常常聽大人們說「國家強大,我們才能強大」。最初我不理解,於是媽媽給我講了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屈辱故事,講了她自己奶奶的兩個弟弟一個被日本鬼子開膛破肚、一個被日寇用機槍掃射成蜂窩的悲壯故事,於是,我知道了:祖國一定要強大!
3. 中國共產黨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強大的
道路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道路,才能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選擇走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道路,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輝煌成就,給中國、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帶來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通過走這條道路,不僅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人民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起來,同時也使中華民族趕上了世界發展的潮流。這條道路,將繼續指引中國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勇前進。
4. 中國是怎樣強起來的
第一,中國人是中國強大的根源。
在思想上,56個民族是一家,所以在大是大非面前,靠得住!不像外國,都標榜自己的血統。導致不團結和容易分裂。
比如:西遊記扮演唐僧的遲重瑞,老婆是超級有錢人陳麗華,這陳麗華就是滿族人。當初剛解放到現在,鬥地主再厲害,也沒聽說過要清算滿族的,而是誰有錢斗誰。社會資源盡可能平攤開,這也就是我下面要說的內容了。
第二,中國人的道就是中庸之道。不當最強也不當最弱,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包括多少年的儒家思想也是如此,比如當皇帝有風險,當百姓太苦,那就當權利的中間派—士大夫吧,反而在所有的階層里,生活過得是最好,反過來看當皇帝的,太能乾的累死,亡國之君下場不好,你們想想,那些皇帝是不是平均壽命不高還很危險的職業,因為人人盯著看呢。
還有就像曹操的老婆卞夫人,每次選首飾都不選最好或最差,選最好的容易被嫉妒和惦記,選差的自己受罪也是同樣道理。最後,曹操選接班人,兒子那麼多,獨獨從她兒子曹丕或曹植中選,就是因為這個母親教的好,懂道家真意。
最後,我想說一句,中國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剛而易折,弱而無骨,中國最強的就在於永不倒下的精神,所以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一定還會長久的流傳下去。期待有一天,台灣能夠和平回歸,讓我們祖國的版圖能夠真正完整。
如果看後認為我說的對,請點個贊,有什麼想法也請回復一下。
我是網路公會——神策公會的會長,很高興大家能夠看到我的回復,希望大家能夠暢所欲言回復我,我也期待能夠認識更多有識之士。
5. 中國如何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
70年來,我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1952年至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
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我國正在建設製造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教育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7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大幅提升。據統計,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實際增長59.2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1956年實際增長28.5倍,居民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降到30%以下。
7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作用凸顯。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左右,居世界各國首位,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大。
寧吉喆介紹,我國將多措並舉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項目建設的步伐和進度、加強項目儲備工作,合理擴大有效投資。我國還將著力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推動更新升級,推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破除汽車消費的限制。
具體來說,目前廣州、深圳等城市已經放寬或取消了汽車限購規定,西安、昆明、貴陽等城市也正在考慮,後續一些具備條件的地區也會陸續跟進。
■財政 財政收入70年增長3000倍
在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與新中國經濟發展同步,70年來,我國財政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國家財政實力日益壯大,公共財政體系逐步完善,財政宏觀調控持續加強,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為推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據介紹,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僅為62億元,1978年增加到113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增長,1999年全國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進入新世紀後,財政收入實現連續跨越,2012年達到117254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達到183352億元。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增長了近3000倍。也就是說,現在一天的財政收入,就相當於8個1950年的規模。
劉昆表示,為了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我國減稅降費力度也不斷加大。2013年至2017年,營改增試點改革累計減稅2.1萬億元,再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2018年全年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預計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2萬億元。
「從減稅量來看,比我們原來預計還會多一些。」針對減稅降費的實際成效,劉昆會上披露,國家統計局對北京等9個省市、311家企業開展的專題調研顯示,減稅的紅利中,七成以上是用於企業研發、技改和擴大再生產再投資,並明顯帶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減稅降費同時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有力增強了市場信心和經濟增長後勁。當前我國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減稅降費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 銀行業規模居全球第一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金融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大局,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我國基本建成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目前,我國金融業形成了覆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領域種類齊全、競爭充分的金融機構體系。
2018年末,我國擁有458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31家證券公司、120家基金公司、229家保險公司;金融業總資產294萬億元,其中銀行業總資產268萬億元,規模居全球第一,證券業總資產7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18萬億元。2018年末,民間資本在股份制銀行股本中佔比超過40%,在城市商業銀行中佔比超50%,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中佔比超80%。民營銀行已批准開業17家。截至2019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1萬億美元,多年居全球第一。
70年來,我國基本建成了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便民利民的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建成了有效維護金融穩定的金融監管體系;基本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金融調控體系;基本確立了面向全球、平等競爭的對外開放體系。
針對社會關切的我國貨幣政策的問題,易綱表示,綜合分析國內形勢和國際背景,中國貨幣政策應該保持定力,保持穩健取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要保持杠桿率穩定,使整個社會債務水平處於可持續的水平
6. 中國是怎樣強大起來的
鄧小平的重教育重科技重人才重市場重競爭重致富使中國強大起來的
7. 中國越來越強大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強大的真正原因:文化正能量。
(1)堅持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2)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8. 連續11年世界第一的中國製造,是如何由大變強的
這些年來中國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但是能夠完全達到頂尖水平的項目確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對於中國製造,卻已經連續11年獲得世界第一了。那麼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變大變強的呢?其實之所以有這個結果,和他本身是有著一定關系的,因為他本身的市場分類很明確,而且又有著巨大的市場和生產力,所以自然使得他們迅速做強。再結合他們在世貿上的影響力,讓他們也是越做越大。這對於我們來說自然是我們國人的驕傲,當然也希望其他領域也能像中國製造一樣,不過要想真正達到這個效果我們還是要做好一些工作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因為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我們能夠真正重視起來,我們才能減少他的影響,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發生。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並且針對這方面進行提升,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帶來更大的發展,相信這也是我們最想看到的結果。
9. 為什麼中國能夠變得強大
我國文化可以幾千年延續,而且越來越強,越來越具有包容性。而文化那是最強大的載體,文化載體之下的國運,自然是能夠維持幾千年。
而西方就不同了,西方帝國缺乏的是文化的積淀和傳承,依靠軍事取得土地,建立強大帝國。但是一旦軍事衰弱,失去文化紐帶的國家,立刻土崩瓦解,自然國運很短,只有幾百年。
所以國家的崛起和強大,那都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需要有最根本的基礎。而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卻打破了這個規律,因為中國在完全一貧如洗,在完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完成了經濟的飛躍,完成了經濟的崛起,快速成為世界工廠,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強國大國,完成了崛起。
注意事項:
西方人近代為何要發動殖民運動。因為西方人文化中,天生的懶散,不勞而獲。我國古代自力更生,勤勞刻進了民族的骨髓。
所以古代我國強大的時候,實力足以殖民世界,光是明朝,當時的艦隊足以縱橫天下。但是我國卻沒這么做,其根本就是我國以自力更生為基礎,西方以搶掠,懶散,不勞而獲為基礎。